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夢之地龍年大吉大利!

創新往往始於一個構想,甚至是突發其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馮清雲200公里高速鐵路的構想,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現實嗎?

如果是放到其它國家,馮清雲的構想肯定會被當成“妄想”,是不科學、不現實的,但這裡是南洋。

倒不是因為南洋可以成就夢想,而是因為南洋有一大票來自德國的工程師。作為第三帝國的元首,希特勒不僅想要把柏林建成世界之都“日爾曼尼亞”,還要建造一系列巨大的,足以吸引世人眼球,讓世界民眾徹底臣服的東西,來顯示德國強大。

在這其中就包括有“全球超級高鐵網路”,希特勒認為戰後的第三帝國,會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而不是大英帝國那樣的海洋帝國,所以非常有必要建造一種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系統。

於是乎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國的工程師們開始研究起了超級高鐵,從3米寬的超級寬軌到250公里的時速。宛如夢幻一般巨型列車,雖然直到三德子滅亡,都沒有造出來,但是他們確實取得一些成就,比如“無砟軌道技術”,比如無縫軌道技術。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工程師們相信以目前的技術水平,雖然造不出希特勒夢中的“超級高速列車”,但是製造出時速250公里的高速列車還是沒有問題的。

“基於婆羅洲城市一體化的必要,我認為採用最高時速250千米,均速200千米的超特快列車,將有助實現“四小時交通”的構想即南洋城市與城市之間交通時間為四小時”

在鐵路技術研究所成立三週年慶典上,不過才二十九歲的馮清雲發表了“四小時交通”的構想,儘管這個“四小時”指的是A到B和B到C之間時間,而不是A到C的時間。但是250公里時速的高速列車,仍然讓與會者們驚訝的不時交頭接耳。

“首先,新型機車應該採用電驅動,電力機車能夠以較高的速度執行,並且具有強大的牽引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長距離的運輸任務。37年的義大利的ETR200型電車,就已經證明其優越性,它在羅馬至那不勒斯鐵路上跑出時速201千米的速度。”

與會的鐵路、機車工程師們對於ETR200型電車並不陌生,其實德國的電動機車技術也很發達,不過他們的柴油機車技術更先進,在戰前時速就飆過了200公里時速,達到201公里。

“降低車重是提高速度的前提,除採用流線型的車廂外,車廂也將採用輕質高強度鋁合金”

兩年前,南洋機車公司就以德國電動機車為原型生產了一批電力機車,用於鐵路運營,之所以採用電力因為其維修保養更簡單,相比於需要經常維護的內燃機,電動機在全壽命期間幾乎不需要維修。而且,電力機車生產設計也更簡單。

不過與國人熱議的“領先”不同,從報紙上看到了“四小時交通”以及“高速鐵路”的構想後,李毅安的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後世的高鐵,而是新幹線。

他們可不管這個“四小時交通”現實不現實,重要的是什麼?是新聞要有噓頭。

四小時交通!

250公里時速!

像飛機一樣快的列車,這些有哪一樣不是新聞所需的噓頭?

於是乎,與會的記者們在第一時間,將馮清雲的演講報道了出來,作為一個頗具前瞻性的概念,立即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議論,畢竟,沿自國人的心態,對於“領先世界”這幾個字,還是非常著迷的,畢竟,唐山近百年屈辱,讓人們對任何“領先”都極其的敏感。

甚至在64年東京奧運會的時候,那些參會運動員們到日本後,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運動員代表以及相關國際政要、觀看運動會的嘉賓,無不對日本新幹線及獨特的“光”號列車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他們躍躍欲試,登上列車,感受速度與激情。

雖然與會者大都是鐵路系統工程師,但也有一些來自報社的記者,對於記者們來說,那些大人物的演講,反倒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但是馮雲清的“四小時交通”成功的引起了記者們的興趣。

新幹線那可是小日本的驕傲啊!甚至可以說是日本的名片。

新幹線的確成了日本的名片,從此,與富士山一道,共同成為日本的象徵,整個七十年代,每逢聖誕節,50寄往西方國家的賀卡上,無不鑲嵌著“子彈列車”。也正因如此日本人才充滿驕傲的將其稱之為“夢之超特急”。

但那是德國。

似乎沒有什麼比“子彈列車”更能代表日本的了。即便是後來,華國成為世界第一高鐵大國,其技術也領先日本,但仍然沒有改變這一點。

“夢之超特急”

回憶著小時候,看過的的動畫片中“子彈列車”在富士山下穿行的一幕,李毅安的嘴角輕揚,自言自語道。

“在這個世界“子彈列車”完全可以成為南洋的名片啊!”

