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員都是有些沉默的看著此人,眼神中帶著驚詫和意外,似乎是沒想到他會這樣說!也似乎是………

他們感受到了,這個人說的是真的!

大家都是讀書人,自然是知道這句話,尤其是少年意氣風發的時候,幾乎天天講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是真到了現在,有幾個人信這句話?

而面前這個人,他信!

他們能夠感受的到,這個人,真的信這些!並且似乎是在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這些!踐行這聖賢書中所說的道德標準!

永熙帝直愣愣的看著此人,片刻之後緩緩的收回了視線,似乎是在考慮什麼,輕聲的道:“你說的對,只是可惜,沒人會支援你。”

“臣附議!”

嘶!

眾人頓時便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還真有人敢跟皇帝賽臉?這已經出了個傻子了,還不知道會被怎麼處置呢,這有誰啊………

眾人向發出聲音的人看去,頓時就是麻了!就連永熙帝都是緩緩的瞪大了雙眼,拳頭瞬間便是握在了一起,臉色微微有些陰沉的看著站出來的人!

楊繼盛!

楊繼盛也是昂著腦袋,眼簾低垂的躬身行禮:“臣,附議瓊州判官海汝賢海大人!臣,也反對和親!”

“譁!”

舊黨領袖當場跳水?!這特麼可太刺激了!

不怪眾人意外激動,因為楊繼盛這個級別的大佬,和親這個級別的大事,肯定是在內閣會議上就已經商量妥了!

為的就是今天大家的意見一致!但是現在,很顯然,楊繼盛參加高階會議的時候答應的好好兒的,保證聽大佬您的話,結果大朝會這天居然玩這出!

永熙帝臉色微微有些陰沉的看著楊繼盛,他倒是不氣楊繼盛蹦出來反對,他氣的是,為什麼不昨天蹦出來!這個老小子,分明就是不願意承擔這份罵名了!

但是很顯然,就算是楊繼盛蹦出來反對了,舊黨也不敢蹦出來反對………

大佬您敢和陛下彆著幹,這麼大事兒,您商量都不和我們商量,我們可不敢隨便亂來啊!不然今天咱們舊黨又來一回逼宮?!

楊繼盛看著四周似乎是沒有一個官員願意站出來挺自己和海汝賢,雖然面上古井無波,但是到底還是有些失望!

沒人支援楊繼盛,也沒人敢反對楊繼盛,永熙帝甚至都沒開口問楊繼盛為什麼反對!明顯就是要把楊繼盛和海汝賢掛在這兒了!

就在氣氛有些維持不下去的時候,便聽到一聲更為響亮的聲音響起:“臣賈璟,有本上奏!”

百官悄悄的鬆了口氣,估計這位爺是看著火燒的有些大了,主動站出來滅火來了!還好還好!

就連永熙帝都是這樣認為的,心中難免熨帖了許多,到什麼時候,還得是自家子侄靠譜!

真要是把這倆掛在這兒,永熙帝其實自己也有些麻爪!這倆可都是忠臣啊,要是因為這種爛事廢了,永熙帝是真的有些不捨的!

但是不廢,今天這件事怎麼解決?和親到底是和不和了?你可是連話都不讓人說啊!

因此賈璟主動站出來“解局”永熙帝心中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是不免的對賈璟暗自激賞,好小子!平常沒白疼你!

戴權鬆了口氣,連滾帶爬的就要下去去取賈璟的奏摺,誰知道賈璟卻對著戴權詭異的笑了笑,戴權心中頓感不妙!

卻見賈璟卻已經從懷中將一大塊白布展開:“臣!上陳和番策!請陛下過目!臣等武將,反對和親!”

“臣等!反對和親!”

呼啦啦武將班底所有人居然都站出來抱拳躬身,齊聲的呼喝甚至叫大殿上的琉璃瓦似乎都是震動了幾下!

戴權面色慘白,文武百官們更是面色各異,就連楊繼盛都是沒有幾分開心的顏色,而是十分凝重!

