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都不要命。”

“因為大漢的制度,所以即便是兩代昏君也沒有擊垮大漢。”

“完全可以說西漢末年完全沒有一點亂世的樣子,甚至堪比某些朝代的盛世。”

“但是有一個人出手了,這個人就是讓周公跌落神壇的人,讓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成為權臣、奸臣專屬的人物。”

“歷史上外戚的巔峰,王莽。”

聽到這,武帝劉徹渾濁的眼神散發著炯炯神光,讓太子以為自己的老爹是不是故作老態。

而武帝的內心此刻驚怒無比,他原本以為是昏君導致西漢的滅亡,沒想到即便是兩代昏君都沒有讓大漢出現亂世,反而堪比一些朝代的盛世。

最關鍵的是,讓大漢硬生生斷成兩截的人,竟然是一個外戚,難道呂后干政的事情又出現了?!

而始皇帝也眉頭皺起,竟然是外戚干政,這樣的事情在大秦歷史上可不少見。

大名鼎鼎的大秦宣太后,也就是影視劇上的羋月羋八子,還有他嬴政的母親趙姬,乃至於魏冉等,這都是大秦歷史上干政的外戚勢力。

“外戚勢力尾大不掉,必成禍端!”

始皇帝嬴政的面色凝重,他不確立皇后不僅是因為趙姬的所作所為讓他無法忍受背叛,也不是因為他覺得所有女人都配不上自己,更重要的就是外戚勢力!

要知道,在王莽之前,皇帝用得最順手的人就是兩個,一個是宦官一個是外戚,但是宦官因為其能力原因所以只能做一些小事,但是外戚卻是可以依仗的。

就像是魏冉,雖然把持大秦朝堂,但是其能力毋庸置疑,還有漢文帝時期的薄昭能力也不錯,漢景帝的時期竇太后的兄弟章武候竇廣國,武帝時期的大司馬大將軍衛青,這些都是外戚的傑出人才。

然而這一點是建立在皇帝或者君王有絕對掌控權上,一旦失去控制,那麼外戚造反的威脅也不小,比如始皇帝滅楚的時候,楚國外戚最後背叛大秦,也這是為什麼李信伐楚失敗的重要原因。

“這一切都要從漢元帝開始說起,他娶了一個老婆名為王政君,生的兒子就是漢成帝劉驁。”

“劉驁繼位後,王政君被奉為太后,成帝死後漢哀帝劉欣繼位,被尊為太皇太后。”

“此時,王家已經是頂級外戚,但是王莽卻因為父母去世而沒有什麼身份地位。”

“他在當時做了一個堪稱作弊的操作,名為養望!”

聽到這裡,武帝劉徹心中一驚,養望,從字面意思就能看出這是在做什麼!

“在科舉制出現之前,大漢採用的是察舉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名聲。”

“而王莽就是利用這個弊端,開始慷他人之慨,最後一步步走近權力的巔峰。”

“甚至他為了養望,將自己的兒子殺了,理由就是因為他兒子弄死一個奴僕。”

“在我們現在看來很殘忍的事,在當時卻不是,奴僕簽了賣身契,那麼命都是主人的,死了官府也不會查。”

“而王莽透過這種操作,自己的名氣天下皆知,甚至世人知道有王莽,而不知道還有皇帝!”

“他將朝廷的東西分給百姓、地主豪強、列侯等階層,讓整個朝廷開始衰敗。”

“而且為了控制朝政,在漢哀帝死後他立了一個小皇帝,自己則是稱假皇帝。”

“假皇帝的意思就是他這個皇帝是借來的,等漢平帝長大後自己就還政。”

“而王政君那時候年事已高,哪裡還分得清忠奸,只能點頭答應。”

“最後,王莽製造所謂的祥瑞,在天下所有人的期盼下,完成禪讓,創立新朝,大漢自此被截成兩段!”

“而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三個特權,從蕭何這種頂級名臣才可以擁有,變成了權臣的玩具。”

“你沒有這三個特權,你好意思說自己把持了朝政?你好意思說自己是頂級權臣?”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未篡時,後一句話說的就是王莽!”

聽到這裡,武帝劉徹的內心掀起驚濤駭浪,他終於意識到察舉制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太注重這個人的名氣,而忽略了他的真實才能!

最要命的是,養望這個操作太逆天了,一個出身底層的外戚,竟然能夠透過這招直接改朝換代。

人家都還在騎腳踏車,你特麼直接開飛機上天,妥妥的開外掛好吧!

而且察舉制的缺點不止這一個,更重要的是人察舉制帶來的黨派之爭。

因為察舉制是由各地郡縣上報的人才,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關係,那麼他就算才能、品德都要更好,絕對比不過那些比他差點,但是卻有關係的人。

關於這一點,漢武帝那是心知肚明,很多人就是透過這樣的關係在朝廷中佈下自己的勢力,而且因為郡守或者縣令和被察舉之人有這樣一層利益關係,可以組建成一個牢不可破的聯盟。

最後透過這樣的手段,甚至可以直接壟斷一個地方的晉升渠道,讓那些出身貧寒有能力的官員無法進入朝廷,只能在小地方蹉跎。

“不過這個科舉制是什麼東西?”

“莫非比起察舉制,更有優勢?”

雖然已經年老,但是武帝還是敏銳地把握到這個所謂的科舉制。

這種制度雖然沒聽過,但是能拿出來和察舉制並列,顯然不是什麼簡單的東西。

另一邊,始皇帝也注意到科舉制,他的眼神中的帶著一絲好奇。

戰國時期各個學派的門徒都是在列國之間遊走,打出名聲後才會有君主讓他們進入朝廷。

想要走捷徑就只能找到機會和君主交談,在這次交談中一定要徹底征服君主,不然的話即便被看好也少不了磨練。

“這個科舉制,朕想要知道是什麼。”

說著,始皇帝揮揮手,百兩黃金瞬間消失。

這一次他嬴政可是出手大方,百兩黃金對大秦的群臣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更不要說黎鳴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小皇子

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