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粟米酒醉雞

嬴小政和藺贄鬧了一會兒,又規規矩矩和子楚行禮後,立刻跑到廚房來觀看朱襄做飯。

有喜歡享受的老寒腿秦王在,桌椅已經在咸陽盛行。朱襄家待客時坐席上,平時都用桌椅。

嬴小政坐在小板凳上,雙手捧著肉乎乎的臉,看著舅父忙碌。

在嬴小政離開後,藺贄只能去陪秦王。子楚看不下去,藉口跑到廚房幫忙。

蔡澤很快也來到了廚房。看蔡澤的表情,現場一定很肉麻。

又一會兒,蒙武也來了。

“我來幫忙剁骨頭。”蒙武解釋。

廚房裡打下手的廚子們:“?”

“好吧,把雞肉骨頭剔了。”朱襄不拆穿他,“會剔骨頭嗎?”

“先給君上端過去當下酒菜。”朱襄笑道,“希望君上別喝醉了。”

可惜現在沒有辣椒,蒸菜上應該放剁椒,才最為美味。

秦王不會和雪同席,那麼雪也沒必要為了秦王這麼勞累。該吃就吃,該休息就休息,做自己的事去,別管秦王。

蒙武眼神黯淡。

“親父,我們要回前院嗎?”嬴小政仰頭問道。

蒙武吞嚥了一口唾沫,道:“估計很難。”

朱襄道:“等會兒我做一道米酒魚湯。”其實米酒做成魚湯之後酒味就沒了。他就是應付一下蒙武,免得蒙武去偷喝泡過生雞肉的米酒,喝壞肚子。

朱襄笑道:“不過我們做廚子的,可以先偷嘗味道。”

蔡澤挑眉:“政兒一定想吃。你就不怕他哭鬧?”

蒙武將雞肉去骨之後,朱襄讓蒙武用刀背將雞肉拍松,用鹽和米酒浸泡。

蔡澤和蒙武立刻湊過來,享用廚子的特權。

明明是父親體弱,舅父非要拿我當藉口。

蒙武動了動鼻子:“這酒調味後還能喝嗎?”

朱襄道:“估計你喝不了。大部分都是君上喝了,少部分給白公和範公喝。”

做醉雞的酒也應該換成花雕。花雕醉雞比米酒醉雞肯定味道更好。如今米酒的酒精濃度還是差了些。

蔡澤扶額:“你別再記政兒的窘迫事了。小心他長大後生你的氣。”

“其實應該將雞肉卷浸泡在酒中一整夜,第二日吃味道最好。但現在沒這個條件,就切成薄片後浸泡,也能迅速入味。”朱襄道,“來,嘗一口。”

子楚滿意地牽著嬴小政去房間休息。

“對了,一定要告訴君上,政兒不能喝酒。”朱襄道,“小孩喝酒對身體不好。”

朱襄掂量了一下酒罈子。做了荷葉雞之後,酒水還有剩餘。他決定再做一隻醉雞。

朱襄將湯汁濾清後,裝盆放入涼水中冷卻,把浸泡好的雞肉用麻布裹起來紮緊,也放入蒸籠蒸制。

朱襄將蒸菜上籠時,湯汁熬煮得差不多了。

蒙武點頭。武將能剔人的骨頭,當然也能剔雞的骨頭。

嬴小政的嘴癟得更厲害。明明是你自己累了想休息。罷了,攤上這樣的父親,我還能怎麼辦?

嬴小政想著夢境中的君父,又看看這個體弱嘴硬的親父,老氣橫秋地嘆了口氣道:“好,政兒想睡覺。”

待雞肉卷蒸熟後,湯汁基本已經冷卻。朱襄將米酒倒入湯汁後,又將雞肉卷在涼水中冷卻,切片放入。

子楚想起前院的情形,臉色變得更差了:“你去睡一會兒,我陪著你。”

蒙武道:“我一定能喝兩大碗!”

蒙武眼神亮起。

朱襄把子楚和嬴小政趕走後,讓雪也去休息。

朱襄又讓蒙武將雞骨頭敲碎,放入八角、桂葉、紅棗、枸杞等香料,加入鹽、蔗糖、醢(肉和魚發酵而成的醬汁)調味上色,大火燒開,小火熬煮。

蒙武守著火,朱襄去做蒸菜。

蒙武只會說一個字:“香!”

