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第一個產能過剩行業和新興手工業城

大漢五年一月二十七日,會稽郡,丹陽縣。

徐凡渡過長江就進入會稽郡。

碼頭上,葉騰看到徐凡船隊馬上就趕過去,當徐凡等人下船的時候。

葉騰帶著會稽郡官員對徐凡行禮道:“臣葉騰拜見陛下。”

雖然徐凡已經說了,不用接見自己,但卻沒有一個官員真敢這樣做。徐凡也不想為難他們,於是說道:“葉太守留下,餘下人回到府衙處理政務。”

“諾!”天子都下令了,會稽郡的官吏也只能帶著遺憾的神情離開了。

而後徐凡對葉騰道:“正好朕這一路看看你這幾年治理會稽郡的成果。”

葉騰自通道:“臣定不讓天子失望。”

葉騰成為會稽郡太守四年時間,讓會稽郡人口增加了一倍,財政增加了十餘倍,他本就想要讓天子能看到自己的功績。

而後徐凡他們騎著馬,沿著馳道南下。會稽郡道路兩側,渠道交錯,可以由近到遠的看到一塊塊田地沿著馳道分佈,田地也是充滿綠色,還有幾個農民在田地當中除草。

這一路上他們幾回沒隔幾里就可以看到這些龐然大物,這些龐然大物和細小的水渠,組成了一個嚴密的灌溉網路。只看這點就可以知道會稽郡的富裕,可以製造如此多的水車風車。

徐凡吃驚道:“價格怎麼會如此低?你會稽郡沒有想辦法穩定糧食價格嗎?”

同時我會稽郡的糧食價格也比不上長安城,去年每石稻穀的價格跌破了30錢,今年因為朝廷大戰,我會稽郡向中原運輸了不少糧食,價格勉強提升到35錢每石。”

水田普遍都有三石以上糧食產能,更加不要說他們還是一年兩種,要是再算上鳥糞石,會稽郡一畝田地就比得上中原5-6畝收益。

張良問道:“會稽郡的上田有多少畝,一年兩種當地百姓能有糧食收益?”

葛嬰震驚道:“一石糧食上百錢,你會稽郡的農夫每年可以賺3萬錢,長安城百姓都沒有你會稽郡的農夫富裕?”

他記得貞觀之治當中有一幕記錄在青史當中,因為關中豐收,糧食的價格從每鬥幾十錢,下降到每鬥五錢,如此劇烈的物價波動,在後世看來簡直是災難,但李二還把這個看成是自己盛世的象徵,記錄在歷史當中。因為如此低的糧食價格也就在文景之治時期出現過。

徐凡鼓掌道:“當年大秦的鄭國渠也不過400萬畝,葉騰你用了不到4年時間就弄出了半個鄭國渠,整個會稽郡百姓也因為你受益,你當為天下漢吏的表率。”

葉騰卻搖頭道:“賬不是這樣算的,農戶也要投入種植,要購買農具耕牛,尤其是我會稽郡的耕牛價格已經破萬錢,還要購買鳥糞石,農戶在這方面的消耗非常大。

徐凡記得在東海郡的時候,每石糧食還不是有70錢,怎麼度過了長江,糧食的價格會跌得如此誇張。

現在長安城僱工的價格漲的很快,但也達不到年收入3萬。

葉騰指著這一片風車道:“這裡的風車大部分都是百姓自己籌錢建設的,光靠臣可沒有這麼大的本錢。”

“現在會稽郡百姓修建風車成風,手中有錢的百姓會自己想辦法制造風車。”

但徐凡卻想的是,糧食跌的這個狗樣子,種田的農夫該有多絕望,糧食的價格下降了,但鐵器的價格不會下降,布匹的價格不會下降,耕牛的價格不會下降,柴油鹽醬醋茶的價格不會下降。感情整個天下就農戶一家吃虧。

“這也是因為天子您指導有功,百姓也願意生產,加上會稽郡產業興盛,有足夠多的錢財能投入到水利建設當中。”葉騰雖然謙虛,但他臉上的笑意是止不住的,天子的誇獎,比他上《大漢月報》都要興奮。

