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古怪

葉朔認識自己六嫂也有不少年頭了, 七歲那年寶玉閣前一見,到如今已有二十多年了,葉朔幾乎可以說是見證了對方從青蔥少女, 之後嫁入皇家, 到如今不問世事、心如死灰的全部歷程。

葉朔對六嫂算不上特別瞭解,但卻也知道自己侄兒在六嫂心中的地位就連他六哥都比不得, 所以說, 小明,只能暫時委屈你了。

在心中默默唸了一句,葉朔目光隨意一掃, 將底下眾人各異的神色盡收眼底。

一干朝臣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 聖上這麼折騰究竟是為了什麼,在他們看來壓根沒有這個必要,又或者說聖上這是又抽風了,純粹是想一出是一出。

若小皇帝是聖上的長輩也就罷了,為了彰顯後來者的寬容,新繼任的皇帝少不得要裝裝樣子,給自己前頭的那幾位改一改諡號表示表示。

但關鍵是聖上作為小皇帝的叔叔,且小皇帝登基時日不足一年, 在朝中並無根基,亦或者說,時至今日,小皇帝早已被世人所遺忘, 聖上又何苦舊事重提?一干弄不好, 非但產生不了任何收益, 反而麻煩。

就算是魏溫一時之間也沒能想明白自己這位表弟究竟想要做什麼,只見他稍作沉吟, 然後主動站出來,道:“敢問聖上,心中可是已有想法?”

“這…容朕想想。”

聽到“想想”兩字,兩位老王爺暗道果然,自己這個大侄子果然是臨時起意。

然而魏溫跟邢玉成看到的卻是上頭那人行雲流水般的動作,不過短短几個眨眼的功夫,“孝惠”二字便躍然紙上,中間半點卡頓都沒有,若說他不是早有預謀,誰會信啊!

然而除了深知葉朔脾性的兩人,其他人的注意力都被“孝惠”二字本身給吸引走了。

在不知道外頭都有什麼的情況下,所有人都覺得此舉純粹是勞民傷財,並且毫無意義。

見葉朔似乎是動真格的了,一開始還猶豫著要不要聽話的學生們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立馬就轉變了態度。

真是奇了怪了,都這麼多年了,自己這個侄子在這方面怎麼一點長進都沒有啊……

從前也是這樣,老師似乎是知道許多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的東西,如果不是有利可圖,老師必定不會無的放矢。

有些事情提前知道了,回過頭來思考的時候會覺得很容易,但如果是在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此舉可謂是要多瘋狂就有多瘋狂。

兩位老王爺見狀也沒什麼好說的,一旁的定王忍不住在心裡頭嘀咕了一句“就知道跟你感情最深的還是他們”之後,照樣也是捏著鼻子認了,站在定王的角度,他自然是希望葉朔念舊情的。

但是沒辦法,他們反對又能怎麼樣?銀子是人家聖上憑本事打回來的,他們想反對都沒底氣,再加上聖上決定的事兒,什麼時候因為他們反對而改變過?

最後的結果就是葉朔跟反對的大臣大吵了一架,由於大臣們沒有葉朔這麼利索的嘴皮子,又太要臉,最後硬是被葉朔要走了好大一筆銀子,專門用來做這件事。

然而他們如此表現,在其他大臣看來就是妥妥的應聲蟲,也不知道聖上究竟是怎麼做到的,竟能叫他們從頭到尾都這麼聽話。

這一手爛字不管再看上多久,兩位老王爺恐怕都習慣不了。

這麼一想,鄒烏他們心頭當即一定。

就算是旁人有意見也沒用,都得憋著,沒辦法,誰叫小皇帝有個厲害的叔叔呢,且這位叔叔願意拿這麼大的功績給小皇帝做遮蔽,掩飾小皇帝早夭的不足。

察覺到表弟/聖上心中已經有了主意,魏溫跟邢玉成也沒二話,直接就帶頭同意了。

這也就算了,聖上還要組建一支隊伍,然後出海。

小葉瑾從小就對他爹崇敬的不行,他六哥重病之時更是隨侍左右,可稱得上一句至孝,擇此二字作為新的諡號並不為過。

改諡號不是什麼大事兒,活人也犯不著為了已逝之人得罪上頭的皇帝,這件事很快就定了下來,亦或者說,底下的大臣很快就沒心思操心這個了,因為他們的皇帝說,想要造一艘大船,這船大到什麼程度呢?反正江南那邊在全力投入進去的情況下,沒個一年半載的是做不了。

葉朔培養出來的這群學生,雖然能在何相等人被辭官頤養時維持朝堂不亂,但畢竟數量有限,且不是人人都適合做官,所以朝堂之上還是有其他派系的臣子在的。

上頭的葉朔卻是不以為意,等小路子展示完畢之後,他便直接問了出來:“眾愛卿覺得如何?”

