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財大氣粗第三更,求訂閱

幫忙。

李毅安當然不是在幫約翰,那些小型發電機,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用處,但放在婆羅洲的用途卻很大。

比如在種植園裡就能派上用場了。

眼下婆羅洲的大多數種植園都沒有電力供應,只能靠煤油燈照明。

不僅僅是因為發電量緊張,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可能把輸電網建到每一個種植園,至少眼下還不行。

必須比上來說花費幾十萬一座種植園鋪設電網送去電力。遠不如給他們送去幾臺廉價的發電機划算,畢竟這個時代的汽油是非常廉價的。

別看這些小型發電機的發電量不大,但是,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一個種植園的電力供應無非就是照明或者灌溉而已。

如果一個不行,那就兩個。

反正便宜。

就這樣吃了一頓飯的功夫,李毅安又順便客串了一下最初的角色,談了一筆生產,用4萬美元買下了8萬臺給無線電臺供電的小型發電機組。而這個價格基本上等於收購廢鐵。

這麼幾萬臺廢鐵卻可以讓婆羅洲的種植園提前進入電力時代,以最小的成本達到這個目標,等到十幾二十年後這些發電機機報廢了,已經成熟起來的電網自然而然的也就走進了千家萬戶。

在回酒店的路上,坐在車上的李毅安,身子向後仰著,點燃了一根雪茄。

“看來,除了坦克、拖拉機和汽車之外,剩餘物資中,應該還有不少好東西,還可以讓公司派人繼續打撈一下,應該還能再撈到不少對南洋有用的東西。”

其實,在過去的兩年中,南洋已經在剩餘物資裡撈了不少好東西5萬輛南洋建設急需的卡車,7000多輛拖拉機以及推土機,甚至還有700多輛謝爾曼坦克去除火炮的那種。這些基本上都是以廢鐵價購買的。

不過好東西誰都不嫌多不是,窮家窮日子的,能撈到便宜的二手貨,總比買新的便宜。

正在李毅安盤算著有哪些物資,能在南洋派上用場的時候,那邊收音機傳來了訊息晚上8點,杜魯門總統將會發表全國講話。

“冷戰要打響了!”

廣播裡的訊息讓李毅安的心裡,冒出這樣一個念頭。

他望著車窗外的汽車和路邊的行人,有的人拖著腳向車站走去,有的人正拖著腳步向公共汽車走去,結束一天工作的人們,都正準備回家裡去。

這些普通人,又怎麼能想得,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將會在今天徹底拉開序幕。

當天晚上,杜魯門對全國發表演講,說了很多,但是核心就是告訴全世界一句話“我們要留在柏林”。

就此開啟了柏林空運。

柏林空運是什麼?

是西歐各國戰後全面倒向美國的標誌。俄國對柏林的全面封鎖,非但沒有逼走美國人,甚至還承擔了道義上的指責,把整個西歐全面推到了美國人的懷中。

在柏林危機之前,西歐各國的局勢對俄國是有利的在英國,對俄友好的工黨掌握著政權,在法國、義大利他們已經成為執政的一方。在其它國家,他們也不再是少數派,在戰後貧窮、飢餓的環境裡,俄國受到天然的歡迎。

就是這麼大好的局面下一個柏林危機改變了一切。

即便是白痴也能看到俄國人“綁架”了兩百五十萬柏林人,以他們作為威脅,迫使美英兩國撤出柏林。可杜魯門選擇了什麼?

“WestayBer”。

我們留在柏林。

然後開啟了柏林空運,整個空運持續三百多天,運輸了兩百多萬噸物資,花費了二百二十四億美元啊!

要知道馬歇爾的歐洲復興計劃也就只花了100多億美元而已!由此是可以想象得到,柏林空運何等的不計成本。。

在美軍這種不計成本的運輸下,俄國的威脅明顯失效了,最終不得不解除封鎖。

而代價呢?

“一手好牌居然打成了爛牌!”

在前往紐約的飛機上,李毅安忍不住感嘆一聲,就在幾天前,杜魯門發表了我們留在柏林的演講之後,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空運開始了,也意味著西歐不可避免的倒向了美國,他們還猶豫加糾結,但是柏林危機和柏林空運改變了一切他向世人證明這個老大有事兒真上,而且還是不記代價的那種。

然後,西歐從此成為了美國的鐵桿!