只要效益可以看得到,百姓手中又有錢糧,他們是願意加大對農田的投入的,顯然現在的會稽郡的,農業生產已經步入正向迴圈當中。

葉騰說道:“這是種植的大豆田,江東地區不比中原,根本沒有冬季,土地可以一年兩種,只是這樣非常耗費地力,好在天子您發現了大豆可以肥田,所以會稽郡的百姓已經開始在秋實之後,再種一季大豆肥地,來年的糧食收成會更高,而且大豆也可以賣錢。”

張良看著遠處聳立的水車和風車感嘆道:“如此多的風車水車,只有你會稽郡可以看到了。”

徐凡可不像這個時代的統治者那樣白痴,認為糧食的價格越低越好。

葉騰道:“下官自從來到會稽郡以來,每年農閒時期,招攬百姓清理河道淤泥,整修水渠,建設水車,風車,至今整個會稽郡的上田已經有近200萬畝。這些百姓每年糧食的收益超過300石。”

水車,風車在大漢已經非常普及了,在大漢的每個郡縣幾乎都可以看到,但張良卻沒有如此多的水車風車群,普通百姓根本無力承擔,甚至很多村裡集全村之力也買不起一架水車。

所以徐凡在關中制定了一個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就是為了保護農戶的利益,要是關中糧價也跌到30錢每石,那麼農戶真是除了吃飽飯,什麼積累都沒有。

葉騰卻苦笑道:“陛下,臣想辦法維持過糧食的價格,但現在每年會稽郡會多出上千萬石的糧食,現在整個會稽郡的官倉滿了,民間糧倉也滿了。會稽郡百姓一日三餐都吃不完這麼多的糧食。

臣想把糧食運輸到中原販賣,結果陳郡的糧食價格比會稽郡還要低,而會稽郡四周,九江郡糧食大豐收,廬江郡糧食大豐收,想要販賣都販賣不出去。”

真想賣還是可以賣的出去,可以賣給南方百越等小諸侯國,只是那些諸侯國野人遍地他們有需求,但沒有這個錢。

中原腹地的糧食價格,倒沒有跌的像會稽郡這麼猛,只是不划算而已,這個時代物流成本太高了,會稽郡即便作用長江這樣的黃金水道,但因為長江附近郡縣糧食一樣豐收,價格低廉,真要販賣糧食連運費都賺不回來。

“會稽郡府衙收入有限,要建設作坊,要修水渠,修馳道,修碼頭,不能把全部稅金用來購買糧食,臣想盡辦法也只勉強也維持不住糧食的價格。”

“而且臣修的水渠越多,糧食的產能就越多,糧食產能越多,糧食的價格就越低,現在會稽郡的百姓已經不願意接受糧食僱傭了,只要秦半兩,但百姓越要秦半兩,府衙就越拿不出錢來維持糧食的價格。”

徐凡一時間都無語了,這一路上他看到大漢沿海的郡都在瘋狂擴張鹽田,本以為食鹽業會是大漢第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卻沒有想到,糧食卻是第一個出現產能過剩的行業。

徐凡第一次感受到人均資源豐富的好處,隨便增加一點糧食生產的效率再加上均田,糧食就爆倉了。

比起後世那種地獄副本,他這是簡單副本加外掛呀。

同時他也發現為什麼幾千年來農戶都賺不到錢,好不容易多豐收一些糧食,結果糧食跌成了地板價,會稽郡農戶糧食產能是關中百姓的三倍,但收入卻差不多,普通的農戶根本積累不了財富。

徐凡問道:“不能引導農戶種植其他作物?”