蔡澤眯著眼道:“酒香濃郁,鮮美異常,就像是喝了一杯好酒。”

這點菜不夠秦王等大胃王吃,朱襄將牛、羊、豬的裡脊肉切片調味裝碗,用青豆、葵菜、豆苗、蘿蔔片、土豆片等墊底,上面澆一層醢和醋調味,入鍋蒸制。

朱襄道:“他為這件事哭鬧,我就給他記下來,等他長大了送給他。”

吃著充溢著酒香的肉,怎麼會不想多喝酒?

“廚房太悶熱,你把你兒子抱出去玩,別礙事。”看著子楚快被廚房的熱氣燻暈的模樣,朱襄道,“政兒風寒還未好,別又病了。”

嬴小政看了一眼滿臉細汗的病弱父親,癟著嘴乖乖牽著父親的手離開。

雪哭笑不得,雖然離開了廚房,但去了前院,給秦王隨時補充飲水瓜果點心。

小碗蒸菜既營養又美味,關鍵是特別省事。

蔡澤看著這一幕,笑著搖搖頭。這蒙武將軍還挺有趣的。

“我是他唯一的舅父,他怎麼會生我的氣?”朱襄有恃無恐。

春花為了情人和私生子要殺政兒,政兒都能選擇原諒。自己不過記錄一點政兒的黑歷史而已,他能把我怎麼樣?

“行行行。”蔡澤懶得和朱襄說了。反正政兒生氣了,還不是朱襄自己哄。

朱襄樂呵呵地將剩餘的調過味的米酒倒入鍋中,直接熬煮魚湯。

米酒魚湯據說是一道月子菜。其實營養和白水煮魚湯區別不大,但好吃就成。

當醉雞端上來時,藺贄終於得到了拯救。

他淚眼婆娑地給秦王佈菜:“君上,請吃……怎麼一股酒氣?”

“主父說,這道菜叫醉雞,千萬不能給政公子吃。”朱襄的老僕道,“孩童過早喝酒對身體不好。”

秦王嚥下一塊雞肉片,頷首:“聽到沒,政兒,不準吃。”

小睡了一會兒,算著吃飯時間拉著子楚過來的嬴小政義正詞嚴:“政兒已經長大了!而且這也不是喝酒,只是加了一點酒的雞肉,政兒可以吃!”

“不許。”秦王看著那一盤不多的醉雞,讓人倒了酒,無視嬴小政鼓鼓的腮幫子,與范雎、白起、藺贄推杯換盞,慢慢品嚐。

子楚牽著嬴小政坐下,看著嬴小政雖然滿臉不滿,但不哭不鬧的安靜模樣,再次對自己兒子的早熟和穩重重新整理了認知。

普通小孩,應該會為要求不被滿足而哭鬧不止吧?

很快,蒸菜和魚湯陸續上桌。等朱襄端著幾個泥疙瘩來時,菜終於上齊了。

范雎嘆氣:“朱襄,你可以把泥去掉後再端上來。”

朱襄解釋:“把泥殼打碎的那一瞬間,雞肉和荷葉的香氣會噴湧而出。這是吃荷葉雞最幸福的一刻。”

秦王好奇地招手:“快給寡人呈上來。”

秦王接過朱襄遞上來的小錘子,輕輕敲碎荷葉雞的泥殼。

正如朱襄所言,原本沒有任何味道的泥疙瘩,在泥殼被敲碎後香味噴湧而出,令人食指大動。

秦王喉頭動了動,笑道:“先生,在吃食上,果然還是該聽朱襄所言。你來試試!”

范雎接過錘子,也敲開一隻泥殼。雖然剛才聞到了一次香味,自己開殼時,感覺確實不一樣。

幸福什麼的沒感覺到,饞蟲肯定在動了。

朱襄用來做荷葉雞的是半大的公雞,分量不太大,所以就連嬴小政,他也準備了單獨的荷葉雞。

有了荷葉雞墊肚子,其他菜就足夠幾個大胃王大快朵頤了。

秦王對醉雞的興趣比荷葉雞還大。當聽說醉雞在酒水中浸泡一夜之後更為美味後,他命人取來更多美酒,讓朱襄多做一些。

朱襄道:“我把方子抄給君上的膳夫,浸泡時放入宮中冰窖,口感更佳。從我這裡送往宮內,味道就變了。”

