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一段,原本還有的一些寒暄聲立即停止,大殿上落針可聞,莊嚴肅穆的氛圍一下子顯現出來。

王栩和扶蘇坐在皇室公子這一邊,此時大家都看向這位帝國的二號人物:李斯。

李斯師從荀子,學帝王術,後入秦為官,勸說嬴政滅諸侯,掃六合,一統天下。

秦始皇十年,因水工大師鄭國建議秦國修建鄭國渠,以此疲秦傷民,雖然因禍得福,鄭國渠建成後,成為標榜千秋的灌溉工程,也給秦國農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發展。

當始皇帝得知修建鄭國渠真正目的是居然是疲秦傷民,又有嫪毐淫亂後宮事件爆發,始皇帝痛心疾首,下逐客令,要趕走在秦國的山東六國的商賈和士子門客。

在各商賈及士子門客都在打包準備跑路的時候,作為客卿的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挺身而出,向始皇帝上了《諫逐客令》勸說,秦王聽其言,取消逐客令,提拔李斯為廷尉。

後秦一同天下之後,李斯更是支援始皇帝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推動車同軌、書同文以及統一度量衡等大政,成為現在最受矚目的政壇人物。

因此李斯一開口,大家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此次要辯論的就是,修訂秦律的基調!本相以為,大秦江山要千秋萬代,秦律修訂的總基調,仍然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

這是商鞅變法時候的大致基調,簾子後的嬴政微微頷首!

王栩一聽,腦袋就炸了,這是多麼的赤裸裸啊,太無恥了,要不怎麼說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呢,人家制定整個國家體制和律法,針對的就是你屁民。

這時候一個清瘦老者站了出來,環視眾人,說道:

“老夫以為,大秦還得實行分封制!只有皇族子弟各地駐防,守土,才能保我大秦基業千秋萬世。”

這老者便是淳于越,時隔十幾年,趁這個機會,又提出這個古老的話題,分封和郡縣制之爭,不是早就定論了嗎?

不待李斯等人反駁,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

“老匹夫,分封郡縣制之爭已經定論,今日你提出來,意欲何為?”

淳于越正要反駁,這時候扶蘇站了起來:

“老師,學生也以為郡縣制強於分封制……”然後巴拉巴拉把之前王栩打的那個比方說了一通!

淳于越聽完,默然坐下,扶蘇講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支援他的長公子,從根本上認可了郡縣制,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

始皇帝在簾子後露出了笑容,這小子終於醒悟了,進步了進步了!

李斯朗聲厲聲道:

“今日只討論秦律修訂的基調。請諸位發言吧!”

眾人紛紛討論起來,在座的各位都是利益既得者,天下黔首都是服務他們的,不能讓這些黔首聰明起來,強大起來,否則還怎麼統治呢,還怎麼保障自己的利益呢?

因此一大片都是支援的聲音。

王栩受不了了,他憤而起身,朗聲說道:

“我有話說!”

大殿即刻安靜下來,簾子後的嬴政微微詫異一下,這聲音沒聽過,這人是誰?

眾人的目光聚焦在王栩身上,且聽他要說啥。

王栩道:

“李相所言,狗屁不通!諸位大人,時代變了!西周亡了,六國也都亡了!”

一句“狗屁不通”把大殿點燃了。

“粗鄙,粗俗!”

“哪裡來的野小子……”

“這是想幹嘛,想反對李相的權威……”

“李相繼承的是商君遺志……”

“反對李相就是反對始皇帝!”

李斯抬起右手往下一壓:

“諸位,今日辯論,言者無罪,請讓這位……先生說下去!”

大殿上立即又是落針可聞!

王栩接著大聲說道:

“大秦要強大,要千秋萬世,萬萬不可愚民、弱民、疲民……”

“因為,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百姓並不是傻子,他們愚昧只是一時,只需要星星之火便可點燃,將整個王朝燃燒至盡;如果用勞役將他們束縛,壓迫他們,他們活不下去了,一定會起來反抗;民就是國,國就是民,民弱便是國弱,國要強大,民必須強大!”

“要使大秦子民強大!只需要七個字,吃飽飯,開啟民智!”

“所以建議秦律修訂的基調,就是七個字:吃飽飯,開啟民智!”

一石激起千層浪,還沒人來得及問他姓名,立即有人反駁道:

“黔首吃飽了飯,有了力氣,便不聽號令!”

王栩立即回答:

“要黔首聽號令,重在激勵,不在壓迫,商君已經告訴過我們,而且也是這麼做的!”

一人道:

“開啟民智,都學習文化,思想不受束縛,容易被煽動叛亂!”

王栩冷笑道:

“學習文化,能獨立思考,便知道哪個朝廷值得他們擁護,朝廷如果一心為民,國家也蒸蒸日上,民眾怎麼會叛亂呢?老百姓有好日子過,誰願意去打仗送死?”

大殿之上,眾人都不是傻瓜,不是迫不得已了,誰願意上戰場啊,當年商鞅把世襲制給取消了,沒有軍功不能封爵,那些貴族把他恨得牙癢癢,但是貴族子弟為了爵位,還是爭著上陣殺敵,尚武之風更甚了!

因此隱隱覺得王栩說的的確是對的!

還有人繼續提出疑問,都被王栩一一反駁,這討論進行不下去了。

嬴政也思考著王栩這七個字,吃飽飯,多麼樸素的三個字啊,大秦連年征戰,很多老秦人跟著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為了什麼,真的是為了自己始皇帝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

並不是,他們是為了吃飽飯,吃好飯,立功升官享受富貴,而今四海統一,如果天下子民都能吃飽飯,他們怎麼會同山東六國的貴族餘孽起事叛秦呢?

開啟民智,推廣文字教育,讓大秦子民可以明辨是非,他們怎麼會不支援朕呢?

再結合蓬萊仙人的大秦滅亡的預言和分析,嬴政也意識到,秦律要修訂,必定要大修,畢竟商鞅變法以來,積弊難返!

嬴政示意趙高拉開簾子,從裡面走了出來!

大殿上頓時寂靜無聲!

王栩看向嬴政,我靠,威嚴還在,但是臉色不太好,這是吃金丹吃多了,還是被我剛才說的話氣的?

嬴政看向這個少年,他坐在扶蘇身旁,應該是扶蘇的門客,這人年紀輕輕,認知卻很精深,他的一部分認知,和蓬萊仙人的很像,嬴政問道:

“先生何人?”

王栩道:

“臣是長公子的老師,王栩。”

老師?朕什麼時候給扶蘇請的老師?他老師不是淳于越嗎?

扶蘇站起來道:

“父皇,這人乃是兒臣在外遊歷時認識的高人,儒家雲,三人行必有我師,兒臣也是想學之所長,便拜為師!”

嬴政聽完扶蘇的話,不再看他和王栩,他掃視眾人,說道:

“這位王先生說得好,天下黔首若能吃飽飯,又怎麼會叛亂呢?如若能夠開啟民智,民眾便能分辨是非,我大秦如果做得好,他們又怎能會受蠱惑而反秦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我在古代成為圖騰

又紅又辣

穿成惡毒老漢,逃荒路上一路開掛

冬天的大衣

皇后請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夜行書生

穿越之我成了秦始皇的女婿

歡飲達旦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血狸奴

大秦:逆襲天之驕子,皇子無雙

程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