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

劉善不記得那老頭兒姓名,宋推官就讓人按照大概日期翻閱客棧住客的登記名簿,又命張仵作和馬冰聯合驗屍,大約鎖定了死者的年紀和體貌特徵。

核對了開封一帶歷年走失人口的名簿後,這才發出去公告,讓疑似家屬來認領,此為後話不提。

因擔心劉善還有別的命案沒交代,宋推官又狠狠審了幾日,抖摟出兩個專門販賣病死牲畜的販子,也命人去抓了。

病死牲畜肉那都是有害的,朝廷幾次三番命令禁止販賣,要求務必就地深挖焚燒掩埋,奈何總有人為了銀錢鋌而走險。

這次必要抓幾個殺雞儆猴!

謝鈺也來看了,確定劉善沒有繼續隱瞞,這才結案。

至此,由王秀香揭發舊友殺人而引發的一連串案件終於告破,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開封人口眾多、構成複雜,每年偶爾也會有那麼一兩起命案,但卻鮮少有這般駭人聽聞的。

案情公佈之後,百姓們無不驚駭,持續議論了許久。

卷宗送進宮當日,皇帝就乾脆利落地給劉善判了斬立決,次日各衙門核准了,第三日就推出去頭身分家。

據說行刑之前,劉善十分鎮定,眾人還暗中罵他果然狠心冷肺,是個註定的殺手。

許多膽子大的百姓來圍觀,見狀齊齊驚撥出聲,繼而紛紛叫好,喝彩聲潮水般向四周散去:

“惡人伏誅啦!惡人伏誅啦!”

銀子沒了還能再賺,至此重回清白之身,日後平安度日也就罷了。

老闆娘又是害怕,又是覺得沒臉,壓根兒沒出現在刑場之外,只花錢請了幾個專門收屍的人收斂屍骨,胡亂葬了,自己則哭哭啼啼揹著小包袱回孃家。

劉善的老婆素來只管花錢,著實不知情,倒也罷了。

劉善的頭顱上沾了血,咕嚕嚕滾了幾下,停住了。

可到了行刑當日,獄卒給他送斷頭飯時,那廝抱著大碗半晌沒言語,突然發起抖來,嚎啕大哭。

有幾個夥計知情不報,該抓的抓,該罰的罰。

“論理兒,劉善訛詐在前,如今他已伏誅,理應將銀子退與你們。只是你們自己也招認了,確實曾踢傷高發,此為一。然那高發欲行不軌再先,你們反抗在後,理所應當,又不需賠償,此為二。奈何偏是無巧不成書,受傷的高發又遇到劉善,中間幾經周折,他因昏死被埋,最終喪命……”

劊子手一刀下去,血濺起來老高。

腦袋搬家的瞬間,他似乎還有些意識,大睜著兩隻眼睛看向蔚藍的天,眼角沁出淚來。

本案的案情著實複雜曲折,說這些話的時候,宋推官自己都是口乾舌燥,歇了一回。

無人睬他。

只是因那客棧歷年來沒少幹黑心買賣,衙門大概核算了不當利潤,將其家產收繳大半,餘者返給兩名死者的家屬,又查封客棧。

宋推官咕嘟嘟灌了一盞茶,聞言擺擺手,“話不是這樣講,若你們這樣,世人豈不要說本官斷案無能?”

被拖上刑臺時,劉善已經哭啞了嗓子,整個人爛泥似的癱軟。

“我不想死!我認罪了,我認罪了啊……”

宋推官又讓人叫了劉春蘭和二喜夫婦來,退給他們一包銀子。

劉春蘭和二喜夫婦不知所以,有些茫然。

故而一聽宋推官此言,都跪下磕頭,說:“大人,草民不敢奢求其他,銀子也就罷了,還是平安是福,這就知足了。”

