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黨的女兒》、《閃閃的紅星》都有關於鹽的情節:地下黨和革命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給紅軍送鹽和鹽製品。如電影裡的李玉梅給紅軍游擊隊籌集鹹豆角;潘冬子將鹽水滲在衣服裡,瞞天過海躲過白匪軍的搜查,一切都是為了鹽。

解放前,江西食鹽缺乏,價格昂貴,百姓吃鹽困難。

1930年底,毛澤東在對江西興國農民調查時說過,有的家庭“年初喂一頭豬,喂到12月份,賣給人家,才能買油鹽回來吃!……”

現世的鹽作為一種普通的日用食品,已經進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鹽於人體非常重要,它可以調節人體內水份均衡的分佈,維持細胞的內外壓,參與胃酸的形成,促進消化液分泌,能增進食慾……缺鹽會出現全身乏力,精神淡漠,甚至會出現休克,昏迷等症狀。

鹽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廣泛的用途,被譽為“化學工業之母。”

劉鈞知道,江西的地下礦產資源非常豐富,1970年3月,地質人員在江西贛州會昌縣周田村發現了一個儲量19億噸的大鹽礦,這個地方就是會昌筠門嶺,離天門嶂不遠的地方,現在是江西氟鹽化工產業基地,2021年年產值突破200億元,為世界級特大型岩鹽礦藏。

劉鈞想到,游擊隊要生存,除了要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外,還要面對維持游擊隊日常生活的需要的問題,現在游擊隊還可以靠戰鬥的勝利補充所需的日常生活物資,但他知道這只是短期行為,一旦白匪軍派重兵採取圍剿封鎖政策時,游擊隊將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這一天,劉鈞對魏政委說要帶神槍手小隊出去進行野外訓練,魏政委立即批准了。

根據地圖的顯示,這個地下儲存著巨大鹽礦的地方離營地50公里,急行軍一天可以到達。

劉鈞帶著於德水7人小隊一早出發,一路上,劉鈞把特種兵一些野戰偵察的基礎訓練科目教給大家,邊走邊練。

如捕俘技術,包括背後捕俘、防槍捕俘、防刀捕俘、摔打捕俘、夜間捕俘以及捆綁、押帶俘虜的技術;還有戰場自救、搶救的、護送技術,還有非常實用的軍事攀登技術,他拿出一根繩索,教大家自制攀登器材,打各種繩結:固定主繩辦法,解脫主繩辦法;還有三點固定上下,抓繩上下,踩繩下等。

於德水他們被劉鈞的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技巧折服了,沒想到偵察兵還有那麼多的名堂;如上山儘量走對角線,在對角線走到頭時,要轉過來朝著另外一個方向行走,這樣可以避免腳步錯雜,或者失去平衡;下山時儘量走直線,不要隨便亂拐,背挺直,膝蓋稍彎,以減少走路時帶來的衝擊力。

在路上,劉鈞還教大家野外生存的技巧,如獵捕技術及處理和食用;野外可食植物的尋找和食用;尋找水源和取火的辦法,等等,這7個人覺得這一趟行動太值了。

這一次,除了劉鈞帶了一些軍用壓縮餅乾外,於德水他們一點乾糧都不帶,他們邊學邊練,捕食野生動物,野外燒烤以充飢。

一路上,他們穿著蓑衣,有時順著公路走,遇到敵軍就躲避,見到村莊基本繞彎。劉鈞也沒說目的地,只是帶著大家不停地走!

到了下午,太陽快下山時,劉鈞從地圖上看距離目地的不遠,半山腰有一個有點破舊的小寺廟,就打算讓大家在此休整,明天再出發。

這是一個小尼姑庵,有人,雖然比較破落,但很整潔。

劉鈞讓於德水進去檢視情況,因為他會講江西本地的話,不容易暴露。

很快,於德水回來。

“這個尼姑庵有16個尼姑,庵主叫慧明,85歲,基本走不動了;另外15個,有老有少的,為避嫌,庵主只同意我們在外面的草房休息。”

劉鈞他們找了一個避風的角落,中午打獵時捕獲了一隻野山羊,比較大,他們七個人才吃了一半不到,所以晚上又拿出來,用火烤了一下就分開吃了,也許是烤肉吧,香味傳到庵裡,惹得幾個小尼姑伸出頭來看,羨慕得不得了。

於德水用當地的話叫她們過來,開始她們不好意思,把頭縮回去,很快就小心翼翼出來,也許看到他們沒有惡意吧。

其實尼姑是信佛教的,佛教裡沒有規定一定不能吃肉,由於很多寺廟都是建在山裡。和尚、道士、尼姑都是自種一些水稻玉米蔬菜類的植物,吃肉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人們以為他們都不吃肉。

於德水給了幾塊肉給她們,很快大家就熟絡起來了。

劉鈞仔細觀察這個尼姑庵,整個院落結構嚴謹,佈局得當,具有中國木結構建築的風格,環境幽靜,古色古香,看樣子香火還是有的。

劉鈞叫來一個小尼姑,小尼姑看劉鈞是這些人的頭目,有點害怕。

“小姑娘別怕,我問你一件事。”

“你們這個庵叫什麼名?”