武將集體做這件事,甚至是近乎於拋棄了門戶之見!那這件事可就不算是好事了!

賈璟,這是在逼宮?!

林如海面色鉅變,不知道一向剋制謹慎的賈璟今天這是抽的什麼瘋!難道他還以為永熙帝還把他當小孩子不成!

永熙帝臉色青紅變換不定,目光盯著賈璟,扶著膝蓋的手甚至都在微微顫抖!

戴權剛要上前勸永熙帝,永熙帝卻是猛地一擺手,隨後冷冷的看著賈璟吐出了一個字:“念!”

賈璟絲毫沒有感覺到永熙帝的怒氣的意思,聞言微微躬身:“臣遵旨!”

“臣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寧國侯璟並諸武勳共伏惟陛下叩首稟奏!”

“臣等驚聞朝有議和番於韃靼者,竊以為過,不可偏信!”

“昔漢祖唐宗,雖明君也,然有和番之策,詬病至今,為人非議,蓋因此策用心叵測也,不可輕與。臣等亦知,此為一時之策,受胯下之辱,而成他日之果!”

“然,高祖囚於白登,獻宗室之女,求一時之權,歷惠、前少、後少、文景之治,六朝至武帝,飲馬瀚海,勒石燕然,方雪此恨!”

“唐宗迫於渭水,定城下之盟,忍須臾之辱,經太祖、太宗、高宗,又斷武周,三代至明皇,引萬國來朝,齊上可汗,方造盛唐!”

“強如漢唐,尚為含羞,今我朝雖有遠邁之志,終未達盛世,堪忍此辱哉?百十年間,多少兒女,或為胡塵,血淚雖盡,肉食者豈可聞哉?縱明妃出塞,青冢蕪沒,哀鉉至今,猶在耳畔!尚不足為戒乎?解憂入胡,空抱琵琶,環佩似泣,明月孤魂,尚不足為恥乎?”

“但為漢家兒郎,聞之豈不愧然俯首泣涕哉?避宮裙之下,姊妹予以肥王,全苟且之命,談單于而色變,此為漢家之子弟乎?”

“臣為武將,言語鄙陋,不讀禮樂,不通文化,尚明此理,巨唐雖強,譽之者眾矣,然和胡通親,尚有非之者;趙宋雖弱,敝之者廣矣,然雖避居江南,猶有沉海氣節,尚有崇之者!何哉?蓋因我華夏兒郎,舍利而取義也!”

“故強為和親之策,民心必失!一時之窘迫,尚可挽轉,民心若失,恐非一日可回也!”

“臣嘗聞,有屠行於道,遇兩狼相隨,擲骨肉與狼,則不附焉,肉盡而狼又至,將以何為?”

“今和親之策,便為擲狼之骨肉也!肉有盡時,而狼有飽乎?舍一女與胡,得須臾安眠,起而視之,則虎狼又至!將以何為?方知,夫與狼者,不可利誘,唯有利刃也,方可嚇退之!”

“臣等世受國恩,雖年幼老邁,不堪重用,然拳拳報國之心,雖死無悔,光照日月,氣衝鬥漢!”

“大燕雖疲,尚有百萬能征善戰之士,運籌帷幄之將,兵馬強壯,糧草無算,我等方有死戰之心,而朝議和番,卻是何故?夫韃靼者,茹毛飲血之蠻夷也!行伍之中尚不足披甲,刀鈍馬駑,何以我強燕獨懼此等小丑?我大燕立於寰宇之中,四周附屬環繞,其人聞此,大燕何以立國天下?”

“臣或有疏漏之處,然一片真心,全為家國而已,伏惟陛下聖裁,不使繆策誤國!”

這一番話說下來,頓時就是叫在場眾人都是一陣齒冷,賈璟是真敢說啊!你這還說自己是武將不擅言辭,你要是擅言辭了那還了得?

