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物理大咖中的王者第三更,求訂閱

在江東和同學們們在操場揮汗如雨的踢球時,在學校的其他地方,有的人在圖書館裡讀書,有的人在趕作業,有的人醉心於研究。

總之,此時古晉大學和南洋所有的大學一樣,雖然是週末,但是所有人都在忙碌著,運動同樣也是,更好的身體是為了更好的研究。

傍晚五時許,天空突然下起了了雨。

其實,雨一點都不突然,畢竟,現在是雨季,晴天才是意外。

悶熱的天氣立即變得涼快了很多,不過這雨水也很惱人,畢竟,誰都知道現在已經進入了雨季,一旦下起來可能就沒個停的時候。

雖然下起了雨,但是溫度卻也不低,室內的溫度也不低,溫度計的水銀柱仍然穩穩的定在32度,天氣依然非常炎熱。

在倉庫裡忙活了一天的陳樞哲,雖然感覺有些累了,但仍然沒有休息的意思,盯著倉庫裡的裝置時,他的目光變得有些激動。

去年,在李毅安提出了半導體“PN接面”之後,如何將理論轉化為現實,能夠成功的研製“PN接面電晶體”就成為了各國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這期間,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可行性的方法,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單晶體”這一設想的提出,它開啟了人們思想的火花。

同樣也啟發了陳樞哲的靈感,他大膽的提出了一個設想半導體“單晶體”,他認為,需要先製造出一個大的“鍺單晶”,才有可能進行P結或者N結的摻雜。

那麼下一步,就是製造相應的裝置了,儘管他的理念並沒有獲得外界的支援,但是作為古晉大學化工系講師的他,還是在兩名機械系的同事的幫助下,共同設計和製造了一臺能夠滿足晶體生長的簡陋裝置,這臺裝置採用的是大型捲簾門的驅動裝置和感應線圈等零部件製成的簡易機械,雖然說起來很簡單,可是這臺裝置,卻足以載入人類文明史,它的出現即將改變所有的一切。

“連續直拉法,”

點著一根香菸,狠狠的抽了一口,陳樞哲說道。

“這是波蘭科學家揚柴可拉斯基,他在1916年研究金屬的結晶速率時,發明了這種方法,不過這種方法一直不為外界重視,我認為用這個辦法,完全可以的拉出了鍺單晶。”

“陳老師,只要你決定了,那咱們就開始的。”

林書棟和文遷益在一旁笑道。

他們是大學同事,同樣也是大學校友,都畢業於西南聯大,4年前加加入搜尋隊後,又被派到美國留學,到了南洋後又被分到古晉大學,校友與戰友的感情自然遠超過其它人,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毫無怨言幫助其研究的直拉裝置的原因。

用力的抽了口煙,陳樞哲他們就忙活了起來,接入電源入石墨電阻開始加熱,將裝在高純度石英坩堝中的多晶鍺熔化,然後將籽晶插入熔體表面進行熔接,末端裝有晶種的棒被緩慢地下放到熔融狀態的鍺中。棒以逆時針方向旋轉,坩堝以順時針方向旋轉。隨後,旋轉的棒被極慢地向上提升,這樣,近似圓柱體狀的鍺晶棒就能在下方形成。透過繼續提拉然後慢慢地、慢慢地“拉出來”,最終形成一個又長又窄的鍺單晶。

在鍺單晶被拉出來的時候,陳樞哲他們的臉上溢位了滿面的笑容。

“成,成功了!”

沒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種淡淡的釋然,似乎這一瞬間是理所當然的一般。

沒有任何突發的靈感,只有長達十一個月的努力與付出,在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之後,終於,在48年的歲末,他們拉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鍺單晶。

單晶體的生成後,對陳哲樞等人是好評如潮,各種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鍺單晶的成功製成之後,PN接面電晶體的研製就如同囊中取物,曾經遙不可及的一個目標,似乎一下就在眼前,變成了唾手可及。長虹無線電實驗室的化學家蕭光熾第一次率先採用了陳哲樞的方法,透過在晶體生長過程中向熔融的鍺滴入了微小的雜質顆粒,最終形成了一個非常簡陋的PN接面,這也是世界第一個PN接面。

與47年過了幾個月,才知道電晶體發明不同,這一次,李毅安是在第一時間知道的這個訊息,畢竟,這意味著他的理論變成了現實。

一時間,各地物理學家們,都毫不吝嗇的給李毅安發來了賀電,曾幾何時,PN接面的理念構想,在很多人的眼中不遠就是“國王的幻想”。

現在,它終於被證實了。

一時間各界對李毅安這個大物理學家的各種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拾。總之,曾幾何時,他是國王,而現在,他是一個擁有國王頭銜的大物理學家,雖然此時,大家還不知道PN接面電晶體會如何改變世界,但是錦上添花嘛,大家都很熟的。

