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如回南秦

說實話,成蟜已經夠聰明瞭。

一百個字!整整一百個字!不僅會念,還會寫!

朱襄看和成蟜緊緊握著毛筆,努力坐直軟趴趴的身體,在紙上書寫著斗大的字,心都要化了。

他不由提起嬴小政小時候的可愛。

“政兒小時候努力攥著筆在木牘上寫字。木牘太窄,政兒手一抖,那張木牘就全毀了。”

“政兒氣性大,總會撅了木牘,在椅子上滾兩下,然後繼續寫。”

“雪常說,政兒吃得多是因為動得太多,寫字都靜不下來……”

朱襄抵住嬴小政的腦袋,回憶往昔帶外甥日常。

子楚看著鼻子裡都快噴火氣的秦太子,道:“他現在氣性也很大。”

他看了自己舅父一眼。

嬴小政:“……”

“等出孝再去。明年二月出發。”子楚道,“真不知道你為何喜歡往外跑。”

嬴小政不想讓子楚舒坦,甕聲甕氣道:“君父,你該放我和舅父回吳郡了。”

子楚看著不可一世的兒子吃癟,心裡舒坦極了。

“舅父!不準再對外人說我小時候的事!”嬴小政生氣道。

子楚沒好氣道:“你這個太子不待在咸陽,若我有個什麼意外,你想帶兵打回咸陽嗎?”

藺贄壞笑道:“政兒,我們都是看著你長大,你阻攔什麼?朱襄不說,我們也記得。”

子楚大笑。

嬴小政這想法,是跟隨朱襄後逐漸形成的。

蔡澤心裡無奈。你不知道政兒為何喜歡往外跑,為何還要縱容政兒?

嬴小政道:“端坐宮中所需的那些本事,我不學也會。倒是宮門外的事,若當了國君之後就難以學到了。所以我要趁著君父在,趕緊多看看離咸陽宮最遠的地方是何樣。”

嬴小政毫不猶豫道:“好啊。”

嬴小政:“……”

子楚故作嫌棄道:“為君者就需要喜怒在心。大父就很擅長,活得很長久。”

子楚飛起一塊木頭鎮紙朝嬴小政飛去。朱襄立刻伸手接下,把鎮紙放回了子楚面前的桌子上。

好吧,的確如此。

朱襄慈祥道:“氣性大才好。心裡有什麼事就露出來,這樣心情才會好,壽命才長久。什麼事都憋在心裡容易得病。”

朱襄道:“我怎麼會對外人說?這裡沒有外人。”

他默默站直,不再用腦袋撞舅父。

朱襄一愣,然後把嬴小政的腦袋往旁邊推:“我居然無法反駁!”

面前都是看著自己長大的長輩,可惡!

朱襄總告訴他,國君高高在上,對庶民而言,就像是天上的仙神。

但這個國家是由庶民撐起基礎,如果國君看不到庶民,這個國家越高大越不穩固。

國君或許會低頭往下看,可他身居高位,庶民離他太遠,他往下看也看不到多少真實的東西。所以早年經歷過苦難,接觸過底層的國君,往往更容易成為明君賢主。

比如趙武靈王送了兩個被自己國家冷落的悽慘質子回國當王,一個變成了秦昭襄王,一個變成了燕昭王。

而且嬴小政也是個權力慾非常強的人。子楚雖然對他好,但他總覺得束手束腳,不如跟著舅父出去當一郡之首。

一郡之首也是首,離咸陽還那麼遠,與封國無異,他更自在。

子楚經過這段時間和嬴小政的相處,差不多摸清了嬴小政的性格。

以嬴小政骨子裡的霸道,若在自己身邊待久了,就算有朱襄說和,他和嬴小政也會生出矛盾。

一山不容二虎。不如把這隻小虎崽送去另一片廣袤山林,隨他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稱王稱霸。

反正有朱襄在,嬴小政就算再厲害也不會對王位起窺伺之心。

子楚對自己身體很清楚,他不大可能再有其他孩子。就算有,就算將來他年老之後嫉妒嬴小政,但他是秦王,他不會做對秦國不利的事。

只有嬴小政繼位,在最符合秦國的利益。這是從秦昭襄王時就已經決定的繼承人人選。就像是他的君父還是太子的時候,自己已經確定是第三任秦王一樣。

“我和政兒離開之後,你要保重身體。”朱襄囉嗦起來,“不要我前腳一走,你後腳就熬夜……”

子楚捂住耳朵:“行了行了,現在才九月,離你離開還早。”

