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以核平的名義第二更,求訂閱

在廣島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時候,全世界一片平靜。

在遭受原子彈轟炸之後,全世界為之歡呼。

沒有人知道兩萬噸TNT是什麼樣的概念,其實,也不需要知道。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戰爭要結束了!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的是,戰爭不過只是剛剛開始。

和所有的盟國元首一樣,李毅安是在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幾個小時後接到的訊息。

“小男孩啊”

如此感嘆一聲,李毅安就站起了身,然後說道。

“去南洋大學。”

為什麼要去南洋大學,當然是去物理系了。

在南洋大學物理系,雲集著上百位德國物理學界的大咖,儘管為了拖延德國研製原子彈的速度,海森堡等物理學家被美英情報部門定點清除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曾經在物理學上遠遠領先於世界的存在,人才充足的會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比如現在南洋大學物理系主任古斯塔夫赫茲,不僅是知名的物理學家,而且還是25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在物理系內有300多名來自德國的物理學家。而從整個南洋大學來說,有足足2700多名德國的專家教授,甚至就連同大學圖書館裡的許多書,也是從德國搬來的,那些書本上甚至還蓋德國大學的印章。

而在德國還有來自各個科技領域的數千名專家教授和他們家人,正等待到前往婆羅洲,他們的到來,將會讓建設中的幾所大學一躍成為一流學府,當然,這也意味著學生們需要熟練的掌握英語。

畢竟對於那些德國教授來說,用華語教學顯然不現實,用德語吧,國內的學生基本上沒有學過德語,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英語授課,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英語,以至於不得不在課堂上配上翻譯,在德國會英語,尤其是專業英語的德國人,肯定比會華語的要多的多。至於國內會專業德語的,那不是翻譯而是專家。

對於幾萬名來自唐山的學生來說,雖然他們或多或少都會說英語。但英語教學也絕對是個考驗,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學習英語上,在校園裡,他們也儘可能的用英語對話,以儘量適應語言環境,儘快投入到學習之心。

進入物理樓後,所有的學生們都在那裡談論著什麼。

儘管他們的英語或流利,或磕磕拌拌,但是李毅安還是聽到了一個單詞“Abob”,這是人們從收音機裡聽到的新單詞原子彈!

“原子彈,它可以結束一切戰爭,只有有了原子彈,任何國家都不再入侵我們了”

“沒錯,那怕原子彈永遠都用不上,只要有了它,就沒有人敢再侵略咱們!”

聽著學生們的討論,李毅安默默的點著頭。

“看來,大家想的都一樣。”

對於剛剛經歷了抗戰的國人來說,原子彈不僅僅讓他們看到了戰爭勝利的希望,同樣也讓他們意識到這種武器的重要性,沒有任何國家會對有核國家宣戰的。

其實,原子彈的作用,大抵上也就是如此。

威懾!

很快,李毅安就在物理系的大辦公室找到了古斯塔夫赫茲,不僅僅有他,還有幾十位物理學家,煙霧繚繞的辦公室裡,氣氛顯得很怪異。

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他們似乎有些慶幸,慶幸德國投降的早,要不然原子彈很有可能會扔向德國的城市。

而在另一方面來說,他們同樣也意識到,這個世界被改變了。

“現在,我終於明白,海森堡他們為什麼被刺殺了!”

說話的教授狠狠的抽了口煙,說道。

“因為美國人害怕他們研究出原子彈!”

“就是因為這個理由,我們很多朋友都死於暗殺”

看到走進辦公室的李毅安,古斯塔夫赫茲連忙迎接道。

“長官先生,你怎麼突然”

其實一點都不突然,古斯塔夫清楚的知道,這位長官先生的來意,這個時候,他來到物理系還能是為了什麼呢?

不等李毅安開口,一名教授就說道。

“長官先生,為了和平,你們需要開展原子彈的研究,否則,美國人揮舞著原子彈,會訛詐所有的國家!”

對於經受了幾年美國轟炸的德國人來說,要說對美國人沒有敵意,那是騙人的,況且是這些曾經遭遇過“暗殺邊緣”遊走的物理學家。

“你是?”

“尼古拉斯里爾。”

聽到這個名字,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在李毅安的腦海中浮現。

尼古拉斯里爾,雖然是德國人,但是在蘇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被授予勞動英雄稱號和列寧勳章以及鐮刀斧頭金質獎章,在33人組成的獲獎名單中,他位列第23位。是獲獎者中唯一的外國人,和庫爾恰托夫、澤利多維奇並稱蘇俄核彈之父!

