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四,換裝

汽車離開了海林市,曹團長派來的車專門等著他。

這次奉命阻殺土匪的神槍手,只是一個他從軍生涯中的一個小插曲。

只是這一次行動,讓他遇到了李玉梅。

於參謀問劉鈞。

“你以前就認識李院長嗎?”

“認識,我以前救過她。”劉鈞如實相告。

“難怪,看到李院長十分激動的樣子!”於參謀明白了。

……

“你是劉鈞?”今天在醫院一幕讓劉鈞有點措手不及,他沒想到居然在這裡遇到李玉梅。

此時的李玉梅已經是40多歲的人了,軍裝外套著白大褂讓她顯得非常幹練。

看到久而未見的劉鈞這麼意外地出現在她的面前,她心情非常激動,一時不知道講什麼為好。

“你負傷了?”李玉梅看到劉鈞的額頭包著繃帶。

“沒事,擦破一點皮,剛剛包紮好。”

“你的命大,再偏一點的話就麻煩大了!”

劉鈞知道她的心情。

“李院長,我們去你辦公室吧?”劉鈞看著過道里人來人往。

“劉參謀,你們聊吧,我們在外面等你!”於參謀說完就出去了。

“你救了小妞後一聲不響地離開,讓我們擔心得不得了。後來政委說你應該是離開了,也沒說去哪……”李玉梅把劉鈞帶進她的辦公室。

李玉梅知道劉鈞身上有許多秘密,特別是她進入過劉鈞的紅星號和基地,知道劉鈞的身份非同一般。

從後來劉鈞顯現出超人的能力,更是說明這一點。所以玉梅聽政委說劉鈞可能離開的訊息後,也相信劉鈞不會出事。

一晃將近9年過去,現在的劉鈞與離開前的樣子一樣,一點沒變。

“你看,劉同志,我已經變老了,你還是原來的樣子!”李玉梅驚歎劉鈞,心裡想到:“劉同志是很神秘,但他難道不會變老嗎?”

“我現在還是28歲的年齡,與剛剛見到你的年齡一樣。”劉鈞有點尷尬,不知道如何解釋。

“小妞現在哪?應該長成大姑娘了吧?”劉鈞轉移話題。

離開他們時,小妞已經11歲了,現在應該也是20歲了。

“她呀,再過6個月就20歲了,去年參軍了,在我們軍的文工團,聽說她們也要入朝。”

“你離開時送給她那本彩色的《十萬個為什麼》,她愛不釋手,一直帶到身邊。”

“王團長呢?”

“他在九兵團X軍XX師,現在是副軍長兼師長了。”李玉梅很自豪。

“我的部隊也是九兵團,不過不是同一個師。”劉鈞有些開心。

“你們野戰醫院也要入朝嗎?”

“中央在東北建了一個大型的野戰醫院,要求我帶一批醫護人員報到。我報名參戰了,但上級不同意我入朝,說是我們家已經有兩位在朝鮮前線了。”李玉梅說。

“你們的小兒子呢?”劉鈞記得他離開時,李玉梅的小兒子剛剛出生沒多久。

“我兒子今年9歲了,在陝北讀小學呢,我把他交給秀英姐幫忙照顧,她現在是一個縣長了,可厲害的。”

“秀英姐也是一個人才,抓管理搞經濟可行了。”想到當年的一個普通的村姑,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也是令人感嘆。

“你捨得嗎?”

“沒辦法,醫院的工作壓力太大了,缺醫少藥,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我沒空管他,所以只能送給秀英姐幫忙照顧,秀英姐還認他為乾兒子呢。”

“她姐姐參軍前專門去看他,他哭著要那本《十萬個為什麼》,開始小妞不肯給,說是劉叔叔專門送給她的,後來是他爸下了‘命令’,她才翹著嘴給他。”

劉鈞笑了笑,“如果有機會見面,我再送她一本吧!”

“好呀,她在軍文工團,她叫王倩,她常常唸叨你這個劉叔叔呢,說是沒有你就沒有她今天!”

