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五代時期的後周皇帝柴榮病逝。】

【他的兒子柴宗訓繼位,是為周恭帝。】

【只是周恭帝當時僅有7歲,完全沒有處理政事的能力。】

【就算他的母親皇太后也僅有20多歲。】

【對於朝政也是一竅不通。】

【公元960年的大年初一,以宰相範質和王溥為首的滿朝文武向皇帝和太后祝賀。】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新春佳節的喜悅之時。】

【突有遼國、契丹和北漢政權正要聯合入侵的戰報傳來。】

【契丹本來就是後周的一大勁敵,現如今又多了北漢的加入。】

【這一戰報直接打破了新春的祥和,文武百官不知所措。】

【當時的殿前司都檢點趙匡胤是中央禁軍的最高統帥。】

【亂作一團的大臣認為他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是趙匡胤接到這份重任以後。】

【曾明確的表示自已的兵力不夠,只有拿到充分的兵權才能禦敵。】

【範質和王浦於是將天下兵權交予趙匡胤。】

【趙匡胤因此名正言順地掌握了全國兵馬。】

【這一切看起來再正常不過。】

【但是接下來所發生的各種事情便會讓你看到趙匡胤的手段有多麼高明。】

【古代打仗必須進行充足的軍備,像糧草、兵器、營帳以及禦寒衣物等用品缺一不可。】

【即使不用準備的那麼充分,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完成排程。】

【再看趙匡胤的出兵速度,可謂神速。】

【他在大年初一拿到兵權,初二便集結先鋒隊伍拔寨出營。】

【而作為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面對這麼重要的戰爭不可能如此唐突。】

【只能說明趙匡胤根本沒有遠征的打算。】

【趙匡胤對將領的分配非常講究。】

【大將慕容延釗率領首批軍隊先行。】

【高懷德和張令鐸跟著趙匡胤的主力部隊後續出發。】

【石守信和王審琦則是分別駐紮在了開封城內。】

【其中的高懷德和張令鐸是趙匡胤最信任的兩名將領。】

【石守信和王審琦又是他的鐵桿兄弟。】

【這裡只有先行出兵的慕容延釗不是趙匡胤的親信。】

【並且他明顯感覺趙匡胤是在將其故意支開。】

【就在趙匡胤部隊出發之前,開封城內突然傳開了一條這樣的傳言。】

【將以出兵之日,策點檢作為天子。】

【意思就是都點檢在出兵那天將會成為天子。】

【這條輿論迅速的傳遍了大街小巷,說明有人故意在民間大量散播。】

【不過並未流入朝廷,不然趙匡胤也不可能順利出兵。】

【大年初三,趙匡胤率領後續部隊開始啟程行軍。】

【當日便駐紮到了開封城外40裡處的陳橋尹。】

【當夜,一位軍師觀測天象說道,日下復有一日,黑光磨蕩者久之。】

【軍中於是傳開了天有異象,將有新皇登基的傳言。】

【緊接著就有部分將領相互議論。】

【當今皇帝只有8歲,將來是否能夠記得這些拋家捨命的老將?】

【還有戰場上如果遭遇不測,這位皇帝又是否能夠妥善安頓眾人的家眷?】

【這些言論有著很高的煽動性,立刻使周圍的其他將領打起了退堂鼓。】

【於是有人趁機提出。】

【既然現在到處相傳趙匡胤將會成為天子,不如干脆順應天意,將他擁立為帝,將來又何愁富貴?】

【眾將被一番煽動之後,果然達成了共識。】

【我們再看趙匡胤的表現,他在此時居然正在“醉酒大睡”,對於外界所發生的情況似乎“一概不知”。】

【但是此事看起來也很蹊蹺,他作為三軍統帥,身上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任務,居然剛剛出城就喝的酩酊大醉。】

【這顯然是在嚴重違紀。】

【但是如果這一切都是趙匡胤的有意策劃,他便給自已製造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據。】

【表示自已從未有過謀反的意圖。】

【眾將來到趙匡胤的營帳之外,趙匡胤依然睡得很沉,並未被帳外的聲音吵醒。】

【他的弟弟趙光義和智囊趙普接待了眾將士。】

【趙普是位非常不錯的演員,得知人們的想法,呵斥道,太尉赤忠,必不汝赦。】

【意思是趙胤同志對朝廷赤膽忠心,對於你們的大逆不道絕對不能輕饒。】

【此言更將趙匡胤與造反一事劃清了界限。】

【於是有人開始知難而退。】

【但在此時,又有演員在眾將之中大喊。】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自已已經犯了謀逆大罪,現在已無退路可言。】

