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栩本身在大學期間,也算是麥霸。

他嗓音清脆,婉轉動聽,以前在大學唱歌就圈粉不少。

這飽含情感的流行唱法,把屈璃也調動起來了,也跟著唱起來。

兩人便一起策馬往前,一起唱歌,屈璃忘記了昨日王栩不理他的不愉快。

兩人騎馬速度快,很快趕上了季伯他們。

眾人匯合後,快馬加鞭,十幾天後終於趕到了咸陽。

“長公子,陛下下旨停止修訂秦律了?”王栩見到扶蘇第一句話就問。

幾個月來,扶蘇越顯清瘦,眼角微微有憔悴之色。

看來是和他老爹又起了衝突,操心過度了。

扶蘇卻沒回答王栩的問題,而是對王栩道:

“父皇連著遭遇兩次刺殺,對山東六國的人恨之入骨;加上徐福被誅殺,斷了他長生之路,李斯、趙高、馮劫等人上書父皇,是六國餘孽懷恨陛下,不想要陛下長生,才組織盜賊殺死徐福。父皇身體本來就越來越差,加上各老貴族勢力大力遊說,在民間各種製造壓力,父皇糊塗之下,便下旨停修秦律了!”

嬴政的身體的確在走下坡路了。

下令修秦律,下令停止征伐勞役,本身是為了減輕天下黔首的負擔。

但這些黔首大多都是山東六國的人,他們居然還要刺殺朕,他們居然還殺死了給朕求取仙藥的徐福。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朕是天子,當為天子牧民,要牧民,還是不能讓他們吃太飽,不能讓他們太閒了。

嚴苛法律繼續,征伐勞役繼續。

這大概就是嬴政的心路歷程。

王栩聽完後呆坐當場,自己的影響力,還有自己扮演的蓬萊仙人的影響力都太小了。

也倒是,現實的重力這麼大,怎麼會輕易讓自己的幾句話就改變了呢?

政治這東西,太複雜了,自己還是太嫩了。

做事,還是得一步一步的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發展才是硬道理啊!

而且,扶蘇的表情也表明,他已經放棄了,放棄掙扎了。

扶蘇神情悲切的看著王栩:

“先生是未來之人,你看到了大秦的未來,但是卻沒辦法改變。”

靠幾句朝廷辯論,裝神弄鬼,想改變積弊難返的大秦,想改變四十多歲的千古一帝,想改變幾百年的老秦貴族,是不可能的了。

改革是不行了,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革命了!

王栩堅定道:

“長公子,重病需要靠猛藥,但這濟猛藥,得長公子你來下了。”

扶蘇來了興趣:

“這個藥怎麼下,什麼時候下?”

王栩卻笑道:

“長公子不要急,這個得慢慢來。我之前給的紅薯、玉米種得如何了?”

扶蘇一聽就來勁了,拉起王栩就往後院走。

穿過後院大門,兩人騎上僕人早就準備好的馬匹,約半個時辰後,兩人來到了扶蘇的莊園, 一片玉米地。

玉米杆上的玉米棒子還綠油油的,但是一看就知道能吃了。

旁邊是一片紅薯地,紅薯藤葉鋪滿了整塊地。

“長公子來了……”

一聲呼喊後幾個穿著官服的年輕官員小跑過來,這幾個人是負責監督農奴種地的官員。

“長公子,怎麼來了?”帶頭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官員,臉色黝黑,看來是真正在地上監督幹活的。

扶蘇問道:

“子安,這玉米和紅薯長得怎麼樣,你給王先生介紹介紹!”

這個官員姓李名子安,這種田間地裡監督耕種的小官員,扶蘇一般是不會認識的。

只是因為這玉米和紅薯是王栩給的,所以扶蘇親自來盯著,專門安排給了這個李子安來負責這個事情。

扶蘇還隔三差五找機會就來視察一番,所以這個李子安就不敢怠慢,認認真真按照王栩留下的種植方法精耕細作,所以這個玉米和紅薯長勢極好。

但是還沒到王栩說的收穫的時候。

王栩見到這玉米地和紅薯地,就像回到了現代一樣,太親切了。

李子安見到扶蘇和王栩,激動萬分,對於他來說,見到扶蘇,給扶蘇把事情做好,這以後升職加薪是妥妥的了,一聽扶蘇讓介紹情況,馬上堆起笑臉介紹道:

“長公子,王先生,小人嚴格按照種植的方法種植,澆水,施肥,除草都是小人帶著人親自動手,不敢怠慢,為了不讓野狗野貓糟蹋,小人晚上都住在這裡。”

王栩確實在不遠處看到一個小茅草屋,這李子安做事情還是靠譜的。

“只是,這玉米和紅薯小人們從沒見過,不知道怎麼食用!到時候還要請教王先生。”

簡單幾句,即表明自己的功勞,又顯得自己沒有私心,沒私下動過這些農作物,兩個字:精明。

王栩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李大仁辛苦了啊!你吃住在這裡,有鍋的吧?”

李子安當即答道:

“有的有的!”

王栩安排道:

“你們去生火,拿一口大鍋,燒一鍋水。”

李子安看了看扶蘇,扶蘇點了點頭,李子安立即帶人去幹活了。

王栩對扶蘇道:

“我以為你們都吃過了這玩意呢?沒想到沒人敢吃!”

扶蘇哂笑道:

“這些是皇室的耕田,作物沒人敢私下動,如果動了,就是死罪!這玉米和紅薯,我們也都沒吃過,不知道怎麼吃。”

王栩內心吐槽著這個萬惡的制度,一邊哈哈大笑:

“是怕有毒吧?”

從沒見過的作物,自然是怕有毒。

所以這世界上需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需要第一個吃玉米和紅薯的人。

扶蘇尷尬道:

“先生給的東西,怎麼能是毒物呢?只是作物還沒到收穫的季節。你說過,要等玉米棒子皮變黃才能收穫嗎?”

王栩之前好像是沒告訴過他們,這東西吃法有好幾種呢。

不一會李子安等人已經準備好了篝火和大陶鍋,王栩親自下場,摘了十幾個玉米棒子,挖了十幾個紅薯,讓李子安等人洗淨兩樣一起放在鍋裡煮。

這時代沒有化肥,玉米和紅薯的個頭都不太大。

李子安找來幾個馬紮,大家就坐在馬紮上圍著篝火,等著煮玉米。

不多久,玉米便煮熟了,玉米比紅薯容易熟透。

王栩吩咐他們把玉米全部撿出來,每個人分了一個,大家拿在手裡,面面相覷,不敢動口。

眼睛都看著王栩,言下之意,你先來。

王栩好久沒聞到玉米棒子的味道了,也顧不得眾人怎麼看他,拿起玉米就啃起來。

“香……太香了,好久沒吃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小皇子

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