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常識和道理相沖與分清敵友

謝俞把自己最後的一個疑問說出來道:“朝廷能允許我們做這樣的事情?”

鍾俊一個千石漢吏都不敢得罪兩千石的太守,他們這樣的民間月報,只怕剛開辦第一期,就有可能被封禁。

李斯笑道:“在大漢法無禁止便可行,也就是說漢律沒有阻止民間月報,那麼這個月報就是可以辦的。至於擔心得罪大漢的高官?”

李斯淡然一笑道:“我們也是有後臺的。”

鄭齊驚訝道:“我們的後臺?”

李斯道:“那就是當即天子。”

“天子?”鄭齊和謝俞都吃驚道。

李斯笑道:“法無禁止即可行,這可是天子一直在說的事情,為了漢吏不亂伸手,關中不知道有多少漢吏被天子處罰了。而我們做的事情又是天子希望看到的,又不違法漢律,天子自然就是我們的後臺。”

在關中之外漢吏可能無法無天,但進入關中他們就會成為最守法的存在。在關中不要說那些太守犯法的事情可以報道,即便是周章這個丞相出錯了,我們也可以報道,你們要記住天子是站在我們身後的。”

李斯道:“我們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在內心當中李斯對鍾俊鄙視無比,虧的還是從陳郡就跟著漢帝,居然連漢帝內心的想法都不懂。

“菜地?”李斯三人全度有點不敢相信。

他最大的靠山就是天子,應當是漢吏怕他,而不是他怕漢吏,《大漢月報》做的好,他可以位卑權重,甚至可以成為大漢權力的核心,連這樣簡單的事情都弄不清楚,還想要混官場。

這個時候李斯他們才知道,原來這個水晶宮居然是趙高帶人修建的。

李斯笑道:“我這個老朋友,說是富可敵國也不為過,一期月報的花費對他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

翌日,李斯帶著鄭齊,謝俞兩人坐著馬車去見他的老朋友。

玻璃在大漢已經快速普及了,花個幾千錢,就可以把房屋上的窗戶變成玻璃窗,房屋的採光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再也不用燃燒太多的油燈。對於長安城的富貴人家來說,換個玻璃窗已經成為了時髦的象徵了。

有道是天賜不取,反受其咎。李斯就乾脆搶佔鍾俊的生態位了。

“多謝先生。”鄭齊激動道。

於是李斯帶著兩人去大漢燕宮外。

趙高卻淡然道:“這是我們玻璃廠購買的土地,想要建什麼不關你們的事情。”

這個時候在一旁的農家子弟吳越馬上說道:“可不能這樣汙衊人,我們買下這塊地,本就是想要種植蔬菜,解決長安城冬季缺乏蔬菜的問題,這可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好事情。”

“那怕不是玻璃嗎?”鄭齊吃驚的看著不遠處的一幕。

漢帝開辦《大漢月報》一是有砥礪風氣的想法,二就是用月報來監督天下的漢吏,所以才會期許報社成為布衣御史。

趙高淡然道:“這就是天子囑咐搭建的,而且這也不是水晶宮,而是一塊菜地。”

鍾俊把一個本應該深入民間諜報機構,弄成了一個朝廷的官署,也不想想漢帝缺他這一個官署,《大漢月報》要真成為官署,如何競爭的過御史大夫府。

趙高道:“這是天子和農家聯合弄的反季節蔬菜基地。”

謝俞還是遲疑道:“先生,一期月報就要花費幾萬錢,您的老朋友真願意給如此多的錢?”

鄭齊看著一副農戶扮像的吳越,知道這是農家子弟,疑惑道:“真有反季節蔬菜這種東西?”