“叫蓮慈寺。”

“還有別的叫法嗎?”

“有時也叫‘三保經堂’。”

劉鈞終於確認了心中的想法。

“你們這是不是有一個叫慧妙的?”

“你怎麼知道?”小尼姑很奇怪。

……

慧妙站在劉鈞的面前,她覺得很奇怪,她總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知道她身份的人不多。

這七個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村民,雖然他們說是鹽商,但舉手投足與普通人不同,一定是軍人。

庵主不讓這七位男子在庵裡過夜,他們也沒有意見,就在庵外休息,不打擾她們,有點紅軍的風格,白匪軍絕對不會這樣。

慧妙給人的感覺是受過教育的,舉止不凡,禮數週全。

劉鈞用手沾著水,在桌子面上寫了一個“賀”字。

慧妙大驚失色!

慧妙原名賀Y,丈夫是紅軍獨立師師長,1935年4月在帶領部隊轉移途中英勇犧牲;她被敵人追殺,在當地黨組織的安排下,她到了這個尼姑庵,當上了尼姑,取名慧妙。

這裡只有十幾戶人家,比較安全。但她沒有忘記開展黨的秘密活動,利用尼姑的身份,在附近村莊秘密發展黨員。

劉鈞讓於德水帶其他戰士出去,於德水很醒目,知道劉鈞有重要的事情,馬上讓大家都出去,而且立即佈置警戒線。

“放心,他們都是我們的戰友!”劉鈞笑著對她說,讓她稍微放下心來。

“我們是興國桃花鄉東山游擊隊的,因為有一項任務正巧路過這裡,來之前,有一位同志曾經說到你的事,說你可能在這裡,結果一問果然如此!”

賀Y不懷疑劉鈞的話,因為白匪軍在到處找她,知道她在這裡的事只有三個人知道。如果劉鈞是白匪軍的人的話,肯定不會在這樣的場合見面和交談。

劉鈞把這段時間遇到的人物和事情跟她訴說了,賀Y認識李賀、醫療隊的張隊長,還有郭嶽師長等,她基本確信了劉鈞的話。

“你們這次來的是專門找我的嗎?”賀Y問劉鈞。

“現在紅軍留守部隊建立了根據地,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幫助你到那工作,或者到我們東山游擊隊營地。”

賀Y沉思了,劉鈞提出的想法誘惑挺大的,現在賀Y隱姓埋名,就是因為處境十分危險。(1937年8月,總部領導赴贛州與國民黨談判,賀Y得知訊息後找到總部領導,要求到新四軍,後來賀Y到了新四軍通訊處工作。)

想了一下,賀Y對劉鈞說。

“劉同志,現在這裡的工作需要我,我聽從黨組織的安排。”

劉鈞知道她肯定會這麼說。

“大姐,其實這次來我們還有一個任務,現在我們的游擊隊主要是靠繳獲維持日常開支,1000多號人的吃喝壓力很大……”

“我知道附近有一處資源,如果利用得好,可以為游擊隊籌集大量的經費,這件事如果有你參與可能更好!”

賀Y眼前一亮。

劉鈞細聲與賀Y交談起來,賀Y時而困惑,時而開心,時而沉思,最後微笑地點了頭。

走之前,劉鈞讓於德水拿了一支勃朗寧手槍和50發子彈給了賀Y,另外還有100個大洋,把賀Y開心得不得了。以前,她經常拿起時任獨立師師長也就是她丈夫的小手槍把玩,對於槍械她不陌生,只是手中一直沒有槍,讓她十分遺憾。

現在劉鈞送給她一支這麼漂亮的小手槍,她當成寶貝一樣藏了起來,然後滿臉笑容地出去了。

第二天,劉鈞他們又出發了。

一個小時的行軍,他們到了一個小村莊,此地屬於會昌周田盆地,地圖顯示小村莊叫田尾村,這個村看來已經破落了,沒有人煙。

村邊有一條小溪,溪水有些混濁,劉鈞蹲下身子,用手指沾了點溪水,果然是鹹的。據當時地質隊員向村民瞭解到,這個鹹水泉自古以來長年不竭,泉水有點鹹味,下游農田秋冬沒打霜卻有霜花,用這裡的水做不成豆腐,洗衣服有股黏糊糊的感覺,燒開水時鍋底會結一層水垢……後來,地質隊員順著溪水走到下游,在下游淺灰色泥岩風化層中,調查人員還直接發現了岩鹽結晶體和芒硝(霜花地),經過取樣化驗,發現氯離子、鈉離子超標達8倍以上,具備了成礦,儲礦的條件。

