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院試

黃長植拗不過自家兒子, 再說家裡也實在是忙不過來,便答應了讓程遠陪同黃寄北前往。

這次兩人沒再租馬車,而是蹭了趙從安家的車一同前往, 兩位考生正好做個伴。

他們提前半個月就出發了,到府城後還有十來天的時間可以準備,趙書吏拜託老友幫忙,訂到了離考場較近的悅來客棧, 這家客棧歷年來每到考試期間都會匯聚大量的學子,熱鬧非凡。今年客棧中居住了五十來名學子, 各個年齡段的都有。

這次參加院試的考生要比上次府試的人少些,但年紀跨度卻大了很多,其中不乏四五十歲的。但引人關注的還是年輕人居多,比如說上次獲得府試案首的容中縣才子李知秋,今年才剛十六,折柳縣縣令之子佟雲湘, 今年才十五, 兩人都是年輕有為, 長得又是一表人才, 在整個潤揚府都很有名氣。

黃寄北在客棧大堂裡也曾看到過這兩位才子展示過才華,的確是腹有詩書。瞭解了同期考生的水平後黃寄北心中也大致有底了。本屆學子中有真才實學的還真不少,但考試有運氣的成分,也要看臨場心態,黃寄北這次提前到來就是為了調整心態。

這天, 客棧大堂中突然又熱鬧了起來, 這次是背景之爭, 有個好出身或者好老師,那可是添彩不少的。像佟雲湘這種有家世背景的, 那教育資源肯定也不差,像李知秋是從名師,名師出高徒,他也就有了依仗。

“李公子的老師可是青麓書院的學生,師從周大家,而這次主考的學政大人正是周大家的愛徒,兩人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啊!”李知秋的擁躉者叫囂道。

“佟公子的父親佟縣令乃是戶部侍郎紀大人的同門,他們受教於國子監,接受的是朝廷正統的教育,更加清楚我朝科舉取仕需要的是哪種人才!”佟雲湘的追隨者也不甘示弱。

在座的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各抒己見,好不熱鬧。

真是年輕氣盛啊!

黃寄北這才覺得自己畢竟是個假少年,像這些話,他是萬萬不敢在大庭廣眾下說的,真是年輕無畏呀。

其實在其他人眼中,黃寄北這麼年輕就能來考秀才,也是很優秀的了。雖然這少年年紀尚小,但容貌俊秀,氣質斐然,若遇得名師,日後多加以歷練,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被吵了半天,趙從安過來約黃寄北一起出去走走。黃寄北正有此意。

這次的考號大了點,有一米五寬,如今黃寄北已經過了一米六了,睡覺的時候腿得彎著才行。黃長植和白氏都不矮,想必再過幾年自己應該能長到一米七五以上的,這個朝代的人普遍都不高,一米八以上的寥寥無幾。

“那是自然,若想進青麓書院,要麼有有識之士推薦,要麼靠自己考進去,你別看那佟雲湘看著不在乎,實則他一個縣令之子在青麓書院面前真不算什麼。”趙從安說道。

“那這書院定是很難進吧?”黃寄北問道。

的確,到年底黃寄北就滿十五了,已不是當初那個毛頭小子了,黃寄北長相肖似白氏,長相俊美卻又稜角分明,真真是骨相和皮相都經得住考驗。

“我的寄北兄呀,青麓書院那是那麼好考的呀,那可比考秀才還難,且三年才一次。”不過青麓書院每年冬天都會開放講學,屆時院外的學子也是可以去聽的,只是那青麓書院遠在青麓山上,從山腳到書院就要爬一個時辰,一般人吃不了這個苦的。”趙從安說道。

院試分兩場,第一場正試,第二場複試,要在考棚裡待三天才能出來,是以考生們這次帶的東西的比較多,入場檢查就持續了好久。

號房中有席子和被褥,席子還好,被褥這麼些年了,好多人用過,實在是讓人下不去手。好在現在還不冷,黃寄北自己也帶了一床薄被,若是突然降溫了,將考號的被子覆在自己的薄被上即可。考場免費提供熱水,這點不用擔心。

九月十九,是院試開始的日子。

這次的學政大人曾任職禮部員外郎,是永和十二年進士,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主考官。

黃寄北照例先搭好桌板,用抹布擦乾淨桌子凳子,再將考籃中的物品一一拿出擺放好。吃食他買了些不易壞的糕點,像是綠豆糕紅豆餅之類的,只不過剛才進來的時候已經被掰碎了,好在也不影響食用。

黃寄北默默的在心裡記下了青麓書院的名字,感覺到心底有什麼東西正在慢慢發芽。

“那這考試又是何說法呢,既然靠推薦進不去,那佟雲湘為何不考進去呢。”黃寄北問道。

卯時一到,考場開門,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搜身後,黃寄北終於進到了考場,來到了自己的號房。