“天子知道此事之後,找到我農家子弟說,既然溫度決定植物的生長,那用一個罩子把高溫罩住,這樣土地不就可以在冬天也繼續生長了,這才有了這塊實驗田。”

吳越道:“自然是有的,在關中上林苑,一處峽谷有溫泉,即便冬天溫度度不低,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蔬菜,當年秦王室冬季蔬菜,就靠此地來提供。”

終究是漢帝太過於仁慈了,像鍾俊這種連上意都不能體會的庸才,在大秦朝廷早就成為替罪羊,倒在大秦的監獄當中了。

來到燕宮外的農田之後,李斯很快就找到了趙高。

“注意點,這每一塊玻璃都比你們的俸祿都要高,打破了你們可賠不起。”此時趙高正帶著一群工匠用用鋼鐵搭建玻璃房。

而像什麼放大鏡,眼鏡,乃至各種玻璃杯等產品,每個千錢到幾千錢不等,而價格最昂貴的玻璃鏡子一尺10金,即便是如此高昂的價格依舊受到天下貴婦的喜歡。

但玻璃依舊是奢侈品,而現在他居然看到有人在用玻璃建造宮殿,這簡直就是水晶宮,他甚至不敢相信這眼前這幕是真的。

要奢靡自己在家族奢靡也就算了,現在光天化日不說,還專門把水晶宮搭建在天子居住的寢宮,這是何用心,是想要腐化天子,想到這裡,鄭齊的內心更加憤怒了。

李斯說的這個人,就是整個大漢天字第一號打工皇帝,趙高。

謝俞道:“這樣違反天時的事情,怎麼可能會成功,不會是你們想要以以此為藉口,腐化天子吧?”

鄭齊指著玻璃道:就“是為在冬天吃口蔬菜,這也太奢靡了。”

李斯繼續說道:“我們《法治月報》第一期就可以用小鄭的文章做頭版頭條,大漢的紡織業快速發展,女工已經有幾十萬人了,如此龐大的群體遇到困難,朝廷不想辦法解決,必定會引起大患。”

現在大漢的玻璃廠已經步入正軌,在徐凡的啟發下,研發出幾十個產品,其中價格最低的平面綠玻璃,一尺也要百錢。

吳越道:“話可不是這麼說,冬天能吃上蔬菜,人才會健康,死的人就會少,人命關天,幾塊玻璃又算得了什麼。”

鄭齊還想要譴責趙高,但李斯卻拉著鄭齊而後問道:“天子不是享受之人,你搭建這樣的水晶宮,就不怕惡了天子?”

“你們怎麼敢如此奢靡無度,就不怕天子處罰你們!”鄭齊看不過去道。

在趙高的開拓下,長安玻璃廠已經成為大漢最賺錢的工廠了,每年可以賺十幾萬金利潤,而按照當初徐凡給趙高百分之一獎金,每年趙高可以賺上千萬錢,成為整個大漢打工賺錢最多的人,所以李斯才會說趙高富可敵國。

秦皇宮的城牆拆除之後,這一大片區域都開放了,百姓可以自由在此遊玩,因為基礎設施好,景點多,加上皇宮的加成,每日來此遊玩的百姓還真不少。

當李斯找趙高的時候,玻璃廠的員工卻告訴李斯,廠長去了燕宮外的農田當中。

謝俞也吃驚道:“這也太奢侈了,我大漢一向提倡簡譜,為此天子拆了皇宮的城牆給士兵修建房屋,還把大部分宮殿用於官署和開放給百姓,怎麼會有人敢在燕宮外,建設如此奢靡的水晶宮。”

這個時代的宮殿都是極其龐大的,因為戰爭特別頻繁,即便是一國之都也經常會兵臨城下,這就導致這個時代宮殿當中還有大量的空地,可以快速轉換成為田地。而在秦皇宮當中就有不少這樣的田地。

謝俞皺著眉頭道:“但在這樣水晶宮內種植蔬菜,這價格只怕比肉都要貴,這普通百姓能吃的起?”

吳越道:“先要解決有無,後面再想辦法找其他的東西代替玻璃,或者直接把玻璃的價格打下來。

但不管怎麼樣,這都是在增加蔬菜糧食,玻璃這種東西再怎麼漂亮,但那也不能吃,糧食和蔬菜卻是實實在在能吃的東西,以無用之物換取可以吃的食物,這對天下來說都是划算的,怎麼能說是奢靡。”

鄭齊和謝俞被說的啞口無言了,因為在仕林當中,百家宗師都說,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農桑才是根本,雖然天下人還是更加喜歡黃金珠玉。

但今天真有人用黃金珠玉來生產糧食,結果就出現如此駭人的景象,農桑為根本,還能用這種方式來表現?

