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遠方的鼓聲第三更,求訂閱

12月3日。

這一天,在古晉通往永安的那條100多公里的試驗軌道上。

一輛白色的流線型列車疾速行駛著,在列車行駛時,車廂裡的工程師們不斷的觀測著各種資料。

在機車駛出研究所後,駛上這條試驗軌道後,速度就是在不斷的增加,在短短十幾分鍾內,就從最初的幾十公里,增加到了200公里。

“已經達到了220公里了!”

從車廂前方傳來的聲音,讓馮清雲的心頭一攥,這是設計的最高運營時速。

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列車仍然在加速。

“繼續加速嗎?”

“繼續!”

幾分鐘後,高速動力車組的速度終於突破了250公里,第一天的試驗僅僅只是基礎的試車,不涉及其它試驗。所以在完成第一次試車完成後。

新型動力車組的制動系統同樣也是全新設計的,這些都需要一一進行試驗。

比如自動列車控制裝置的試驗,與普通列車只需要600米的制動距離不同,新型動力車組的制動距離長達2500米,由於列車高速執行時需要更長的距離才能完全停定,單靠駕駛的判斷也未必能及時避免意外發生。因此鐵道技術研究所開發了自動列車控制裝置,除了協助駕駛調節車速外,當列車超速時,系統能強制減速,以確保行車安全。此外,為了更有效管理路線的日常運作,研究所也開發了排程集中系統,將建監察和管理線內列車執行的工作統一由位於長安站附近的控制中心負責。

不過在其它人在那裡為試車的順利,而歡呼的時候,馮清雲卻看著車外,他的注意力不是車窗外的雨林,而是這條試驗線路,在過去的兩年中,鐵道技術研究所進行多項研究,其中一項就是路基試驗,路基從一開始,就選中無砟路基,這個技術和無縫軌道一樣,都是源自德國的成熟技術。

為保證高架橋符合設計要求,工程師們可是沒少費心思。

面對歡喜不已的同事們,馮清雲只是輕聲自言自語道。

即便是這些試驗完成之後,還涉及到機車公司的調整,新型動力車組不光需要設計和工藝,更離不開操作製造,畢竟,工程師們是畫不出會跑的火車的,得靠工人的雙手,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加工出來,再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組裝起來。

造時速80公里的列車,與造時速200甚至300公里的列車,他們的結構是截然不同的,採用了大量的新技術,那麼對於技術工人的要求,必然也大相徑庭。

這條試驗的高鐵線路就是從古晉到永安的線路,全程236公里的線路里面,既有雨林路段,也有沼澤路段,目前完工的157公里的試驗路段裡有三分之一在高架橋上。高架有高架的優勢,自然也有它的麻煩。

只有在完成了這一切之後,才有可能真正進入高鐵時代。

“還早著呢,這只是剛剛開始。”

沿線的地基大多屬於鬆軟土質,含水量高,支承強度低,而且雨季一到,有幾個月的時間,都泡在水裡,在這樣的土質上鋪設高鐵所需的無砟軌道,德裔工程師們也沒有成熟的經驗,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他們並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所以,就只能的自己研究探索。

而這條路線,既是試驗路線,同樣也是將來的運營路線,畢竟,有很多自然環境,在研究所裡是試驗不出來的。

“為了有效控制沼澤地區的路基變形和橋樑沉降,滿足軟土地基和區域沉降條件下鋪設無砟軌道的要求,我們對這裡進行了長達半年的地質調查,透過地質調查重新規劃了路線,現在我們透過的這一段,在雨季時沼澤就會變成大湖,最多半個月後,這就是一片數百平方公里大湖,所以我們採用了高架橋”

土木工程師的專業術語太多,顯然是過於專業了,馮清雲也是聽得似懂非懂,但他聽後至少明確了一點,那就是,他們造的高速列車在這樣的軌道上執行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就在他們聊著的時候,馮清雲扭頭問道。

“現在這條路線距離永安還有多少公里?如果現在列入計劃的話,明年可以接入永安嗎?”

馮清雲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為他的心裡有一個更為長遠的計劃。

“接入永安?”

“對,我們現在開始進行各個方面的試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只需要半年左右,就能可以完成初步試驗,然後進行試執行,既然是試執行,那麼,可不可以把試執行變成試運營呢?”

原本正在和同僚們聊著的瓦爾特也聽到了馮清雲的建議,他走過去,問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跳過試執行直接進行運營是嗎?”

“不是跳過去,而是減少時間,雖然高速動力車組應用了很多新技術,但是,但是技術主體還是成熟的,如果能夠透過半年的試驗,那麼在運營中肯定沒有什麼問題,而試運營肯定也有任何問題。”

馮清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受到原子彈試驗成功的衝擊,外國人永遠都無法理解,唐人的那種心情,在過去的百年之中,唐人在科技等諸多領域遠遠落後於世界各國。

也正因如此,每個唐人工程師的心裡都憋著一股勁,不相信唐人會永遠居於人後,他們都希望在在自己的領域內,達到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從而證明一點歐美國家能做到的事情,唐人同樣也能做到。

在說話的時候,馮清雲的眼睛裡閃著亮光,堅毅的目光迎著同僚們的注視。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奪得世界上第一個動力車組的稱號,也將會是世界上第一個運營高速鐵路國家,這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世界軌道交通,而且將會掀起一場變革,畢竟,現在的飛機速度也就只比它快一百多公里,而且機票又是昂貴的,又受到天氣的限制”

在這一點上,馮清雲看的非常準確,五零年的航空業雖然取得了大發展,但是機票仍然是普通人無法負擔的。

在這種情況下,速度並不比飛機慢多少的高鐵也就會成為很多人出行的最佳選擇。

“相比于飛機,高速鐵路的運營成本更低,速度也不慢,即便是美國的太平洋鐵路,也不過只有三千多公里,如果使用高鐵,那麼運營時間將會從三四天,縮短到十幾個小時。這樣的高速鐵路,必定將會受到市場的歡迎,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要成為這個市場的開創者,我們每提前一天,就可以提前一天搶佔這個市場。”

在其他人還看著國內市場的時候,馮清雲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國外,投向了大洋的彼岸畢竟那裡有著全世界最密集的鐵路網。

瓦爾特一時呆在那裡,他說不清是馮清雲的話,還是他的神態深深地打動了他,以至於讓他一下愣住了。

這個時候,他的腦海裡響起了梭羅在他的瓦爾登湖裡說過的話:有些人步伐與眾不同,那是因為他們聽到了遠方的鼓聲。

而眼前這個提出高速鐵路構想的年青人,又一次聽到了遠方的鼓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再見,海棠

是盈不是迎

這一抹花香

財子

行俠盜

雙鳥飛

因為懶所以全點了被動

脆皮玉米粒

沈總!您拋棄的奶寶月入百萬了!

一啊鴨

性格缺陷使我活的悲慘失敗

東方易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