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領物資

如果說區域性地區有災害,別的地方可以將資源調過來支援災區,災區的災情遲早會有所好轉。可是眼下的天災是全球性的,每個地方的資源都不夠用,自己尚且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不可能支援其他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資源有限,用一點少一點,所以一些私人開的小超市都不開門了,超市裡的東西都留著自家人用。

個別開門做生意的賣東西時價格也會上調,不過只要上漲的價格不過分,沒人會去投訴,畢竟開門賣東西的地方越來越少,投訴完超市,老闆關門了,他們買東西要麻煩很多。

大熱的天能少走路就儘量少走路,能少出門都儘量少出門,誰也不想頂著高溫去大老遠買東西。

關門的不止小超市,還有飯店、酒店和菜市場。

連日高溫不光人過不好,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都不好過。

宋可可在網上看到好多農民哭訴絕收的影片。

水稻、玉米、小麥、高粱、大豆、瓜果蔬菜等農產品,因為天熱還不下雨都旱死在地裡,影片是在凌晨拍的,影片裡能看到一地的莊稼全部枯黃,有的倒下緊貼在地面,有的雖然立著卻也枯黃萎縮。

原本是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色田野,如今變成了一片片枯黃絕收的死地。地面乾旱到出現蛛網狀的裂紋,本應肥沃的土壤變成了乾乾巴巴的黃土地,風一吹,細小的黃土滿天飛舞。

大型商場佔地面積大,樓層多,官方接手後,重新進行了整理和規劃。

官方派人將來這裡居住的人進行了個人資訊登記,然後按照他們原住所的小區給他們安排居住區域。並且每天都會給這些人發放固定的吃的喝的,隔幾天會發放一些日用品。不過發放的物資不會太多,僅夠個人使用,有更多的需求就要花錢去買。

頂樓用來裝運過來的儲備物資,這樣運送物資的直升飛機卸貨後能將物資儘快搬到屋內。

頂樓下面一層樓用來發放和賣物資。為了防止有人起歹心,組團哄搶物資,運送物資和看守物資的全部都是真槍實彈的軍人。

因為建立物資點以及日常派發物資的人手不夠,所以現今依然居住在小區的居民每家都要派出一個人當志願者,幫忙建立物資點和派發物資。

現在市場上賣的,大多都是之前的存貨,有些廠家連往年的存貨都拿出來放到網上賣。快遞停了,搶到的物資也要自己開車去廠家取,但只要能用都會被快速搶光。

雖說不知道會得到多少補貼,總歸會比絕收好一點,對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安慰。

沒有原材料,農副產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木竹藤棕草製品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統統受到了影響。

與此同時,每個小區的業主群裡都收到了一則強制招募志願者的通知。

六十歲以上的失獨老人家庭、退伍軍人家庭、單親家庭內部成員只有兩人,且孩子小於十歲的家庭不用出志願者,但要進行登記以便派發物資。

其他的所有樓層都用來安頓受災來此的災民。

其他家庭按人數比例派志願者,同時按派出的志願者人數和登記的家庭成員人數領取物資。

存貨很多,但人也多,人人都搶著買,再多的存貨總會有賣光的一天。

.

每天凌晨氣溫低的時候宋可可都會外出,裝作採購物資,實則去觀察外面的形勢。

農產品絕收,直接導致菜販子進不到新的農產品,菜市場關門。

不過好訊息是官方對此早有準備,下發通知說要按比例給受到損失的農民一定的補貼,幫助他們渡過旱災。

農產品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石,農產品絕收,受影響的不止農民,還有普通人和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輕工業。

此外官方還派了很多帶槍的警察和軍人24小時輪值巡邏維護秩序,防備打架和搶奪他人物資的情況出現。

沒了源源不斷的物資,商場經營不下去,原來的大型商場早已被官方接手,當成了固定的物資點和災民安置點。

漁業和養殖業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養殖的動物和池塘裡的魚都大面積死亡,前期所有的投入一夕之間全部化為烏有。

