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財很幸運,投資賠了,家裡沒幾個人怪他的。除了做好準備,全家一起過苦日子。全家上下一個埋怨的人都沒有。

徐有財也很不幸。

他提出要想止住股票下跌的形勢,最好拿出一筆銀子繼續投資。

全家上下圍著他圈踢。

為了防止他再敗家,他爹差點把他腿打折了。

他只要再提股票一個字,他就得死那兒。

為了第一時間掌握股票的動態,徐有財天天吃住都在股票交易所。

隨著股票漲跌,他的心跟著跌宕起伏。

每次股票降價,對他而言都是一陣難言的心痛。

降一文,就是5000兩的虧空,哪怕他的生意做的再大,也扛不住這麼扔錢。

“臥槽,有人掛980文了,980文都賣不出去!”

“978文,978文,股票吐血大降價!”

“馬掌櫃,前幾日你不是還抱怨,下手早了,股票沒買到嗎?我的股票轉讓給你,只需975文。”

“孫掌櫃,股票有興趣不?970文,970文吶……”

隨著朱標船隊名不副實的訊息傳的越來越大,整個股票交易所瀰漫著一股恐慌。

大量購買股票的股民,不惜虧本都要甩清手裡的包袱。

生怕再遲一點兒,手裡的股票徹底變成廢紙,

血本無歸。

徐有財愁啊,就這麼幾天,股票價格從1兩銀子降價到970文,原價500萬兩的股票,他直接虧了15萬兩。

而且看形勢,股票的價格還得跌。

要不了多久,他手裡的股票就得虧一半兒。

徐有財不是沒想過及時止損,可是他手裡的股票太多了,以他經驗,500萬兩的股票一旦全部掛牌降價。

對股票價格絕對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

而且,徐有財心裡也有一點兒僥倖的想法。

商會事關朱標和朱橚。這兩位神人會眼睜睜的看著股價一落千丈,損害他們的名譽?

更何況太子的身份事關國本,一旦事不可控,哪怕朱元璋都得下場拯救。

徐有財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朝廷傳來的訊息。

【大明鼓勵百姓出海貿易,一旦有人在海外發現無人礦產,可上報朝廷給予獎勵,也可繳納一定稅率,自行開發。】

訊息一出,整個股票交易所議論紛紛,所有人都在討論這條新政,能給大家帶來的好處。

“劉掌櫃,你說這新政是個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日本那個大銀礦是商會合法財產了,以後太子只要按時交稅。銀礦的利潤都是太子的。”

“嘶……就是那個傳說中能蓋起一座金陵城的大銀礦?那豈不是說咱們商會價值不止那200艘巨船的船隊,還有其他進項?”

“不止呢,五皇子能搞到一個銀礦,就能搞到第二個,第三個。隨著地圖不斷的開拓,商會的資產必定越來越多。沒看現在好多人都把賣股票的資訊撤回了嗎?有幾個甚至還漲價了。”

“臥槽!那我得多搶一點兒,夥計,給我掛盤收夠股票,975文,先來1000股。”

“……”

朝廷的新政給股票交易所注入一支強心針。股票無腦下跌的狀態稍緩,甚至還有一點回升的姿態。

徐有財心裡高興,可高興的程度不高。

他是大商人,各種生意都瞭解,雖然倭國那個大銀礦號稱能蓋起一座金陵城,實際的價值卻沒那麼高。

要知道,採礦可不是銀錠直接埋在土裡,只要動手挖出來就行。

他最大的難度是在提煉。

工人先把礦山裡的銀礦採出,然後再破碎,經過初選,掃選,精選三道工序,才能選出合適的礦肉。

把礦肉用米糊沾成團,放在炭火中煅燒,製成窖團之後再放進分金爐裡和鉛一塊兒冶煉。

最後才能變成生銀。

從銀礦變成銀子,不知要耗費多少成本,而且每年銀礦產量絕不會太多,最多幾百萬兩。

這幾百萬兩得和倭國勾心鬥角,再跟朝廷交稅,七七八八算下來,每年能有300萬兩的純利潤已經算不錯了。

這與兩億四千萬兩的商會估價,相差太多!

“孫掌櫃,你不是收975文收銀礦嗎?我這200股,您990文收嗎?”

“老張,想什麼呢,銀礦實際價值多少咱都知道,975文我都承擔巨大的風險,你還想提價?”

“哎呀,你不能這樣想,五皇子能發現一個銀礦,就能發現第二個,第三個。海外那麼多寶地,說不定以後商會即將擁有千個,萬個銀礦?”

“你怕不是想屁吃,海外那麼遠,你真以為發現銀礦就是你自己的了?倭國的銀礦,是太子和五皇子齊心協力,天時地利人和才僥倖拿下。就這,還是倭國南北朝大亂,那邊顧不上他們,說不定,以後礦場還有變!”

“你別說的那麼死,萬一呢?萬一呢?”

“沒萬一,這就相當於外人在你家地底發現一座金礦,你能眼睜睜看著金礦被外人據為己有?你同意,你們族人同意?你們族人同意,朝廷能同意?”

“……”

在場的眾人沒有傻子。銀礦屬於太子,只給眾人加了一針強心針,但是不多。

所有人都看的很清楚,海外貿易就算再賺錢,跟2億四千萬兩想比,實在是太多了。

等到太子商會發展成2億四千萬的規模,時間得以十年為單位。

你要是說給家裡留些底蘊,百年千年持有還行。

要是準備撈一筆快錢,卻不合適。

“賣股票了,賣股票了,978文一股,只有100股,先到先得!”

“賣股票了,賣股票了,977文,977文……”

“我976,我976!誰把我的股票買走?我的商鋪急需銀子進貨。”

“我擦,剛剛不是還有一大波人準備買股票嗎?這才多久,沒人了?好歹也是太子第一次掛名的生意,大家對太子有點信心啊。”

“你們信我,股票買了絕對不吃虧,絕對不上當。要不是我取媳婦準備付彩禮,我絕對不賣股票。”

“……”

慢慢的,股票漲價的熱度下降,整個交易所又處在降價的風波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咱老李,可不經常打富裕仗

使用者4127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