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漢的立國之戰,我想大家應該沒有任何異議,那就是垓下之戰。”

“秦末亂世,在這一戰終於迎來了徹底的終結。”

“歷史上劉邦和項羽在對峙兩年後於滎陽鴻溝簽訂停戰協議。”

“本來兩邊都應該罷戰的,但劉邦這邊的人顯然更有遠見一點,人家項羽罷戰轉身回家,你不抓住機會捅他皮燕子?”

“劉邦這個人也是,能捅他皮燕子為啥不捅,於是調集大軍轉身追擊,同時命令韓信帶人一起來弄項羽。”

“而項羽這方拿得出手的謀士實在是沒有,在察覺到劉邦撕破停戰協議的時候,你都能看到劉老三那張欠揍的臉。”

“這種突襲之下,項羽只能帶著大軍一邊撤退一邊反擊,最後在垓下重新佈置開來準備和劉老三打決戰。”

“這個時候,韓信已經帶兵和劉邦會合,兩軍合併後號稱六十萬,而對面的項羽不過十萬人。”

“說到劉邦,這個人雖然要學歷沒學歷,要出身沒出身的,但人家就是有一個特長,好學且有見識!”

“彭城之戰五十六萬聯軍被項羽沖垮,現在他難不成還要自己統領?那是光著屁股盪鞦韆,丟臉丟到地平線啊!”

“於是劉邦將60萬大軍交給了和項羽同一個等級的統帥,兵仙韓信。”

“自此,歷史上有名的兩個同等級的軍神在垓下以對手的身份會面,兵權謀的集大成者韓信與兵形式的超級天才項羽,將在這一戰決定歷史的走向!”

聽到光幕如此誇獎韓信,始皇帝的心中更是得意,還好自己已經找到這個傢伙,聽說官吏在找他的時候問了半天沒找到人,結果在大街上竟然看到韓信要從被人褲襠下面鑽過去。

既然是皇帝看中的人,官吏自然是出手制止,現在韓信已經和蒙恬一起去抵禦匈奴去了,過個半年就要回來接受王翦的調教。

不過任嬴政想象都無法想出,那個看起來瘦弱不自信的少年竟然會如此出色。

“看來這個韓信,一定要好好培養。”

“未來將護我大秦數十年!”

始皇帝的心中想著,眼神卻一直盯著光幕,這個項羽找了半天一直沒有找到,此刻恐怕是已經找了個地方躲起來。

至於劉老三,雖然始皇帝看他不順眼,但還不至於馬上弄死他,只是讓當地的縣令好好看住,一旦有異變,那就直接砍了這個未來的漢高祖。

光幕中的話讓漢武帝的面子掛不住了,因為雖然大漢統治天下,但現在還是有不少人崇拜項羽,甚至江東的某些地方一直不允許招收當地計程車卒,就是因為項羽在當地的影響太大,害怕將這些人招募進軍隊會有什麼影響。

而且劉邦的人品確實不咋地,剛簽訂停戰協議,結果你劉老三轉身就偷襲人家這個二三十歲的小夥子,簡直是hr離職——不幹人事啊!

不過武帝就是武帝,雖然心中對自己祖先做的事感到有些丟面子,但臉上卻沒有任何表示。

而且作為一個帝王,天下才是最重要的,什麼臉面什麼財富,這些都不是問題,劉邦為了天下能夠在逃跑途中將自己的兒女踹下車,而文帝當年能夠上位,更是將呂家王后生下的三個兒子全部弄死。

為了天下,皇帝願意拿自己僅有的一切來換!

“垓下之戰,韓信將大軍分為六個軍陣,每個軍陣大約是十萬人,韓信本穩坐中軍,而劉邦則是在後方隨時準備支援。”

“另一邊,項羽帶領十萬精銳士卒面對這六十萬人,心中卻沒有任何慌亂。”

“他起兵以來以少勝多的戰績那可是槓槓的,著名一點的就是鉅鹿之戰擊敗了秦末的戰力單位章邯。”

“彭城之戰在後方起火的情況下,項羽率領騎兵硬生生將劉邦的五十六萬人沖垮。”

“這一次,他率領的人數多達十萬,而且都是百戰精銳,沒道理會輸。”

“但他卻忘了,這一戰的對手不是以前的那些人,而是和他同一個等級的韓信。”

“所以大戰一開始,項羽直接衝向中軍,不管對方是誰,中軍只要散了,那麼憑藉他項羽的實力,將這六十萬人擊垮不是難題。”

“然而事情卻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十萬人的中軍確實打不贏同樣人數的項羽。”

“但即便是戰況不利,即便是戰術性撤退,韓信掌握的中軍依然保持著嚴格的紀律,不僅有序後撤,而且還能組織力量抵擋攻擊,給了其他隊伍包抄的時間!”

“很快,六十萬人將項羽團團包圍,時間已經到了黑夜,兩軍不能正面交戰只能罷兵。”

“而張良卻給劉邦獻計,讓楚人出身計程車卒開始唱楚地的歌謠。”

“本來戰鬥意志無比強烈的項羽在聽到這歌聲後心態徹底崩了,回想著自己起兵以來的經過。”

“他項羽一直在贏永遠在贏,卻越贏越少,劉邦一直在輸一直在逃命,但是實力卻越來越強大。”

“四面楚歌之下,士卒無心再戰,而項羽也遣散這些人,自己帶了八百人突圍逃離。”

“一邊逃命他甚至還能反殺漢軍士卒,灌嬰率五千人追擊竟然被項羽帶人沖垮。”

“一路逃命,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十多人,他卻指揮這些人直接衝穿漢軍的包圍,在一人未損失的情況下逃到烏江邊。”

“烏江亭長讓項羽渡江東山再起,而項羽卻沒有了這個心力。”

“自己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兵,現在無一人生還,即便江東父老願意擁立他項王,他項羽也不會原諒自己。”

“於是將烏騅馬送給烏江亭長,自己帶領最後的人死戰。”

“在剩下一人的時候,他看到了漢軍中的故人呂馬童。”

“項羽見到此人不由得發笑,自己的故交都恨不得弄死自己,心中悲涼之下拔劍自刎。”

“西楚霸王,就此落幕,秦末大舞臺終於在此刻,迎來了它的結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火:文明永承

九九不歸一

此刻東方星繁高照

我才不叫夜秋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