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爺爺他們大喜:“多謝關書吏!”

“無需道謝,若是此事能成,所有大魏百姓都能受益。”關書吏把他們帶到一間廂房內:“你們先在這裡等著。”

言罷,他讓陳小旗拿上幹葛粉與葛粉吃食,去大公房見縣令。

康縣令正打算出門,見他親自來了,好奇的問道:“關書吏可是有事兒?”

關安農很講規矩,一般都按照規矩,層層上報的辦事,可這半個月,他都來第二回了,真是稀奇。

關書吏沒賣關子,把葛粉的事情說了,又把幹葛粉,以及葛粉吃食拿出來,呈給康縣令:“大人請過目。這葛粉吃食,卑職與陳小旗已經試吃過,無毒。”

康縣令聽得一驚,看向韓師爺。

韓師爺立刻接過東西,吃了一塊葛粉餅:“好吃,口感比白麵做的餅子要軟和,香,還有一絲絲甜味。”

在他試吃的時候,屋內有一名小廝躬身離開。

沒多久,大公房進來兩個人,一個是大廚房的雜工,一個是掌勺師傅。

“你們嚐嚐,可嘗得出這是什麼做的?”韓師爺沒吃過葛柴,所以也不知道這餅子是不是葛柴做的?

“是。”雜工與掌勺師傅一人拿了一塊葛粉餅吃。

雜工看向掌勺師傅,道:“林師傅,這餅子有一絲葛柴味。”

葛粉本身的味道很淡,不太好嚐出來。

林師傅問:“韓師爺,可有做這種餅子的乾粉?”

韓師爺指向桌上的布袋:“這袋便是。”

林師傅趕忙帶著雜工去嘗幹葛粉,是確定了:“是葛柴的味道……可這白麵裡怎麼會有葛柴味?可是在裡頭加了磨碎的葛柴皮幹?”

“可誰閒著沒事幹,把葛柴皮扒下來烘乾了摻白麵裡去?這不是在糟蹋精良嗎!”雜工很生氣,他兒時家貧,吃過豬食葛柴,還被崩了兩顆牙,所以很愛惜糧食,最恨別人糟蹋糧食。

康縣令這才再次開口:“看來這袋子裡的,多半是葛柴白麵。”

“啥?葛柴白麵?”

葛柴哪裡能做白麵?

雜工覺得縣令瘋了,可他不敢多嘴,生怕丟了養家的活計。

“大人,曹大夫、李大夫的、康大夫來了。”先前溜走的小廝帶了三名大夫進來。

韓師爺看向關安農,笑道:“畢竟是入口的東西,需得看看對人有沒有妨礙。”

關安農道:“是我疏忽了,還是韓師爺辦事周全。”

韓師爺讓三名大夫檢查干葛粉、葛粉美食,忙活小半個時辰,大夫們道:“大人,我們未查出毒素。”

康縣令又問:“這葛柴是個藥材,以藥材做食,長年累月之後,可會對人有害?”

曹大夫道:“只要身體無病痛,常年吃也不怕,夏時多吃還能解暑祛溼痰,讓人少得熱症。不過風寒咳症的病人,需要忌食。”

李大夫也說了同樣的話,還說:“農人多用葛柴餵豬,餵了這麼多年,從未聽說有豬吃葛柴吃死的。”

康縣令看向康大夫。

康大夫對他點點頭:“兩位大夫所言不假。”

這是康家養的大夫,不會害康縣令。

不過,為了上報府衙與布政使司時更有說服力,康縣令還是命令韓師爺:“找一百人來,當場試吃葛粉。”

“是。”韓師爺趕忙去辦。

一時間,整個縣衙都轟動了,衙役們紛紛問周班頭:“班頭,可是出了啥大案?咋滿縣衙的人都去了大公房?”

又恭喜周班頭:“等案子結了,班頭怕是要高升,兄弟們先恭喜班頭了。”

周班頭道:“別拍馬屁了,今日這事兒不尋常,都給老子把皮繃緊點,要是出了紕漏,別怪老子不講情面!”

手下一班衙役忙道:“是,兄弟們一定仔細辦差!”

……

秦爺爺他們在廂房坐了許久,見衙役們行色匆匆的,徐三駿有些害怕:“這是出了啥事?會不會是……”

徐大娘打斷他的話:“肯定不關咱們的事兒,那豬是天天吃葛柴,也沒見吃出事兒。”

可他們已經在這裡坐了半個時辰,關書吏還沒回來,多少有些擔心。

然而,很快的,關書吏跟韓師爺就帶著一批衙役過來了。

“莫怕,不是壞事兒。”關書吏先說了句定心的話後,才道:“縣令大人讓我們帶你們去做葛粉,我們需要見到葛柴做成葛粉的過程。”

這是成了一半?

秦爺爺大喜,忙道:“請關書吏帶路。”

關書吏把他們帶去縣衙的大廚房:“新鮮葛柴、人手、器具,全給你們準備好了,這就做吧。”

“誒。”秦爺爺應著,跟姜大郎帶著一批衙役做葛粉。

“洗淨、去皮、切成小塊。”

衙役們立刻動手,咄咄咄,人手多,力氣大,不用一刻鐘就剁好一百斤葛柴。

秦爺爺:“用石臼,把葛柴塊舂成渣。”

砰砰砰,衙役們力氣大,衙門裡石臼多,分成十隊來舂,很快就舂好。

秦爺爺:“可以了,把葛柴碎渣放進缸裡,搓洗,就能把葛柴裡頭的澱粉洗到水裡,再沉澱一晚,等水變清澈時,水粉就徹底分離,這缸底就能看見一層白葛粉。”

這話一出,關安農跟韓師爺都驚了,又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大魏的粉類,全是曬乾或者烤乾後,再用石磨磨成粉的。根莖和樹皮類製藥,也是烤乾磨粉,誰能想到,原來還有洗粉這種製作方法?

“我們今天真是開眼了。”韓師爺笑道。

一會兒後,秦爺爺:“可以過濾了,只要水,不要渣……那葛柴渣可以再洗一次,還能出不少粉水。”

韓師爺趕忙讓衙役們照做。

又問秦爺爺:“秦老伯,那水需要沉澱多久才能看見粉?我說的是能看見粉,畢竟一晚上太久了。”

縣令大人急著看成果呢。

秦爺爺道:“一個時辰就能在缸底看見一層薄粉。”

“好。”韓師爺歡喜又忐忑,熬足一個時辰後,立刻命衙役:“把粉水舀到另一個缸裡去,手輕一些,別把缸底的粉給攪沒了!”

“是。”衙役們是小心拿著勁兒,好不容易才把一缸粉水舀見底。

韓師爺一直圍著大缸看,見到缸底薄薄的一層粉後,大喜:“有粉,真的有粉!都別動,我去請縣令大人。”

是立刻趕去大公房。

一會兒後,康縣令親自來了大廚房。

見到缸底的粉後,心裡的激動再也壓抑不住,連說了三聲好,又道:“天佑大魏啊!”

還佑他!

他本是世家康家的旁支子弟,苦讀多年,終於考上功名,卻被主家派到這苦寒之地來。

今年已經是第六年了,要是再做不出大功績,這輩子怕是就與京官無緣了。

可有了葛粉這個新糧,他不僅能高升,是就算大魏換皇帝,他也能官運亨通……只因在位之時能出個新糧,是每個皇帝都重視的功績之一。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投行蓬篙人

雨霖桐

神獸之道

糕冷文少

魏先生,許你一生一世

淺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