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走進中軍營帳,見帳內氣氛緊張,又見曹操臉色難看,不用想也知道老曹肯定是在袁紹那裡碰壁。

見到曹昂的那一刻,曹操難看的臉色,總算有些緩和,嘆息一聲:

“子修,為父不該不聽你之言,否則也不會受袁紹的氣,當真是豎子匹夫不足與謀!”

他要是肯聽曹昂的勸說,也不至於被氣個半死,好不容易打到洛陽,眼見勝利就在眼前,可其他諸侯卻寧可放棄,也不願乘勢追擊!

要讓他就這樣放棄,他又不甘心。

西涼軍新敗,士氣低落,又裹挾著數百萬民眾退往長安。

要是能趁這個機會,主動出擊擊敗董卓,將天子迎回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曹操打算自己領兵追擊董卓,也算不留遺憾!

“我打算獨自領兵追擊董賊,你們立刻回去準備,儘快出發,在董賊逃到長安之前,奪回天子!”

曹操直接下令,具體部署他已經在曹昂來之前,就跟夏侯惇他們說清楚,直接執行就可以。

“父親,此舉萬萬不可!”

眾將還沒回答,曹昂直接開口反對。

“子修,你這是何意?”

曹操眉頭微皺。

“董卓雖然敗了,西涼軍依舊井然有序,沒有絲毫潰敗的跡象,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董卓武有呂布、李傕等猛將,文有李儒等謀士,以我軍如今的實力,對上董卓殿外西涼軍,無疑以卵擊石!”

“父親,切莫一時衝動,將好不容易拉起來的家底,給葬送在這裡,各路人馬都不願意追擊董卓,父親又何苦這樣做?”

曹昂極力勸說曹操放棄追擊董卓,曹操追擊董卓不僅不能成功,還會大敗,甚至還有性命之憂!

要不是有曹洪挺身而出,將自己的馬讓給曹操,然後護送曹操殺出重圍,曹操怕是早已涼涼了!

既然明知道一定會失敗,那為什麼不放棄呢?

留著手裡的兵馬,來打江山,只有這樣才能在亂世之中保全自己,才能跟各方勢力爭奪天下。

聽了曹昂的話,曹操何嘗不知道跟董卓的差距,他也清楚單憑自己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是董卓的對手。

可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要有所作為才不枉來世間走一遭。

他既然打起“正義”的旗幟,那他就要跟禍國殃民的董賊抗爭到底。

哪怕他現在的力量微不足道,也斷然沒有退縮的道理。

“我意已決!你們立刻去準備,即刻出發!”

曹操看了一眼曹昂,對諸將道。

“喏!”

夏侯惇等人抱拳行禮,退下。

“子修,你是否疑惑,為父為什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等眾人走後,曹操開口問曹昂。

曹昂明白老曹的心有不甘,這樣讓董卓跑了,那他之前的一切努力不就都泡湯了?

更重要的是為了聲望!

十八路聯軍討伐董卓,打的董卓不得不遷都長安。

在所有人都不願意追擊的情況下,老曹明知雙方兵力懸殊,老曹還敢追擊董卓,就這份勇氣,比許多人強。

老曹這麼做,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告訴天下人,所有人都拋棄了漢室,卻還有熱血曹孟德願意站出來匡扶漢室。

那些心存漢室的人,便會紛紛前來投靠,有了人才的加入,想要發展起來,就容易多了。

所以,除了因為熱血,除了匡扶漢室外,那就是拉攏人心。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父親要追擊董卓,我自當追隨!”

曹昂拱手躬身一拜!

曹操露出欣慰的笑容,對曹昂做出安排:“你率領你的兵馬,隨元讓隊伍同行,一切聽從元讓指揮!”

“自古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我是父親的兒子,自當追隨父親左右。”

曹昂拒絕了曹操的安排,執意要跟著曹操,他身邊有兩大高手保護,自然不擔心自身安危。

他之所以要跟著老曹,主要是為了在關鍵時刻,救老曹脫離險境,坐實自己孝子的名聲。

這對他的未來只有好處,沒有絲毫的壞處。

他要是不顧自身安危,拼死護送老曹逃出生天,以後,他在曹家的地位將無人能夠撼動。

老曹也會對他這個兒子無比信任,以後不用再擔心老曹會疑心病發作,睡覺才能睡得踏實。

不過話說回來,老曹雖然疑心重,但對自己的兒子,就算再怎麼不喜歡,也不會痛下殺手。

“好!那你就跟著吾,你我父子一起建功立業,你回去準備,即刻出發追擊董卓,絕對不能讓他給跑了。”

曹昂行禮退了出去。

回去之後,立刻叫典韋和趙雲召集他一屯兵馬,準備跟隨曹操去追擊董卓。

“公子,我軍勢單力薄,去追擊董卓,怕是凶多吉少!”

聽到要追擊董卓,趙雲眼神凝重,要是十八路諸侯一起,或許還有勝算,可單憑曹軍,失敗的機率很大!

曹昂自然知道結果,這次追擊董卓,以曹操大敗,險些喪命而告終。

他也勸過老曹不要衝動,要懂得休養生息,為將來做打算。

可老曹不願意聽,非要一意孤行,那隻好任由他去,等他碰的頭破血流時,才會幡然醒悟過來!

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跟隨曹操的那幫士卒,怕是大半都要死在這場追擊戰上。

這就是亂世,人命如草芥。

“子龍,有件事情需要你去辦!”

“公子有何吩咐?”

趙雲問道。

曹昂讓趙雲附耳過來,在他耳邊低語幾句。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必須做兩手準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趙雲領命而去。

曹昂帶上典韋,帶著他那一屯兵馬,向曹操這邊靠攏。

隨著曹操一聲令下,曹軍立刻開拔,星夜追趕董卓。

這次追擊董卓,曹操放棄了輜重,帶著全軍輕裝行軍,這樣很快就能追上董卓的西涼軍。

……

董卓走到滎陽,李儒建議董卓,讓滎陽太守徐榮在這裡設下伏兵,防止身後有追兵,又讓呂布斷後。

對於李儒的建議,董卓沒有絲毫拒絕,按照李儒的計劃安排徐榮、呂布設伏、斷後,確保他能安全到達長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世夢魂

水藻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