於德水他們覺得劉鈞奇怪,自從早上出發,他一直在沉思不說話,都是默默行走,也沒教大傢什麼,現在看到劉鈞在試溪水,也好奇地學著沾了點水舔了一下。

“鹹的……”於德水非常驚奇地叫了聲,大家也跟著試了一下,也是驚奇得很。

“大家覺得很神奇吧,這就是我帶你們來的主要原因!”劉鈞覺得這件事對他們七位戰士沒必要隱瞞,畢竟後續的工作也要他們參與的。他只是告訴他們,聽老農說過這裡的水是鹹澀的,可能下面有鹽礦。

一聽到鹽,大家就興奮起來 。這些年來他們飽受缺鹽的困擾,也經歷過沒鹽吃的痛苦,知道鹽的重要性。現在聽劉鈞說這裡有鹽,實在是太開心了。

“哇,如果找到鹽,我要給家裡帶一包鹽回去……”

“到時我們幾個人,每人背50斤回到營地,讓大家開心!”

“這裡的鹽多不多,夠不夠我們拿?”

劉鈞微笑不已:就這點格局?夠不夠?

1970年,經過地質大隊的鑽探,初步估計儲藏量有19億噸,這是什麼概念?

劉鈞帶著他們尋找溪水的源頭,發現源頭是從一處山洞裡流出來的。

劉鈞用工兵鏟把洞口的雜木撥開,露出一個可以供兩人一起進入的洞口,劉鈞留下兩名隊員在洞口外,他和其他幾個打著手電筒一起進去。

這個洞沒有人進來的痕跡,連野獸的糞便都沒有,因為洞裡面有一股滷水的味道。洞壁有點潮溼,也是鹹的,而且有的地方有類似霜花的結晶體。

劉鈞太開心了,這一趟沒白來。

他讓於德水幾個用工兵鏟將這些有霜花的土刮下來。

在鑿土層的過程中,劉鈞發現一些半透明玫紅色的石塊,試了一下,也是鹹的,這就是所說的岩鹽礦了。

劉鈞讓大家把身上的小麻袋拿出來,將這些鹽礦石裝起來。

來到村子裡,村子裡沒有人,房子都破舊了,門框都拆了。劉鈞他們找了好幾家,才找到一小鐵鍋,缺了一個口,已經

生鏽不堪,但還可以用。

在大家的注視下,劉鈞選了一些鹽礦石,敲碎後放進鐵鍋,倒上水,然後點火,看來是用煮的方式。

水燒開,一直煮,劉鈞讓於德水帶兩個隊員去各家的灶臺下找木炭,越多越好。

水燒開了,等鹽礦石溶解後,劉鈞在木桶上蓋兩層紗布,然後將煮出來的水倒進木桶,濾去雜質,濾過的水變清了;他將於德水找來的木炭用布包住,擱在木桶上面,將過濾後的水從木炭包倒下去,第二次經過木炭包過濾的水更清了。

然後將水再倒進鐵鍋裡煮,隨著水慢慢燒乾,一層雪白色的結晶就出現在大家眼裡。

“這就是鹽?”

“你們試一下”劉鈞笑著說。

大家迫不及待地試了一下,果真和平時他們食用的鹽一樣。

“我製鹽的過程你們都學會了嗎?”

“會了,要準備一口大鐵鍋,幾塊大紗布,木炭,木桶就可以製作了。”

“好的,開始幹活,我們就正式開始製鹽吧!”

……

第三天,劉鈞又回到蓮慈寺,小尼姑已經認識劉鈞,連忙去把賀Y叫了出來。

“你來了!”

劉鈞遞給賀Y一個塞著白布的竹筒,在劉鈞的示意下,賀Y拔出白布,看到竹筒裡雪白的鹽,非常驚喜。

“你們製作成功了?”

劉鈞笑著點了點頭。

賀Y試了一下,“太好了,跟我們平時用的鹽一樣。”

賀Y知道這個時期鹽是多麼的寶貴,蓮慈寺的煙火錢不多,每次只能買一點,而且有時候有錢都買不到,只能非常省著用。

現在劉鈞送來了他們急需的鹽,而且是自己製作的,按劉鈞的說法,要多少都有!

於是,劉鈞與賀Y商量下一步的工作。

這一次,劉鈞給賀Y他們帶來至少20斤鹽,當賀Y把這訊息告訴慧明庵主時,庵主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一個星期後,劉鈞他們每人帶了20斤鹽返回游擊隊營地。

當魏政委看到整整150斤雪白的鹽擺在他面前時,他懷疑自己在做夢。

這些日子以來,為了給游擊隊籌集食鹽,犧牲了好幾個隊員的生命,一些地下黨組織暴露而被破壞,現在劉鈞一下把這個最大的難題解決了,他差點以為是在做夢,不相信!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的資訊有點撩

ym賺錢啊

外來怪客

幸福的童年

末日:全球掀起變異狂潮

不響人

胃王

敗人惰傲

南來北往客的新書

南來北往客

文字背後的秘密

月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