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港島商事第一更,求訂閱

1月18日,臘月初一,伴隨著汽笛聲,一艘從新加坡駛來的商船停在了港島維多利亞灣碼頭。

在港島,最繁榮的地方莫過於維多利灣了。

林林總總的銀行以及洋行的大廈聳立在岸邊。現代的鋼鐵商船與木製的帆船在海面上穿梭往來。滿載貨物的遠洋輪船徐徐地從維多利亞灣駛向海洋。停靠在泊位上的英國巡洋艦上飄著各種旗子,色彩繽紛。豪華的轎車在街道上駛過,轎車玻璃在陽光的折射下熠熠閃光。這裡是港島,是英國的殖民地

汽笛長鳴!

客貨兩用輪拋下船錨,緩緩停在泊位上。十幾分鍾後,客輪放下舷梯,大批的旅客湧出船艙,既有來自歐洲的乘客也有從東南亞來乘客。

在這些乘客之上,一位乘客頗引人注意,他的身材高大,甚至比一旁的歐洲人還要稍高一些,提著行李的他隨人流走下舷梯。

在海關檢查口,他出示了護照,藍色的護照上的龍紋徽章表示了他來自何方南洋。

幾年前,南洋還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現在南洋卻是國家的名詞。

李宏基,商人。

總之,魚龍混雜的地方,你永遠都不知道誰是敵是友。

王正之連忙招呼著,向李宏基介紹說:

“很高興認識一位新的朋友,我剛來港島,希望以後你能多多幫助。”

在抵達港城短短几天之內人,過去的相熟的洋行大班們便邀請他參加了多次宴會,結識了不少本地的商人,同時又光顧了許多本地的飯店,品嚐了各種美味佳餚在酒桌上和那些洋行代表之間他們是無所不談:談論大陸的變化,議論新生的共和國,討論轉進灣島的那個政權還能持續多長時間,還說到大陸正推行的建設等等。總之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有著聊不盡的話題。

但是對於商人來說,最忠實的朋友就是金錢。

做為一個生意人,李宏基的生活是簡單的,無非就是來到這裡做生意而已。

但最終,他們還是會把話題談到生意上,畢竟,生意人嘛,嘴裡頭永遠只有生意。

“對,沒錯!”

五零年的港城,是混雜的,這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這裡不僅有充斥在這裡的普通港人、英國統治者,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商人,還聚集著來自大陸的流亡者、當然還有左翼人員魚龍混雜,不僅如此這裡還雲集著各國情報機關,他們都在這裡公開收集情報。與此之同時,這裡還有數不清的幫派、社團和組織。激盪的社會對峙的前沿,導致這裡的各種活動和事件層出不窮。

“正之。”

“因為初來乍道的關係,希望趙經理能幫助一二,不知趙經理是否能幫忙?”

其實,他的真名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李宏基確實是商人,作為秘密情報局的一名特工,他在過去的幾年一直是以商人的身份在新加坡活動,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在那裡做生意,有時候,他甚至分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到底是商人,還是特工。而現在來到的港島,同樣也是為了工作。當然,仍然是以商人的身份在這裡活動。

“李老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趙力仁,專門從事對大陸生意。正之,這位是李宏基,李老闆,南洋人,之前一直在新加坡做生意,這不前幾天剛到港島。”

這天正和卡特洋行的王正之聊天時,忽見門外走進來一位文質彬彬的中年人,他一進屋,便顯得很熱情。

趙力仁自然愉快地表示沒問題。很快,他們之間就開啟了第一次合作。

簡單的兩句話,就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很快,李宏基就和他聊起了北方,聊著大陸的生意,並且表示打算從北方進口一些農副產品。

“力仁,你可算來了。”

之前,他就從王正之那裡瞭解到,不是每個人都有門道做對大陸生意的,這樣的人往往和北方有著深厚的聯絡,想要打入北方的市場就必須要透過這些人,於是便迎上去和他握手,便說道:

打量著李宏基,過了一會兒,趙力仁才回答:

“生意嘛,互相幫助才是,歡迎你到港城來,你們南洋人最喜歡說的就是“現在了搞經濟的時候”,對國家來說尚是如此,對於生意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生意,生意嘛本身就是互相幫襯的事情。你說是不是。”

