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栩先站起來,手裡捧著一個大盒子。

他走到嬴政面前,幾個侍衛即刻上前,擋住了他。

荊軻圖窮匕首見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高漸離那沉重的築還餘溫尚在。

王栩,扶蘇右傅,但這是外人啊!

王栩會意,開啟了盒子,裡面是雪白的紙張。

大秦工程院副院長姜來,早就根據王栩的工藝,把紙張造出來了。

這些紙張,柔軟,堅韌,毛筆寫在上面,一點不會擴散。

姜來這小子,厲害!

王栩取出一張紙,遞給侍衛,轉交給嬴政。

王栩朗聲道:

“陛下,這是臣獻給陛下的禮物:紙!”

嬴政接過那張紙,眉頭一皺,這是什麼玩意兒:

“王愛卿,此物何用?”

“書寫!臣知道陛下日理萬機,每日批閱奏章兩百餘斤,把陛下的書房都堆滿了。而且陛下每日用手拿著竹簡,頗為沉重,特發明了紙!以後書寫,就可以用這種紙張,陛下便可以輕鬆一些!”

王栩只講了最簡單的,對嬴政有用的一點。

事實上,紙張在文化傳播上,對於竹簡就是降維打擊。

嬴政拿起紙張再度看了看,只見上面寫著一句話:

“恭賀陛下: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這是祝秦始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啊!

日月在,你就在。

南山,松柏,常在常青,陛下也就常在常青!

這是王栩請屈璃用小篆寫的,小篆他實在不會。

嬴政見了,心裡甚喜。

只是王栩說這紙張,他隱隱約約覺得作用還應該更大才是,於是吩咐侍衛把王栩手中的盒子接了過去。

再看盒子裡面的,有一本用紙張做成的書,書名:造紙術。

原來王栩送的是技術,而不是紙。

這個王栩難道是墨家弟子,嬴政不禁問道:

“王愛卿,這些紙張就是你的造紙術造出來的?”

王栩道:

“正是!臣打算將造紙術傳播開來,替代竹簡,以利天下!”

嬴政擊案而起:

“好!這造紙術如果推廣開來,簡直是讀書人之福,是大秦之福啊!”

嬴政激動的走來走去:

“王栩,朕封你為鴻臚寺卿!專門負責大給大秦造紙!”

瞧你這激動樣,太沖動了,王栩假裝受寵若驚道:

“陛下,臣無大功,不敢居此高位!臣請陛下設立大秦造物坊,臣只負責在這個造物坊即可。朝廷出錢,臣出力,利潤臣只佔一成即可。”

這是要開個國營公司啊!

只要一成利潤,一點不多嘛,嬴政心想,這比呂不韋好多了,呂不韋這個商人,當年要的可是相權,於是對王栩道:

“準!但朕做主,造紙的利潤,朕給你兩成。”

王栩趕緊跪下謝恩:

“謝陛下隆恩!”

這個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給個兩年,他就是大秦首富了。

政哥也太大方了吧!

王栩又向嬴政以及在座的高管,貴族,王子公主們介紹了紙張的作用。

不聽則已,一聽大家都炸了鍋。

“這紙張真的是太好了,以後讀書不用捧著沉重的竹簡了。”

“最主要的是以後數學不用刻刀了,直接用毛筆在紙張上書寫就可以,太方便了!”

“有了這些紙張,我那一個書房的書,這個幾十本就裝完了。”

“王大人真是大秦第一工匠啊,有了紙張,我以後畫那些花花草草就不用那麼昂貴的羊皮了。”

……

就連李斯等大佬都對王栩投來讚許的目光。

王栩心裡美滋滋的,沉浸在未來首富的美夢中:

山珍海味,美女在懷,夜夜笙歌……

想著想著,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但一想到屈璃那柄自己送的高科技匕首,王栩立即斷了左右擁抱的念頭。

難得啊,王栩前兩次建言都是受到這些貴族們反對。

這次貢獻出造紙術,終於得到這些人的認可。

看來還是搞技術的受歡迎。

但月有陰晴圓缺,今天胡亥和趙高的臉上就陰晴不定,兩人都是一臉死相。

議論聲稍微趨於平靜後,王栩突然朗聲道:

“陛下,臣這個造紙術,根本微不足道,長公子送的禮才是今日最大最寶貴的賀禮。”

氛圍烘托到位了,王栩立即把扶蘇給推出來。

扶蘇起身也走到嬴政案桌前,施了一禮:

“父皇,兒臣這個禮物,既是給父皇慶祝生辰,也是送給天下大秦人的,這叫做普天同慶!”

“普天同慶”這四個字一出,把嬴政體內多巴胺給催得加速大量分泌,很是受用。

全天下的人如果都支援朕,不去給朕搞么蛾子,朕這江山豈不是二世三世萬萬世了嗎。

這個長子扶蘇,不像小兒子胡亥,時不時給自己來一點小驚喜,今日生辰,卻要給自己一份自己猜不到的大禮。

不只送給我,還要送給天下大秦人,壯哉!

因此迫不及待的問道:

“扶蘇,你給朕的是何禮物?”

扶蘇道:

“這個禮物,需要父皇移駕到扶蘇的莊園,同時也請諸位王公,皇弟皇妹,各公卿大臣移駕扶蘇莊園一看。”

扶蘇本來不想搞這麼大的,但王栩告訴過他,這種事情,弄得越大越好,以後在推廣過程中,會省很多心。

嬴政一聽,既然王栩的禮物都已經是給他很大驚喜了,扶蘇禮物既然說比他的還大,那移駕就移駕吧!

於是扶蘇在前,嬴政帶著整個咸陽的王公貴族,高階官員等來到了扶蘇的莊園。

來帶了這片玉米地和紅薯地。

舞臺早就給他們安排好了,這是一個半坡,坐在這裡剛好能夠看見那些玉米地和紅薯地,這些都是王栩精心安排的。

嬴政看著這兩種從未見過的作物,心想這些就是禮物吧,不過看不出來有什麼稀奇的。

扶蘇進言道:

“父皇,平時我們的田地,一畝也就產糧食一兩百斤,而且穀物粗糙,難以下嚥,百姓苦啊!”

然後扶蘇指著玉米地道:

“父皇,這叫做玉米,這種作物乃是王先生與兒臣一道,經過半年時間培育出來的。味道好,而且產量極大,一畝能有八百至一千斤。”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謀劃造反的我,爹竟是始皇

歐米伽

當朝權臣執掌大武

青海城的張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