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收穫時刻和難以擴大的產能

始皇帝36年12月9日,陳郡,漢國第一紡織廠。

紡織廠內部咔咔咔的聲音不斷響著。公輸仇興奮的帶著徐凡走到一個紡紗機前面道:“漢王,這是老夫根據水利紡紗機弄出來的手搖式紡紗機,他雖然不像水力紡紗機可以一次性帶動50個錠,卻可以帶動10個錠,減少了河道的影響,廠房可以安置更多的紡紗機了,老朽以為這種紡紗機的用處更大。”

因為陳郡的商貿越來越繁華,碼頭也變得越來越寬闊了,而鴻溝水畢竟比不上海洋,能做碼頭的地方極其有限,以至於出現了水車和碼頭爭奪河道的事情了,水利紡紗機雖然效率,但對地形要求太高了。

徐凡笑道:“公輸老先生真是我大漢的功臣。”

徐凡設想當中的場景終於出現了,他提供設想,公輸家族負責實現,而現在終於有良好的開始了,公輸家族的動手能力比他強百倍都不止。

公輸仇聽到這話笑的很開心,屢屢自己的鬍鬚,十分受用徐凡的誇獎,畢竟這可是漢王的讚賞。

公輸仇卻繼續說道:“這還不是老夫最好的發明,漢王說過飛梭和踏板式紡織機,老夫經過幾個月專研,終於弄出一些樣品了,還請漢王過去看看。”

說完公輸仇就領著徐凡到一個新的紡織機廠房當中,這裡擺著上百架織布機,陳郡的婦女們正在快速的織布,飛梭在經線當中穿梭,織女用踏板不斷調整經線的位置,紡織布匹的速度極快,是現在老式紡織機的好幾倍。

徐凡欣喜問道:“這種新式的紡織機織布的效率是老式的多少倍?”

老祖宗給了他們傍身的手藝,但也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災禍,那些貴族動不動就殺他們公輸家族的人來隱藏秘密,他們也是人,為什麼要給一群死人陪葬。貴族敢這麼做不就是因為他們是低賤的工匠,殺了也不可惜。

公輸家族終於成為了官宦家族了,他們家族的命運終於得到改變了。

公輸仇自豪道:“是老式的三倍以上,小人還在研究水利紡織機,爭取讓布匹紡織的速度再提升幾倍速度,早日實行漢王衣被天下的理想。”

這個時候其他公輸家族的子弟才想起來了,他們的公侯之位還在這些圖紙之上,這只是給公輸家族保證了公侯之位,但具體是誰可沒有保證。

公輸仇拿出徐凡交給他的設計圖紙激動道:“因為踏板式紡織機成功,漢王已經任命老朽為千石的織造令,我公輸家族以後也可以稱之為官宦世家了。”

徐凡對著公輸仇道:“公輸老先生此舉不但對我義軍有大功,對整個天下的百姓更是有大功,有功當賞,我以漢王的名義升任公輸仇,織造令,食秩千石。”

公輸仇聽到這話無比激動,顫顫悠悠對徐凡行禮道:“謝漢王。”

“父親,請給我一張圖紙。”

公輸仇激動道:“老朽即便拼掉這把老骨頭,也會早日實現漢王的設想,讓新式的紡織機鋪滿整個漢國。”

而現在有這身官身,誰又能說他公輸家族只是百工之人。

公輸仇繼續笑道:“漢王還給了公輸家族一個公侯之位的保證,我們把漢王需要的機械製造出來,公輸家族將來也會是貴族。”

“真是東皇太一保佑我公輸家族。”公輸家族的子弟聽到這個好訊息都是喜極而涕。

“父親,這是真的?”

徐凡當著公輸仇的面開啟道:“這些是我設想的一些農具,像這個是脫粒機,這個是鼓風機,這其中最精妙的就是一條縫紉機,都是能極大減輕農戶,紡織勞作的機械,公輸老先生想辦法一一製造出來。老先生能做好這些公輸家族必定不失公侯之位,公輸家族更是會成為青史留名的家族。”

徐凡道:“新式的紡織機既然弄出來了,老先生這段時間就勞累一點,多製造這種新式的紡織機,全面取代老式的紡織機,這樣也可以給天下的農戶增加一些收入。”

公輸仇笑道:“當然是真的。”