【眾將一聽,確實如此,再次堅定了造反的決心。】

【演員趙光義確定了人們的態度之後便開始出場,勉為其難地同意了人們的請求。】

【於是要求眾將要保證各自軍隊的穩定,並派人立刻通知城內的石守信和王審琦。】

【有人可能會問趙匡胤的家眷該如何安頓?】

【其實這一點完全不用擔心。】

【因為他在出兵之前就已經把妻兒老小安排到了寺院的藏經閣中。】

【趙匡胤這頓酒喝得也是恰到好處。】

【外面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前,無論多吵都不能醒酒。】

【可是一切妥當之後便立刻清醒。】

【他在當時堅決不同意造反,史書記載為:“固拒之。”正好對應了趙普所講的太尉赤忠。】

【不過趙匡胤越是拒絕,越是有人堅持造反。】

【趙匡胤最後終於表明態度,一方面說明自已是為了眾將的榮華富貴被迫行事。】

【這樣便在道義方面高人一等。】

【另一方面則讓人們必須聽從他的命令。】

【眾人於是群情激憤的表示願意服從任何安排。】

【同時有人拿出了一件黃袍,披到了趙匡胤的身上。】

【但是此時有個問題。】

【黃袍為何會出現在軍營當中?】

【即使有人臨時趕製,也不可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裡就能臨時縫製出來。】

【更何況黃色還是皇家的專屬色。】

【軍隊裡不可能出現黃色布料。】

【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提前預備。】

【趙匡胤這時沒有半點醉酒態。】

【清晰提出了三點非常重要的要求。】

【首先必須善待周恭帝和皇太后。】

【其次要保證朝廷的團結,不能殺戮任何一位官員。】

【最後就是保證自已的手下對百姓秋毫不犯。】

【大年初四凌晨,趙匡胤整合所有軍隊。】

【軍容整齊地返回了開封城。】

【所有人都按照他的要求,沒有傷害任何一個百姓。】

【趙匡胤直接回到了曾經的辦公地點。】

【並派潘美進宮通報了此事。】

【史書記載,官員們聽說此事不知所措。】

【宰相範質抓住王浦的手說道。倉促遣將,吾輩之罪。】

【說話之間,已經將指甲深深地扎進王浦的肉裡。】

【而王浦卻是從頭到尾沒說一句。】

【之後,二人以及其他大臣見到了趙匡胤。】

【趙匡胤再次宣告自已是被眾將所迫。】

【一切都是無奈之舉。】

【並且非常誠懇的表示愧對皇家。】

【接著他問範質和王浦該如何處理。】

【王浦卻突然跪行君臣之禮。】

【範質等人看到王浦跪下,也只能緊跟其後一起行禮。】

【而這又讓我們想到一個問題。】

【趙匡胤為何能夠順利地拿到天下兵權?】

【這與表現如此反常的王浦是否存在關聯?】

【其實當時的大臣對於五代十國的頻繁更替以及麻木。】

【認為給誰打工都是一樣,再加上他們確實佩服趙匡胤的秋毫不犯。】

【所以當日便徹底臣服。】

【僅有一位名叫韓勇的將領聽說之後立刻準備回家召集兵馬。】

【然而他剛到家門,就被埋伏在城衛的石守信的手下血洗滿門。】

【趙匡胤在當日便舉行了登基大典。】

【而且大典所需的用品一樣不缺。】

【就連登基時要宣讀的詔書都不用臨時擬寫。】

【有位大臣居然直接在懷裡掏出一份。】

【所以鬼才相信這是一場沒有預謀的兵變。】

【最後趙匡胤被迫登基建立大宋。】

【周恭帝被封為鄭王,和他母親過上了錦衣玉食的富貴生活。】

【而這一切僅僅經歷了4天時間。】

【我們回到趙匡胤出兵的原因。】

【當時可是傳來遼國來攻的急報。】

【但是如此大事卻在遼史沒有任何記載。】

【而且趙匡胤稱帝之後。】

【所謂的這場遼國侵略再無聲息。】

【所以個人認為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精心策劃的結果。】

——“雖然宋朝沒有什麼好皇帝,但是趙匡胤卻是個例外,就憑他兵變之後,對百姓秋毫不犯,團結朝堂,善待柴宗訓母子這三個方面來看,這皇位就該他坐。”

——“宋朝也就趙匡胤能力出眾,也就是他能力超強,感覺武將帶兵威脅皇權故意削弱武將權利,後來宋朝的重文輕武導致宋朝一直被蠻族壓制......”

