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

朱橚嗤笑。

這天底下就沒有巧合的事兒。

以前挖地三尺,都找不到一批莫如海的訊息,可現如今不找莫如海的訊息了,各種訊息如泉水一般不斷湧出。

要說這裡面沒有黑手暗中推動,朱橚一個字都不信。

所有的巧合都是必然,

無非是手段明不明顯罷了。

朱橚又從袖口裡抽出一份訊息,遞到朱元璋手上。

“莫如海的訊息來源,全都是因為他乃白山書院學子而暴露。”

“而舉報莫如海的秀才,是浙江錢塘人,他叔叔是戶部主事,從五品。”

“戶部主事曾經是劉伯溫的學生,劉伯溫致仕之後,不再黨爭,兢兢業業幹活兒,”

“可暗地裡,有訊息傳言,這位主事在李善長劉伯溫黨爭之時,就是李善長的暗子,李善長辭官之前,曾用手段讓他官升一級。”

“前一段時間,胡惟庸得力干將孫若同曾代表胡惟庸拜訪過李善長,明面上是向李善長討教治理朝堂困難的良策,實際上幹了什麼,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當然了,孫若同回來,倒是給胡惟庸不少幫助,沒幾天,這老小子就開始人前顯聖,指導各大衙門處理困難,還不忘賣咱們父子倆的好。”

好傢伙,朱元璋直呼好傢伙。

他瞪大雙眼,根本不敢相信朱橚給他提供的資訊。

孫若同疑似指導白山書院秀才舉報莫如海?

孫若同有問題,胡惟庸是不是也有問題?

這個時候,孫若同代表胡惟庸拜訪李善長,是不是證明這裡面還有李善長的事兒?

若是李善長牽扯其中,他又佔據多少?

朱元璋瞬間覺得烏雲蓋頂,整個朝堂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風平浪靜。

雖然這幾年,大明發展很快,可畢竟人心很複雜。

哪怕他是皇帝,他佔據大勢,也不可能保證每個人都和他一條心。

大家表面上的恭維,無非是逢場作戲,實際上心裡怎麼想的,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朱元璋皺起眉頭。

“所以,這些天胡惟庸到處為各部門解決麻煩,有另外的企圖?”

“嗯啊,這老小子最近在百官之中風評很好。以前還有人噴他拍馬屁,諂媚獻上。現在大多數都佩服他足智多謀,能為百官解決大麻煩。”

朱元璋面色沉重。

“所以,胡惟庸在百官之中恭維咱們爺倆的話都是假的?什麼你忍辱負重,為了逼迫百官改革,甘心做惡人。什麼我高瞻遠矚,明面上放縱你,任你胡鬧。其實是曲線救國,讓大明不經意間回到我設想的發展方向。這些全是假的?”

朱橚狂翻白眼兒。

“說是真的,你也不信吶,我逼百官,就是為了揍人玩兒。”

“你任由我胡鬧,就是為了坑我銀子。”

“咱倆自己都知道自己,誰有胡惟庸想的那麼大公無私?”

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什麼。

(|||ಥ益ಥ)—☞

那你還承認你受了委屈?

剛剛咱還怕你心裡難受,專門挨頓揍讓你出氣。

感情弄半天,

這頓揍白捱了?

朱橚:»ू(͒ˑ•᷄͡ꇵ͒•᷅͒)ू?!

啊!這……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醫科學生下鄉,你讓我來做皇帝

夢言痴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