“5歲的小孩記憶力還挺好的。”劉鈞記得第一次見到她們母女倆的情景。

“那是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李玉梅望著眼前的劉鈞,劉鈞兩次救了她們母女倆。

“聽小妞她爸說,朝鮮前線非常危險,雙方傷亡都很大,前期入朝的部隊打得很殘酷。”

第九兵團,宋時輪的部隊,由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和蘇北兵團的4個軍組成,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

抗美援朝時,最著名的長津湖戰役就是第九兵團打的;“冰雕連”就出自該兵團,另外他們還創下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繳獲該團的“北極熊團”團旗。(這面旗現在被列為一級保護文物,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劉鈞知道,在第二次戰役中,第九兵團3個軍共12個師擔負東線作戰任務,給美軍沉重打擊,其中全殲美步兵第7師一個加強團,美陸戰第1師也傷亡過半,從根本上扭轉了東線戰局。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全兵團減員4.1萬餘人,其中凍、餓死2.1萬餘人,其中177團6連、180團2連、242團5連全部被凍死在戰場上。

第九兵團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也給抗美援朝的勝利帶來了拐點。美軍被迫從進攻轉為防禦。

美軍把長津湖戰役稱為“地獄之旅”;美國《時代週刊》稱這次戰役“對美國來說是從未有過的敗敗。”

“你們什麼時候出發?”李玉梅問,她有點擔心。

“很快!”

“你的傷口不能遇水,一旦被細菌感染了就麻煩。”

“好的,我會注意的。”

“嘎”,汽車停了下來,牡丹江市到了。

劉鈞下來,找到兵站,詢問他們團的去向。

兵站的工作人員,連忙幫他查詢。

“劉參謀,你們團還沒入朝,現在到了這個地方集結,不遠,50多公里。”他給劉鈞一個寫有地址的紙條。

“你們開來的這部吉普車已經分配給你們團,你們可以開回去,到車站旁邊的油站加滿油再走。”

“謝謝你!”劉鈞不由為兵站工作人員的細心表示感謝。

汽車經過車站,站臺有大紅的“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打勝仗,立大功!”“消滅美帝反動派!”等的標語,還有秧歌隊,還敲鑼打鼓的。

一群群大娘、女青年還往戰士們身上塞雞蛋,還有白麵饅頭,紅棗、梨等。

劉鈞想到,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在與美國等“聯合國軍”力量十分懸殊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打敗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就是因為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心裡有信念,知道為什麼打仗,為誰而戰,這是一種無法解釋的精神力量。

經過一個多小時,劉鈞回到他們的團。

“曹團長,為什麼不走了?”劉鈞問曹團長。

“接到上級命令暫時休整,聽說是準備換裝。”

劉鈞知道這事,剛出國作戰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所使用的武器有的是從日軍那裡繳獲的,有的是從國民黨軍隊那裡繳獲的美國貨,還有一部分是蘇式的,型別非常雜亂。中國的軍事工業本來就落後,複雜的武器構成更增加了補給和彈藥供應方面的困難。

在中國的強烈要求下,斯大林終於同意緊急給中國援助武器彈藥。第一批輕武器於1950年底運到東北,按照計劃,後續入朝的志願軍部隊需要先在東北地區改裝和換裝,經過整訓之後再入朝參戰。

按照通知,劉鈞所在的團到了指定的地方後,被通知將全團所有的裝備全部上繳。

“為什麼收繳我們的武器?”一個手持三八步槍的戰士大聲說著。

“是呀,我們的槍沒了,怎麼去打美國佬?”

“大家不用擔心,我們在這裡準備換裝,很快就全部換上蘇制武器。”

“聽說駁殼槍和衝鋒槍都要換,軍號也不要了!”

“原來如此,嚇了我們一大跳。”

早上,一輛蘇制嘎斯67吉普車開進軍營,師部的趙參謀來到團部。

“曹團長,今天上午將你們的新裝備運到,時間大概是上午10時,請注意接收。”

10點鐘,一串蘇制嘎斯51卡車在一輛嘎斯67吉普的引領下,開進營區,曹團長他們立刻就迎了上去,吉普車來到曹團長面前停下,趙參謀從吉普上跳下,衝曹團長敬禮後說道:“報告曹團長、劉政委,你們團的物資與武器全部送到,到時包括這批卡車和司機都留在你們團了,請接收。”

“謝謝!”曹團長握住趙參謀的手。

這時,正在營區集合訓練的戰士們看到這麼多卡車進來,紛紛圍了過來,劉鈞衝戰士們喊道:“都別愣著了,卸車!”

