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歷史,是否有想過與前人相遇?比如與李白飲酒論劍,與蘇軾思民嘗味,與清帝叫板辱罵?毫無疑問,我是有的,不然也不會寫這本書了,當然,雖然想象裡我文能得太白稱讚,武能與項羽齊肩,政能與魏徵高談闊論,軍能與白起博弈廝殺,但真正想提筆描繪時發現……去了清一句話或許就半夜沒了腦袋,到了唐還沒開口就成了瘋子被押走了。

無論如何,歷史該得到尊重,篡改是對前人的蔑視,更是對如今的不滿,前後五千年,能人才子從未斷絕,作為後人憧憬幾位,嚮往幾位自然是斷不了的。像我這人,不思進取,沒有朝氣,明明是十六歲的人,每天卻和陰魂死人一般半夜清醒,儘管如此,我依舊最為崇敬孔聖,每天以禮待人,言辭謙遜,雖然這本該是每個華人天生刻入骨子裡的精髓,但與世人一比…嚯~竟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為數不多的爭吵也都是因為關心他人而出現的急躁衝動,只有網上會毫不顧忌,輕蔑之言隨心而說,只不過多數時候與他人的爭吵最後都成了“不打不相識”的君子之交,畢竟同而不合者,真君子也,嘿嘿。

這本書可以說是隨心而作,有感而發,更多的是想透過歷史來訴說那些被埋沒的美好品德,如今的世道啊……無人緬懷曾經那個上下一心的時代啊,只能說,禮與德的教育就不該被遺忘,而是從小一直到大學甚至終生學習。可現在真的是除了成績啥也不管,這真的好嗎?人言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現在培育出來的都是什麼東西?有幾個好玩意?尤其是那些普信的白痴,這些哪是什麼國家棟梁,說是蛀蟲都是抬舉,蛀蟲還有鳥吃,他們要是蛀蟲鳥都嫌惡心,畢竟一隻蟲子滿身泥濘還不斷流膿,別說鳥了,是個正常動物都嫌棄。真要形容我覺得病毒挺不錯,畢竟離了人就蟄伏,一靠近就各種毛病全出來了,可不就是病毒嗎?

談回道德與禮法,我個人認為先法後德,有道才有禮。法毫無疑問,是國家,社會,人民的立足根本,沒有一個嚴謹細緻的法律,一個國家就會從根本上坍塌,人心的惡欲有時候連法都約束不了,更別說沒有法了。只有先立了法,德才能更進一步的約束人心,畢竟德不是強求來的,而是人的自我修養,不能因為沒有德就去指責,因為沒有人這麼做會危害整個社會環境,所以法內即使在沒有德,他人也沒有什麼資格貶低挖苦,當然,你要是能像孔聖,聖母瑪利亞那樣隨便指責,畢竟他們是真正道德之頂,先束了己才去規勸別人。順便還要說一點,聖母不是貶義詞,是一種崇高的讚頌,聖母婊才是。她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聖母會先要求自己,然後禮貌的規勸別人什麼,讓他人自行選擇是否去做,即使不合道德也只會自嘆一聲,說一句:“還是我不行,若我能解決何必麻煩別人”或“德是應該的,哪怕為了自己也請收斂一些,無德無禮終歸不好。”而聖母婊會趾高氣昂的讓別人去幹這幹那,就好像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然而自己卻啥也不幹,坐享其成,最後別人沒做好還要一頓冷嘲熱諷,以顯得自己有多麼為集體著想。

道這個詞概念是極其模糊的,連一個大致的邊界都很難敲定,像一種堅持是道,一種選擇是道,一種前途是道,一種品德也是道。但毫無疑問,有了道,就會有一種相應的禮來匹配,比如與人交往的道·禮之類,禮不會憑空產生,是與道完全繫結的一個詞。因此,法德道禮可以說是不能缺少的,最起碼應明確教給人法和德,而不是一味求道,人有了知識是好事還是壞事第一標準就是德和禮是否匹配,那些快被說爛的例子無一不在告訴我們,與其無德有智的反社會,不如,不,遠不如有德無智的無私奉獻。

由此,便該引出這本書的最大內涵了,那便是透過現代人對歷史事件的切身體會來指明道德究竟是為何物。盡我所能去塑造一個哪怕只存在於書中的新時代聖人。

至此,我的話便告一段落,若您認真看完了,不妨留下你的不平事或自己的價值觀等等,若是合適的我可以選入文章哦。(≧∇≦)/ 那麼,讓我們互相勉勵,一起開始尋找至道之禮道吧。

諸君,且聽龍吟虎嘯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和你碎碎念念與你歲歲年年

妖風好大來人護駕

悔!創造了佔有慾超強的病嬌老公

手頭好緊

穿越!炫幻之人!罪大惡極

孫笑川日皇258

崩鐵之執眾生之劍

人間萬年

100億年的等待

朝何之心

生命【Life】

靜川彌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