秦王收下方子,還是將美酒送與朱襄。

一頓飯後,醉醺醺的秦王又握住藺贄的手,帶藺贄回宮促膝長談。

朱襄、子楚、蔡澤目送表情僵硬的藺贄遠去。剛看不到馬車的蹤跡,三人就立刻捧腹大笑。

“藺禮那個表情,真是笑死我了!”朱襄一手捂著肚子,一手拍著大腿。

子楚扶著門框,笑得直不起腰:“沒想到君上如此喜愛藺禮。”

蔡澤笑得都咳嗽了:“藺禮在藺公面前都很沒規矩,看見他正經了這麼久,真是有趣。”

三人說完,繼續大笑。

范雎揉了揉耳朵,有點想訓斥這三個年輕人。但看他們歡快的模樣,他嘆了口氣,揹著手回自己的院子,眼不見心不煩。

白起旁觀了許久,低頭對抓著他袖口的嬴小政道:“政兒,為何不去你舅父那邊?”

嬴小政冷哼:“不給我吃醉雞,不理舅父。”

白起失笑。

最終嬴小政還是沒能吃成醉雞。他暗暗發誓,等他長大了,一定讓膳夫每天給他做醉雞。

不過舅父會不會嘮叨,說天天喝酒對身體不好?嬴小政沉思,把舅父派去代替他巡遊天下好了。舅母也一起去。舅父舅母都不在家,就沒人管他每日喝酒。

嬴小政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想法就像是一個幼稚的熊孩子。

朱襄回到家後,家裡立刻熱鬧起來。

當藺贄終於從王宮逃回來後,家裡就更鬧騰了。

嬴小政天天跟著藺贄胡鬧,風寒雖然很快就好了,但耽誤了一點點學業。

范雎忍了許久,沒忍下去,以自己與藺相如有舊,算是藺贄長輩為由,把藺贄訓斥了一遍。

藺贄暗地裡吐槽,應侯和他家老父親怎麼可能有舊,有仇才差不多。

朱襄等人過了幾日安穩日子。秦王似乎有很多事要忙,暫時沒有對朱襄提交的文書下達指導意見。

待給藺贄的官職任命文書下來時,朱襄才被單獨召進宮中。

秦王坐在一個寬大舒適的椅子上,手中握著一卷紙寫成的文書。

朱襄回了一趟趙國,宮裡就大變樣,他都認不出來了。

秦人做事的效率確實太高了。

“朱襄,你觀察了寡人的國家,看到了什麼?”秦王放下文書,像寬和的長輩一樣,開口詢問道。

朱襄在秦王面前一直是實話實說的人設,他先誇讚了秦國對耕種的重視。

秦國在奪取周王室的地盤前,農耕很不發達。在商鞅變法時,秦人才逐漸重視農耕。現在,秦國對農耕的重視,到了與其他六國格格不入的地步。

六國煉製的鐵首先滿足兵器鑄造,秦國卻會分出份額推廣鐵製農具;六國只重視馬匹馴養,秦國專門派官吏管理和推廣耕牛;秦國還會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水利工程,為此可以減緩東伐的進度……

比如現在秦王得到了朱襄,就願意停下征伐的腳步,讓朱襄先把秦國的田地理一遍後,才繼續圖謀統一。

“秦國在兵力上與六國差距不大,無論是趙國的騎兵,還是魏國的甲士,只從戰力上來說,都能和秦國分庭相抗。但統一天下的一定是秦國,因為秦國的國力比六國加起來都強。”朱襄道,“他們輸了一場戰爭,就很多年緩不過勁。秦國只需要一兩年,就能再次征伐。打仗拼的就是經濟。”

秦王微笑道:“你肯定也有不滿意的地方。”

朱襄道:“是的。刑罰太重,法令過細,會約束秦國國力的進一步發展。即使亂世需要用重典,如果在地上撒爐灰的懲罰和殺人一樣重,這樣的重典就失去了意義了。”

朱襄不是比喻,而是秦律的確如此,在地上撒爐灰都會被施以嚴酷的肉刑。

秦王繼續笑著道:“那你認為,什麼時候寡人應該減少一些肉刑?”

朱襄想了想,嘆氣道:“交給下一任秦王,或者統一後的秦王。具體……我寫成文書給君上?”

