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一直抄底一直爽第一更,求訂閱

科學的發展在於交流,在於學習。

李毅安為什麼會特意強調這一點?是因為三德子時代,德國科學界被所謂的“雅利安優秀論”所左右著,學術交流上完全處於半封閉狀態,甚至帶有一種排他性。

李毅安擔心他們把這種思維帶到婆羅洲。畢竟這是有深刻教訓的。

在另一個世界,美國和蘇俄都曾引進大量的專家學者,美國對於引進的專家學者給予的是充分的信任,他們在美國可以隨時跟進美國以及其它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最終那些專家學者無不是獲得驚人的成就。

至於蘇俄呢?

則是用對待囚犯的方式對待那些人,一邊給予德國專家學者很好的生活環境,另一邊卻又禁止他們接觸蘇俄以及其它國家的研究成果,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德國專家們只能在他們過去的研究上進一步研究,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們取得的成果遠不如去美國的同行,因為他們遠遠脫離了世界。

等到這些專家的價值被壓榨個乾淨後,他們回到歐洲才發現,他們的學識遠遠落後於時代,最典型的就是電子管,因為二戰德國電子管小型化技術很出色,在那些專家死磕電子管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電晶體已經發明好幾年了。甚至還為把電子管的小型化做到極致而沾沾自喜,可等到返回德國之後才發現,原來已經有了電晶體。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曾經的頂尖人才在這種學術交流隔斷的環境之中,被徹底的淘汰了。

一大批這個世界上頂尖的人才,就是這樣在短短的數年之中,就因為學術上的落後被自然淘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用人方面,李毅安還是非常大度的,其實不大度也沒辦法,畢竟,婆羅洲並沒有自己的人才隊伍,想要發展離開不這些德國專家,而想經攀登科學高峰,當然也離不開學術上的交流與學習,也只有如此那些頂尖人才才能夠與時俱進,獲得學術上的進步,而不是在那裡閉門造車。

當天,在巴厘巴板郊外的一棟別墅內,李毅安仍然在翻看著赫爾曼的那份發展石化工業的報告,計劃羅列的非常詳細,需要引進那些裝置,那些技術,生產什麼樣的產品,顯然是經過經心準備的。

儘管對於石化技術他是個外行,但還是在產品應用中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詞。

“聚乙烯應用範圍有限,主要用於絕緣。”

報告上的內容,讓李毅安一愣。

“這怎麼可能?有什麼比聚乙烯的應用範圍更廣的塑膠了?”

疑惑中,突然李毅安恍然大悟似的說道。

“我懂了是應用,該死的,就是應用!”

雖然聚乙烯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發明,並且由英國帝國化工公司實現工業化生產。在二戰中,剛剛發明聚乙烯塑膠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並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但是它的應用範圍卻有限的很主要製造防水電纜和潛水艦通訊電纜等絕緣材料,後來還用聚乙烯來做雷達的絕緣材料,也說就是以軍用為主。戰爭結束後,軍方對聚乙烯的需求減小了,聚乙烯行業產能開始過剩。於是聚乙烯生產開始轉向民用市場。

現在對於全世界來說,只是懵懂的塑膠在各種產品上的應用,但是李毅安卻很清楚,塑膠的優勢。相比於許多材料,塑膠憑藉著其無於倫比的優勢,在大量工程領域,在日常生活中均有大量應用。

“聚氯乙烯、聚乙烯,還有尼龍現在這些塑膠都已經發明瞭,而且已經大規模生產了,正好是時候引進技術,建立完整的石油化工體系啊!”

在心裡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李毅安忍不住感慨道。

“難怪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卻還想不起來,弄了半天,就是塑膠啊”

塑膠是後世再常見不過的東西,但是這個時代,雖然塑膠早就發明了,可是應用範圍卻一直很少限,就像德國早在1912年就發明了聚氯乙烯,也就是PVC,但一直放到專利過期,也沒有想出聚氯乙烯有什麼用途。在其專利過期後的,美國化學家又一次獨立地發明了聚氯乙烯,而且發現這種材料具有優良隔水效能,非常適合做浴簾。於是才開始大規模生產。

“應用,現在,那些洋鬼子還沒有發現這些東西的應用範圍!”