“從安,剛才李知秋他們說的青麓書院你可有了解?”黃寄北問道。

“寄北兄,你竟不知青麓書院嗎?那可以大名鼎鼎呀,可以說,只要進了青麓書院,就等於半隻腳邁進官場了。”趙從安說道。

黃寄北不是沒過過苦日子的人,三天而已,他是來考試的,不是來享福的,堅持一下就行。

辰時,官差開始發放考卷。

第一場主要考經義和策論,只有開頭部分設定了少量貼經和墨義。相較於府試,難度一下子就提高了。

午時時分,黃寄北只吃了幾塊綠豆糕飽腹,喝了幾口水,就又接著答題了。考場裡有賣飯菜的,黃寄北沒那心思。

做完了貼經墨義和經義部分,已經是未時了,正是一天之中日照最強的時候,黃寄北這才停下來,整理好草稿,喝了點水,蜷起身子,在草蓆上合衣小睡了半個時辰。

睡醒後黃寄北舉手示意官差,要求去茅廁解手。解完手後黃寄北便又開始答題了。

策論的題目是:論始皇統六國。這個題目其實不難,任誰都能說上幾句。在這個平行世界,秦並沒有二世而亡,秦始皇去世後公子扶蘇登基,秦綿延一百多年才滅亡,當然之後也沒有漢唐等朝代,而是其他名號的朝代。古代中國的文化基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奠定基礎,故在這個平行世界,四書五經仍是主流。

黃寄北並沒有從軍事政治的角度去談論這個話題,而是從經濟文化的角度。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闡述了秦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對國家和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以及反過來這些是怎麼鞏固了秦朝的統治的。在軍事政治上取得統一後,這些後續的統一的完成才算是實現了真正的大一統。

黃寄北落筆開題,《禮記.中庸》記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洋洋灑灑幾千字下來,黃寄北竟不覺疲憊。不知不覺天色晚了下來,考號裡紛紛點上了蠟燭。一隻蠟燭燒完後,黃寄北這才寫完停筆。

晚飯考場供應的是包子、粥和雞蛋,黃寄北想著時間還長,便買了些,吃飽喝足後已是月上柳稍。

考場裡各種聲音開始多了起來,有些考生已經開始休息了,翻來覆去的,更有甚者發出了打呼聲。官差們巡視的更頻繁了。黃寄北想著今天已經都打好草稿了,不如先行休息,等明天再作修改謄寫罷。

說是休息黃寄北並沒有立即睡著,而是在腦海裡斟酌著白天的試題和解答,在腦中又對自己的回答做了最佳化,不知不覺中,沉沉睡去了。

卯時的更聲剛敲響黃寄北就醒了,天空即將破曉,此時距離午時交卷還有三個時辰。黃寄北先是根據昨天晚上的腹稿修改了草稿,改完後一個時辰過去了,黃寄北開始仔細謄寫。

這麼些年下來黃寄北每天堅持練字從未間斷,是以他現在的書法已是很能入眼了。為了不寫錯字,黃寄北特地放慢了速度。

在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時辰的時候,黃寄北終於完成了全部謄寫,這時他才長長的舒了口氣,癱坐在凳子上。

環顧四周,有的考生早已完成,一派氣定神閒,有的考生則還在奮筆疾書,已是出現焦慮之相。黃寄北覺得自己算是充分利用了時間的,不早也不晚。

既然已經謄寫好了,改動的空間也不大了。剩下的時間裡黃寄北再次檢查了一下貼經墨義和經義部分,檢查了策論的錯別字。時間一到,全部考生停筆。官差開始收卷,第一場考試就此結束。

這時大家有一個時辰的時間解決個人問題,一時間茅廁中人滿為患。

午飯黃寄北選擇了官府供應的飯菜,緊張的考試節奏讓黃寄北覺得有些犯惡心,只挑了些素菜食用,但為了補充能量,米飯還是要多吃的。

未時一到,第二場考試便開始了。這個時間正是一天中最容易犯困的時候,黃寄北塗了些清涼油在太陽穴,等待試卷發放下來。

這一場雜文佔了一半,剩下的算學和詩詞對半分。

黃寄北先開始做算學,用現代數學的話很容易就得出結果了,但這時在考科舉,你可不能寫一卷子的阿拉伯數字,得用古文的方法表述。好在算數不用講究什麼修辭,寫的簡潔明瞭,結果正確即可。半個時辰後,黃寄北就打好了草稿。

接著是雜文,雜文共有兩篇,一篇議論文,一篇應用文。議論文的題目是:論“懷才不遇”,應用文則是一份官場的日用奏疏。

黃寄北先寫議論文,一番思考後,以春秋時期人物伯樂和千里馬為喻,闡述千里馬為何會泯然於眾,卻又不一味把責任歸咎為伯樂無能,更從千里馬自身出發,講述千里馬的自我發掘之道。

黃寄北不是那種很偏激的人,他深諳中庸之道,或許這樣不易顯露鋒芒,但給人的感覺卻更為舒適,所說的話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寫完這篇雜文已是日落時分,黃寄北決定先休息,另一份應用文不易出錯也不易出彩,中規中矩的寫完就行,不用太急。

晚飯過後黃寄北開始構思詩歌,這次詩歌的主題是“秋”,很應景,也很老掉牙。這種題目大家都不會出錯,但也意味著很難拉開差距,不出彩就是出錯,所以必須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才行。

在夜色中黃寄北打著腹稿,作了一首又一首,直到沉沉睡去,終究還是不滿意。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降首席霸道寵

漁家小鎮

沒滿十八那年

雀的

契約嬌妻:BOSS太霸道

莉莉圖

異能:空氣為我所用

樹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