秦王大笑:“朱襄啊朱襄,你終於肯為寡人做農田之外的事了嗎?”

朱襄嚴肅道:“我一直都願意。”

秦王擺擺手,笑道:“那你看好時機,該當國相的時候,還是該去當國相。”

朱襄訕訕道:“君上,不是我不想當國相,是真的做不好……”

秦王道:“那等你做得好的時候再做。聽蒙武說,你在想辦法讓廉卿和你的友人李牧入秦?”

朱襄深呼吸。秦王終於問這件事了。

他將話透露給蒙武,就等著秦王來問他。秦王晾了他好幾日才召見他,他都快沉不住氣了。

“我有辦法。”朱襄道,“廉公和李牧入秦後不一定會為君上所用,但趙國沒有了廉頗和李牧,就和亡國無異。能抵擋秦軍的,只有廉公和李牧。特別是李牧,他的用兵能力恐怕是第二個白公。”

秦王坐直身體,背離開了椅背:“李牧還未有戰績,你對他評價就這麼高?”

朱襄道:“李牧有戰績,只是他的戰績在於抗擊匈奴上。雖然我只會論兵不會用兵,但我能看出將領用兵的好壞。普通的將領只要自己作戰勇猛即可,良將只需要學會練兵即可,名將就需要天賦了。李牧有成為名將的天賦。”

秦王似笑非笑:“你還是向我推舉別人。照你這麼說,李牧就是趙國另一個馬服君?”

朱襄搖頭:“不,李牧是趙國的武安君。”

秦王面色微動,繼續似笑非笑:“你敢把這話告訴白卿?”

朱襄道:“敢。”

秦王嘆息:“照你這麼說,寡人要找白卿的接替者,秦國之類找不到,還得去趙國找李牧了?”

朱襄猶豫了一下,道:“這倒不是……”

秦王的身體往前傾:“你在秦國也發現了新的‘武安君’?難道是蒙武?”

朱襄又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道:“王翦。”

秦王微怔:“那是誰?”

朱襄道:“蒙武提過的一位年少的友人。他帶王翦來我家吃過飯。王翦給我的感覺和李牧差不多,白公也很喜歡他,說他將來一定能成為很厲害的將領。”

秦王嘆氣:“年少?唉。還有其他人嗎?”

朱襄道:“蒙武的兒子蒙恬也不錯。”

秦王嘆氣的聲音更響亮了。他扶額道:“蒙恬是嗎?我讓他給政兒當侍從好了。那王翦就給子楚當侍從。還有嗎?”

朱襄搖頭:“其他的就沒有了。”

秦王道:“看來寡人確實要想辦法讓李牧入秦。”

朱襄道:“君上,李牧入秦後,恐怕不一定會願意帶兵……不過君上若讓他繼續防備匈奴,他肯定願意。”

“那就去打匈奴。”秦王道,“寡人讓他築長城。”

朱襄使勁點頭:“這個他很擅長。”

秦王見朱襄討好的模樣,失笑:“但你要如何讓他入秦呢?”

朱襄道:“我想利用春花。春花是政兒之母,雖她拋棄了政兒,但這只是我一面之詞。她可能是遇到了危險,才無奈將政兒丟到我門口。她與政兒血緣割捨不斷,雖然我是政兒舅父,但她若回秦,政兒肯定會偏向自己的親生母親。”

秦王表情變得古怪極了,嘴角不斷抽搐:“你繼續說。”繼續胡扯。

朱襄道:“我是趙王的心病,而我一介平民在秦國的地位,都出自外戚……”

“停停停,”秦王擺手,“你的地位出自外戚?!你是秦國的長平君,你的封君可不是因為你是外戚!”

朱襄笑道:“的確如此,但在其他六國,他們雖聽聞過我的名聲,卻沒有親眼見到我做過的事。讓他們承認一個農人的兒子變成了大賢,被秦國重用,他們更願意相信我是因為政兒才得到君上的青睞。”

秦王再次嘴角抽搐。他扶額:“繼續。”繼續胡扯。

朱襄道:“趙王要動搖我的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送與我有仇的春花入秦。我想李牧是最適合擔任護送一職的人。”

秦王道:“你要將李牧扣留在秦國?”