很快,一個個綠色箱子就分門別類卸下堆放。

趙參謀把一張清單交給曹團長。

“曹團長,這是給你們的物資清單。”

這批武器有步槍、衝鋒槍、輕機槍、重機槍;還有迫擊炮,戰防炮,還有電臺和防毒面具等軍用物資,彈藥按兩個基數配備。

“還是挺富裕的。”劉鈞心裡也是挺高興的。

不過,劉鈞很快就注意到,這些綠色箱子有的不是新的。他心裡一動,立即命令戰士,“將這些舊的箱子放在一邊。”

曹團長聽到劉鈞這麼說,有點奇怪。

趙參謀在劉鈞耳邊小聲說“你的眼光真厲害,這些武器中有些是舊的,你們要注意,做好記錄。”

趙參謀走後,劉鈞讓戰士把舊的箱子先開啟。

“這是PPS衝鋒槍。”一個戰士從箱子裡拿出一把槍。雖然塗抹了槍油,但劉鈞一下就看出是使用過的。

他來到曹團長面前,把這支槍遞給曹團長。

“這些槍是舊的,使用過很長時間。”

曹團長沒有什麼表情,他已經從兄弟部隊的戰友中聽說了這事。

“因為我們要得比較急,數量太大,這全是蘇軍更換新裝備後送給我們的,別看他們舊,火力可猛得很,比起三八大蓋強多了。”

劉鈞聽了點了點頭,是啊!這槍雖然舊了,但肯定比打一槍還要拉一下的三八大蓋強。

不過,除了衝鋒槍外,那些步槍的狀況更差。

“劉參謀,你看這支槍。”

一個戰士給他拿來一支莫辛納甘步槍,明顯是一支很有年份的破槍,膛線基本磨平了;另外還有一些更差,因為生鏽,槍栓都拉不開,一個戰士只能用腳去蹬,才勉強把槍栓拉開。

劉鈞知道,裡面混雜著一些二戰時的二手貨、劣質貨、庫存貨、淘汰貨。

“把這類槍全部收集起來,能修則修,不能修只能淘汰,我們不能讓戰士拿著無法使用的槍上戰場。”曹團長命令道。

劉鈞知道,瑕不掩瑜,蘇聯援助的這些有問題的武器裝備也不全是刻意為之,起碼總體效能要遠好於他們手中的“萬國造”武器。因為,這些武器在朝鮮戰場上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衝鋒槍彈夾挺有意思,像個圓餅子。”一個戰士說道。

劉鈞發現,蘇制武器喜歡用盤式彈夾,因為裝彈量大,包括PPS衝鋒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也叫大盤雞)的彈夾也是一個圓盤,可裝47發子彈,比起捷克式要多一倍的裝彈量。

“這叫彈鼓,可以裝71發子彈,有效射程200米。”

“哇,一個彈夾就比我們平時攜帶的還要多。只是射程近了一點;咦,子彈那麼小,是手槍彈。”

“對,這是毫米手槍子彈,與我們軍官配發的託卡列夫手槍子彈一樣。”

不管怎樣,這款PPS衝鋒槍是二戰時生產的最出色的衝鋒槍之一。它於1943年正式列裝蘇軍,二戰結束後,除了蘇軍,它還廣泛裝備當時的東歐國家。1954年我國成功仿製,稱為54式衝鋒槍,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取消彈鼓,使用由35發弧形彈匣供彈。(雷鋒同志使用的就是這款54式衝鋒槍)

“這款PPS衝鋒槍,也叫‘子彈噴射器’,重量輕,火力猛,在二戰中打得德國鬼子鬼哭狼嚎的,一個班配備兩支,一起射擊的話,就相當於以前我們一個排的火力輸出。”劉鈞給戰士們講解,二戰時,身材高大的蘇聯士兵背囊裡經常裝著3、4個彈鼓,經常是打完仗子彈還沒用光。

劉鈞又拿起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可能保養得比較好,這支槍的狀況還不錯。

這款“大盤雞”在抗戰時,蘇聯曾經援助了幾萬挺給中國軍隊,大家都比較熟悉。

現在他們按每排3挺配備,而且都是7成新的,全團居然有81挺,還有大量的配件,所以大家都不再埋怨了。

“劉參謀,將這些裝備全部造冊,明天將會有一個蘇軍顧問團過來給我們進行培訓。”

“蘇軍顧問團?”

“一起的還有其他兄弟部隊,到時我和劉參謀帶隊參加培訓。”

“是!”

其實劉鈞對於這些武器都十分熟悉,既然有專家過來教學,劉鈞就不出這個頭了。

團裡的軍官全部配發託卡列夫手槍,也就是後來我國仿製的54式手槍。

在劉鈞的要求下,他的那支M1903式春田狙擊步槍保留了下來,還有200發子彈。因為這次配發的莫辛納甘步槍的質量堪憂,而且沒有瞄準鏡。

在清點其他物資時,劉鈞在一個大紙箱裡發現了一個讓他吃驚的東西:

“茶花”牌香菸!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致命遊戲之不入流的驅鬼人

葬據為妻

鄉野村醫

山村進步青年

一切從穿越修真界開始

樹下的我們還會再見嗎

重生:我被美女包圍了

與犀共鳴

攜手歸來,魔妃吊炸天

TD木可可可

秋過後是春

u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