“漢王真聖主也!”所有公輸家族的子弟都對著徐凡居住的方向行禮。三跪九叩極其重視,因為漢王是真讓他們公輸家族重生了。

徐凡離開紡織廠之後,當晚公輸家族的子弟全部彙集在一起。

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家族的理想在徐凡手中得到實現,他現在就是打算把自己的老命為漢王拼。

“為了漢王,老朽定會把它們製造出來。”公輸仇哪裡看過這樣的畫餅,他當即決定即便是死在器械廠,也要幫助徐凡把這些器械全部弄出來。

“拿我的圖紙來!”張良拿著一堆圖紙交給徐凡。

既然誰都有機會成為公侯,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只比木匠活,公輸家族的子弟自信不會輸給任何一個人。

“伯父也給我一張。”沒多久公輸家族的子弟紛紛搶奪這些圖紙,這哪裡是圖紙,簡直是他們公侯之位的保證。

始皇帝36年12月10日。陳郡,鍊鐵廠。

新式的兩座高爐再次豎立起來,高爐有5丈高,現在已經成為了整個陳郡最高的建築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議論這兩座高爐,當他們知道這高爐,一次性可以煉製2萬斤鐵水,看到這冒煙的煙囪都羨慕無比,即便現在鋼鐵的價格猛跌,但依舊高達20錢一斤,一爐下來就是40萬錢,這哪裡是高爐,簡直就是一座金礦

秦泊笑著對徐凡道:“漢王,這是最新式的鍊鐵高爐,一次可以煉製2萬斤的鐵水,一日便可出爐。”

徐凡看著這兩座高爐都極其新,他遲疑道:“以前的高爐?”

秦泊無奈苦笑道:“最開始的高爐已經被燒化了,漢王您發現的焦炭雖然可以燒出極高的火焰,但卻很少有東西可以承受這種高溫,最開始的高爐在連續運轉10日後就因為燒化了外層,鐵水流出,燙死了三個工匠。”

“做好家屬的安撫嗎,撫卹金髮放了嗎?”徐凡馬上問道。

秦泊道:“發放了,鍊鐵工的位置也留給他們的兒子了。”

徐凡奇怪的看著秦泊,子承父業,但怎麼感覺有點怪怪,他們的父親剛被燒死,他們不應該害怕到鍊鐵廠來做事情。

秦泊苦笑道:“鍊鐵廠雖然危險,但俸祿高,一個學徒工都有800錢的俸祿,出師了就是上千錢,整個陳郡就沒有比這更高的工作了,比起被燒死,工人的家屬更加擔心這位位置丟了。”

秦泊這樣一說徐凡就馬上理解了,在這個時代高爐也是手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妥妥的高科技產業,鍊鐵的工人收入自然高了。

但聽到工人家屬的要求,徐凡卻不由得苦笑了,他在後世最反感一崗傳三代,但在自己的治下卻出現這樣的事情。

他想了想說道:“你對工人家屬說,漢國包他兒子上學讀書的全部學費,一直等他成年為止,到時候讓孩子自己選擇要做什麼。”

秦泊奇怪看著徐凡道:“諾。”

在他看來子承父業天經地義,所以他才會同意家屬的請求,而徐凡的做法反而是提高了撫卹的標準了。讀書之後成士人了,哪裡還會安心做一個鐵匠。

徐凡卻繼續說道:“你要想辦法制定一個鍊鐵廠的安全標準,一定要先保住工人的安全再鍊鐵,這樣的死亡能避免就儘量避免。”

秦泊道:“屬下明白。”

鍊鐵真不容易,溫度不夠是一個大麻煩,但溫度太高燒化了耐火磚也是一個麻煩。

徐凡皺著眉頭回憶後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就知道耐火磚,但卻沒有想到耐火磚居然也扛不住焦炭的溫度。

後世種田流的小說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徐凡回憶了一下腦海當中的小說,想到了兩個方法道:“能不能把高爐修成內外雙層,還有就是外層耐火磚能不能用水來降溫。”

“用水來降溫!”秦泊聽到這話瞠目結舌,雙層結構還說的過去,高爐是要高溫,你卻來降溫,不是開玩笑嘛。

徐凡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他說道:“鍊鐵你才是最厲害的人,我只是提供意見,你試試看能不能成功。”

徐凡對鍊鐵真不熟悉,尤其是現代的鋼鐵廠,拿圖紙給徐凡,他都未必能看懂,他也就是透過種田流小說知道什麼鼓風機,預熱室,焦炭,耐火磚。懂的全部說出去了,剩下的只能靠秦泊一點點積累經驗來做了。

徐凡繼續道:“不要怕浪費,多做幾次實驗,只要成功就是賺的,你看,要不是你弄出高爐,鍊鐵一次也就幾十斤,因為你弄出高爐提升鍊鐵效率上百倍,建設高爐花的錢就全部回來了。而現在伱能弄出耐高溫的高爐,這高爐以後就不用建了拆,拆了建了,能節省的財富更多。”

秦泊道:“屬下回去想一想!”