只是伴隨著聖上掌權時間越來越長,其他聲音也越來越小了,到如今,已然是不成什麼氣候了。

而伴隨著葉朔這次出征,兵權更是被他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此時此刻,兩位老王爺突然發現,在他們沒有察覺的時候,整個大周,儼然已經成為了自己這個侄子的一言堂。

如若造船出海之事最後也成了,他的鋒芒,勢必再無可阻擋。

過了好久好久,直到“退朝”二字響起,猛然回過神來,兩位老王爺既是震驚,又是複雜。

與此同時,後宮之中,由於何太后久不管事,再加上她刻意避諱的緣故,今天早朝都發生了什麼,她直到兩個時辰之後才知道。

當聽到“孝惠”二字時,何太后一個沒控制住,其中無名指的指甲由於太過脆弱,被她給掰斷了。

然而此時此刻,何太后卻顧不得這麼多,她猛地站起身來,急切的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回太后的話,奴婢敢以性命擔保,絕無一字錯漏。”傳話的小宮女就差沒有指天發誓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何太后忍不住一陣怔然。

在經歷過那麼多的事情之後,何太后早已心死,加上日日困於宮中,何太后更是心灰意冷,但即便這樣,小皇帝的早夭依舊是她的一塊心病,使得她耿耿於懷,以至於夜不能寐。

瑾兒故去時正值大周風雨飄搖之際,又因他年少且無建樹,大臣們對他自然不太重視,甚至有隱隱怨責他去的太快,將大周置於危險之中,至於瑾兒的身後事就更是草率,一把大火過後,就算是了結了那孩子的一生。

何太后自小便頗有才名,學識方面更是不輸男兒,先是皇子正妃,後又成為皇后,與還是攝政王的聖上一道垂簾聽政之時更是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錯漏,從頭到尾她都極盡小心跟謹慎,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故而何太后完全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有哪一點惹怒了上蒼,竟招來如此懲罰。

聖上也曾說過,若有機會必將為自己兄長還有侄子正名,但何太后並未放在心上,所謂人走茶涼的道理,她最是深有體會。

只是何太后未曾想到,聖上當初居然不是在安慰自己,他心中的確是掛念著瑾兒跟泰成皇帝的,這邊前腳剛打了勝仗,剛回到上京,第二天就把這事兒提上了日程,並且力排眾議,將“孝惠”二字做了瑾兒的新諡號。

慈惠愛民曰文,對皇帝來說是極高的評價了,不枉瑾兒死後焚燬屍身,最後以骨灰下葬,為身在疫中的百姓做了表率。

但隨即何太后又忍不住想,聖上如此行事,會不會是另有所圖?

並非何太后小人之心,只是坐在他們這樣的位置上面,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會像表面那麼簡單。

然而這麼想著的何太后又等了好幾天,也沒等到有人登門,就好像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一樣。

葉朔雖然是打著想讓六嫂也來幫幫忙的打算,但絕非是挾恩求報,若是六嫂有心便罷了,她那身本事本就不該繼續埋沒,若是無意也無所謂,人各有志,何必強求。

儘管小侄子留下的那道遺詔對葉朔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麻煩,但畢竟是小孩兒一片心意。這麼想著,葉朔腦海裡不經意間閃過小侄子的笑容,半晌後,他眼中不禁劃過一絲悵然。

若是小葉瑾還活著,如今也已經到了該成親的年紀。

為他們父子兩個正名,本身就是葉朔同小侄子當年就已經做下的約定,只是到今天,他才真正有這個能力跟功績來做這件事而已。

何太后見聖上以及皇后一家就好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般,這件事平平常常就這麼過去了,何太后看向窗外,片刻後,她輕輕的嘆了口氣。

事到如今,即便聖上另有所圖,她也認了。

已經沒有什麼好在意的了,既然如此,不如索性徹底放開。

何太后也想看看,當年那個扮作乞丐的七歲孩童,如今的聖上,究竟意欲何為。

不過短短几日的功夫,何太后走出呈安殿的訊息便不脛而走。

尖尖原本還在自己的府邸死死皺著眉頭,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麼,嘴上還時不時罵上一兩句。

同樣作為公主,之前太和殿那一幕總是在尖尖腦海裡揮之不去,如今乍然聽到何太后走出呈安殿這樣一個訊息,在加上之前種種,尖尖甚至還沒來得及仔細思考,幾乎本能的,一個猜想驟然間從她心頭掠過。

貌似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總覺得皇兄那邊有古怪啊。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行命人

張家小優

我不能沒有秘密

知名的幕後玩家

現代鬼差

耳東子辰

夢裡壁咚校花百次後,被校花反撩

無心煮酒

傳說從九十年代開始

青銅釣師

群穿:那些妃子竟然是我同學

時光吹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