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番外二

從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日被冊封為皇太子, 到三十三年、四十三年、五十三年。一年一年數過來,胤礽已經當了四十六年太子了。

兒孫滿堂,長孫都快娶妻成家, 給他生曾孫了,他家皇阿瑪還精神矍鑠著。

罵起隨船隊出海的大哥來,半天都不帶歇氣兒的。

旁人都替他絕望,怕他成為朱高熾第二,甚至贏柱。亦或者乾脆跟朱標一樣, 都熬不過他老子。

胤礽不語, 見一個收拾一個。

無他,別人瞧他太子當得苦。熬了大半輩子也未見名正言順, 可實際上, 他這個當事人不知道多喜歡父兄健在, 弟弟們各司其職的如今。

自從康熙五十四年,皇阿瑪第一次將所有事情都甩給他, 自己帶著小十八出宮後。

他就成了名義上太子,實際的皇。

所有事物等,悉由他處理。

父子兄弟擰成一股繩,原就繁榮昌盛的大清更穩步發展著。

心裡所有的焦灼、不確定都悉數遠去。

不再裝憨的老十勤學苦練,如今已經成了個優秀的水軍將領,與十四一道成了大清的水軍雙壁。但有他們倆在的地方,什麼倭寇水匪都要望風而逃。

三弟編書、四弟抓律法刑罰這塊。藩屬國一多,外藩事物激增,五弟明顯就忙不過來了。好在這個時候,他發現了八弟過人的交際能力。七弟雖微微有些跛腳,但並不影響為朝廷效力,火器營在他手裡就被管得井井有條。

為此,胤礽特意奏請他皇阿瑪成立了個海事衙門。

前幾年大哥他們出海帶回來橡膠、油棕等好物。又發現玉米、紅薯等也都高產又不挑地。

便皇阿瑪遊玩,啊呸,體察完民情回來, 也只粗略瞧瞧他的處理結果。然後誇一頓, 拍拍他肩膀, 讓他再接再厲 。

只道教導千萬遍,不如上手練一練。

憑藉這,胤礽繼位之出就把他封了個親王,以彰顯其功。

最讓胤礽震驚的,還得是十三。

全無曾經那死生常理,朕所不諱, 惟是天下大權當歸於一統的模樣。

自己兢兢業業的同時,也不忘把所有能用的弟弟、侄子們都用上。

雖半是真心,半是躲懶,但胤礽切切實實體會到了皇阿瑪的信任與當皇上的苦。

海貿大開,除了源源不斷的金銀與外邦特產等流入大清外,作奸犯科事也多了起來。

只踏踏實實,勤勤懇懇。

專門管理海貿、商貿等事。

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新興的,得摸著石頭過河。他生怕有紕漏,還特意請老九暫時放下手中生意,帶著十一、十二把這個事兒抓起來。結果胤禟還愛上了這差事,連生意都悉數轉給敏敏。

武能披甲上陣,文能勝任六部、宗人府、理藩院等等各處。如今已經跟皇長孫弘曄一樣,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太子當了四十多年,該看、該聽的他都已經看過、聽過, 也是時候放開手腳試試。成了日後更有經驗,稍有疏漏他這個皇阿瑪也好幫襯善後,不讓事情惡化到不可挽回。

把十一跟十二都帶成了他的小迷弟,張口閉口我九哥說。

他只專注於規範海事衙門,提高商賈待遇、加強約束商賈行為,為此還積極推進立法。

大清研究院研究多年,流水一樣的銀子砸過去。不但以蒸汽機為驅動的火車被鼓搗出來了,連黃履莊心心念唸的內燃機都宣佈成功。能耗更小,效果更好。只是……

那油料的開採頗為費事,但胤礽相信只要再多給研究院那邊點銀子與信心、耐心。所有困難都將不是困難,而是又一個個劃時代的進步。

如此父子同心,一片大好的情況下。

胤礽真不覺得當太子有什麼不好,也不盼著皇阿瑪早早賓天給自己讓路。還盼著他能多活些年,再多活些年。讓自己能有阿瑪可依靠,可交心。可惜,世事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康熙六十一年春,往年各種積極努力爭取花樣消失的大哥不但沒走,還把所有弟弟們都給留下了。

大家三個一夥,五個一團的,輪流往宮中陪伴皇阿瑪。

說是要把這幾年少盡的孝心都補回來。

起初皇阿瑪欣慰,胤礽也很開心。直到十月裡頭,一直保養得當身子強健的皇阿瑪偶感風寒,漸漸纏綿病榻,胤礽才徹底慌起來,把整個太醫院裡的太醫都喚到了乾清宮。

嚴陣以待得讓康熙失笑:“朕八歲登基,御極六十一載,已經亙古無儔。保成還這般悲慼作甚?死生常理……”

“呸呸呸,皇阿瑪快呸兩口,再不可說這等不吉之言。您一貫身子強健,前幾年還給兒子添了二十四弟呢。這小小風寒,定然也不在話下。”胤礽大急,安慰康熙也安慰自己。

可惜命數如此,太醫們使盡了渾身解數,也還是控制不住帝王急轉直下的病情。

六十一年十一月,皇上大漸。

召見文武群臣與諸皇子,命宣讀即位詔書。

是的。

因康熙極為厭煩胤禔夢中他詔書飄零的結局,趁著自己還在,還清醒,就讓人直接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兒宣讀了詔書。

早早明確自家寶貝太子的地位,杜絕詔書飄零、拒絕皇子們因那把子椅子而反目成仇,龍爭虎鬥。

但他想開了,胤礽不能啊!

