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時空中,香江電影在八零到九零年初是黃金時代。那個時候香江那種彈丸之地,年產電影二百多部,主要傾銷給灣灣和東南亞泛種花文化圈。

灣灣的影視行業對外片有限制措施,每部外片引進時最多隻能有14個複製,這嚴重限制了外片的放映量和引進積極性。但是香江在灣灣的相關法律中被歸類為內片,也就是完全不限制。所以對於香江的電影,在灣灣絕對是最大的買家,也是投資商很看好的品類。

那個時候興盛的是賣片花。類似於後世拿個PPT就去路演圈錢幾百幾千萬。香江知名導演指導、知名演員參演的戲,不管什麼題材,基本上都能在灣灣賣掉版權。

灣灣那時候也有不少專門引進影片、自己卻並不生產影片的院線。他們看了片花就給投資,就像買樓付定金一樣的邏輯。

香江的製片方就可以拿著這些錢,外加提前賣給東南亞院線的錢開工了。有了幾千萬香江幣打底,請導演請演員參演拍片子一系列工廠模式化,批次生產就順理成章開動起來。

那個時候知名的香江演員,一年演十部戲是常態,影視從業者沒有同時接好幾部戲的工作的那種都不敢說自己是圈裡人。

演員忙著跑場子,編劇跟風大賣的題材,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比如《黃飛鴻》火了一部,大家都拍,一年看七八部黃飛鴻,這誰受得了?影片水平也嚴重下滑。

問題是演員片酬卻逐年提升了。灣灣那邊一看,投資沒少要,賺錢能力下降,於是搞了個內部協議,要抵制內片演員高片酬,同時還透過立法修改,放寬了外片引進的機制。

兩頭夾擊之下,香江影業賣到灣灣的價格越來越低,以前動輒幾千萬的片花,到後來幾十萬的成片版權都無人問津了。再加上好菜塢的影片趁虛而入,大舉佔領灣灣和東南亞市場。他們不只用西式大片的酷炫特效大場面來吸引觀眾,還挖走了香江頂部的那批導演與演員,從而更快速融入這片市場。

香江影業自此開始走下坡路,香江演員也都開始嚮往好菜塢那邊的名利場。

目前投了簡歷的這些演員中,無論是灣灣出生簽約灣灣的影視公司,還是其他背景簽約香江的影視公司,他們成名的作品基本都是早年間熱錢湧入之下,香江製作的那批電影。

不可否認那批電影中有很多有思想的,流傳幾十年仍然無法被超越的經典,但也充斥著粗製濫造快節奏的普通作品甚至是爛片,演員的心態難免浮躁。

像是87版紅樓夢,選了演員統一培訓好幾年才真正出境的模式他們完全無法接受。都想只用十天半個月搞定檔期,能演一部經典作品,票房幾千萬,自己片酬幾百萬起步,除了片酬還要拿票房分成。

配角可能沒有這種待遇,但是很多主演都會讓經紀人談這個事情。郭敬宇分析半天,意思就是說蘇玉整體水平當然不錯了,形象和演技都貼切。不過她是灣灣影視公司出來的,熟悉的全是香江那種拍攝模式,沒有內地演員踏實,要價高,經紀人還談了票房分成。

所以郭敬宇建議,女主演選內地演員,捧一個剛畢業的或者是京影、上戲這種出身的,有一定表演經驗的,成本更低,也容易交流激勵,並且踏實跟組。

那個時代娛樂圈裡的鄙視鏈很清晰,多地演員在一個劇組,內地演員的待遇也是最低的。別說其他老外,光是香江和灣灣來的演員,哪怕二三線甚至不入流,盒飯水平標準都高人一等。

這讓他們天然就有優越感,他們一般還要帶著經紀人、助理一大票,自己一輛保姆車,人吃馬喂一個團隊的消耗,給劇組加了不少負擔。

郭敬宇的分析和建議放在其他任何一個劇組都非常好,無奈錢欣欣就是衝著花錢去的。她害怕京影這邊故意儉省,五千萬花不完,到時候再給她退回來。

所以,女主演就選蘇玉吧,她的片酬要價比其他備選的內地演員的都高,經紀人還提了一堆附帶要求,什麼吃住行,要解決她助理跟組的一些事。總之吧,一看就很費錢。

將這個女主演確定之後,錢欣欣就開始看男主演的資料。

她當時選中的王笑竟然從鷹醬國回到了京市,專門參加試鏡,並且評價還不錯。另外有兩個內地知名男演員評分比他高,片酬也比他高,在業內算是已經有名氣的那種。

錢欣欣看了看高片酬,又想了想自己即將拍攝的爛片,覺得可能會拖累已經成名的內地男演員名聲,最終還是忍痛放棄。就選王笑,片酬低,那就將他的片酬拔高唄。

幾個演員定下來,郭敬宇別的都好理解,想不明白的就是為啥選蘇玉和王笑。他私下裡問錢總請教理由,畢竟他自認為並非專業選角出身,很多自己認為有道理的說不定在行家面前就有問題了。他完全贊同錢總的決策,就是想多問問自己也能多學點。

錢欣欣當然不能說不選對的只選貴的。她硬著頭皮解釋道:“王笑在鷹醬國留學,和導演交流無障礙,而且人家不止是演員,導演方面的專業能力也有,除了男主演的戲份,他也可以從導演角度協助整個劇組把控拍攝質量。”

郭敬宇點頭,這個層面他想過。

“既然打算讓人家多做事,片酬怎麼能低呢?而且我給他就是固定片酬,沒有與票房掛鉤,實際上也算是鷹醬國那邊普通檔次了。”

郭靖宇此時還不瞭解鷹醬國的慣例,這會兒就是覺得果然是錢總,在鷹醬國留學有見識。願意用在鷹醬國留學的王笑,大概也是看重其有國際化接軌的潛力。這樣背景資歷的男主演,肯定更容易被鷹醬國市場接受。

錢欣欣又說蘇玉這個事,扯歪理:“你也分析了,香江電影業的繁榮是離不開灣灣市場的。可見灣灣的票房潛力非常巨大。內地拍攝的好菜塢大片要想收穫灣灣市場的票房,怎麼可能不用灣灣的演員呢?這一次透過了多方比選,灣灣出生簽約灣灣影視公司的蘇玉當選女主演,戲沒拍之前就把風聲放出去,肯定有積極的意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之不凡鳥

月聽歌

大佬一心只想做鹹魚卻被迫翻身

二狗要暴富

煊曉

拾了個楓

夢醒後我不認識自己了

豔壓天下

好心救人後王爺帶我打江山

不知楸

林杞之下

一念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