劉春蘭和二喜本也沒指望旁的,如今衙門證明他們無辜,不用坐牢,已經大喜過望。

剩下的夥計們早有心理準備,雖遺憾沒了活兒幹,倒不算突然,各自打包離去,或家去歇著緩神,或是直奔開封,為自己再找下一份活計。

宋推官潤了喉,這才繼續道:“故而本官反覆思量,高發卻非你二人所殺,但他之死也確實與你們有些瓜葛。且你們之前知情不報,也是不該……”

若這兩口子第一時間報案,後面就什麼事兒都沒了。

不過若是那般,劉善的真面目恐怕也不能揭露於世,早年被害的那位老者也不能沉冤得雪。

真是一環扣一環,少了哪一環都不成。

只能說天意如此吧。

但天意如此,人力尚可為,宋推官也是想給這兩口子一點教訓,以後多相信官府些個,別什麼事兒都胡亂瞞下。

這次結果還算是好的,那萬一下次不是這樣呢?

萬一那王秀香家和他們鬧翻了,一時激憤,再惹出新的人命官司來?豈不又是得不償失。

劉春蘭和二喜兩口子聽得認真,十分羞愧,老老實實應了。

宋推官滿意地點點頭,用手指頭挑開那包銀子,從裡面撥拉出一顆約莫一兩重的小銀錠子來,又把剩下的重新包好。

“知情不報,著實該罰,這一兩罰銀權且與你們長個教訓,去吧!”

劉春蘭夫婦正聽訓誡聽得入神,冷不防聽了最後這句,齊刷刷抬頭,都懵了。

這,這就讓走了?

夫妻倆面面相覷,相互攙扶著站起來,試探著轉身,“那,那小人……”

“站住!”宋推官一出聲,兩人又僵住,卻見對方推了推桌上那十四兩紋銀,“別忘了東西。”

兩口子不禁感激到了十二分,抹著眼淚去拿了銀子,又跪下磕頭,這才相攜離去。

卻說劉春蘭夫婦又驚又喜的回家之後,鄰里們陸續來探望,又旁敲側擊地問些衙門裡的事。

因前些日子他們兩個先後被帶去衙門裡問話,早有流言蜚語傳出。

有說是劉春蘭私下不檢點的,有說是二喜在外頭犯了事的,五花八門。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若不犯事,衙門裡的人別人不找,怎麼單找了他們兩個?”

又不知從哪裡傳出來的風聲,說是那劉春蘭的老鄉說她私下裡和外頭的貨郎有了首尾,這才惹出一連串的禍事。

如此種種,鬧得劉春蘭和二喜一家苦不堪言。

只是後來夫妻兩個去過衙門之後又回來了,鄰居們不免又開始動搖。

莫非是弄錯了,不然衙門的人怎麼又把他們放了呢?

因為案子尚未告破,夫妻兩個也不便向人分說,著實憋屈得夠嗆。

如今,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一家人巴不得都來問,藉此洗刷自家的冤屈。

卻說那一干鄰居問了一回,嘆了一回,十分滿足,劉春蘭一家也是跟著卸下擔子。

折騰了一日,晚霞滿天,倦鳥歸巢,正欲關門歇息,卻見牆根底下站著個人,竟是王秀香。

一見是她,二喜便滿眼噴火,順手抄起門後的扁擔,嚇得王秀香嗷嗷直叫。

“這賊婆娘,竟還敢來!”

衙門裡的人並不會明說是誰檢舉的,但高發的事情,劉春蘭之前就只跟王秀香一人說過,況且她也曾揚言要去揭發,不讓他們安生,瞎子也能猜到了。

劉春蘭怕丈夫再生事端,忙上前阻攔。

二喜卻也是個厚道的,一張臉上幾乎漲出血來,那扁擔到底沒打出去。

他憤憤地將扁擔丟回院子,朝王秀香狠狠啐了一口,“老子不打娘們兒,你滾吧!”

驚魂甫定的王秀香見他確實沒有動手的意思,又站直了,往前走了兩步,想去像以前那樣拉劉春蘭的手。

後者直接往後退了一步,冷笑道:“王大姐,是來還錢的嗎?”