當場喝止,不準傳旨大臣繼續念,只忙不迭喚太醫,且張羅著張榜求賢。

康熙定定地看著他,良久才虛弱勾唇:“好保成,朕沒白疼你,沒白疼你啊!古來太子難當,一著不慎滿便……便可能滿盤皆輸。為了身家性命,也為無上權利。十個太子當久了的,有十個盼著能早日繼承大統的。唯我兒至孝,重朕這個老子勝過皇位。”

胤礽哭:“皇阿瑪一直疼愛兒子,兒子自然也孝順皇阿瑪,盼著皇阿瑪千秋萬載。”

“不了不了。”康熙擺手:“朕幼年登基,擒鰲拜、滅三藩、收服鄭氏。親征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本身有些能力,晚年又多你跟保清那樣的好兒子跟珠珠那樣的出類拔萃的孫女幫朕增光添彩。”

“如今大清這般如詩如畫,朕便下去,也能跟列祖列宗驕傲昂頭了……”

十一月十三日,山陵崩,帝王逝。

當了四十八個年頭的太子胤礽繼位,其妻瓜爾佳氏被封為中宮皇后。皇長子弘曄為太子,長女為固倫福靈公主。

尊惠貴妃為皇考皇惠貴太妃、溫貴妃為皇考皇溫太妃,胤禟生母宜妃跟曾在胤礽年幼時有過幾分照拂之恩的榮妃馬佳氏被尊為貴太妃……

算吧算吧,曾經的四妃就只有德妃只在封號前加了個太字。

等新皇開恩,讓有子妃嬪能跟兒子居住時。她最疼愛的十四整日飄在海上,一年也未見得回來一次,胤禛倒是在京城,也表示願意把她接回府上供養呢,可母子生疏多年,一起生活不是享福是遭罪。

於是,德妃就成了唯一一個有兩子,卻獨自在宮中的高位太妃。

受盡嘲諷。

一直替自家好四叔憋著口氣的愛藍珠大樂,甚至想安排酒席好好賀一賀。只礙著皇瑪法孝期未過,不好張揚罷了。

自康熙五十四年以來,胤礽一直以太子的身份幹著皇帝的事兒。經驗老到,且早就與大臣們磨合得好好的。此番登基,自然也駕輕就熟。

但這並不妨礙他以此為理由,挽留他最尊敬的大哥啊!

胤禔也是生猛,半點沒有面對皇帝的自覺。當時好大一個白眼送過去:“你想都別想!皇阿瑪在的時候都體恤爺舊傷未愈,允爺掛著直親王的名頭幹自己喜歡的事兒,你倒來勉強我了?”

“沒沒沒。”胤礽趕緊擺手:“大哥別多心,我再沒有勉強你的意思。可皇阿瑪走得突然,弟弟這千頭萬緒的,一時間確實……”

胤禔無情地拆穿他謊言,並著重強調自己的年紀。

反手就把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幾個年紀略小點的推出來,希望皇上能好好栽培著,別老跟老將使勁兒云云。免得跟蜀漢一樣,後繼乏力,無人可用,連諸葛先生那樣經天緯地之才都無力迴天云云。

好一番耳提面命,讓胤礽恍惚回到了當初被正曲為直的日子。

真好。

登基之後,所有人面對他的時候都或多或少有些變化。連皇后跟太子都恭恭敬敬,不敢有絲毫逾越。只有大哥依然如故,不見絲毫變化。

深知胤礽執著的胤禔很怕被盯上,瀟灑多年後再被抓回上值、上朝。於是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對弟弟們各種耳提面命。讓他們一定一定莫負皇恩。

致力達成一龍划水,其餘八龍積極努力局面。

心中萬千計劃,正需要無數人才幫襯的胤礽很高興:大哥惦著我!

當了貝勒想當郡王、當了郡王想當親王,當了親王想跟胤禔一樣鐵帽子的弟弟們:大哥惦記著我!

伊鳳當年那個關於變九龍奪嫡為九龍同心,拒絕內耗的夢想終於成功照進現實。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意安排

清水明悅

穿越斗羅大陸,比原劇情早一萬年

毖殺技

我靠做好事在校園橫著走

福寶是一隻貓

霧影終焉

山風帶雨

共享男友:開局無妻徒刑

側臉的千紙

古人看我刷短影片,都破防了

愛吃油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