葉騰道:“已經引導了,會稽郡已經多了20萬畝的桑園了,50萬畝的麻田,10萬畝的甘蔗田,但大部分百姓還是不敢種植其他作物,他們擔心出問題,即便糧食價格再低,他們還是要種植水稻。”

徐凡明白農戶的擔心,他們沒有積累,任何的改變對他們來說都有死亡的危險,所以農戶也是最保守的群體。

張良卻寬慰道:“農戶能吃飽飯已經是天大的好事情了,陛下您也不是把吃飽飯看成是大同世界的第二步,現在會稽郡已經進入第二步,您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在張良看來這根本不算是事,糧食即便跌到30錢,農戶在吃飽之餘賺的也不少,真像關中那樣維持糧食的價格,朝廷也承受不住。他甚至都不明白天子這是在擔心什麼,一個農戶每年都可以賺的上萬錢了,這在大漢都是中戶以上了。

徐凡也很快接受這點了,就像張良說的一樣,現在朝廷是要想辦法把那些處於飢餓線上的農戶拉上來,而會稽郡的百姓已經是大漢最富裕的一撥人了,還要給他們輸送利益,那麼更加窮困百姓怎麼辦?

不過徐凡想了想還是說道:“齊地剛剛結束戰亂,那裡的糧食價格高,會稽郡可以用海運把糧食運輸到齊地去。”

葉騰道:“臣會想辦法操辦此事。”

而接下來徐凡還深入了會稽郡的鄉村,發現這裡果然和東海郡完全不同,本地百姓的村裡修的像一個小塢堡一樣,裡面百姓的房屋也有很多是木板房屋和磚石房屋的,甚至徐凡還看到不少雙層的小樓房。

而這些百姓家的糧食都是滿的,在東海郡村裡幾乎看不到鄉村小學,但在會稽郡卻已經算是比較普遍的情況了,幾乎每三四個村裡就可以擁有一座小學,從這一切也可以看出會稽郡百姓富裕程度比東海郡要高一個等級。

當地的農戶也沒有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不滿意,能吃飽飯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了,他們每個人都笑呵呵的迎接著屬於自己的盛世。

但徐凡卻想到了後世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今年可能是這些農戶在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

而後徐凡跟著葉騰來到會稽郡治所吳縣。

吳縣是葉騰花費精力最多的地區,此時吳縣人口超過了20萬,成為整個長江以南最大的城池,城池的面積幾乎每年都會擴張。

時至今日,吳縣有造船業,鹽業,漁業,紡織業,製糖業等五大支柱產業,吳縣內20萬百姓,大部分都是和這五大產業有關的工人,說吳縣是新興的手工業城市也不為過,而手工業創造的財富遠遠多於農業,所以此時的無限已然成為這江南之地,最富庶之地。

會稽郡民間小兒到處傳唱歌謠:“會稽郡,葉太守,自到此,民安樂。”

加上《大漢月報》的宣傳,只要來過會稽郡計程車人,都會稱頌葉騰的功績,認為他是像管仲樂毅一樣的賢臣。

而徐凡一些人觀察吳縣百姓的狀態,他們普遍臉色紅潤,衣著得體,顯然生活狀態比在會稽郡的農夫要更好。

而在吳縣內部,長安城有的戲院,吳縣也有,茶園,酒樓,書店等為工匠市民階級服務的設施吳軍一樣不缺。

張良感嘆道:“吳縣的百姓已經可以可以說是過上了小康生活了,太平盛世也不過如此。”

徐凡道:“會稽郡的產業優勢太大了。”

徐凡也覺得現在大漢割裂的很,在齊地,東海郡天下還處於封建中期,但來到會稽郡卻快速躍進兩千年來到,明清時期了。

而在長安城已經出現一次性可以生產10萬斤鐵的高爐,出現幾百裡的軌道馬車,這些則是大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的時期了。而要是再看遼東,黔中地區,漁獵還是這些部落的主要生產方式,他們的文明程度屬於上古時期了。

整個大漢世界割裂的太嚴重了。

大漢五年二月七日,吳縣,造船廠。

造船廠的工人忙碌的進進出出,他們或是搬運木料,把上百斤的木料安放在水力鋸上,“滋滋滋”一陣切割之後,一塊塊木板成型,而後工匠再把木板運輸,製造船的工匠上邊,這些船廠的大匠拿著錘頭敲打的船身,徐凡他們看到一個半成型的海船。

