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結束了。

在坦克被擊毀後,那些不知道從那裡冒出來的德國兵就匆匆撤退了。

戰鬥結束後,第一件事就是救治傷員,統計戰果。

三死四傷,受傷的人裡就有李長庚自己。

德國兵呢?

一輛坦克被擊毀,五名乘員陣亡,除此之外還留下五具德國步兵的屍體。

“3比10,初戰大捷啊!”

很快,第十三搜尋小隊的戰報,就在特遣隊裡傳開了,看似只是一場不值一提的遭遇戰,但是對於特遣隊來說卻是意義重大,畢竟,這是他們的第一次勝利,而且對手是德國人。

以至就連孫德林,這位是安保組主管,在拿著戰報報告時,臉上都樂開了花來。

“李長官,按照通常的傷亡比例來算,德軍傷亡應該在20人左右,再加上又擊毀一輛戰車,就是擱在國內,也值得大書特書的,卑職以為,應該對第十三搜尋小隊的弟兄進行嘉獎表彰。”

對於孫德林的建議,李毅安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是請他坐下來,隨後,又繼續描繪著什麼,終於畫好最後一筆之後,他才抬頭看著孫德森,說道:

“孫主管,咱們振華公司是一家公司……”

聞言,孫德林心思就是一沉,就在他以為公司是不會嘉獎的時候,卻聽到老闆說。

“可是對於優秀員工,也是必須要嘉獎的,況且,還是在戰場上,嗯,我決定抽調一些人印製咱們自己的報紙,專門刊載咱們自己的新聞以及對優秀員工的表彰嘉獎,我看就叫報紙《華報》吧。”

說話的功夫,李毅安又把剛繪好的圖樣遞到孫德林的面前,說道:

“這是我剛設計的“青龍獎章”圖樣,你覺得的怎麼樣?”

“獎章?”

孫德林詫異的看著老闆。

“對,口說無憑,表彰嘛,總是要有個證明的,這個獎章,就是功勳的證明。”

其實李毅安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加強團隊榮耀感以及集體歸屬感。

一份體面的工資待遇,固然可以讓人趨之若鶩,可以讓籠絡人心,但是團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才會讓他們真正融入這個集體之中,最終,成為集體的一分子。

而到那個時候,這支軍隊才真正是屬於自己的。

一張印刷精美的報紙,一篇詳細的戰地報道,再加上幾張照片,所帶來的是什麼?

是榮譽!

有的時候,榮譽甚至比金錢更有效。

而更有效的是撫卹金,報紙上同樣刊登了三名犧牲隊員的資訊,同時還提到公司已經支付了1000美元撫卹金,而且根據公司與保險公司簽署的協議,他們的家人將會得到2000美元的陣亡保險金,直到這時候,他們才知道,公司為所有特遣隊員都購買了一份人身保險。

3000美元!

放在中國絕對是一筆鉅款,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掙不到這麼多錢。

面對如此鉅額撫卹金,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同樣,他們的心底也有湧現出一種異樣的情緒,他們第一次對這個集體產生某種歸屬感。

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之後,特遣隊上下發生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靈魂的蛻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特遣隊所屬的二十三支搜尋隊,在法國各國四處蒐集著德軍遺留的武器,在盟軍與里昂會師後,甚至還一路跑到了諾曼底,在大西洋防線的鋼筋水泥堡壘裡尋找武器,將一門門大炮拖曳出炮位,這些盟軍瞧不上的俄製或者法制的大炮,對於國內而言,卻是難得的重炮。

炮是不少,但是炮彈卻很有限,畢竟,都是繳獲的戰利品,儘管如此國內仍然被特遣隊搜尋到的武器裝備數量給嚇了一跳,在驚訝於德軍遺棄武器數量之多的同時,在是否派出第二批人員的問題上,仍然有了爭議。

“……因為派遣人員要求必須是中學以上學歷,國內這樣的知識青年原因就很有限,國內編練的青年軍原本就兵員不足,再抽調20000人的話,會造成青年軍兵力緊張,所以,遭到各方的反對。而且,還有人在報上宣稱政府將軍人交給外國企業,實際上等於販豬仔,所以,現在有一定的阻力……”

作為聯絡處主管的趙熙雍,一直負責與國內的聯絡,原本他興沖沖的請國內派人,可是卻沒想到居然又橫生波折。

“販豬仔……”

李毅安的眉頭皺成了一團,雖然他無意參和國內的事情,但現在他需要人啊。

想了想,李毅安便說道。

“你和國內聯絡一下,如果我們自行招聘人員呢?”

“自行招聘?”

趙熙雍不解道。

“對,就是公司派遣職員,到國內招聘員工,直接在報紙上發廣告,把我們的待遇打出去,一個月20美元的薪水,5美元的戰地津貼,我還就不信,這麼好的待遇,還招不夠區區兩萬人。”

隨後,李毅安又特意強調道。

“就在那些說我販豬仔的報紙上發廣告,用美金付廣告費,我倒要看看美金扎不扎手。”

老闆的決定,讓趙熙雍一愣,然後連連說道。

“李長官,要是發廣告的話,就憑咱們的待遇,別說是2萬能了,就是20萬也能招得到。”

什麼是財大氣粗,李毅安這次倒是想讓國內感受一下他的豪橫。無非就是錢的事情,反正有美國那邊買單。

“出發前,每人可以先發放50美元的安家費。”

趙熙雍詫異道:

“在國內也發美元?”

“對,發美元!”

李毅安點了點頭,說道:

“派往國內的人員,可以從阿薩姆分理處抽一些職員過去,讓他們帶著美元過去,美金嘛,肯定不會有人覺得扎手的。”

阿薩姆分理處是年初時為捐贈武器運輸設立的看管機構,足足有一千多人,分理處的負責人是朱一海,也是李毅安最早的班底。

“林秘書,”

李毅安又對秘書吩咐道。

“給朱經理發份電報,這件事讓他親自負責,務必辦好這件。”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名學【硝煙】

淮鶴翎

師尊,我是站你這邊的!

橙白米

臨瞭如大夢一場

嗆水茶葉

山村風流神醫

南箋

穿越末世:我只想苟活一世

冰鎮可樂

裂土封王傳

聽朝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