“你我乃親兄弟,不必客氣!”

袁尚滿意點了點頭。

“原來顯甫還知道我們是兄弟!”

袁譚話音剛落,現場氣氛變得有些寂靜!

“主公,大公子,先主如今屍骨未寒,內有叛亂,外有曹賊虎視眈眈。”

“如此生死存亡之際,理應同心同德,豈能手足相殘,同室操戈?”

“如此,豈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先主在天之靈,也不會安生!”

見氣氛不對,審配急忙站出來打圓場,想要緩和他們兄弟之間的關係。

袁尚點了點頭,

“正南先生所言極是,兄長,你我是骨肉至親,理應同心協力!”

“正南先生的話,我也是十分贊同,我們之所以敗在曹昂手裡,並非曹昂有多厲害。”

郭圖站了出來,開口道,

“若非三公子不願撥兵馬給將軍,還在提供的糧草上動手腳,又為何會丟失黎陽?”

袁尚臉色難看,郭圖算什麼東西,也敢在這裡陰陽他。

為什麼要在糧草上做手腳,難道你心裡沒點數嗎?

自父親去世後,郭圖就心生二意,鼓動袁譚跟他作對,讓袁譚自稱車騎將軍,駐紮在黎陽。

要不是要對付曹操,他早就帶著大軍殺向黎陽,先解決你們這群叛逆。

要不是看在袁譚還有用的份上,連一粒米都不會給你們提供。

至於不給袁譚兵馬,只是不想袁譚的野心膨脹,最後威脅到整個冀州,動搖他袁尚的地位。

你們殺逢紀這筆賬,我還沒跟你算,你們反而來問責我。

“公則先生言之有理,此次黎陽丟失,皆是顯甫你之過。”

袁譚點了點頭,他很贊同郭圖說的,一切都是因為袁尚而起。

要不是袁尚勾結審配等人,偽造父親遺命,那繼承基業的人就該是他袁譚。

就因為袁尚的自私自利,才導致如今的困境!

審配見情況不對,趕忙站了出來,

“並非主公為難大公子,實在是連番大戰,糧草吃緊,我們也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袁譚冷哼,他壓根不信審配的鬼話,袁尚敢這麼對他,這背後審配肯定出了不少力。

冀州地大物博,糧草充足,豈會因為與曹操交戰,就出現糧草短缺。

其實審配說的一點也沒錯,跟公孫瓚打了幾年,又急著南下與曹操交戰,糧草損耗自然大。

冀州就算再怎麼兵糧富足,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當初打敗公孫瓚,沮授、田豐就勸袁紹不要急著去打曹操,要休養生息,恢復元氣!

奈何袁紹不聽,非要打官渡這一戰,導致糧草被曹昂燒燬。

“先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你我兄弟同心協力,才能其利斷金,我在黎陽死傷慘重,還望多給我調撥兵馬糧草!”

袁尚眉頭微皺,袁譚這個提議,他無法答應,也不好直接拒絕。

他對袁譚依舊不放心,生怕分兵給袁譚,會對自已不利!

袁尚對袁譚的提防,從來沒有減少。

袁尚不由得看向審配。

審配主動站出來,為袁尚解圍,

“大公子,前些日子主公為了救援黎陽,盡起二十萬兵馬,不料遭到曹賊伏擊,損兵折將十餘萬!”

“實在沒有過多的兵馬調撥給你,不過,大公子可以在冀州徵召兵馬。”

審配擔心直接拒絕袁譚,會激化他們的矛盾,便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允許袁譚在冀州徵召兵馬。

聽到這話,袁譚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他如今死傷慘重,身邊只有一千多人馬,青州又大部分落入曹操。

想要再拉起一支兵馬,實在不太容易,現在能在冀州徵召兵馬,對於袁譚來說是一件好事。

袁尚聽了眉頭微皺,審配怎麼也不跟他商量商量,就允許袁譚在冀州徵召兵馬?

袁尚對審配的做法有些不滿,在袁譚面前,他不好直接發作。

等回去之後,定要好好敲打敲打,讓審配知道誰才是這冀州之主!

“此話當真?”

袁譚看向袁尚,難掩心中喜悅,他要聽袁尚親口說。

審配是袁尚的謀士,他說的話代表不了袁尚。

不等袁尚開口,審配搶先一步答道,

“絕無虛言!”

“正南先生說的,正是我的意思,兄長可以在冀州徵兵,補充實力!”

袁尚雖然對審配替他做主不滿,在袁譚面前,他與審配必須站在同一戰。

至於其他的,等回去之後,再跟審配算。

袁尚在心裡又默默給審配記了一筆賬。

“兵源問題解決,那我們就來說說糧草問題!”

袁譚還是希望袁尚能給他提供糧草,他希望袁尚提供給他的糧草要充足,不要再濫竽充數。

“連番大戰,冀州糧倉存糧不多,實在負擔不起大公子兵馬所需。”

審配有一次搶話。

袁尚點了點頭,接過話茬繼續道:

“我的糧草,都是仰仗表兄高幹供應,兄長要是想要,可以跟表兄說。”

袁譚眉頭微蹙,他不太相信袁尚的話,高幹是什麼樣的人,他比袁尚更清楚。

他父親不在了,高幹能這麼好心,源源不斷給袁尚提供糧草,做一個運輸隊長?

“沒想到顯甫你也要仰高幹鼻息,那我就不為難你了,糧草的事,我會跟高幹說!”

袁譚輕蔑一笑,袁尚表面風光無限,實則糟糕透頂。

“兄長要是沒有其他的事,那我便先行告辭,府上還有很多公務需要我處理。”

“那我就不留顯甫了!”

袁尚起身跟袁譚告別,帶著審配等人揚長而去。

袁譚看著袁尚離去得背影,有些黯然神傷。

他沒有想到袁尚接掌冀州不到一年,就把冀州折騰的窮困潦倒,到了需要看高幹的臉色過日子的地步。

“將軍,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袁譚大將岑璧問道。

“我三弟不是讓我們在冀州徵兵嗎?此事交由你來辦!”

“另外勞煩仲治先生辛苦跑一趟,去青州讓王脩籌集糧草送來,順便打探一下佐治先生的下落。”

袁譚做出安排,糧草方面不能完全依靠別人提供,還是要自已手裡有才能安心。

“喏!”

辛評領命而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不裝了,你爺爺我是朱元璋

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