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製糖後的濾泥,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其他養分,既可以作肥料,又兼有中和土壤中游離酸的作用。

還有,甜菜的莖葉、青頭、尾根以及甜菜粕等,既可作為釀造原料,提取甜菜鹼等,又是優質多汁飼料。

就甜菜這個農作物,江筱禾跟種莊稼的老把式,你來往往的,聊了許久許久。

二人取長補短,都得益不少。

江筱禾跟農民伯伯,講述了一些農村人不知道的書本知識;農民伯伯,給她講述的是寶貴的實踐經驗。

說的興起,農民伯伯乾脆把她帶到地頭,現場指點。

江筱禾跟著老把式,一學就是三天整。

直到這一天下午,崔驚雁找來了地裡,江筱禾這才依依不捨的跟農民伯伯說明,她這就要離開了。

老伯一家,也非常不捨。

這麼好,這麼善良正直,這麼有文化,又願意學種地,不嫌棄他們農村人的好姑娘,誰捨得她走啊?

這姑娘啊,可真的沒法說,實在是個好姑娘!

她來學習種地,第一天,就強行留下好些東西。十斤大米、十斤麵粉、兩斤花生油,十斤蘋果乾。

不收她的東西,她就說她跟物件不能白吃白喝,佔老百姓的便宜。

臨走的時候,這姑娘,竟然又偷偷的留下了二十斤小米。

三天的相處,江筱禾跟這一家善良質樸的老老少少,都有了不算淺的感情了。

為此,她就想要為這家人,多做點什麼。

最實際的,就是多給一點糧食。

這二十斤小米,是她昨天晚上的時候,臨時在縣裡用一副簪花小楷的《長歌行》,給換來的。

拜崔驚雁的老友所賜,如今這個縣裡的領導,基本上都知道,書法大師江筱禾,來到了縣裡。

白天的時候,去跟農民學種地。

晚上的時候,被抓到過一次,跟她求書畫。

不過,她只答應寫兩幅字,作一幅畫。

其中一幅字,換了五十斤小米,給農民伯伯二十斤,留給白小花三十斤。

另外一幅字,則是換了人情,給白小花換了一份稍微好一點的工作。

原來,崔驚雁給白小花找的工作,是紡織廠的臨時工,而且是沒有半點技術含量的。

江筱禾給安排的,是紡織廠的技術工,是學裁剪的。

當然了,暫時只能是學徒工。

一年後,表現還行,就轉為正式工。

那副畫,則是作為禮物,送給崔驚雁的老友。

崔驚雁這一次來,是拜託老友,借了腳踏車,來接二人的。

陪同他一塊來的,自然還有他那個老友,一人各騎了一輛腳踏車來。

這個老友,江筱禾跟崔驚鴻也早就見過了,也算是有兩面之緣的熟人了。稍微寒暄了幾句,一行人就告別老伯家,推著腳踏車來到了大馬路上。

“二弟,你來帶筱禾,我坐我朋友的車!”

“行!”不用走路回去,崔驚鴻還是聽樂意的。

走在路上,崔驚雁這才說明來由:“午飯的時候,我打電話回家,奶奶說悠然哭鬧不休,讓我事情辦好了,就早點回去!”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執行者一心求死

餘歲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