朱襄冷笑:“趙王若讓李牧護送春花入秦,那就是明擺著拋棄李牧了。為了讓趙王拋棄李牧,就要用到廉公。君上,趙國在長平之約中贈送給秦國的城池,秦國現在暫時還不好管理,可否用它們來換廉公?趙王先逼走了我,又逼走了廉公,他還能留著李牧?”

秦王慷慨道:“可以。不過用五座城池就能換得廉公?”

朱襄點頭:“能。廉公此次出征燕國不僅讓燕人恨他入骨,讓其他五國都不敢對他伸出援手,他也得罪了趙國當政的貴族。為何趙王新提拔的人都會做出冬季播種的蠢事?他們為的就是讓農人的田地絕收,才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良田!”

秦王前傾的身體再次挺直:“這樣……居然是這樣?趙王愚蠢的行徑之後,還有這樣的原因?”

秦王說了幾聲“居然是這樣”,然後失笑:“廉卿斷了他們的財路,他們肯定恨廉卿入骨。但趙王現在已經不太蠢了,他給廉卿封君,就是做出了保護廉卿的姿態。他也知道現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廉卿。”

朱襄道:“趙國絕收的事是趙王的錯,怎麼能讓廉公承擔?只要讓人在六國傳播真相,讓所有人都知道廉公是為了趙王的愚蠢而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殘忍的是趙王,而不是廉公,燕國的仇人也是趙王,趙王自然會不敢保廉公了。”

秦王沉默了許久,他上下打量朱襄,心裡略有些不舒服。

雖然事實確實如此,但朱襄十分直白地說出這是趙王的錯,而非廉頗的錯,還是讓他有些膈應。

在這個世界上,王的錯自然都該由臣下來承擔。朱襄如此輕視趙王,是隻輕視趙王,還是對所有王都一視同仁?

秦王不喜歡莊子,就是不喜歡莊子輕佻的態度。身為王,他理應比任何人都高高在上。但朱襄這樣態度,似乎王也只是普通人。

不過秦王能對范雎拜了又拜,請求范雎幫助他。只要朱襄的計謀對他有利,他心裡膈應一下後就放到一邊,繼續道:“你是想逼趙王與廉頗決裂?”

朱襄再次點頭:“是。只要六國皆傳言燕國之事是趙王指使,那麼趙王身邊痛恨廉公的人肯定會對趙王說,如果趙王再包庇廉公,就是向全天下承認是他指使廉公。這時秦國以城池換廉公,他不僅能用廉公換取好處,還能將廉公身上的汙名轉移給秦國。”

秦王嘀咕:“這汙名對秦國來說倒是無所謂。你確定這樣就能讓廉卿入秦?”

朱襄拱手:“我願意親自去遊說。”

“想也別想,你好好待在咸陽。”秦王道,“你去了趙國還能回來?”

朱襄指著自己一頭白髮:“我可以扮作老人,他們認不出我。”

秦王擺手:“我會和先生商量。朱襄,你這計謀得逞,廉卿和你的友人可能都會厭惡你。”

朱襄道:“我願意承擔他們的厭惡。”

秦王笑道:“所以你不要告訴他們,這是你的計謀。廉卿不願意領兵,可以教其他人領兵。李牧不願意去打趙國,可以去打匈奴。他們都會成為秦國的助力。”

朱襄猶豫:“但隱瞞……”

秦王站起來,朱襄也立刻站起來。

“有時候撒一些小小的謊,對所有人都更好。”他走到朱襄身邊,拍了拍朱襄的肩膀,“你想好春花入秦後,你會有多大麻煩嗎?”

朱襄平靜道:“我不會有麻煩,夏同會處理好所有事。他連他內院的人都管不住,君上就可以放棄他了。”

秦王再次大笑:“的確如此。不過你讓春花入秦,只為了李牧嗎?”

朱襄道:“還為了政兒。聽太子說,許多人遊說他,讓他給政兒找個養母。政兒不需要養母。”

政兒不是夏同,還只是一個孩子。只要有了養母,政兒就要和他分別,去養母身邊,受養母的鉗制。但政兒一直沒有母親,也不符合禮法,所以最好是政兒的親生母親回來。

就算春花再愚蠢,只要夏同不給她愚蠢的機會,就不會有問題。

而且就算夏同管不住春花,還有他。

“你這一切都建立在政兒一定會相信你,不會投向他的親母。”秦王道,“你不怕政兒被他的親母籠絡?”