一時間鄭齊他們都迷糊了,雖然吳越說的好,但明明這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問題的事情。

常識和道理矛盾了,他們三觀都開始打結了,他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倒是李斯根本不在意這些,而是說了自己找他的目的

當趙高聽到李斯想要他贊助《法治月報》。

趙高淡然道:“這對某有何好處?”

李斯笑道:“伱現在賺的錢已經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但你的權利卻也只能侷限在這小小的玻璃廠,而某的《法治月報》卻可以影響到整個大漢。”

趙高思考起來,當了這個玻璃廠廠長,雖然讓他賺了很多錢,他家以前被大漢沒收的宅院重新被買了回來,富裕的生活也重新回來。

但他更加想要掌握權利,而不是財富,而他的權利卻只能止步在玻璃廠當中,管理這幾百號工匠,即便這個玻璃廠再賺錢,這依舊不能讓趙高滿意。

想了想趙高道:“你的月報某投入50萬錢,要佔據一半的份額。”

李斯搖頭道:“老夫的名氣也是很值錢的,你拿100萬錢,佔據三成的份額。”

趙高道:“成交。”

獲得趙高的資金之後,李斯等人購買辦公場所,招募員工和記者,比起保守的鐘俊,李斯則激進多了,他招募了幾十位記者去北地,去河北,去中原戰場,尋找大漢的熱點事件。

在得到投資的第十日,第一份《法治月報》就刊發出來。

話分兩頭。

徐凡在完成對中原豪強的清洗之後,帶領援軍來到戰場前線。而此時在戰場前線宋留已經開始反守為攻了。

大漢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動之後,一支支精銳的軍隊,開始加入宋留的隊伍當中,大漢所有的鋼鐵廠也停止了農具和工匠的生產,而是開始全力打造鋼鐵武器,鐵製鎧甲,大漢鋼鐵武器的產能暴漲。

宋留機會每隔10天,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全鐵甲營,不到一個月時間,鎮東軍的鐵甲數量超過2萬。

而後宋留用這支精銳大軍猛攻齊軍戰線,齊軍即便是換上了破甲的重型武器,還是被漢軍打的節節敗退,只能退守泰山防線。

徐凡看到宋留打的人才好,繼續讓宋留為前線主帥,而他自己則為大軍準備糧草物資。

大漢薛郡有20萬大軍,需要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夫非常多,徐凡常常找到他們,和他們聊聊家常。

“今年的收成如何?”

民夫道:“常平年,不算好,也不算差。”

徐凡驚愕道:“你們沒有用鳥糞石肥田?”

農夫搖頭道:“這鳥糞石太貴了,我們用不起,大部分都是老爺們的土地在用。”

徐凡繼續問道:“堆肥呢?”

農夫道:“聽說過可以肥田,但我們都不懂,不敢亂用在土地上。”

面對這種情況,徐凡也只能無奈嘆口氣了,關中果然只是個例,中原百姓連堆肥都不知道,可以說大漢對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他們還是按照幾百年來的傳統耕作,想要推廣先進農業,還是任重道遠,還是要增加農業的人才。

農夫道:“這仗來的不是時候,家裡的小麥剛剛割完,就被朝廷催著成為了民夫。就是今年太亂了,整個天下都好像在打仗。”

說到這裡民夫臉色還有幾分惶恐,雖然戰線是在齊國,但因為大漢清理貴族豪強,整個中原河北都亂糟糟的,這些民夫感覺這天下,一下子從天下太平變成了亂世,他們不想經歷這樣的亂世。

徐凡安慰道:“過完今年就好了,以後的天下就不會有大亂了。”

對這點,徐凡也沒有辦法,戰爭肯定會影響農業生產的,不徵調軍隊,民夫,項羽打進中原,百姓死傷會更加慘重。

這個時候另一民夫憤怒道:“還不是齊王造反,毀了我們的好日子,還有那些貴族老爺,就看不得我們這些窮人過好日子。”

另一個民夫笑道:“現在這些老爺們都被漢吏抓走了,局勢他們要發配到遼東為奴。”