而後秦泊帶著徐凡來到了武器製造作坊,這裡有10架水車,這些水車帶動鐵錘,正不斷敲打武器。

“轟,轟,轟!”鐵錘的轟鳴聲音,讓徐凡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

秦泊大聲道:“這是大王您讓我製造的環首刀,有這些水利錘,這些環首刀輕鬆達到百鍊,砍斷秦劍只需要一刀。”

說完秦泊讓一個工匠一塊木頭,徐凡一刀下去,木頭就缺了一個口子。而後又弄來一把青銅秦劍,徐凡一刀下去,秦劍斷裂。

“好!”徐凡喜道。

漢軍在武器上可以碾壓秦軍了。

而後秦泊又拿出一副鎧甲道:“這是百鍊鐵甲,是這個世界最堅固的鎧甲了。”

徐凡用環首刀砍向鐵甲。

“鐺!”鐵甲上只留下一個刀印子。

“好,有這鎧甲和環首刀,我軍比秦軍就佔據裝備優勢了,秦泊你是我漢國的功臣。”

而後徐凡問道:“環首刀和鐵甲能裝備多少?”

秦泊道:“環首刀每日能生產300把,鐵甲30副”

徐凡皺著眉頭道:“太少了,我義軍有30萬大軍,這要生產到猴年馬月去。我給你增加一倍的人手,再多建設幾個武器作坊,你能增加幾倍產能?”

秦泊苦笑道:“增加了也是無用,現在鍊鐵廠只有兩個高爐,交替使用相當於每日只能煉出2萬斤鐵。”

“一把環首刀重8斤,300把就要消耗2400斤鐵,一副鐵甲重60斤,30副就是1800斤,光這兩項就要消耗4000斤鐵,我們還要生產箭頭,刀槍劍戟等武器,還有百姓需要的鐮刀,犁頭,斧頭等農具。每天的鐵器消耗極大。

徐凡道:“不能增加高爐的數量嗎?”

秦泊苦笑道:“哪裡有那麼容易,這要增加的可不止是高爐的這段鍊鐵人手,要從最開始挖掘鐵礦增加工匠,挖掘煤炭增加工匠,還有增加運輸礦物的馬車和人手,高爐的工匠,這一路增加下來,增加的可不止是一點點的人手,這些都是需要投入更多的錢財,更加不要說煉製高爐的工人可不是農戶就可以擔任的,他們需要培訓,不然的話會被高爐傷到。”

“漢王您可能不知道,高爐雖然只出現了幾個月時間,但已經吞噬了好幾條人命了,也就是這段時間大家都熟悉高爐的效能,這才沒有人傷亡。”

徐凡默然,工業化從來不是溫情脈脈的,是要不斷用人命實錯的,即便是這樣原始的高爐也是會吞噬人命的,產出更不是像遊戲當中,只要點選一下,就可以擴大產能。擴充產能的過程極其緩慢複雜和消耗財富。

徐凡道:“你就想辦法緩慢提升產能吧。我會讓丞相支援你的。”

秦泊道:“諾。”

而後徐凡繼續道:“秦泊,你鍊鐵有功,我以漢王的身份任命你為鍊鐵令,食秩千石,你可以自己任命屬官,上報丞相府。”

秦泊對徐凡道:“臣多謝漢王。”

秦泊身邊几子弟也是一臉欣喜,他們都是秦泊新招募的墨家子弟,都是從鍊鐵廠當中招募合格的工匠,他們生活在鍊鐵廠,極其認同墨家的理念,鉅子被重用,他們墨家終於看到復興的希望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異世界裡玩遊戲

電競玖歌

我的寶藏先生

欣大王

封建公主覺醒逆襲當女帝

幼回

梧桐親吻盛夏

憶江枝

春景日和

醬江講姜

飛花落楓葉

望城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