朱襄得意地笑道:“政兒絕對不會。政兒聰慧極了!”

秦王想了想政兒的模樣,也不由笑道:“的確如此。”他也很難想象政兒被拋棄他的親母籠絡的模樣。

別人都以為政兒只是一個孩童,可能對幼年之事記憶不深。但秦王問過政兒小時候的事,政兒對不到一歲的事都記得很清楚。所以春花騙不了政兒。

“你居然會用出這些陰謀詭計。”秦王道,“你還有什麼計謀嗎?”

朱襄想了想,道:“還有……如果我去長平,或許三晉之地的人會蜂擁而至,投靠秦國?”

秦王無奈:“想也別想。你是想三晉之地都派兵來抓你吧?”

朱襄訕訕道:“我倒也沒有那麼重要。不過秦國比其他六國都強大富裕,就算現在不動兵鋒,想要吸引更多的庶民和士人也很容易。或許一些城池不用打,就能有人獻給秦國。我回去給君上寫個文書。”

秦王道:“你是說你老師荀子所說的王道之師仁義之師?”

從秦王嘴中聽到“王道之師仁義之師”,朱襄雖然感到惡寒,但還是點頭:“是。秦國現在實力上已經到了可以統一六國的地步,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那麼接下來可以找一個正義的旗號,為統一後做準備了。”

秦王嘆氣:“那個時間的問題,是十幾年,還是幾十年?”

朱襄道:“反正……應該不到三十年?”

他就不信現在的秦國能比沒有他的時候統一時間更晚。

秦王面色古怪:“你是說,在子楚或者政兒手中,秦國就會統一?”

朱襄點頭如搗蒜:“肯定!”

秦王嘆了口氣:“希望你說的能實現。”

真的會這麼快嗎?秦王其實有點不相信。雖然現在秦國很強大,但秦國不是第一次強大。六國加起來的實力也很驚人。

秦國真的能在短短三十年內就統一天下嗎?

只要六國還有一個雄主,秦國就做不到啊。

但朱襄身上有諸多神異之事,宮中方士皆斷言,朱襄就是上天派來輔佐秦國一統天下的姜太公。

那麼朱襄的判斷,或許就是預兆了天命吧。

秦王低頭看了一眼自己枯樹皮一樣的手,笑著搖搖頭。

他又拍了拍朱襄的肩膀,道:“朱襄,不是想種地嗎?藺贄帶來的棉花種子,你去種吧。”

朱襄愕然:“君上,你要趕我走?”

秦王搖頭:“你的本事確實在田地裡。我今日聽了你獻了這麼多良策,足夠了。接下來,你好好關心地裡的事,讓秦國有更多糧食和衣物。”

朱襄跪地道:“臣領命!”

秦王扶起朱襄,沒有再說話。

他命朱襄退下,自己回到椅子上,沉默了半晌。

今日朱襄的表現,是完全心繫秦國,願意為秦國做事了。

他很欣喜。

不過,還是讓朱襄繼續種田吧。

秦王沒想到,自己居然如此仁慈了。不過偶爾仁慈一下,他的感覺也不錯。

“連先生都漸漸對朱襄視若晚輩,我也難以對朱襄硬下心腸啊。”秦王感慨道,“朱襄真是一個神奇的人。”

朱襄出宮的時候,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他看了一眼系統,秦王對他的好感居然變成一顆心了。

朱襄挺驚訝。這麼看來,秦王的好感度漲得比他想象中的快多了。他以為自己要對秦王賣很久的力氣,才能讓好感度上漲呢。

他清點了一下現在的好感度,整理了一下種子倉庫。

藺贄的四顆心的好感度,他回到秦國後抽掉了。藺贄的好感度贈予的東西,與藺贄本人一樣不走尋常路,讓朱襄頗為無語。

藺贄的一心好感給了他香草,二心好感度給了他黑胡椒,三心好感度給了他辣椒,四心好感度給了他水稻種子。

朱襄總有一種白抽卡了的錯覺。

看看人家夏同三心給的什麼?!土豆!!

看看別人二心給的什麼?!小麥!!

你三心給我調味料,四心只給一個水稻,你好意思嗎?!

朱襄還以為,藺贄會給他奉獻紅薯玉米之類的好東西呢。結果就水稻?就這?