當然,同樣也意味著南洋加入了西方陣營之中,南洋將會派出飛機參加空運。歷史上除了英美空軍,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紐西蘭空軍也部分參加了空運任務。

為什麼法國沒有參與?

因為法國這個左翼正當家,在相比於得罪俄國和美國之間,他們選擇了前者,

正因如此,左翼的法國快就丟掉了他們曾經擁有的東西。甚至還影響到了美國的援助。

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必須要學會如何打牌冷戰的牌。從來都是非常簡單的,無非就是站隊而已,只要站好隊。就可以獲得豐厚到難以想象的回報。

尤其是在對方財大氣粗的前提下。

比如這次南洋肯定不是過去打白工,杜魯門已經簽署總統令,向南洋提供軍事援助以4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和4艘約翰巴特勒級護航驅逐艦為主的45艘軍艦,旨在幫助南洋加強海上力量,以保證其海上安全。

這就是站隊的回報!

別看這筆援助只有區區幾千萬美元,但李毅安很清楚,隨著明年亞洲局勢的變化,美國對南洋的援助力度也會隨之加大。

杜魯門是個記恩的人,過去的幾年中,他已經一再的證明了這一點。

“兩百二十四億美元啊”

只要一想到這筆開支,李毅安就是一陣心塞,遠遠超過馬歇爾計劃的開支,這麼一大筆錢,用在什麼地方不好,結果全都在柏林上空燒油了。

不過,無論如何,他都打響了冷戰,而冷戰是什麼?

是妥妥的機遇啊。

抵達紐約之後,李毅安特意去了一趟紐約造船廠,去看了一下剛剛從漢普頓錨地駛入船廠保養的軍艦,這些軍艦進行保養後,就會移交給南洋的。

“都是43年和44年之間建造的軍艦。”

站在船塢邊的菲力斯上校的語氣顯得有些感慨。

“如果不是因為送給了南洋,它們會一直在錨地爛下去,慢慢的鏽蝕,最後沉入大海,知道嗎?我們的海軍基地現在擠滿了這樣的軍艦,足足有上千艘!”

你這是抱怨還是凡爾塞啊,李毅安一陣無語,但也知道對方說的是事實。

戰後,美軍很快開始大規模裁軍活動,1100萬人的美國軍隊被裁減到僅剩不到兩百萬人,陸軍僅僅有十幾個作戰師。海軍也是如此,300多萬的海軍裁減到60萬人,1200多艘大型作戰軍艦減少到200多艘。

像“弗萊徹”級驅逐艦這樣排水量超過2000噸的,在很多國家被視為主力艦的軍艦,戰爭期間一下子就造了175艘,戰後剩餘了超過140艘,別看它裝備著雷達等各種先進的設施,但是美軍還有更先進的基林級以及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足足有100多艘,為了保全後兩者,大量的弗萊徹級驅逐艦被封存。至於排水量一千多噸的護航驅逐艦,更是封存了四百多艘。

只能說米帝這個時候,真的是財大氣粗呀!

“陛下,現在這些軍艦它們全部屬於你了!”

和很多美國人一樣,菲力斯喜歡用陛下稱呼李毅安,而不是總統,無他就是美國人骨子裡對貴族的嚮往。哪怕是和一個貴族說上幾句話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陛下,您即將擁有亞洲各國最強大的海上力量了!”

就這麼幾艘軍艦,就是最強大的海軍了!

雖然有些誇張,但這就是事實。

其實也不盡然,畢竟,第七艦隊就在日本,但那是美國海軍。

所以接收這批軍艦後,南洋一躍成為亞洲各國最強大的海軍力量這倒也沒有毛病。

看著船塢中正在保養中的軍艦,李毅安的心裡忍不住嘀咕起來。

“哎,軍艦現在是有了就是領海太小啊”

尤其是幾年前,別人在家門口畫了一條線之後,西部領海就更小了,至於東部也就只能向東部去想想辦法了。

向東吧如何都必須要向東擴張,畢竟,一個婆羅洲實在是太小了。

懇求各位大佬繼續支援!求訂閱,求月票,求包養!拜謝!!!建了一個書友群:739209015歡迎大家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女主:我怎麼又成系統了?

荷塘墨色

斬元仙君

龍承萬年

都市醫仙轉世

編碼者

絢爛一生

燦海星雲

須盡歡:逢春

豆豆豆豆飛

修真不如睡大覺

二百五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