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罰俸

如此開疆拓土之功, 康熙不但大辦年宴,還遍賞群臣,優恤傷亡將士。

出了正月後, 還親往皇陵祭祖、祭太廟。向天地與愛新覺羅家的列祖列宗稟告, 他御駕親征打了怎麼個大捷, 給大清增加了多大版圖云云。

自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上對此萬般關注,底下的群臣們自然全身心投入,把彩虹屁吹出花來。

“皇上幼年登基,一路擒鰲拜, 滅藩, 收復臺島, 抗擊鄂羅斯,親征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盡滅準噶爾汗國, 迎西域故土新歸。誠乃德兼皇,功過五帝。足可效仿先賢, 封禪泰山。”

“臣以為也可大赦天下,與天下百姓一道賀這不世之功。”

“或可開恩科。”

嗯???

起得太早有點迷迷糊糊, 正在朝上假寐的胤禔被這位大人高亢的嗓音吵醒。不悅地皺了皺眉:“封禪?大赦天下?恩科?聽著都不錯,就不知道咱們戶部還有多少銀子啊?”

“神威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數十萬大軍月出徵臘月還,這其中花費應是不小。”

被點名的科爾坤出班:“郡王爺所言極是。”

“少躺過去的功勞簿裡傻樂,多襄助皇阿瑪締造更多輝煌才是正理。”

他這個戶部尚書,說不得就得盯上皇上的私庫。

這幾個字一出,胤禔就眉頭緊皺:“大赦天下,固然能彰顯皇阿瑪仁德。但,不管是坐牢還是流放,都是對罪犯應有的懲罰。”

“那大赦天下……”

原本,康熙還饒有興致地聽著好大兒舌戰群儒。結果說著說著,這火就燒到他身上了?

“爾等能站在朝堂之上,就都是我朝棟樑。最該做的,就是輔佐皇阿瑪開創無雙盛世。別整天德兼皇,功過五帝地誇著,帶累得皇阿瑪驕傲自滿。說句不中聽的,李隆基若開元二十年便死,何嘗不是千古一帝?”

胤礽、胤祉、胤祺跟恭親王常寧、簡親王、簡親王世子雅爾江阿等人多方求情,舉例不當的直郡王才止罰俸一年,捱罵一頓。

“若因大捷便大赦,萬壽、祈福等等都赦。罪犯倒是感恩戴德了,那些苦主們該與誰訴冤去?而且,從此以往,會不會降低百姓對律法的敬畏?那些被大赦之人,有沒有就此棄惡從善?還是變本加厲,愈發猖狂了?”

胤禔冷笑,接著就丟擲去個讓所有人都再不敢言的理由:“而且諸位是不是忘了?白山黑水之間,才是咱們大清的龍興之地。皇阿瑪要拜,也得拜長白山吧?”

呵呵。

然後,直郡王就唇角輕勾,立即開啟了嘲諷模式:“說不上話,答不出來?那諸位不如回去好生調查一二,做到心中有數了再來建議。別將常例當必須,不問情由,不分對錯。”

“喏,各位大人聽見了?可冷靜了?”胤禔似笑非笑地看過去,滿眼不服不忿但是不敢跟他叫囂,只嘟囔這確實是亙古未有之功,再如何慶祝都不過分的。

也就這些年國庫一直充盈,不然這般如江河般滔滔不絕的花法, 戶部早就捉襟見肘了。

“一應軍備,糧草,大捷之後的遍賞軍, 之後對傷亡將士的撫卹等都不是小數。更何況皇上還下令加速建設蒙古甚至全國各地的快速通道,要更廣泛的將水泥用在水利、城防等處。”

被問的大臣們支支吾吾,根本答不上來。

“的確。皇阿瑪絕對是一方英主,諸般功勞也足可彪炳青史。但……此戰已經過去數月了,諸位也該歇歇了。”

這就驕傲自滿了是嗎?

胤禔皺眉,腦海中回想起當初福晉跟他坦誠夢境之後的那番感慨,當即決定剎剎這浮誇風,趕緊冷靜起來,好生勵精圖治。

“有勞師動眾封禪泰山那個銀子,還不如練練海軍。殺到倭寇老家去,而不是隻能瞧著他們往咱們沿海燒殺搶掠。而且……”

別好好的,再死於安樂了。

群臣:!!!