果然賈璟將自己的這份《陳和番策》讀完之後,永熙帝一句話沒說,臉色雪白的起身,一言不發腳步匆匆的便是向著後面去了!

戴權見狀心中一陣叫苦,看了賈璟一眼,小祖宗您可很是會給我找事兒啊!

便是急匆匆的喊上了一嗓子:“退朝!”

文武百官也是嚇得渾身冷汗,今天發生的事情未免有些太刺激了!先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蹦出來說反對早就暗中敲定好的和親政策!

緊接著原本說的好好兒的舊黨領袖楊繼盛當場反水,如果這還算不上刺激的話,那麼緊接著賈璟的跳反簡直稱得上精彩絕倫!

接連兩位能夠參加高階會議的官員跳水,其中一個甚至是帶著整個武勳階層!

最可怕的其實就是這一點!賈璟有一天要是真的死在了永熙帝手裡,那麼今天,就是種禍之舉!

永熙帝就算是想看到一個團結的文官集團,都不會想要看到一個團結的武勳集團!

武勳的恐怖,早在漢朝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因此幾乎這幾千年都在盡力的想法設法的削弱武勳!

而賈璟今天發揮的能量,雖然眾人知道,這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賈璟本人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力量的,但是這種感覺,還是叫人恐懼!

當然,這些都是此時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文官集團做大同樣帶來的恐懼呢………

看著坐在馬上面無表情的賈璟,文武百官皆是忍不住微微眯了眯眼睛,卻沒人注意到賈璟微微挑起的嘴角………

大家都能想的到的事情,賈璟想不到嗎?還是說,賈璟真的已經無私到,會為了天下,選擇犧牲自己?

雖然散朝了,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只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果然,深夜宮中連發四道聖旨!

第一道:斥責南安郡王無能,責令南安郡王府擇和親之女,十日之後,啟程送往宣府和親!

第二道:責令寧國侯賈璟閉門思過!無聖旨不得私自外出!

第三道:內閣大學士楊繼盛,罰俸一年。

第四道:瓊州判官海汝賢,貶官南京教諭!

這四道聖旨,除了第一道之外,一道比一道叫人震驚!

首先關於賈璟的處理結果,居然只是閉門思過?閉門思過???

鬧著玩兒呢?都特麼帶人逼宮了,居然是特麼的閉門思過!這特麼和教育自己家孩子,滾回自己屋裡看書去,這沒你說話的份兒有什麼區別?

一時間豔羨賈璟者更是眼紅無比,只有賈璟心裡清楚,永熙帝到底是對自己沒有那麼信任了,也是,畢竟不是真的親兒子………

不過賈璟不在乎,就算是永熙帝真的對自己起了防備心,賈璟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十分龐大的計劃,包括今天的所謂“逼宮”都不過是這個計劃中的一部分罷了!

有了賈璟的處理結果,楊繼盛的就好理解多了,畢竟是內閣大學士,而且還是舊黨領袖,作用大著呢,罰俸一年不痛不癢很正常。

但是最後有關那個海汝賢的聖旨,則更是叫眾人眼紅的牙都快咬碎了!

六品的州判官,貶成了不入流的教諭,這看起來是貶官了,但是實際上呢?

當前面加上字首就不一樣了!

從瓊州的判官,貶到金陵的教諭?

你開玩笑呢?

所以只要不瞎的都能看出來,這是明貶暗升,估計這個海汝賢今天的表現是入了陛下的眼了!

天下文武百官無數,但是能讓皇帝記在心裡的寥寥無幾!只要你能在皇帝那裡掛上號,那不是久而久之就忘記了,而是真真正正的掛上號了!

皇帝手中是時時刻刻有一份底層官員的名單的,其中的就是皇帝隨時準備提拔上來頂替重要官員的人才!

而很顯然,海汝賢現在百分之一萬的上了這份名單了!