——“重文輕武是從趙光義開始的,趙大隻是把手底下將領的兵權收回來,沒有打壓武將的意思,他自已就是武將出生....”

——“趙匡胤第一次當皇帝沒經驗,竟然讓親弟弟給幹掉了,家賊難防。”

——“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南宋最後也是孤兒寡母被元人欺負,這是不是因果啊?”

——“趙匡胤:你們幹什麼?龍袍怎麼弄到我身上了?我這手怎麼回事,怎麼自已在係扣子?快阻止他啊,我這腿怎麼回事,怎麼自已往龍椅上走啊[偷笑.JPG]”

——“宋朝雖然沒有完成大一統,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宋朝也是古代中國老百姓最富足的朝代了!”

——“沒有大一統也不是趙匡胤的錯,完全是趙二一脈拉低了北宋的下限。”

——“唐宋元明清歷代皇帝中,趙匡胤的人品已屬一流,不用過於苛責了。”

——“要是朱元璋那可就直接沉塘了,趙大善待前朝宗室,雖然杯酒釋兵權但是好吃好喝給官做,朱元璋大殺特殺,打天下是兄弟,殺起來手都不抖一下。”

——“看看宋朝的版圖就知道趙匡胤有多牛逼!”

——“秦-漢-晉-隋-唐--明-清,大宋就算了,一個比不了。”

——“唐朝是真他媽強,要滅亡前還消滅了土蕃跟回鶻,唐末幽州節度使都能吊打契丹。”

......

大宋世界。

趙匡胤坐在龍椅之上,面龐微沉,凝視著天幕上滾動播放的關於陳橋兵變的詳細解析與後世評論。

天幕直接就將他之前陳橋兵變奪得大位的事情給如此說了出來。

他心中五味雜陳,此時自然也是極不好受。

畢竟天下百姓可都看到了這天幕上的東西,並且還有後世人對他的分析。

雖然說有些出入,但整體上也是大差不差的。

也就是說,人家沒有說錯什麼。

他沉聲對身邊的文武百官道:“朕自陳橋兵變以來,始終心懷對先皇與宗室的愧疚,對百姓的承諾。朕雖以武力得位,卻始終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為已任。”

“朕自陳橋兵變以來,始終心懷對先皇與宗室的愧疚,對百姓的承諾。”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朕知道,有些人對朕的得位方式心存疑慮,甚至有所非議。但朕始終堅信,一國之君,應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本。”

......

大明世界。

朱元璋微微皺起眉頭,看著天幕上關於他和宋太祖趙匡胤比較的彈幕,心中湧起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他哼了一聲,心中思緒萬千。

雖然他確實是下手狠厲了點,但這也是為了保住江山,

“雖然宋太祖趙匡胤是一個品德不錯的人,但咱也不差啊。”他聲音堅定,目光如炬,彷彿要穿透天幕,與後世評說者對話。

(本書完。)

PS:雖然還想接著往下寫下去,但是這本書風險實在太大了,或者說這類題材的風險太大,時不時就會與別的書撞上影片內容,在連載的過程之中,這本書進了兩次小黑屋,所以決定完結這本書。

寫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東西不多,一千多塊錢,幾乎全是全勤,還有原本關於寫小說的手感。作者不是新人,只是太久沒有寫書,所以丟失了那種感覺。

這本書連載的時候,作者也嘗試寫了一本魔改龍珠的文——《讓你寫武林,你寫龍珠?》但是收益實在太少(首秀每天就七塊......),所以決定於五月份完結。

最後,感謝所有支援這本書的讀者,新書將會於五一之後與大家見面,型別是末世流暴爽文(不爽你找我)。

以下是簡介:作為一個碌碌無為的社畜,林凡也有暗慕的人。

只是.....當女神將他花光積蓄隨手扔掉下水道,跟著富二代一起離開的時候。

林凡黑化了。

恰好世界大變,藍星脫離新手保護期,進入末世OL。

林凡偶得直播系統。

花果山大聖,深淵君主,隱秘的愚者......都是他直播間的觀眾。

觀眾打賞給他能量點,而他能用能量點在商店購買各種東西。

於是,看著地鐵對面走來的大漢,以及一旁陰笑的富二代,林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那些想要我命的人,那些看看不起我的人,你們......都得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變喪屍?我踏馬吃吃吃吃吃!

未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