就·做夢都沒想到,直郡王能這麼敢。

啊這……

為此,科爾坤這個老岳父還親自上門規勸。

不料皇子女婿樂:“岳父安心,您女婿我啊心裡有數著。有還熱乎的大功在,皇阿瑪再怎麼氣也捨不得拿我如何。索性趁此良機,把以往瞧著不應當的事兒說說,也算為國為民做點貢獻?”

所以,您不但沒吸取教訓,還打算變本加厲麼!

磨破了嘴皮子得到這麼個結果,科爾坤整個人都暴躁了:“行行行,郡王爺主意大,奴才勸不得。只煩請您下回再這麼作死之前,先給咱們嘎珞一封和離書,免得帶累了她。”

胤禔:!!!

胤禔懵逼,整個人都驚呆了。

不過他到底是當女婿的,也不好跟岳父說什麼不好的,只抱著自家福晉嚶嚶嚶:“嘎珞你看啊!爺明明說的都是利國利民之事,就算有些用詞不當,也得到了慘重懲罰。”

“整整一萬兩白銀了,都夠爺幾年零用了?損失都慘重如斯,還不夠嗎?岳父居然,居然還……”

“咱們可是皇阿瑪賜婚,拜過天地的正經夫妻。生同衾,死同槨,誰,誰也別想把咱們分開。就,就算岳父也不成。”

被緊緊抱住的伊鳳推他:“是是是,你是聖旨賜婚的,本福晉啊想離都離不掉。所以,你以後能稍微為咱們娘幾個考慮考慮嗎!”

“拿唐玄宗舉例子,你可是真敢呀。仗著皇阿瑪寵你,捨不得送你去宗人府吃牢飯唄?”

雖然他確實是這麼想的,但是……

胤禔清楚地知道,一旦今兒點了頭,晚上就得往書房。

所以直郡王搖頭,連說自己舉例失當,以後會多多注意。不過……

“赦非善政,利於宵小而不利於善者,不是福晉你說過的麼?爺深以為然,正好今天碰到了,所以就不免多說了幾句。便舉例不當,心也是好的呀。岳父再怎麼,再怎麼也不能……”

也不能說幫著女兒討合離書呀。

“嗐!阿瑪那是跟你要和離書麼?那是擔心你,一時口不擇言了。他有多疼你,別人不知,爺你自己還不知?”

接到女兒眼神示意的科爾坤笑:“郡王爺親耳聽見之後,知道這舉例不當有多噎人了吧?當時,皇上的表情也是震驚且憤怒的。只他到底是個慈父,才小懲大誡。您……”

您以後可長點心吧!

別自己倒黴,還連累我閨女跟外孫女們。

胤禔含笑稱是,特別聽從教誨的樣子,至少在態度上是挑不出絲毫錯誤來了。至於以後還會不會再犯?那就看那些大臣們會不會再提類似蠢主意了唄!

有心振聾發聵也好,單純舉例不當也罷。作為帝王,被最最看重的兒子類比成唐玄宗……

沒直堂賞他大哥幾廷杖,胤礽都覺得皇阿瑪很有慈父之心了。

這事兒啊,根本不是乾巴巴幾句勸就能解決的。也不能任由其發展,讓皇阿瑪心裡存下小疙瘩。日後但凡跟大哥意見相左,就想起這茬兒來。漸漸父子生隙,君臣相疑。

為排除隱患,太子也安排了人手加緊調查。

以京城一地為例,詢問百姓對大赦天下的看法。苦主自然咬牙切齒,恨不得那些賊子惡人們被關到地老天荒。普通百姓則各有各的看法,少數人讀過書的認為此舉能體現皇上寬仁。

這更多一部分覺得與自己無關,並不會為此覺得歡喜,甚至還隱隱擔憂。

怕那些個惡貫滿盈的畜生都放出來後,會更變本加厲。

被解釋了何為十不赦後,先長出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那許多本身沒壞過事,卻因親人或者族人連累的就能有點子盼頭。不過,那些小偷小摸、調戲良家婦女、打架鬥毆的都出來了真能改好?”