雖然想不起來,自己是在那篇文章中看到的這些,但是這麼一位“核彈之父”,就在眼前,而且還主動提出要研製原子彈。又怎麼可能不讓李毅安激動呢?

“伱認為我們應該研究原子彈嗎?”

“是的,長官先生,這種武器是一種毀滅性的武器,如果你不能擁有他,將來勢必會面對他人用原子彈作為威脅,長官先生。”

尼古拉斯語氣顯得極其的認真,在場的物理學家無不是紛紛表示贊同,他們到底是為什麼贊同?

是國際主義胸懷嗎?

顯然不是,無論是尼古拉斯,還是古斯塔夫或者波澤、阿爾登他們之所以主張研究原子彈,只有一個原因他們是德國人。

在他們看來,德國同樣需要原子彈,他們或許會在這裡工作十年,二十年,但最後總會返回德國,他們或許無法把原子彈帶回德國,但是知識就在他們的大腦之中。

等回到德國之後,他們可以用大腦裡的知識為德國製造原子彈。

前提是嗯,他們在婆羅洲就研製出了原子彈!

所以,為了心中的祖國,他們是希望能夠進行原子彈的研究,從而讓未來的德國擁有自衛的武器。

但是,他們顯然弄錯了一點德國不但永遠都不會研究原子武器,甚至最後就連核電站都為了環保直接廢了!

這反思,絕對到家了。

只不過現在眼前的這些德國人顯然是沒有經過反思的,他們甚至還對以美國,英國,俄國為首的盟國有著怨念。

正是這種怨念,讓他們做出了選擇。

“長官先生,研究原子彈不僅僅是為了自衛,同樣也是為了世界和平!”

面對科學家們的踴躍,李毅安又怎麼可能會拒絕呢,他沉思片刻,說道。

“我再考慮一下吧。”

還考慮什麼,根本就不需要考慮,但有時候還是需要裝一下嘛!

等到進入古斯塔夫的辦公室後,李毅安問道。

“你覺得呢?可行嗎?”

他之所以來到這裡,並不是為了下令研製原子彈。為了詢問以現在婆羅洲的環境,有沒有機會研究原子彈?

原子彈是任何一個國家,或者說,任何一個想要國際社會上有發言權的國家,不可或缺的武器。

“長官先生,從理論上來說完全可行,目前婆羅洲有接近1400名物理學家,其中在大學和技校任教的有700多人,在研究所工作的500多人,還有100多人在公司企業中工作,雖然人數是少了點,但是物理系是最大的院系,四年後,每年都會有超過3000名學生畢業,他們都是研製原子彈的人才基礎。而且我們還可以在德國繼續招募相關的人才。”

仔細思想了一會,古斯塔夫說道。

“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在婆羅洲的工業基礎薄弱,還不能夠支撐起原子彈的製造,所以,我個人認為,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成立研究團隊進行原子彈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此同時透過大學的培養人才隊伍,第二步是完善工業基礎以及尋找鈾礦或者穩定的鈾礦供應,第三步,是進入實際研究生產階段。整個周圍期是十年。”

不得不說,古斯塔夫的建議還是非常客觀的,李毅安微微點頭說道。

“嗯,你先擬定一個方案,然後以書面報告的方式,遞給我,我會親自批准這個計劃”

想了想,李毅安又補充道。

“不過要注意保密,畢竟,我們誰都不想舊事重演,你說是不是。”

李毅安提的舊事,當然是英美特工對海森堡等物理學家的定點清除了,其實那怕就是他,也不知道,這一切都源於那一千多噸氧化鈾!

有時候,當蝴蝶的翅膀扇動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那一陣微風會掀起一場風暴,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德國的科學家來說,他們對盟國是心懷怨念的。

畢竟在此之前,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被暗殺的物件。但是海森堡,讓他們所有人都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天真。

或許現在德國已經失敗了,但是下一次呢?

所以,他們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為了德國,以和平的名義!

以和平的名義,我們必須要擁有!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倒黴王妃後,想要獨自美麗

如光似水

周不言

偷偷嘆一口氣

等待寒冬擁抱你

93號阿偉

穿成大可憐

風晚肆

致我們今生無緣的愛情

榮靜

我欲求仙

冰冷回憶結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