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完善教育體系也是一項重要的舉措。】

一個新生兒呱呱墜地,漸漸地,開始蹣跚學步、牙牙學語。

時間轉瞬即逝,到了三歲,他哭鬧著被父母帶去幼兒園。

他遇見了許多和他一樣大小的孩子。

他第一次感受集體生活。

六歲以前,他每天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在幼兒園裡和同齡的朋友嬉笑玩鬧。

到了六歲,迎來轉變,他必須換上校服,背上書包,來到片區的小學。儘管他千萬般不樂意。

六年後,他道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升入初中。

又過去三年,他面臨人生第一次重要分水嶺——中考。

畫面卡在這裡,

【義務教育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它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袖子、領口滿是油汙的黑臉男人極力勸說自已的孩子:“讀書有什麼用呢?你一個表哥初中都沒畢業,也不妨礙他成為百萬富翁,所以你別讀書了,早點去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孩子起初十分猶豫,最終架不住父親的勸說,去學校辦理輟學手續。

“你要輟學?是家裡有什麼困難嗎?”班主任聽到學生要輟學,詢問原因。

那名孩子老師回答:“我爸說我一個表哥初中都沒畢業也能掙到大錢,他讓我不去讀書,早點打工。”

班主任聽完緣由,眼前不禁一黑,先耐心勸說,“你才初二,輟學後連初中文憑都拿不到,能打什麼工?並且,你的表哥只是一個個例,現在社會上沒有好的文憑是拿不到工作的。你先回去上課,我來和你的父親溝通。”

安撫完學生後,班主任拿起手機給學生的父親打電話。

“是王鳴的家長嗎?您是打算要讓王鳴輟學嗎?孩子現在還小,現在讓他去工作太勉強了,”

電話那頭傳來囂張、粗狂的男聲,“老子是他爹!我生的我養的,我有權決定他上不上學,你一個外人少管我們家的事情!要是耽誤我孩子掙大錢,你賠得起嗎?”

班主任見狀不再多說廢話,拿出殺手鐧,“這位先生,根據我國教育法規定,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無論什麼原因,不管是誰,都不能迫使理應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您執意要讓王鳴退學,那我只好讓警\/察來找您了。”

電話那頭有恃無恐的氣焰弱了下來,厲色內荏道:“我是他爹,警\/察還能抓我不成?”

說完,迅速結束通話,只留下“嘟嘟——”的電子音。

班主任仍舊不放心,發資訊告知校長情況。

那頭很快回復:不用擔心,學校一定會盡全力的!

許多夫子都快氣瘋了,直拍大腿,痛心道:“糊塗爹啊!”

看見夫子、學舍齊心保護學生,他們心中堵塞的那口氣舒暢了。

“夫子和學舍是明事理的。”

酒樓裡,兩名遊手好閒的閒漢笑嘻嘻道:“不讀書就能賺那麼多錢,換我我也不讀。”

隔壁桌的女子嗤笑,“難道你沒看到女夫子說的是‘個例’嗎?說明像他表哥的人情況極少,你能保證你就是那個賺到錢的嗎?”

出聲的人縮起脖子不說話。

“教育法……”李斯垂頭低語。

這是他第一次看見後世有關“法家”的內容。

“‘無論是什麼、不管是誰’父母也不可以?”

一些人感到不可置信。

“父母之命不可違,做子女當然要聽從父母的話,他們可是生養你的人啊。”

部分人駁斥道:“孩子生下來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應該一昧地服從父母,他們也是想法、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提線木偶。”

兩方人怒目而視,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

一場關於“子女應不應該聽從父母”的話題就此激烈展開。

天幕繼續講解:

【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清末受到西學東漸的影響,部分人士提出普及義務教育的主張。到了民國陸續實行,規定初等小學的4年為義務教育階段。】

【建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儘管如此,中央領導依然毅然決然地推行義務教育。】

所到之處、映入眼簾的全是破舊、飽受戰火炮彈摧殘過的斷垣殘壁。

一個家庭連一條完好的褲子都找不到。

一張暗紅色方形大桌上,幾十名灰色、黑色圍坐一圈,手裡攥緊筆,邊記錄邊發言。

其中一個人帶有略微上揚的腔調擲地有聲,“苦了誰都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義務教育一定要搞,而且要對標歐美那邊最高標準!”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董仲舒兩眼放光。

說的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帝協會:從原神開始的星際之旅

江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