第一次合作是很愉快的,李宏基購買的產品大都是南洋所需要的茶葉、中藥、生絲以及爆竹之類的商品,而且付款也極其爽快,沒有一般商行習慣性的商票,直接現匯結算。

收下一張婆羅洲銀行的百萬元支票後,趙立仁饒有興趣地問道:

“現鈔結算,在港島可不流行,這裡的商行和過去滬海一樣,都是半年結算的商票,要是大宗的話,時間可能更長。”

“這是為了未來更好的合作。”

李宏基微笑著答道:

“我們南洋做生意和其它人不太一樣,我們極其重視商業信譽,錢貨兩清,這是基本的商業規則,至於商票壓款那是舊滬海灘的規則,不是我們的商業規則。”

打量了李宏基一眼,想了想,趙力仁說道。

“做生意就應該如此,李經理,聽說南洋那邊正在處理一些舊船,不知道你有沒有渠道的購買一些,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其中的利潤應該是非常可觀的。”

他的話語中帶著試探的味道,所以會提及舊船是因為現在南洋擁有,全亞洲最多的商船,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擁有很多登陸艦艇,這才是他想得到的東西。

“舊船,現在航運公司出售的舊船種類有很多,有自由輪,有登陸艦,趙經理這邊需要什麼船,可以列一張單子給我,我再讓南洋總公司的同事關注一下,如果伱們需要的話,我肯定會想辦法的”

李宏基完全是一副是做生意的態度,並沒有任何敏感的地方,什麼傳不船的,總歸都是生意。

隨後,他又主動說道,

“你說到舊船,我倒是想到了一個生意,不過這個生意有點大。”

“哦?什麼生意?”

趙力仁有些好奇的問道。

“化肥,”

“化肥?”

“對,就是化肥,我並不清楚北方今年進口了多少化肥,但是在此之前,進口量還是非常大的,最多時達到十幾萬噸。我們南洋生產的化肥質量不遜於歐美同類產品,甚至有些產品比歐美產品還要好,當然,我銷售的產品,並不僅僅只有化肥。”

站起身倒了一杯威士忌,遞給趙力仁,李宏基說道。

“目前我們正在建立新的生產工廠,同時舊廠的裝置也正在淘汰之中,不知道,你有沒有渠道銷售這些裝置?”

這才是他真正想要推銷的產品。畢竟,那些裝置是南洋所不需要的,但是對於北方來說,他們需要那些化肥生產裝置。

“是化肥廠的舊裝置嗎?”

趙力仁立即來了興趣,內地確實需要化肥生產裝置,畢竟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化肥,如果能夠引進裝置的話,勢必可以節省大量的外匯。

“對,我們可以先提供年產15萬噸化肥的生產裝置,未來還可以提供1520萬噸的生產裝置。而且付款方式並不一定要現匯,農副產品、礦石都可以。”

思索了一會兒,趙力仁說道。

“可以,我可以幫你打聽一下,一週以後我會給你訊息。”

兩人談了大約一個小時,談得大抵上還是生意上的事情,雖然化肥裝置還沒有達成共識,但是卻談成了一筆購買5000噸化肥的生意,等到趙力仁離開之後,站在窗邊看著他乘車離開時,李宏基在心底暗自嘀咕道。

“這個地方,應該沒有幾個單純的商人吧”

其實早在來自港島之前,李宏基就已經知道了答案,在這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壓根兒就沒有多少純粹的商人,而且有些生意並不是普通商人能夠進行的。

“一切順利,先掛上鉤再說。”

笑了笑,李宏基又從辦公桌的抽屜中拿出了一份檔案,在檔案之中赫然有那位趙老闆的資料,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卻也揭露著什麼。

看著資料中的照片和照片上的幾個人,李宏基自言自語道。

“眼下總算是把門敲開了,接下來嗯,就先做一個純粹的商人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音姍姍的新書

音珊珊

現實太真何必幻想我的妞

楊渝

木偶戲師

無事閒看真君

旅遊過年和校花複合

留下雨衣

攻略女主?可我也是女的啊

芝士年糕鍋

我放棄不了對你的喜歡

早睡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