藺贄不由大笑。蔡澤也不由笑了。

每次看到朱襄唸叨子楚,真是讓他們想把子楚當秦王都難。

說來朱襄在上兩任秦王那裡也是如此唸叨?哦,那沒事了,是朱襄的問題,不是秦王子楚的問題。

王翦佔領了直轅三隘之後,沒有繼續進軍,只是不緊不慢地加固關隘,整修城寨。

這種大型關隘都建立了小型城鎮,將士們駐紮時也需要有商業需求。所以在和平的時候,城寨有許多商人經過。

王翦佔領此地之後,立刻開啟了市場,招呼商人繼續行商。

江漢平原被開發得較早,經濟較為富庶,商人挺多。

秦國的商人也喜歡從漢水南下,在江漢平原上做完生意之後,透過直轅三隘前往楚國。

秦國原本以楚國插手王位爭奪,參與刺殺太子子楚為由禁止秦國商人與楚國經商。

當子楚看到楚國生亂後,就“施恩天下”,不僅出臺了一系列厚待宗室的政策,安撫因他被刺殺一事而緊張的朝堂,也重新允許秦國和楚國的民間交流。

王翦就守著這三處關隘收過路費,安靜地養起兵來。

給李牧當副將的時候,王翦學了許多李牧屯兵養兵的本事,現在正好用起來。

不然李牧帶兵打仗能自給自足,自己總向秦王要錢要糧,顯得自己很沒有本事。

王翦現在心裡已經與李牧比起來了。

王翦攻佔直轅三隘後,李牧也停止了出兵。

他此戰沒給秦國佔領多少地,只佔領了長江北岸的幾座城池。但天下無人敢說他此戰沒有收穫。

有本事的將領猜出李牧些許意圖,就拍著大腿感慨趙王愚蠢,居然將此將送與秦王;沒本事的人猜不出李牧的意圖,便閉著眼睛吹噓李牧,反正他們都知道李牧出戰必有所圖,吹就是了。

至於王翦那一戰,意圖倒是很明顯,不需要胡吹了。

楚王和景昭二氏的主事者一得到直轅三隘失利的戰報,立刻掛起了免戰牌。

本來他們想再打幾場,勉強分出個勝負後再談判,好決定誰分得更多的利益。現在雙方勢均力敵,若在這個時候談判,那恐怕誰都討不了好。

但情況已經不允許他們慢慢來了。即便楚王還在猶豫是否停手,魏、韓、趙、燕、齊國君都派來了使臣,希望楚國停止內戰。

他們不僅派遣了使臣,還派遣了聯軍駐紮在楚國邊境,大有楚國若繼續,他們就要攻打楚國的架勢。

廉頗也在楚國邊境屯田。

他徹底滅了周王室後,本來準備回咸陽拜見新秦王。但子楚發詔令讓他帶領五萬人繼續在楚國邊境屯田,不需要回來。

廉頗想了想,行吧。反正他也不想回去拜見那個被他揍過的秦王,太尷尬。

子楚在朱襄那裡當賬房先生的時候,常被藺贄和朱襄帶壞,做些讓長輩難以忍受的事。藺相如脾氣好,大部分時候都只是訓斥。廉頗那暴脾氣,上前就是挨個兩腳,把這三個小輩踢得滿地打滾。

廉頗抱著手臂,沉著臉想,自己居然把秦王踢得滿地打滾,同輩哪個將領能做到這一點?

白起都做不到。

“沒比過白起,李牧和王翦又起來了。”廉頗想起李牧和王翦的戰報,不由苦笑,“廉頗老矣,廉頗老矣,唉。”

他身後也已經年老的家丁廉原也跟著苦笑不已。

他也覺得將軍已經老了,該回咸陽養老了。

為秦國打下韓國多座城池,又滅掉東周國自立的代天子,將軍在秦國也是有不菲的戰功,可以回去安心養老了。

可將軍就是不肯服老,非要繼續待在戰場。

秦王也是,他就不能下詔讓將軍回去嗎?

“廉頗雖老,也強六國宵小之輩遠矣。”廉頗感慨完之後,放下手臂道,“哼,居然想嚇唬我,走,跟我去嚇唬回來。”

廉原嘆氣:“唯。”

是年十一月,廉頗星夜出兵,奇襲駐紮在楚國邊境的五國聯軍,俘虜斬首近萬人,迫使五國聯軍營地退卻五百里,不敢再西望秦國邊境。

原本五國聯軍在威懾楚國的時候,也挑釁秦國,故意駐紮在廉頗營地不遠處,時常騷擾廉頗。

魏、齊、韓、燕四國帶兵將領感慨,老將廉頗還是如此勇猛。趙國主將則一直沉默,趙軍計程車氣也很低。

廉頗雖然已經離開趙國近十年,趙國庶民可能都換了一代人了,但趙人仍舊口口相傳廉頗的名聲和冤屈。

趙軍中許多年輕兵卒都聽著廉頗的傳說長大,現在他們直面了廉頗,心中滋味難以描述。

趙國的保護神信平君,已經成為秦國的信平君,快十年了。

廉頗也看到了趙國的旗幟,他心裡唏噓了一會兒,打馬回營地,沒有太多感慨。

“瞅什麼瞅,叫你們瞅!現在看你們該敢不敢瞅。”廉頗嘀咕,“把俘虜都送到南秦種田去。朱襄和政兒又該去南秦了吧?不知道我送給他的工匠,他收到沒有。去南秦好啊,聽說那毒婦當秦王后了?早點去南秦,免得她給朱襄和政兒惹麻煩。”

“王后讓朕去見她?”嬴小政放下手中書卷,看著前來傳話的宮人冷笑。

宮人垂首。可能是宮殿裡爐火太旺,他臉上不斷落下豆大的汗珠。

“君父和舅父都再三叮囑朕,不可私下與她見面。”嬴小政慢悠悠起身,捋了捋衣袖。

宮人撲通跪下,臉貼在地上道:“小的這就回稟王后,太子事務繁忙,暫不能去。”

嬴小政揮了揮捋好的衣袖,背手:“不用,帶路。”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失業被雷劈,卻繫結超級錦鯉系統

楓橋十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