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胡佛也說過第一更,求訂閱

“子女滿堂幸福多、增產報國家國情!”

人還沒走出海關大樓,孫德昌就被牆上的標語和壁畫給整不會了。

壁畫上是七八個正在戲耍的孩子。

“當真是兒孫滿堂啊。”

戲謔的看了一眼手中剛換的鈔票儘管南洋的鈔票被稱為“龍鈔”,可是在滬城、穗城等地,卻被稱為“兒孫滿堂”,就因為鈔票的另一面印的都是在嬉戲的孩子。

這種紅通通的、看起來非常喜慶的鈔票,在唐山非常堅挺,尤其是現在金圓券貶值成草紙的情況下,“兒孫滿堂”和美金、港幣一樣,在市場上流通著。

因為家人早就來南洋定居,在謝絕了房屋中介的服務後,孫德昌就在大廳順著指示牌一路走出長安港海關大樓,隨後又走到地鐵站。

步入地鐵時,孫德昌好奇的張望著地鐵站,長安地鐵站,是亞洲的第二條地鐵線路,二十多年前開始的東京地鐵是亞洲首條地鐵路線,但卻是亞洲最長的,長達23公里的一號線與長安都市建設同時實施,沿著平安大道一路向西延伸。從妻子和孩子們的信中得知,現在地鐵早就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比於地上的炎熱,地鐵站裡顯得非常清涼,花2分錢買了票之後,第一次坐地鐵的孫德昌便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站在黃線後方等待,幾分鐘中,伴隨著從隧道里吹來的風,一輛地鐵由遠而近迅速駛來。

車門自動開啟後,在乘客下車後,孫德昌步入了妻兒們信中不知重複了多少次的地鐵。

而透過從德國、日本引進醫護人員,現在南洋的嬰幼兒死亡率直線下降到40,不僅達到歐美水平,甚至還略低於美國。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多生優生幸福一生”

其實孫德昌的這個想法,在南洋也很普遍,畢竟,在這個時代一個家庭有八九個小孩是尋常事,一個家庭生五六個小孩都算是少的,沒有辦法,這個時代除了那怕就是歐美的死亡率也不樂觀,就拿德國來說,戰後嬰兒死亡率最高時,甚至超過160。許多孩子因為疾病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夭折,多生孩子本身就是一種保險。

就拿另一個世界的日本來說,認為人口是負擔,所以45年投降後沒多久,就提出了每家生2個的口號,是全球第一個提倡計劃生育的國家。

終於,孫德昌忍不住笑了起來,輕聲嘀咕道。

“居然沒有什麼聲音?而且也不顛簸。”

“真沒想到,南洋最關心的居然不是經濟,而是人口。”

二戰後的嬰兒潮雖然是生理上的需求催生,但本質上還是得益於疫苗以及抗生素的推廣,才讓嬰幼兒死亡率才直線下降。

像日韓等國步入二十一世紀後,年青人甚至直接選擇不生,那種畸形的生育觀的形成過程中,官方佔有很大責任。

作為記者的孫德昌一眼就看出了,這樣宣傳目的是為了什麼。

“多子多福,誰不知道啊,這還用催嘛!”

有了日韓等國的前車之鑑,李毅安才會主張把官方宣傳的方式,建立正確的生育觀,多子多福的傳統加上官方的引導,勢必會讓南洋迎來人口上的大爆炸。

在地鐵啟動後,孫德昌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看著車廂,在車廂裡,他又一次看到一個海報。

雖然如此,在李毅安的堅持下,南洋的仍然宣傳著“多生的生育觀”,沒辦法,他真的被東亞各國的超低的甚至相當於滅國的生育率,給搞怕了。

為了人口!

感嘆之餘,地鐵到站了,聽著廣播裡報出來的站名,孫德昌下了車後,便直奔康平坊長安的城市規劃雖然是現代的,但是街區命名,則借鑑了長安古街坊,康平坊是其中之一,

步行二十分鐘後,孫德昌終於徇著友人信中的地址,來到了位於康平坊的報社,然後找到了老朋友。

“哈哈,你終於來了。”

咖啡館裡,李傑打量著孫德昌,說道。

“從嫂夫人隻身帶著孩子過來,我就知道早晚你總會來的,怎麼樣,對這南洋感覺如何。”

老友的問題,讓孫德昌想了一會,說道。

“初來乍道,還沒來得急細看,不過第一印象,就是長安繁華遠超我之前的想象,也勝過外人描述,能以四年之力,便把此地建設的如此繁華,實在匪夷所思啊!”

李傑點頭說道。

“可不是嘛,四年,同樣的四年,南洋翻天覆地的建設,唐山是覆地翻天的炮火哎,只盼著戰火能早日結束,讓百姓能過上安生日子,唐山能夠重新建設吧!”

感慨之餘,李傑看著面前曾經不願意過來的老友,並沒有問是什麼讓他改變了主意,而是岔開話題說道。

“好了,既然德昌兄來了南洋,現在南洋百業俱興,到處都需要人,以德昌兄的能力,只要到職業介紹所登記,肯定能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好友的恭維,讓孫德昌笑了笑,說道。

“我尋思著能不能進報社,你知道在唐山,我就是做這個的,如果方便話,我想請您幫我引薦一下貴社的總編。”

好友的請求,讓李傑立即變得有些為難起來,他說道。

“南洋不同於其它地方,如果要進報社的話,需要透過保安局的身份稽核,確定身份沒有問題之後,才能入行。”

“豈有此理,天下那有這樣的道理,什麼身份稽核,身份有問題,能有什麼問題!我看不過他們就是想堵天下悠悠之口!”

孫德昌的書生脾氣頓時上來了,言語中盡是不滿。

“德昌,南洋是南洋。”

看著書生脾氣上來的孫德昌,李傑無奈的嘆口氣,說道。

“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樣的,你看這報紙上,全都是建設,都是商業,還有就是一些娛樂,南洋人不關心政事,他們關心的是建設,是生意,而不是其他”

將報紙放到好友的眼前,李傑繼續說道。

“你看,這裡百姓關心的和唐山是不一樣的,你看這個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全篇都是實施工業經濟建設,都是提高國民的收入,如果計劃實現的話,人均收入將會達到600美元以上,德昌,這就是南洋!南洋之所以和其它地方不同,是因為這裡不尚空談,不尚其它,如果非要說他們在意什麼,就是怎麼樣改變人們的生活,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哪”

指著報紙上的另一篇新聞,李傑說道。

“你看這個新聞,唐山那邊還是戰火連天的時候,這邊已經開始設計“國民汽車”了,你看總統說的這句話“讓南洋人家家有一輛汽車”。家家都有汽車,伱能想想嗎?這是他們的目標,他們的目標不是在那裡畫大餅,告訴我們要建設強大的國家,而是直接了當的告訴所有人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南洋的百姓能夠得到什麼!”

接過報紙,看著報紙上的新聞,孫德昌整個人都陷入了沉默,良久之後,他才有些固執的說道。

“胡佛當年也說過這樣的話”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公主的和親之路

唯唯20061033

造夢師:這次是宮鬥

雪炒栗子

血戰1937

快樂旺仔

斷更後我穿書了

易安不是舔狗

凡人仙修之時間道祖

君子不貪三兩銀

穿越後解鎖隱藏結局

羅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