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可以食用,全株供藥用,有活血通絡,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果實還可以釀酒,也是鳥類的天然食源,時常會吸引大量的鳥兒前來。

站在籬笆牆邊,坐在亭子裡,都可以觀賞到各種美麗的小鳥兒。

開門,就見大山,近在眼前。

這是一座當地典型的農家小院,正房三間,中間是廳堂,左邊是臥室,右邊小倉庫兼磨坊。

另外,左右兩邊,各有一間耳房。左邊的耳房,是沖涼房;右邊的耳房,是柴房。

前院半畝左右,一條鵝卵石的十字小路,把庭院一分為四。

靠近正房的區域,左邊的這塊地方,用木頭搭建了一個涼亭。

所有的建築物,都是用榫卯結構修建的,這個涼亭也不例外。

榫卯結構,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樑、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

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這種構件連線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透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

榫卯結構的建築,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既然來到古代社會,宋曉荷決心,好好的跟著木匠,把這門古老又精湛的技術,給掌握下來。

跟在木匠的身邊,把這個涼亭搭建好之後,她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這門技術。

亭子的周圍,種了一圈的果樹,有桃樹,有梨樹,有李樹,還有一叢芭蕉樹。

右邊的這一塊地方,打了一口水井。

水井旁邊,用石板切了一個石桌,以方便洗菜切菜之用。

石桌旁邊,還擺放了一塊高度合適的青石板,作為凳子。

跟亭子隔了一條鵝卵石小路的地方,則被打造成了一塊小小的曬穀場。

跟水井相鄰的地方,則種了幾棵石榴樹,一叢夜來香,

鵝卵石小路的邊緣,都移栽了山間的小野花。

後院,跟前院差不多大,結構也差不多,也是用一個十字形的鵝卵石小路,一分為四。

以鵝卵石小路為界,左邊靠近正房的這一塊地方,種了幾棵枇杷樹,一叢芭蕉樹;另外一邊,則搭建了一個雨棚,用來晾曬衣服。雨棚外面,還搭了兩個木架子,上面搭了一根長長的竹子。不下雨的日子裡,可以把衣服被褥,晾曬在竹子上。

右邊,靠近正房的地方,也修了一個晾曬場。這個晾曬場,樹了好幾個木架子,以便在要曬東西的時候,把裝了東西的簸箕,放在架子上晾曬。

曬場的後面,是兩間茅房。

這兩間茅房,全都是用石板砌成的,蹲坑跟下水道,也是用石板跟鵝卵石砌成的,跟後世的洗手間大同小異。

下水道一直通往籬笆牆外的一個帶木蓋子的大坑,這個大坑的坑底跟坑壁,也都是用石板跟鵝卵石鋪砌的,就權當是化糞池了。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八零村花忽悠人

貓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