雖然現在的水稻的口感和產量都極差,有了新的水稻種子,對南邊領土的開發非常有利,但朱襄還是認為藺贄的好感度在玩他。

他非常生氣,連續做了三天藺贄不愛吃的鴨子肉。

藺贄滿頭霧水,不知道哪裡得罪朱襄了。

不止藺贄,其他人積攢的好感度抽獎也沒有抽出好東西。

朱襄現在得到了大蒜大蔥,連黃瓜西紅柿冬瓜南瓜這些心心念唸的蔬菜一樣都沒有,更別說水果了。

按理說,系統應該能抽出水果啊。難道水果比糧食還難抽嗎?還是說,抽什麼東西和給予好感的當事人也有關係?就像藺公的贈別禮一樣?

如果是這樣,藺贄再吃三天鴨子肉吧。

這時的水果種類十分稀少。蘋果的原身柰基本沒人吃,北方主要吃棗和慄,南方主要吃橘和柚。“江浦之橘”和“雲夢之柚”是如今公認的最美味最高檔的水果。

桃子李子梅子雖然也有種植,但因為大多過酸,所以更常製作果脯或者做成果汁當調味品。

如今醋是一種很稀少的調料,要釀酒的熟練工才會釀造醋。直到魏晉時期,醋這種調料仍舊是高檔品。所以民間的酸味調料基本都是梅子汁、桃子汁、李子汁。

因為長江流域離咸陽很遙遠,所以“江浦之橘”和“雲夢之柚”運到咸陽來,已經不太新鮮。秦王慷慨地送給政兒橘子和柚子,朱襄嚐了嚐,直接吃根本吃不下去,只能用糖調味做成菜餚或者果脯。

其實秦王自己也是這麼吃的。

朱襄非常希望能吃到後世甘甜可口的水果,比如夏天怎麼能沒有西瓜?

“藺禮真是沒用。”朱襄再次抨擊藺贄。

四心好感度“刎頸之交”,他一輩子可能很難再有第二個。他對藺贄報以了最殷切的希望,但藺贄辜負了他。

今天吃烤鴨吧。

朱襄回到家,將王宮裡的事告知了家裡人。

他對已經熟悉起來的范雎道:“應侯,真不能讓我也幫點忙?”

范雎跟驅趕蚊蟲似的:“去種你的地。”

白起也附和。

朱襄欲言又止。

曾經讓六國小兒止啼的武安君,怎麼到了自己家之後就變成了應侯的應聲蟲?

“白公,你要不要和我一起搬到郊外去種田?”朱襄問道。

白起愣了一下,點頭:“好。”

又要用離間計,應侯肯定該回朝堂了。左右他無事,繼續跟著朱襄吧。

朱襄舉家搬到咸陽城外秦王的田莊時,蔡澤、藺贄、子楚都沒有同行。

蔡澤、藺贄、子楚也要去幹活了。藺贄給秦王當內吏,蔡澤此次要參與對廉頗、李牧的離間計。而子楚,則要以秦公子的身份去北方邊境與戎狄部族商談新的盟約。

子楚代替秦王與戎狄部族會面,太子柱的其他兒子嫉妒得眼睛都要紅出血了。

太子柱敲打了公子子傒後,其他公子都安分不少。現在他們又有些騷動不安。

秦國的繼承人制度並非是嫡長子制度,這一點也是六國詬病秦國是“蠻夷”的原因。秦國繼承人是“勇武者居之”,且“無寸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子弟為匹夫”。

雖然這“勇武”基本變成了秦王憑藉喜好立太子,但其他秦王的親兒子,沒有功勞仍舊沒有封賞。

太子柱有二十多個兒子,子楚一個人獨得這麼多功勞。即便一些人對爭奪秦王的位置沒有興趣,但他們好歹也想要一個封君。子楚就顯得特別扎眼了。

子楚強有力的支持者——長平君朱襄,也成了他們的眼中刺。

他們不敢直接對長平君朱襄出手,但他們可以挑撥長平君和子楚之間的關係。於是迎接嬴小政的親母春花入秦這件事,就在朝堂上被提起了。

嬴小政得知此事,氣得吃了兩大碗飯。

朱襄捏下巴。這該不會也是秦王和應侯的算計吧?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禽獸堆裡的求生日記

週日007

雲墨:線上發糖!

終焉西琳

娛樂圈裡的異類

我不是老色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