官老爺都說了,之前王秀香的行徑實屬勒索,已經責令她即刻還錢了。

王秀香身體一僵,賠笑道:“春蘭,咱倆以前那麼好,這錢……”

前幾日,官府的人就登門了,引得好些鄰居來看,如今大家都知道她出賣朋友不算,還伺機勒索,十分唾棄。

人無信不立,這人出門在外的,不就是講究一個信譽嗎?

你連昔日的朋友都說賣就能賣,以後誰還敢和你打交道!

王秀香的婆家一聽,倍感丟臉,絕口不提那銀子是他兒子花的,竟當場要休妻。

王秀香也不是什麼善茬子,一聽這話,直接把他們私下裡的事兒抖落出來。

“好個大男人,偉丈夫,好公公好婆婆,自己一個大子兒不掏,逼著媳婦子去外頭訛人,做那起子沒臉的事,如今就要翻臉不認了!”

這些日子她男人做生意屢屢失敗的事,大家都有所耳聞,正暗自腹誹那銀子到底從哪兒來的?這家的兩個老貨又怎麼突然如此大度?聽了這話,都恍然大悟起來。

感情還有這一出啊!

不是自家的銀子,當然浪起來不肉疼。

婆家要休妻,王秀香自然不肯。

如今她名聲已然壞了,又是為婆家壞的,就算想回孃家,孃家肯定也不讓,必然死也要賴在這裡。

上門通告的衙役們結結實實看了一場笑話,倒是熱心快腸的幫著把這事兒報了上去。

結果第二日,負責此事的官員就給駁了。

理由也很充分。

那王秀香訛詐銀子確實是為了婆家,尤其是為了丈夫,後來弄回來的銀子也確實是丈夫浪沒了。

如此種種,她婆家人也逃不了干係,斷然沒有用完就丟的道理,故而不準休妻。

如今王秀香和婆婆一家徹底翻了臉,每日都是罵罵咧咧,甚至幾次大打出手,鬧得雞飛狗跳……

“親兄弟尚且明算賬,王大姐還是不要再說了,別拖到衙門的人找上門。”

事已至此,劉春蘭對這個舊友的情分早已消磨得一乾二淨。

聽說衙門的人討債很有一手,之前有些人拒不還錢,那位宋大人就直接讓衙役上門賣東西,所以劉春蘭也不怕討不回銀子來。

王秀香窮不要緊,婆家不還住著院子嗎?聽說還有牲口,賣了也就能還起了。

“也不知今天是吹得什麼風,竟讓王大姐貴足踏賤地,俺們小門小戶的招呼不起,你還是請回吧!”劉春蘭下了逐客令。

“春蘭!”王秀香顧不得許多,一個箭步衝過來,死死抱住她的大腿就跪下了。

“我知道錯了,我真的知道錯了,你就原諒我這一回吧。原本就是我豬油糊了心,做出來的喪良心的事,你打我也好,罵我也好,且看在咱們多年的情分上,別這麼生分……”

劉春蘭低頭看著她,彷彿看到了一兩個月前苦苦哀求的自己,只覺得無比諷刺。

二喜見不得媳婦兒受苦,早已又衝出來,將王秀香硬扒下來,甩到地上,指著她的鼻子罵道:“你別給臉不要臉,小心老子真動手!”

劉春蘭卻嘆了口氣,看著趴在地上失聲痛哭的王秀香說:“你說知道錯了,可我聽你話裡話外卻只是騙人的。只是如今你自己過不下去了,所以才來求告,可曾有半點真心悔過?”

“你去揭發我,我不惱,本是我們該得的,活該受著。可你不應該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糟踐我。”

跟婆家人鬧翻王秀香都沒像現在這麼慌。

她抬頭看著昔日的好友,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什麼東西徹底弄丟了。

“春蘭……”她喃喃道。

“總之,你們家趕快準備還銀子吧,不然我們就求告到官府,讓差爺替我們要。”

劉春蘭拉著二喜進屋,頭也不回地關了門。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能:我能抽取諸天反派能力

御風而行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