心裡這麼想著,李毅安便拿起了電話。當天下午,第一次走進總統官邸的馮雲清顯得忐忑不安,以至於在進入辦公室後,人都顯得有些緊張,見狀,李毅安便說道。

“放鬆一些,沒有什麼好緊張的,今天喊你過來,是想和你談談你的“四小時交通”,這個構想很好嘛,報紙上說的不太清楚,所以,我希望能夠聽你親自講解一下。”

在李毅安的引導下下,馮雲清便一一解釋著他的構想,剛開始還有些緊張的他,慢慢的放鬆了下來,與週年紀念會上演講,僅僅只是強調高速鐵路便捷性不同,他同樣也提到了市場。

“領先世界的高速鐵路,不僅將會成為南洋的一張名片,而且透過研究高鐵勢必將會提升南洋的鐵路技術水平,或許受限於自然條件,我們註定不可能成為一個鐵路大國,但是卻可以成為鐵路技術強國,在未來向其它國家輸出鐵路技術。”

坐在總統的對面,馮清雲說道。

“畢竟,並不僅僅只有我們需要高速鐵路,歐洲以及其它國家,同樣也需要高速鐵路。”

鐵路技術強國!

僅僅只是這六個字,就讓李毅安對馮清雲刮目相看了,這個年青人有想法啊!

看著面前的年青人,李毅安的目光發生了些許變化,此時,他看到的並不僅僅只是馮清雲,而是以其為代表的那一批由南洋培養出來的學者,他們或許都很年青,但是註定將會在未來的崗位上,取得出令世人為之震驚的成就。

“你的這個想法很好,鐵路技術強國這確實是一個發展方向,不要去理會什麼鐵路建設是“過去式”,是不被看好的“夕陽產業”,在大陸交通中,鐵路、尤其是高速鐵路的優勢是其它工具無法取代的。”

哪怕是在四零年代末,鐵路已經開始不被世人看好,畢竟,伴隨著高速公路的興起以及汽車的普及,汽車不僅在便捷性遠遠超過鐵路,就連速度也將其甩在身後。

但是高鐵將會改變這一切。而高速鐵路將極大地提升了地方的交通便捷性,高速、直達的出行方式,將不同地域之間的距離縮短,大大提高了人員和貨物的流動效率。

來自總統的支援,讓馮清雲有些激動的說道。

“先生,這麼說,您是支援我們研究高速鐵路了!”

看著面前有些激動的年青人,李毅安笑了起來,這顯然是一個沒有政治敏感性的技術人員,其實今天他們兩人之間的見面,就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支援修建高速鐵路。

不過眾所周知,技術上的創新與變革,或許會有靈光一現,但大多數時候都是時間與汗水的堆積。當天,在馮清雲離開辦公室之後,李毅安拿起記事本,用筆寫下了幾個字。

“高速鐵路,四九、二月”

放下記事本的時候,看似平靜的李毅安的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

儘管這一切只是一個年輕人的突發奇想,但是在那個年輕人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想要在這裡締造的一切創造一個能夠讓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環境。

想到這,他笑容也變得越發燦爛起來。

“這才是真正的夢之超特急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總寵替身甜妻

寧瞳

一人一貓一狼,橫掃怪獵世界

秦銫笙簫

冥府詭異錄

殤夜聽風雨

我有一把劍,一把殺人的劍!

張先生寫小說

神龍拯救隊之浴火王冠

靈心是我

玉逍遙

鹹魚配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