“朝廷這次可是賺大了,拉糧食錢財的馬車就沒有斷過,局勢那黃金重的連運輸的馬車都壓斷了,黃金撒了一地,有些人撿到直接發財了。”

而後這些百姓對徐凡說了家鄉的八卦,什麼漢吏老爺看中哪家小媳婦,搶了做老婆,又是哪個窮小子撿到老爺們的寶箱,發家致富,讓人羨慕不已。這些訊息真真假假,連徐凡都難以分辨。

但總體上來說,他們對大漢的清洗是幸災樂禍的,認為這些老爺們都是罪有應得。

中原的百姓他們都是大漢均田的受益者,他們對大漢朝廷都很感激。百姓們的想法很簡單,誰對他們好,誰就是好人,誰對他們壞,誰就是壞人,朝廷分他們土地,還給他們減免稅賦,免除徭役,這樣的好朝廷,八輩子都找不到了。百姓們自然認為朝廷和天子是好人,造反的齊王,貴族老爺是壞人。

中原百姓是站在大漢這邊的,這讓徐凡鬆口氣,有百姓支援貴族豪強就翻不了天。

徐凡和百姓交流沒幾天,叔孫通來到薛郡找到了徐凡。

他苦口婆心勸說道:“陛下,中原貴族豪強也有不少是大漢忠良,您這樣的做法不是寒了忠良之心。”

要說這次大漢掀起的大清洗,對哪方勢力影響最大,那麼必定是儒家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儒家的實力已經是百家之首,天下一半的讀書人都是儒生。

而這也是歷史的選擇,儒家的那套理論太適合這個時代的豪強貴族了,於是這些人也成為了儒家當中的一員,宣傳儒家的理論學說為他們謀利。

而大漢的清洗,大部分都是儒家的勢力,雖然因為孔鮒投靠大漢,有不少儒家子弟投靠了大漢,但中原更多的儒家勢力是看不起出身低微的徐凡的。

歷史上劉邦都滅了項羽了,魯地的儒生因為看不起劉邦,還給項羽披麻戴孝,同情項羽的失敗,給劉邦上眼藥。

而現在徐凡的出身更低,大漢的政策對他們這些貴族豪強更加不友好,科舉對他們也不友好(這些儒生喜歡一步登天,而不喜歡做實務的小吏,所以也看不上科舉),加上魯地儒生本就是保守派,他們自然就更加厭惡大漢了。

這樣兩相看厭的結果,就是魯地的儒生快被大漢掃蕩一空了,很多儒家學派被大漢連根拔除了。

這導致孔鮒他們坐不住了,他們想要找徐凡求情,畢竟這些人和他們打斷骨頭連著筋。

所以叔孫通才來到前線找天子求情。

徐凡卻笑道:“我大漢是新建立的王朝,大肆清洗舊王朝的貴族豪強是必然的選擇。”

叔孫通剛剛想說什麼。

但徐凡卻說道:“你先聽朕說,商君給天下的官員,士人,商人,工匠,農戶定下的比例是1:1:1:3:94。雖然朕不是全部贊同,但在官員和士人這個比例朕還是認可的。前二者不事生產,只能靠農戶來養,他們數量多了,天下的百姓就會苦。”

“而現在我大漢有貴族,有漢吏,天下百姓負擔已經極其重了,中原,河北貴族豪強,他們既不肯老實給我大漢納稅,也不想工商農戶能增加天下的財富,他們對我大漢有害無益,朕只能去除這些依附在我大漢身上的毒瘤了。”

“朕在起義的時候就說了,起義要分清楚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能分清楚敵友,我漢軍將會戰無不勝。

現在治理天下也要分清楚,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大漢的貴族漢吏為朕管理天下,他們是朕的朋友,天下的百姓為大漢納稅,他們是朕的盟友。而六國貴族豪強不但無益我大漢,還只會侵害我大漢的利益,他們就是我大漢的敵人。”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菩提隨風,如如不動

如餌

萌學園之隨心所欲

思念z

赤海棠

綃淞

吃貓的魚

鵬博田

葉羅麗公主夢

早八人早八魂

萬人迷的炮灰很危險

漂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