家庭成員人數符合但不派志願者的家庭,自行解決物資問題。

看到通知後,顧詩想去當志願者,被宋可可攔了下來,三個人研究完,最後決定宋可可去當志願者。

第二天一早,宋可可和小區的其他志願者一起去了指定的地點搭建物資帳篷。

物資帳篷搭建的地點在幾個小區的中心位置,每個小區的志願者負責搭建自己小區的物資帳篷,然後每天凌晨五六點的時候,物資車會把需要發放的物資卸到物資帳篷門口。

再由當天輪值的志願者將物資搬進物資帳篷,進行分類整理,到七點多通知小區居民取物資。

每天這個時段物資點都有帶槍的軍人巡邏,還安了高畫質攝像頭,裝好運過來的物資封裝又嚴實,所以根本沒人能私藏別人家的物資。

盤點完要派發的物資,領物資的人也到了。宋可可和鄭倩不停地往外遞物資,另外一個叫王元元的志願者負責登記領物資人的資訊。

物資帳篷裡沒有空調但是有風扇,只是氣溫高,風扇吹出來的都是熱風,顯得風扇也沒多大作用。

沒多久,鄭倩的短袖就被汗打得溼透。王元元也沒好到哪裡去,因為負責登記所以要直面領物資的人,這就意味著要被太陽曬到。高溫下的紫外線毒得很,沒一會兒王元元的臉就被曬得通紅。

宋可可早就料到了會這樣,來之前在所有會被曬到的地方塗了厚厚的防曬霜;從空間裡拿了幾張冰涼貼,分別貼到了衣服蓋住的部位;她還把要帶的電解質水倒入空的純淨水瓶子裡,又帶了個電池款的手持小風扇,可以說能準備到的降溫防暑裝備都準備到了。

即便是這樣,她的情況也只比鄭倩和王元元她們好一點點,熱還是熱,只是沒那麼難受而已。

宋可可發物資的時候把小風扇夾在胳膊下,兩隻手翻找物資,找到之後,一手派發物資,一手拿著小風扇吹兩下,算是緩解了一點悶熱的感覺。

鄭倩出門時想著物資很快會派完,就什麼都沒帶,卻沒想到整理物資和派發物資並不像看到的那麼簡單。

而且天熱難熬,時間彷彿被拉長了好幾倍。她看著宋可可偶爾還能用小風扇吹吹風,後悔不已,決定下次再輪值一定要帶小風扇。

給居民派完物資,當天輪值的志願者才能領物資。志願者的物資比普通居民的物資多一點,有的是多一斤裝的大米,有的是多兩袋泡麵或者一個掛麵。

宋可可打完卡,領到了三人份裝的家庭物資包,裡面裝著一袋2kg的大米,一袋500g的白麵,五個土豆,三個茄子,三顆中號的大白菜,一袋青菜,500g肉類。

她是當天的志願者又多領到一斤大米。

物資有限,想像末世之前那樣敞開了吃喝是不可能的,但這些物資也足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天吃的。

想獲得第二天的食物,那就得派志願者出來幹活。

志願者來去都有小區派的車接送,回來的時候,宋可可坐在車裡一手抱著物資袋,一手拿著小風扇吹著。

鄭倩坐在她旁邊的座位上,手裡抱著自己家的物資。她家八口人,因為有四個老人和兩個孩子,所以只需要出兩個志願者,她們家的志願者是她還有她老公。

幹完活,她領了到四個人的物資。當然因為老人和小孩多,派出的志願者少,所以領到的四個人的物資並不算充足。

她看了看宋可可手裡的物資,盤算了一下宋家需要的食物,慢慢挪著,湊到宋可可身邊,小聲地說:“可可,跟你商量點事兒。”

宋可可疑惑地看著她:“嗯?”

鄭倩說:“你看啊,你們家三口人,領到這些物資,我們家八口人,還有六個大人,我和言傑兩個人領的分量不夠八個人吃的,我就在想能不能把你領到的東西勻我點?”

宋可可想都沒想果斷拒絕:“不能。我家三口人都是大人,我爸吃得多,這點東西我們家剛夠,勻給你,我們不是要捱餓了。”

王元元坐在後座聽了兩個人的對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鄭倩聽完這話臉色通紅,扭頭白了王元元一眼,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宋可可抱緊了物資袋,沒理她。都知道物資緊張,有時物資可以拿來以物換物當錢用,鄭倩的行為無異於在開口朝她要錢。

物資可是錢,她才不會隨隨便便把自己賺到的錢給別人。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講給物資這個口子也不能開,今天鄭倩管她要,她給了,明天別人管她要,她要不要給?小區裡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帶口的人多了,她顧不過來那麼多人。

重生回來她只想安安穩穩地帶著父母活下去,可不想和太多不相干的人扯上瓜葛。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狗疼小貓的新書

大狗疼小貓

桃花符

酒袋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