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人緩緩道:

“陛下奮六世之餘烈,一掃六合,統一宇內,功蓋千古,為古今第一人。然陛下在治理天下的時候,卻犯了幾件大錯!”

“其一,收天下之兵,鑄金人,以弱天下之民。陛下可曾想過,秦得天下,兵革之利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赳赳老秦人同心協力,共赴國難,靠的是一股子不服輸、立功創業的豪氣。而今去掉人民手中的兵刃,山東六國就會怕了嗎?山東六國反而覺得,是陛下怕了。”

“其二,陛下太過勞民傷財。動輒發動幾十萬上百萬人修建宮殿,長城,戍邊。陛下可曾想過,就算山東六國之人,現在也是大秦子民。他們勞作並無報酬,如何養家?而且不少民夫死於勞役,家中父母妻子又該如何?長此以往,民心就散了!”

“其三,秦法太過嚴苛。商鞅李斯等人制定的秦法太過嚴苛,動輒砍頭腰斬、宮刑、肢解、車裂,陛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秦律不給人改過的機會。甚至發民戍邊,延期達到也會被處死。這樣嚴苛的秦法,會將人全部逼到大秦的對立面。”

坑殺儒生要放到最後來講。

“其四,陛下不仁,見孔子廟中有對秦滅亡的預言,見儒生多次上書請求恢復分封制,見儒生的筆桿子,儒生的嘴巴不受你的控制,便將儒家經典全部收集,焚燒,還欲坑殺儒生,想以雷霆手段,堵住天下讀書人悠悠之口!如此,就會將天下儒生逼到大秦的對立面。”

其五,其五忘記了,想想也差不多了,於是王栩總結道:

“以上皆是陛下所為,而這些將會是大秦滅亡的導火索。特別是坑殺儒生,將導致陛下遺臭萬年,同時也是大秦滅亡的最重要原因,大秦從此將會背上一個沉重的稱號:暴秦!”

最後點睛之筆,將這次討論定格在坑殺儒生這件事上,而且把事情說的越嚴重越好!

嬴政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這些事情,都是他的大政方針,除了廣修宮殿,其餘事項,哪一項不是鞏固大秦江山的政策?錯了嗎?

至於修築宮殿,朕擁有四海,修點宮殿怎麼了?

可是,蓬萊仙人說,他做錯了!

以上的事情當中,很多事情已經做了,也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唯獨坑殺儒生還正在實施。

嬴政仔細想著白衣人的話,坑殺儒生會遺臭萬年,這是他最不想的,而且這還是大秦亡國的主要原因,他目光如炬的看著的白衣人,問道:

“坑殺儒生如何能使朕遺臭萬年,如何會成為大秦滅亡的最主要原因?儒生手無縛雞之力,僅靠一張嘴,一支筆嗎?”

白衣人哈哈大笑道:

“陛下何其昏聵如此,後世的人就只能看到執筆人寫的書,筆在誰手裡?筆就在天下的儒生手中,如今儒生遍佈天下,陛下可殺得完?其次,儒生雖手無縛雞之力,然陛下可知,軍事最終服務的就是政務,而政務恰恰是這些儒生所擅長,或許陛下現在不認可這個,但儒家學術廣博,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些駁雜之學將來都會被運用到治理天下之中。這些人顯示出的能量,遠遠比陛下看到的要大很多倍!這些現在看不到的東西,將來就是摧毀大秦根基的利劍!”

“這是小仙看到的天機!陛下可回去仔細思量!陛下還可以問一個問題,請吧!”

重要的事情講完了,有沒有效果就看嬴政後面幾天的政令了,現在讓嬴政提第三個問題,算是吹吹牛吧!

嬴政提出了第三個問題:

“先生可有仙藥?朕是否可以長生?”

這是兩個問題。

呵呵,猜到了,嬴政第一在乎的是天下,第二在乎的就是自己是否長生。

表演該結束了,王栩站起身,背對著石桌,緩緩道:

“小仙只是蓬萊散仙,沒有什麼長生的仙藥。陛下既然已經派徐福出海尋找仙藥,能否找到,看緣分吧!今日就到此吧,小仙既已洩露天機,大秦的命運是否會改變,全賴陛下的仁德了!餘下的仙果,玉液瓊漿酒,就贈予陛下吧!”

說完徑直走向了皮卡車,發動車子,開到了後院,原來這後院還有另有一條路,延伸至秦嶺中。

當嬴政追到後院,皮卡車已經無影無蹤了!

嬴政叫來扶蘇、蒙恬、蒙毅以及趙高等人,在院子裡搜查,在房間中搜出一張雪白的紙張,這張紙上用小篆寫著兩句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高祖原來不讀書!”

第一句的意思大家都懂,焚書坑內的灰燼還沒冷卻,山東就有人起事叛秦了。

第二句“高祖原來不讀書”,聯絡第一句,這個推翻秦朝的人“高祖”並不是讀書之人。

這是唐朝的一首詩,原句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王栩抄了來,警示嬴政,但把“劉項”改成了高祖。

如果原句不動,這姓劉姓項的人說不定要遭殃了。

收好紙張,嬴政帶著眾人出了院子。

嬴政、扶蘇和蒙恬共乘一輛軺車,返回咸陽。

剛才嬴政一直和仙人對話,蒙恬來不及和嬴政敘話,在車上向嬴政拱手恭賀道:

“是陛下誠心感動上蒼了?老臣正在午休,醒來之後就來到了這秦嶺之中。陛下大幸,得遇仙人,長生之事就有著落了!”

嬴政卻正色對扶蘇和蒙恬無比沉重的問道:

“蒙恬、扶蘇,朕統一六國以來,銷鋒鏑以弱天下之民,嚴刑法以懲治罪犯,集天下無用之書而焚之,徵發民夫修宮牆築長城,這些事情真的做錯了嗎?”

這種國家大政,三人在這狹小空間私下討論,這是言者無罪了。

蒙恬看著鬚髮灰白的帝國創造者,問出這句話,嬴政下了很大的決心,朝中文官武將都知道,嬴政對自己的判斷向來自信,對自己做出的大政方針從來都是雷厲風行的推動,沒有半點遲疑,今天問出這句話,是始皇帝對自己的決斷有點動搖了。

始皇帝誠心問政,蒙恬也要推心置腹,像是對老朋友說話一樣,蒙恬說道:

“剛才那位仙人和陛下說了什麼,老臣不知。但老臣看到‘坑灰未冷山東亂’這句詩,唯一想到的就是,山東六國遺族大規模叛亂,恐怕不遠了。適才陛下說銷鋒鏑以弱天下之民,嚴刑法以懲治罪犯,集天下無用之書而焚之,徵發民夫修宮牆築長城是否做錯,老臣以為,凡事都有利有弊,大秦剛一統天下,天下人民剛從戰火中過來,有些政策,恐怕真的是過了!”

“恐怕真的是過了”,翻譯翻譯就是,陛下,你真的做錯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戰迷霧

南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