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欄目主持人名叫餘祐。

一個活潑的女孩子,不到二十八歲。

經歷很像林白芙,大學保研畢業後就進了京都電視臺,憑藉過硬的主持水準成為《人物》欄目的固定主持人。

當然一定是不如林白芙的經歷輝煌的,畢竟林白芙還沒到二十八歲已經是電視臺臺長了。中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平常相處,餘祐依舊是個活躍的小女生模樣。

李昱沒想到,採訪的時候,突然變了個樣。

變得成熟,穩重,氣質典雅大方。

導致李昱不得不看一眼林白芙,怎麼他遇到的女孩子都這樣。

生活時,活潑好動。

工作時,沉著冷靜、大方得體。

雖然林白芙和餘祐還有差,林白芙生活時還有兩面性格,但是大體上沒什麼區別。

林白芙察覺到李昱的眼神,並沒有做任何回應。

表情很冷漠,彷彿不認識他。

李昱心想這幾天逛街吃飯,過二人世界的時候,林白芙很熱情的啊,現在擱這兒裝不認識?

這要不是,李昱並沒有戀愛腦,不是舔狗,這下估計要患得患失,琢磨著林白芙這又是怎麼了?是不是生氣了?我又哪裡做錯啦……

攝像的小導演道:“OK!一切準備就緒。”

林白芙在鏡頭之外,李昱和餘祐在鏡頭前坐著。

林白芙道:“都準備好了嗎?餘祐,準備好了嗎?李先生,準備好了嗎?”

她挨個問,兩人挨著回答都準備好了,採訪正式開始。

採訪的問題,事先是對過的。

京都電視臺不是其他媒體,它是官媒。

《人物》欄目採訪的都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精英人才,採訪一定是非常嚴謹,不容許出錯的。採訪的內容,主持人和受邀嘉賓的對話,一定是經過反覆核對。

但是,也會在固定的框架內,給受邀嘉賓發揮的空間。更會針對不同採訪物件,設定不同的採訪對話。

像李昱這樣的集歌手、演員於一身的明星,給與的發揮空間反而不會很大,因為固定的採訪內容,他可以輕易說出來,而不會令人感覺到事先對過詞兒。

那些科研工作者、社會精英,可能就不會演戲了,框架可能就不會定得那麼死,卻一定會給非常精準的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來發揮。

總之就是根據不同的人物,設定不同的採訪內容,張弛有度。

餘祐先是自我介紹開場,然後介紹李昱,再讓李昱面對鏡頭打招呼。

基本的流程結束,並且沒有任何問題了,採訪才會繼續。

這不是一檔,一鏡到底的採訪節目。

餘祐從李昱出道,來切入:“我們都知道,李昱是選秀出生,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京都電視臺的一檔選秀節目裡開始展露頭角,然後這裡面還有一些曲折的故事。”

她也沒好意思,直接說出京都電視臺的選秀節目的名字。

那屆之後,京都電視臺就再沒搞過類似的選秀。

暴露的問題太多了,比如李昱的退賽風波,以及原京都電視臺臺長楊明輝在這檔節目裡面的貪腐問題,直接把節目搞沒了。

餘祐提到的曲折故事,便指的退賽風波。

事先對過詞,李昱一聽就懂,他需要說一些退賽時候發生的事情,比如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觀眾就愛看這些,就愛窺探明星的甚至普通人的秘密。

採訪開頭便放出這個問題,那便是要在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眼球的。

當然,即便沒有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採訪的是李昱,這一期節目的收視率是一定會保證的。

李昱略作思索,答道:“就是退賽風波嘛。其實那時候吧,比賽進行到一半,我認為這個舞臺給我發揮的空間有限,而且那時候我已經爆火……”

餘祐這時接道:“還沒奪冠,就已經爆火?”

她問時,眼裡有驚訝。顯然,她瞭解過當時發生的事,但是卻沒有完全瞭解。

李昱道:“是的。我認為即便奪冠,也不會給我帶來更大的提升,可能也不會更火,後來的冠軍你們現在還記得是誰嗎?不記得了吧?他叫黃褚斯,現在是我公司旗下員工,負責一檔說唱節目。”

講到這裡,餘祐不禁笑了:“黃褚斯要是看到這段採訪,可能會很傷心吧?”

李昱繼續道:“再就是跟京都電視臺之間發生了一些分歧,理念上的不合。思考再三,我才決定退賽的。”

他可以不用思索,直接就回答。但事情畢竟發生在四五年前,即便印象深刻,那也還是要稍作思考狀,來表現出這段退賽的經歷,對他造成的印象沒有那麼深。

話裡面也沒有把真正的內幕說出來,比如說,退賽最大的原因明明就是楊明輝逼李昱籤賣身合同。

說白了,就是想要給《超級歌聲》和京都電視臺洗白。

看,連當事人對退賽的記憶都不深刻,說起來還要回憶一下,其他人就別抱著這個點黑了。

是的,即便過去了好幾年,但是一說道李昱和京都電視臺之間的關係,粉絲就一定會提到退賽風波,然後京都電視臺在這段故事當中充當反派角色,被人唾罵。

所以需要洗白,但不需要完全洗,因為洗不白。

只不過是上邊想要京都電視臺的形象變得更加正面一點,這個採訪說來還是帶著任務來的。但要不是林白芙帶隊,其他人來的話,李昱可能也不會這麼客氣。

畢竟,那時候李昱要只是個沒掛的普通人,要麼成為楊明輝的掙錢機器,一輩子當奴隸,要麼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隕落。

哪種結局都不會太好,李昱不記恨楊明輝一輩子,那都算楊明輝的福氣。

當然,就算李昱說得委婉也沒用,退賽風波的始末,已經被粉絲扒得差不多了,再怎麼洗也沒用,除非李昱親口說原諒了楊明輝和京都電視臺,不然粉絲還是會繼續詬病這件事的。

不過,這段採訪連開胃菜都不算,僅僅只是給一個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的由頭。

真正來了個大的,是閒扯過半,餘祐找了個話題切入後問道:

“我們都知道,李昱一直致力於抗擊寒流,寒流就是寒國的流行音樂文化,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可為什麼後來,您還要去寒國發展呢?我們都知道,前段時間您剛才寒國回來。”

這個問題其實很普通,關鍵是問問題的主體不普通。

餘祐代表的,是京都電視臺。

京都電視臺是官媒,是華夏喉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將臨,開局發現自己有條龍

昨日書生

越界突襲

魅陽小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