面對外界的恭維,李毅安卻顯得很淡定,透過新聞發言人向陳樞哲、蕭光熾等人表示祝賀的同時,他就離開總統府。

儘管他的內心也很激動,但是,現在他似乎已經接受了這種驚喜。

約了袁家騮在科學城附近的水庫見面,袁家騮見到李毅安的時候,他正在湖邊釣魚,整個人看上去完全不像個物理學家。

“釣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聽見了腳步聲,李毅安頭也不回的說了一句,他的目光始終注視著略有些漣漪的水面,

“這個水庫裡放養著婆羅洲沒有的鯉魚和草魚,在長安的飯店裡吃到的鯉魚,只有這個水庫才有。”

“這個我倒是不知道。”

袁家騮坐到旁邊,拿起釣杆說道,

“我以為這裡原本就有呢?沒想到和老虎一樣,是從唐山引進的。”

“是華南虎。”

李毅安把魚竿固定好,他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肩膀,

“華南虎是唐山特有的虎種,嗯,我從湘省、粵省和閩省、那邊引進了137只,放養在幾個自然保護區中,它們和本地的動物也沒有什麼區別,已經在這裡落地生根了,就像我們一樣。哦,對了,我們還在卡普阿斯河、巴里託河放養了五十六條白鱀豚,現在它們已經開始繁育了”

提及這些在另一個世界消失的野生動物時,李毅安神情顯得頗有些許得意。

這些動物都是華夏特有的物種,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滅絕,為了彌補某種遺憾,在引進移民的同時,李毅安還引進這些將會滅絕的動物,甚至還引入了長江白鱘,只不過後者繁育受限於溫度、洄游等原因等原因,並不怎麼成功,不過動物學家還是在高原河道找到人工養殖的辦法。

將來,也許有一天,它們還會重新回到那片土地,繼續在那片它們生活了億萬的土地上繼續繁衍生息。

說著頓了頓,寒暄的話語算是說完了,袁家騮很直接向李毅安表示了恭喜。

“謝謝,其實”

李毅安笑道。

“相比於我的理論,我更在意的是我們的人,實現了他。”

“確實,是我們的人實現的,這很不容易。”

袁家騮自然明白,他話裡的意思。自己人實現這個理論,總好過外人搶先實現。

“我們現在正在各個領域追趕歐美國家,半導體,全世界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我們只要抓住機會,還是有很大希望領先世界的。”

古晉大學那邊的驚喜,讓李毅安思考了很多。甚至來釣魚也是為了能夠冷靜下來思索一些事情,比如下一步該如何引導?

如何實現11大於2的發展?

暫時還沒有得到答案。

但是,他轉身看向袁家騮,說道。

“怎麼樣,在研究所裡還適應嗎?”

在袁家騮夫妻來到南洋後,他們就進入了物理研究所繼續從事物理學研究與教學。

“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就是和過去一樣從事物理研究,環境比在美國好多了,至少,這裡是自己的家。”

“家”,對於像袁家騮這些海外遊子來說,“家”是一種極其特殊的存在,美國再好從來都不是他的家,南洋,卻是他們某種意義上的家。

“家啊”

微微點頭,李毅安說道,

“有一件事情,需要提前告訴你我們要研製原子彈了。”

袁家騮幾乎脫口而出,

“是需要健雄參加嗎?”

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計劃啟動之後,嫂子可能需要暫時離開科學城。”

深深的看了李毅安幾眼之後,袁家騮思索了一會,說道,

“也許我也能幫得上忙的。”

作為物理學家的袁家騮確實能幫得上忙,原本就已經料到這個答案的李毅安,說道。

“原子彈的研究關係重大,我們將會在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到時候,可能會影響到你在學術上的成就。”

這是朋友之間的提醒,袁家騮皺起了眉頭,他的臉上似乎有些不悅,因為這個提醒。

袁家騮瞥了一眼突然間起了波瀾的湖面。

“有魚上鉤了!”

懇求各位大佬繼續支援!求訂閱,求月票,求包養!拜謝!!!建了一個書友群:739209015歡迎大家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婚入迷途,嬌妻有罪

軒阿幾

狐妖,我的病嬌媳婦

累不雷

我在學院學捉妖

浮縭

仙幾許

夢醒的夢

無意,跑到七十年代,等待求援

書蟲冬藏

綜穿之拯救男二

青木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