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自己可以上戰場,朱棣的心中要多開心有多開心,這種好事落到自己身上簡直是爽歪歪,其他皇子聽到後也不由得感到羨慕,能夠領軍出去打仗,這絕對是老爹朱元璋看重的表現。

當然了,一些封地在富庶地區的藩王倒是有些不滿,自己現在的封地多好,未來竟然要更換封地到草原去,這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

但是自己的老爹和四哥都發話了,而且大哥朱標沒有任何異議,看來這件事肯定是定下來了。

就在某些藩王感到未來的艱苦日子吃不完的時候,光幕中的聲音繼續傳來。

“大唐之後的朝代,就是被稱為太監王朝的大宋了。”

“北宋,這個國家的前身是後周,由於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且皇帝的年紀還小,所以在北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開始一個重要的舉措。”

“那就是禍害無窮的崇文抑武。”

“不僅是因為趙匡胤吸取了大唐末年藩鎮割據的歷史教訓,更是因為害怕某些人有樣學樣,再來一起陳橋兵變。”

“在定下這個基調後,趙匡胤開始了一統天下的道路,雖然他推崇的政策是崇文抑武,但作為個人武力值最強的皇帝,趙匡胤本人的軍事能力並不弱。”

“再加上北宋是完整接過後周的家產,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動亂,因此豐厚的家底讓趙匡胤有能力發動一場場統一天下的戰爭。”

“趙匡胤即位後,率領大軍討伐周圍的割據政權,先後滅掉了荊湘、後蜀、南漢,實力強大的南唐也被消滅。”

“自此,整個南方強大的割據勢力都被北宋吞下,那些實力弱小的政權看局勢不妙,便直接獻出土地於大宋保全家族的延續。”

“能不打仗就吞下這些土地,趙匡胤自然是答應下來,不過雖然加快了統一的程序,但卻讓這些家族保全了實力。”

“再加上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未經戰亂,所以整體實力比起北方的世家要強上不少,最後也成為文官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做到基本統一後,大宋現在還有幾個地方要收復才能被稱為大一統王朝,一個是幽雲十六州,一個就是被遼國扶持起來的北漢政權,另一個則是河西一帶。”

“這三個地方的地理位置無比重要,都是中原的北門戶,想要中原安寧,那麼這幾個地方就一定要拿回來,否則敵國的兵鋒將有能力直指中原。”

“首先幽雲十六州自從石敬瑭割讓後就一直被外族人把持著,現階段想要收復簡直不可能。”

“河西的定難軍貌合神離,自然也不是大宋沒有辦法收復的,那麼最後只剩下一個目標,北漢政權。”

“在南方基本平定後,趙匡胤開始派兵北上進攻北漢,然後卻一直都被遼國的騎兵打了回來。”

“有一次甚至因為被遼國的大軍衝亂,北漢的軍隊還出城追擊宋軍。”

“就這樣僵持了十多年,北漢在遼國人的幫助下一直挺立著,而宋太祖趙光胤在燭光斧影后死亡,上位的是宋太宗趙光義。”

“趙光義和他哥趙匡胤不一樣,他並沒有所謂的合法繼承權,雖然趙匡胤有欺負孤兒寡母的嫌疑,但如果沒有趙匡胤,或許五代十國會繼續持續下去。”

“而且五代十國的很多皇帝也是死得早,所以趙匡胤登基後雖然自己有兒子,但是一直將趙光義當作儲君在培養。”

“再加上杜太后臨死前告誡趙匡胤傳位給弟弟,這也就讓趙光義有了可以登基的前提。”

“那個時候趙匡胤確實是這麼想的,但是他死的時候兒子都二十多歲了,不用擔心國主年幼的問題。”

“但燭光斧影這件事後,上位的卻是趙光義,確實讓人感到疑惑。”

“沒有合法繼承權的趙光義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跟大臣示好,所有人加官進爵。”

“穩定好內部後,他就著手準備打下北漢。”

“雖然趙光義的軍事能力比不上趙匡胤,但他卻吸取了一個教訓,硬打是打不下來的,因為遼國人一直在盯著。”

“所以攻打北漢的時候宋軍全線出擊,圍點打援,兩次擊敗支援過來的遼國大軍。”

“再加上趙匡胤三次北伐將北漢打殘,所以趙光義最後硬是將其吃下。”

“這一戰過後,大宋基本完成統一,趙光義憑藉這一次戰役終於坐穩了皇位,開始集權之路。”

“可以說攻下北漢這一戰是大宋最重要的一次戰役,贏了什麼都好說,輸了的話趙光義的皇位能不能坐穩、會不會產生內亂就很值得猜測。”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次戰役的獲勝,讓宋太宗趙光義的目光看向了遠方。”

“幽雲十六州,那個趙匡胤都沒能收復的地方,他趙光義將騎著七彩驢車,來到這應許之地。”

聽著這些話,大唐君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什麼王朝啊,什麼大宋啊?北伐伐了十多年還沒打下北漢,甚至還被外族人壓著打,不整點陰謀詭計還玩不贏了是吧?

想一想大漢時期的一漢擋五胡,大唐時期的萬國來朝,就算是大隋、大秦、東漢末年,那都是壓著外族在打的時代,怎麼到了你北宋就不行了。

“哎,這個趙光義真是讓朕無話可說。”

抬頭看著遠方,李世民微微搖頭,這些後世之君竟然如此垃圾,搶位置都不敢明目張膽地來。

想他李世民玄武門之變,那可是親手弄死了自己大哥和弟弟,不讓其他的朝臣背鍋。

你趙光義還弄一個燭光斧影留下歷史問題,簡直是丟臉。

而且他李世民可是打下大唐的大半個天下,做皇帝別人也頂多說一句不是嫡長子,而不是說他沒資格,趙光義拿什麼和他比啊!

還是那句話,沒有這個能力,就不要搞篡位啥的,等人家打過來你再力挽狂瀾地站出來,這樣當皇帝也不失一個光武帝的歷史地位。

你說是吧,完顏構。

大秦,始皇帝嬴政的臉色有些難繃。

這個北宋怎麼這麼呆,竟然因為害怕被人奪權所以崇文抑武,這不就和因噎廢食一樣愚蠢麼?

武將守衛邊境,文臣治理內政,這本就是一個人的兩條腿,現在竟然廢掉一條腿,簡直是自尋死路。

而且在大秦,這個文臣武將還不沒有那麼涇渭分明的時代,很多文臣看著弱不禁風,結果掏出來的傢伙比某些武將還能打。

完全不是後世那些五穀不分的垃圾可以比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戰迷霧

南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