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路線分歧

徐凡此時有點驚訝的看著張耳,他的這套策略還極其有可行度,歷史上的陳勝是沒有聽張耳的話,還是張耳在歷史上就根本沒有投靠陳勝?

要真實行張耳的戰略,以秦二世那個白痴德性,陳勝不說能戰勝秦國,但最起碼也能多堅持幾年吧。

後面徐凡忽然想到了,陳勝很快就稱王了,也就是說他根本沒有聽張耳的話。

這就是農民起義首領的侷限性,他們可能不缺乏造反的決心,卻很難看清前面的道路,做出正確的選擇。

周章想了想道:“此時稱王太早,但以我們義軍現在的規模,沒有一個名號,也的確說不過去,主公可以先任上國柱將軍,這個稱號既不會引起楚地貴族的反感,又可以團結楚地的百姓。”

楚國可是一個存在800多年的強國,幾百年前就跟周天子不對付,也是最早稱王的諸侯,春秋戰國幾百年就是中原諸侯和楚國交戰的歷史。歷代楚王雄心都很大,想要建立一套和中原不同的制度,中原的諸侯國一般都是丞相宰相,楚國就是令尹,中原指揮軍隊的是上將軍,大將軍,楚國就要搞個上國柱將軍。上國柱將軍的地位卻不低,是軍方第一人,同時也是令尹的輔助,相當於副宰相的地位。

周章的意見相當於雙方各退一步,既不算太激進,也不算太保守。

徐凡卻不知道這些,他還以為這個上國柱將軍是一個普通將軍的稱號,於是笑道:“周兄這個提議不錯,封王之意暫擺,一郡之地三萬人馬就稱王,我們義軍會被天下人嘲笑是沐猴而冠的。”

“一個王的稱號,既會增加秦軍對我們的敵意,也會減少我們在楚國的盟友,這是一個有百害卻無一利的事情,只是增加了一點虛名而已,這種事情完全不可取。

在我們義軍實力和秦軍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我們要多爭取朋友,少增加敵人,以我們現在的狀態,最適合做的是廣積糧,多築牆,訓練士兵,對陳郡的百姓宣傳我們義軍的政策,讓百姓知道我們是在為他們而戰,爭取他們的認可。”

張耳有點驚訝的看著徐凡,驚訝于徐凡能忍住稱王的誘惑,但吃驚的是徐帆拉攏的不是豪紳貴族,而是普通的百姓,這點讓他有點看不懂了。

也不怪他,三代以來到秦末,這個世界還沒有經歷過農民起義,自然不明白農民其中蘊含的能量了,歷史上陳勝吳廣起義算是農民勢力第一次登上歷史的舞臺,而後幾千年的封建歷史,就是歷代豪傑能不能拉攏到農民這股力量的歷史,能拉攏農民,就會出現漢,唐這樣強盛的天下霸主,不能拉攏甚至輕視農民的力量,就會出現兩晉,兩宋這種被胡人吊打的垃圾王朝。

張耳已經算是這個世界有戰略眼光的人了,但他們也不可能瞭解自己沒有見過的勢力,所以他們制定的策略也都是爭取貴族和豪強的力量,而在這個時代卻不能說是錯的。

但徐凡卻是來自後世的人,他明白百姓的力量才是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力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秦末各路起義軍都是竊取了百姓對秦國不滿的力量完成自己的霸業。

徐凡繼續說道:“所以我們義軍下一步的策略就是訓練士兵和軍官,提升我們義軍的戰鬥力,招納人才,掌握住整個陳郡政權,向陳郡百姓宣傳我義軍的政策,動員整個陳郡的百姓為我們義軍所用。”

打出去做流寇,還是建設根據地,這對徐凡來說根本不用選擇,後世的歷史就告訴了徐凡哪一種是正確的策略。

陳餘本有點佩服徐凡能忍住貪慾不做楚王,但聽到徐凡毫無大志要留守陳郡,一陣失望,他也不客氣對徐凡拱手道:“將軍要是隻想做陳地之主,還請讓在下離開。”

“大膽!”陳餘的話讓義軍高層臉色大變,英布甚至拔出了長劍。

張耳當即站在陳餘面前護著了自己的小弟。

而徐凡也呵斥英布道:“現在議事,當然要暢所欲言,你拔劍做什麼,退下。”

英布只能收回長劍了。

而後徐凡看著陳餘苦笑道:“兩位為了抗秦隱姓埋名十幾年,我能理解兩位想要滅秦之心,但我義軍雖然有3萬之眾,有軍事經驗計程車兵不過幾千人,懂兵法,會指揮作戰的軍官不足百人,不客氣的說義軍是烏合之眾。

我們之所以可以佔據陳郡,一是靠著人多勢眾,二就是斷了秦軍糧道,正面作戰義軍甚至連1萬秦軍都打不過,陳郡的秦軍雖然被消滅了,但秦國仍有百萬大軍,義軍不趁著這短暫時間訓練士兵和軍官,提升義軍的戰鬥力,不然,下次秦軍到來就是我們義軍敗亡之時了。我也想打出去,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開玩笑,就這三萬人還沒有完全掌控,真打出去,義軍的數量可能會擴張的非常快,甚至有上百萬,但內部必定是山頭眾多,而且成為秦國重點打擊的物件,徐凡可知道歷朝歷代第一個起義的,都沒有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他可不想給劉邦項羽這些人做炮灰。

張耳馬上說道:“正因為敵強我弱,義軍才要打出去,給秦國增加敵人,義軍才有生存的可能。在下也認為將軍您說的有道理,義軍的確要訓練,但陳郡只有十餘萬戶,3萬將士,將軍您即便是把這3萬將士訓練的和秦國衛尉軍的戰鬥力一樣強大,但只憑這3萬將士也不可能是秦軍百萬大軍的對手。義軍只有打出去,聯合其他關東5國義士共同抗秦,才有一線生機。”

這個時候武成開口說道:“張大俠說的不錯,義軍在陳郡能招募3萬人,其他郡縣也會有對秦國不滿的人,要是每個郡都能有幾萬義軍,秦國的百萬雄師也不是不能戰勝。”

徐凡問道:“大家也認可打出去的戰略?”

秦嘉,武臣,英布,陳林,吳盛等將領都認為義軍該打出去,繼續擴大勢力,周章,陳曉等人卻認可徐凡打牢根基的策略。

求收藏,月票和舉薦票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愛不是一個人的事

路桉橈

為你而奮鬥的高中

愛吃橙子香蕉汁的古武

心止於宇

愛神xy

卿本吾愛之第一部

柒雨之愛為卿

大漠孤煙北

林不衝

如敏亦文

青青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