重重的在筆上寫了這兩個字的同時,李毅安的眼前頓時為之一亮。

“有了,又有機會抄底了!”

抄底!

抄什麼底?

當然是英美工廠的底了!

在戰爭期間,為了替代橡膠和滿足軍事生產的需求,美國和英國的化工企業建立了一大批生產聚氯乙烯、聚乙烯以及尼龍等聚合物工廠,但是戰爭一結束,就面對產能過剩。

即使是他們想轉向民用生產,也是一愁莫展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用處。尼龍雖然能造尼龍襪,但是女人需要多少絲襪?在戰爭期間,杜邦擴建的尼龍生產能力,是靠女人的大腿就能消費掉的嗎?

現在,過剩的產能,狹窄的應用,對於英美兩國的化工巨頭來說,等於是抱著金娃娃要飯呢!

關鍵還是應用!

其實,很多發明都是如此,剛發明的時候,因為實在不知道有什麼用處,而被長期忽視。這也導致了他們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就像聚氯乙烯,現在也就是用來做做浴簾,在有限的範圍內得到有限的應該,但它還可以取代鋼鐵用來製造PVC下水管道、門窗,不僅省工省時,而且還節省成本。

至於在戰爭之中大量生產的聚乙烯,不僅可以做絕緣材料,還能夠製作各種吹塑產品,薄膜、包裝材料、容器、管道

而尼龍,除了可以做絲襪,讓女人上演絲襪的誘惑之外,它還是工程塑膠的王者。

可沒有廣闊應用市場的產品是什麼?

就是蒙塵的明珠啊!

“就是不值一錢的廢物啊!”

既然不值一錢,那也就是有機會抄底了!

“可以把美英兩國的工廠買下來!現在差不多就是抄底的時候了!錯過這樣的機會,可就真的對不起老天爺了!”

如此感嘆一聲之後,李毅安立即盤算起了塑膠的應用範圍。

像任何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那樣,他深知塑膠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貴重的基本原料的,即便是有所謂的“白色汙染”,人類也離不開塑膠,到了新世紀塑膠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不可欠缺的一部分。

當他坐在椅子上的時候,腦海之中所想到的,絕對不是塑膠是如何汙染全世界的,而是暢想著塑膠的未來。新型塑膠是以如何多樣化的鮮明色彩和成型工藝上的靈活性,使許多產品設計呈現出新穎的形式,最終如何征服了全人類。

而更重要的是,婆羅洲將會在人類進入塑膠時代的時候,抓住先機,利用塑膠成型工藝上的靈活性以及應用的廣泛性,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品的新穎性,進而征服消費市場。

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之後,李毅安忍不住仰身靠著椅子,頗為得意的說道。

“我的天,這哪裡是什麼塑膠啊,分明就是攻城掠地的槍炮啊。”

感嘆之後,李毅安便自言自語道。

“差不多是時候去一趟英國了。”

不僅僅是英國,還有美國,為什麼要去那裡,當然是去抄底的了。趁著他們一愁莫展的時候,去把那些戰爭期間擴大的工廠和專利給買下來,不能等到人家研究出了應用範圍之後,再去高價收購吧!

不得不說,抄底,總是很爽的!

一直抄底一直爽!

就在李毅安計劃著前往英美,趁著戰爭結束的空檔,好好的再抄一次底時,從福田機械公司傳來了一個好訊息農用三輪車試驗非常成功,公司已經開始批次生產了。

對於這個結果,李毅安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畢竟,它可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神器。成功是理所當然的。

“一個月的產量才1000臺,就這吧,先自用,等將來產量上去了,再開啟國際市場!”

對於開啟農用三輪車的國際市,向國外出口,李毅安有充分的信心,它能夠在後世的農村流行開來,說明這款產品的確很適合農村。能夠在亞非拉流行,說明它適合各國的環境,既然如此,在這個時代,肯定也夠開啟國際市場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斬盡萬夜,斬盡我

閉眼聽狗叫

重生之我在民國當醫生

桃源居的天人五衰劫2

重生美利堅豪門

阿健與阿彤

早晚會遇到你的一束光

玉米捂餓超級小土豆

末日穿書:系統在手天下我有

婷婷愛乾飯

極樂圭日

梨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