真謀逆、造反、殺親的能有多少啊?多是這等讓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小惡……

數萬份調查結果,只有區區不到千人覺得大赦是好事兒。

這其中還有不少是犯人家眷。

從順治元年而來至今,大赦數次。僅京城一地的卷宗裡,被大赦後再度犯罪被抓記錄在案者就有成以上,甚至還有人在得知快要大赦之前故意犯罪。

拿到資料的胤礽喜悅參半:“喜的是皇阿瑪瞧了之後,肯定不會再怪大哥魯莽,胡亂比喻。憂的是,又被大哥不幸言中,這個弊端咱們要怎麼改。”

康熙認真看了後,也是眉頭緊鎖。

沒幾日,就詔修大清律。增加了對遇恩赦而故犯、遇恩赦減刑而復犯等罪的專項懲罰。

同時帝王應慎用赦令。

力爭做到避免濫用赦令使罪犯有僥倖心理的同時,還用其體現矜恤人命、慎刑、輕罪,使過失犯罪有改過自新機會等特點。

雖然跟現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還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但在伊鳳看來,也是當下所能做到的極致了。

畢竟康熙爺珠玉在前,連光復新疆這等大功都未曾大赦,後來的們沒有點大功於世還敢擅動?

“喏,百年極品女兒紅。快拎去宮裡跟皇阿瑪、太子喝幾杯吧。難免你整天正曲為直,太子還這麼為你著想。為了不讓你那個破例子不在皇阿瑪心裡留下點隔閡,這般勞心費力……”

伊鳳把酒塞進某人懷裡,再把人攆出家門。

告訴他不事情處理好,就別回來。

書房警告升級到了有家回不得的程度,直郡王還能怎麼辦呢?

只好苦哈哈抱著酒罈子往乾清宮:“福晉特意準備的,讓我謝謝太子再與皇阿瑪道歉。你們,你們要是不願意就算……”

“這怎麼能算呢?”康熙跟太子異口同聲,接著又齊齊咳咳了兩聲:“難得兒媳賢惠。”

“總不好拂逆了大嫂一片心意。”

梁九功見狀趕緊往御膳房傳菜,不多時便提回來色香味俱全的一大桌子。

父子兄弟個相對而坐,邊喝邊聊的,氣氛難得的溫馨和樂。

酒過巡後,太子還做起了和事佬。試圖勸他大哥,以後說話好歹注意些。沒得好好的事兒,弄得這般……皇阿瑪不捨狠罰,又怕不予追究弱了君威云云。

胤禔瞪眼:“爺個粗人,哪裡有你們那些個彎彎繞繞?爺當時睡得迷迷糊糊,只想幫皇阿瑪解圍來著。”

康熙撇嘴:“朕就聽你胡言亂語吧,明明是你小子藐視朝堂,公然睡覺,還嫌棄別人影響了你。”

“嘿嘿。”胤禔笑著撓了撓頭:“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多的,還真是幫皇阿瑪解圍。畢竟,宋真宗之後封禪泰山都成笑話了,有明一朝都不屑於去。”

“皇阿瑪更加英明神武,當然更不屑了。再說咱們滿人發跡於白山黑水之間,要拜也是拜長白山啊!二十年平定藩的時候,群臣主張,皇阿瑪不也拒絕了嗎?還說過泰山山脈源於長白的話。”

康熙:……

臭小子這倒是記得清楚,成,這關算你過了。那拿李隆基與朕相比呢?

還但凡開元二十年就……

胤禔攤手:“不就隨口一說,皇阿瑪怎麼還聯絡到自己身上了?兒子拿誰跟您類比,也不會拿那麼個一日殺子的呀。萬一,咳咳,兒子和太子弟弟不就危險了嗎?”

胤礽一口酒噴地上,咳了個欲生欲死。

他家好大哥略嫌棄地塞過來一條帕子:“都個孩子的阿瑪了,怎麼這麼不小心?”

胤礽:!!!

胤礽就想問問他,要不是你語出驚人,孤會這麼失態嗎?

會嗎?

康熙臉黑如墨,滿滿‘今天你小子不給朕一個滿意答覆,這篇就別想翻過去’的認真表情。

胤禔搖頭:“說什麼呢?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呀!兒子也是怕,怕您被那幫諂媚之臣給吹捧的飄飄然。功勞簿上睡大覺,不知不覺就被世界給落下了。”

“別的不說,那望遠鏡您總熟悉吧?知道它在此中,起到怎麼決定性的作用了吧?如虎添翼,如有神助!”

“一個小小的望遠鏡就能如此,那西方各國淫浸了多少年的火·炮,槍·支呢?是不是已經解決了粗笨不好攜帶,準度不足、不能連發、弄不好還炸膛的種種問題?”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1993風華盡覽

半畝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