好了,今天老老實實的啥也沒撈著除了一地瓜皮,反倒是三個鬧事兒的,不是帶薪休假了,就是升官了,這找誰說理去………

賈璟瞥一眼身邊的林如海,又瞥了一眼,隨後還是沒忍住:“姑丈,您就不好奇我今天做的事情?”

林如海聞言瞥了一眼賈璟,一陣好笑,你小子到底還是忍不住!

“本來是比較好奇的,不過你這孩子心裡一向有成算,我也就懶得多想了。”

賈璟撓了撓腦袋,林如海笑著對賈璟到:“你與其在這裡想著和我說這些,不如想一想,等這件事瞞不住了,怎麼跟家裡交待罷!”

賈璟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想了想,還是決定先躲進溫柔鄉里避一避,於是轉頭便是朝著秦可卿的房間去了!

賈璟攪起了這麼大的風浪,自己倒是躲好了,卻根本不知道外面因為今天的事情爆發了多麼大的風暴!

先是國子監的監生們突然開始傳播一份奇怪的文章《陳和番策》,一開始看的人還很是不屑,但是細細一看,除了那些醉心科舉的人還在挑毛病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是認識到了一個問題………

這玩意兒,好像是真的奏摺罷………

這可就細思極恐了!緊接著便是幾個同學突然蹦出來表示家裡有關係,已經打聽到了,之所以之前傳的沸沸揚揚的宣府被圍沒了後續,就是因為朝廷準備議和了!

用什麼議和?呵呵,眼前這個奏摺還不夠明顯嗎?當然是和親了!

此言一出,頓時就是叫國子監的監生們心急如焚,摻上這倆字兒,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憂心的!

不能罷………我朝自開朝以來,還從來沒有和過親呢!沒有這個先例啊!

我朝開朝以來沒有,難道前朝沒有?前朝沒有,前前朝呢?這是番王提出來的,要咱們的公主去韃靼和親!就放了咱們的宣府!

寧國侯賈璟寫了這份奏摺,就是為了希望能夠挽回這件事!但是現在聽說朝廷已經下旨了,要南安郡王的妹子去和親!

一石激起千層浪!

更何況還是說的如此有模有樣的石頭!幾乎就差把賈璟當時在朝廷上揮斥方遒的表情都表演出來了!

這眾人哪還有個不信?當即便是一陣義憤填膺!正是書生意氣的時候,更何況還是這麼敏感的和親的政策!

當下便是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國子監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件事了!

國子監的監生們激烈的議政那是老傳統,教諭們肯定也是不會管的,所以國子監傳完了書院傳,書院傳完了家裡傳,家裡傳完了街道傳!

沒用上一天的功夫,整件事的起末已經是被編的有模有樣甚至都快出書了!

街頭巷尾都在傳,就連說書的先生都沒心說蘭陵笑笑生的新書了,而是轉而抓住了熱點對這件事那是大談特談!

等到了黃昏時分,就連街邊的頑童都知道了朝廷要和親這件事!

“哭唧唧!哭唧唧!新妝的娘子哭唧唧!只因要做番王妻!”

“朝廷真的要和韃靼和親?”

“誰知道呢?之前說的宣府被圍,後來不都是不了了之了?官老爺們的事情,誰又說得準………”

………

“朝廷這樣做,簡直就是有失體統!”

“我朝開國以來,從未有過和親之事,難道自此就要開了先例?”

“我呸!就算是開了先例,也不能便宜他們韃靼人!就他們那幫放馬的騷韃子刁奴也配!”

“說的對!同學們,朝廷可以不要臉面!我們不行!這是有失國體之事!我們決不同意!”

“說的沒錯!我們決不同意!”

………

“校尉大人,朝廷真的準備和韃靼人議和?”

“就是就是!這好端端的,為啥要送娘們兒給韃靼人?還沒開打呢,議勞什子的和?”

“關你們屁事!都把嘴給我閉嚴實了!少不了你們仗打!別特麼到時候尿了褲子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大道法自然

陳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