葉騰自豪笑道:“陛下,這是一艘千料的海船,現在這個造船廠可以同時建設三艘這樣的海船,幾乎每兩個月就可以下海一艘這樣的海船。這樣的一艘海船可以賣150萬錢,朝廷可以賺50萬錢。”

只能說這個時代的製造業利潤真高,可以賺三分之一的利潤,這要是在後世這個造船廠是妥妥的高科技產業。但徐凡忽然又想到,造船廠還真是這個時代的高科技行業。

張良則在內心感嘆,難怪會稽郡如此富裕了,關這個造船廠每年就可以賺上千金的利潤,這已經是很多邊郡一年的稅賦了,而在會稽郡卻只是一個造船廠的收益。

葛嬰問道:“海船價格如此高,真有人購買嗎?”

葉騰笑道:“當然有,雖然現在整個大漢都在為紡織業瘋狂,說只要開辦紡織廠就可以賺錢,但其中捕魚業更加賺錢,購買一艘這樣千料的海船,只要半年就可以回本,在會稽郡漁業是比紡織業更加賺錢的行業。”

“吳縣還有兩個更大的造船廠,一個可以同時製造2艘3000料的海船,還有一個正在建設5000料的海船,這艘海船建設好之後,我大漢就可以正式捕撈海洋當中的鯤鵬了。

“鯤鵬,這種神話生物伱們會稽郡也有?”陳勝一臉你不要騙我的樣子。

徐凡道:“鯤鵬也叫鯨魚,是天下最大的生物,一頭鯨魚能長到幾十丈長,有幾百萬斤重。”

陳勝吃驚道:“這不就是鯤鵬。”

倒是徐凡有些驚愕的問葉騰道:“你們會稽郡的捕魚船連鯨魚都可以抓?”

千料海船看上千雖然不小,但比起鯨魚卻也算不了什麼,雖然他也知道有個民族靠著一個獨木舟都能殺死鯨魚,但漢人可沒有點開過這樣的技能點。

葉騰道:“去年有一頭死去的鯨魚衝上岸邊,被臣等捕獲。結果我會稽郡得到一筆意外之財,鯨魚之筋骨被商賈以一斤10錢的價格買走,光這就有上百萬錢,”

而價格最高的則是鯨魚的油脂被商賈以每斤百錢的價格買走,據說被做成龍燭,光鯨油就值上千萬錢。”

陳勝忽然叫道:“去年長安城出現賣龍蠟的商人,一支龍燭要上千錢,引起整個長安城的瘋搶,據說不到十天就賣光了,原來是你們這裡弄出來的。”

而後陳勝用兩隻手比劃道:“就這麼一隻小小的蠟燭就賣了上千錢,簡直是在搶錢吶。”

葉騰嚴肅道:“看來下次捕獲鯨魚,我會稽郡要自己製造龍燭了。”

他本以為自己賺了卻沒有想到買走鯨油的人賺的更多,反手就十倍的利潤。

而後葉騰繼續道:“鯨魚的魚肉,下水也被本郡百姓購買,買出幾百萬錢,最後在鯨魚的肚子裡,找到了上千斤的龍涎香,這又賣出上千金。這一頭鯨魚為我會稽郡帶領兩千多金的財富。”

張良等人聽的目瞪口呆了,會稽郡已經足夠富裕了,上蒼還居然追著餵飯給他們,這天下的好事不都被會稽郡佔完了,一時間張良等人都有點妒忌的看著葉騰了。

葉騰繼續道:“也正是因為有這次的收益,我會稽郡的百姓才知道鯨魚利潤豐厚,要是捕殺上百條鯨魚,可以為我大漢帶來二十萬金以上的收益。”

陳勝目瞪口呆道:“這天下的錢都要被你會稽郡賺光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女總裁的保鏢

吃雞腿的宇

救命!世子女扮男裝被對家發現了

熠熠生暉

喜歡你便沒道理

未見lY

夢遊三千【重生之玄清妙道神君】

同燁

花海夢

欣挽

終極插班生

老鼠愛偷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