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所有的小鎮和村落,這不是李天瀾靈光一閃一拍大腿就決定的事情,而是他自從明白了末日的真相後就一直都有的想法。

把所有人都集中到城市裡,把生存空間不斷的壓縮,壓縮到極致。

中洲之外的地域全部放棄,甚至大部分村落也完全放棄,然後將城市和人口轉入地下。

這是唯一可以在末日中讓中洲變得安穩的方式。

末日從來都不止是許可權復甦。

軒轅無殤一直都在暗示議會,但至少到現在為止,包括李華成在內,還沒有人能夠明白這一點。

議會開始從宣傳渠道穩定人心,集中資源,構建通訊網路,這一切其實都沒有什麼意義,他們現在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就是同意讓議會跟東皇宮相互融合,一起迎接新的時代。

所謂的末日是什麼?

這個末日,壓根就是站在奇蹟之城的角度上,對接下來世界變化的一個形容詞。

而實際上,這樣的變化,在離開奇蹟之城,放在絕大多數的文明中,都算不上是什麼末日。

世界進入終結階段,隨著戰神的隕落,對真實環境的封鎖和保護出現了漏洞之後,整個太陽星區,會回到最正常的模樣。

那是一個普通星區,在這片星空下最正常的狀態。

而也就是這種所謂的正常狀態,對於奇蹟之城而言,就是末日。

換句話說,現在奇蹟之城的一切,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存狀態,大氛圍一直都很和平的盛世,這個可以接受到陽光,星光,月光,季風與寒流,春風下雨秋水冬雪,四季輪轉的環境,是不正常的...一種被保護狀態下的產物。

人總要面對世界。

當保護開始消散,當這片星區開始迴歸正常軌跡的時候,所有生物,都要面對天光。

什麼是天光?

是恆星日照,是月光灑落,是漫天星辰鋪天蓋地的閃耀。

那些光芒會落在這個星球的每一個角落。

是那種看起來與往日沒有半點不同的光芒,它們照耀著奇蹟之城,帶來的是對於這裡的人類而言近乎不可承受的毀滅。

病毒,輻射,疾病,嚴寒,高溫,衰敗,破滅,所有的東西都會在光芒中不斷擴散。

這是世界的本質。

這不是什麼對錯,也說不上邪惡。

因為這個世界,它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

對於人類而言,這是無法抵抗的災難,可對於世界而言,就應該是這樣。

不談奇蹟之城,也不需要談廣泛的無法想象的星空,只是侷限在太陽星區內部。

沒有大氣層,表面常年被太陽輻射,晝夜溫差能達到數百度的水星。

徹底被雲層覆蓋,表面溫度接近一千度,氣壓是奇蹟之城近百倍,因為高溫已經變形的金星。

遍佈撞擊坑,沒有穩定水源,表面乾燥的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沒有一個是適合人類生存的,正常嗎?

如果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那憑什麼奇蹟之城就適合人類生存了?正常嗎?

如果這也是正常的,那奇蹟之城突然就變得不適合生存了,這正常嗎?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在世界的意志之下,本就不該有所謂的特殊。

任何特殊,都是被保護的結果。

而當這種保護消失的時候,對於被保護的人來說,這就是末日。

人類無法在這種正常環境下生存下來。

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扛得住那種極端的環境。

因為他們的體質不夠。

或者說,是許可權不夠。

能不能快速適應星球的惡劣環境,是衡量一個文明潛力的重要標準。

如今的奇蹟之城顯然沒有這個潛力。

這裡之前被保護的太好,安於享樂的同時,也失去了面對地外危機的能力。

想要適應各類行星的惡劣環境,目前只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提升自身的許可權,讓整個文明的每一個人都提升許可權,增加文明內每一個人的個人實力,正常情況下,除非是特別極端的環境,否則無論任何許可權,只要達到三級,基本上就具備了適應各種行星環境的能力。

換句話說,當一個文明內部每個人都擁有至少三級許可權的時候,在不面臨星際戰爭的情況下,他們都已經達到了移民各種星球並且生存下來的條件。

而第二種方式,則是文明整體不動,由一小部分精英快速的,全力的去推動各種許可權發展。

同樣是任意許可權都可以,這一小部分人全力以赴的去發展屬於自己文明的許可權樹,達到可以改造星球地表環境的程度。

當我們的文明大部分人無法適應各種環境,而且也沒有希望全部達到三級許可權的時候,那乾脆就讓各種行星環境來適應我們,把一個個惡劣的環境,改造成我們需要的環境。

具體到現在的奇蹟之城來說,這兩種方式,李天瀾哪一個都沒有機會嘗試。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們努力過

餘蘇diw

精神分裂的我

簡單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