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孫好,從小就聽話,陛下以後肯定享福……”

“皇孫聰明,這麼小就能破解藏寶圖,將來以後必定有出息。”

“皇孫孝順,陛下有福氣,以後陛下就等著享福吧,有此皇孫,夫復何求?”

“皇孫長的帥,將來以後必定玉樹臨風,氣宇軒昂……”

“皇孫……”

“……”

朱標趕到皇宮裡的時候是懵逼的,不是說父皇坑了一筆錢,召集大臣商量怎麼分贓嗎?怎麼變成誇讚皇孫大會了?

朱標小心翼翼觀察殿內的情況,探頭探腦,連大氣兒都不敢出。

打聽清楚情況之後,朱標扭頭就走,

這他麼的,事情怎麼發展成這樣子?一旦整不好,這間祥和的大殿立馬變成埋葬他的陷阱,粉身碎骨都不夠,還得搭上他兒子,外加朱橚。

可是,朱標體格那麼大,想悄無聲息退出,哪裡有那麼容易?

朱元璋餘光一掃,就看見這個胖乎乎的大兒子,連忙笑眯眯的招呼朱標上前,再泡一壺延壽茶,

“標兒來了,快進來,來嚐嚐咱孫子親自給咱製作的延壽茶,別人沒這個資格喝,你肯定是夠的。”

朱元璋命王景宏把延壽茶送到朱標面前,一股子難以描述的怪味兒直衝朱標鼻頭。

朱標:(ꐦ´༎ຶ益༎ຶ)

不知道延壽茶是啥還好,知道了,再讓他喝,他實在做不到啊。

“父皇,延壽茶乃雄英孝心,兒臣無福消受。整個大明,唯有您才有這個福分,其他人連聞一下,就是不懂事!”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默默掃視剛剛厚著臉皮跟他討茶的老兄弟,得意洋洋。

【看看,看看,什麼見知進退,什麼叫懂事兒!你們這些老梆子都學著點兒,不如咱孫子貼心也就罷了,再不如咱兒子懂事,那你們這些年還不如活到狗身上。】

“標兒,剛剛許多大臣都想讓咱撥銀子,你怎麼看?要是一千六百萬兩銀子交給你,你會怎麼處理?”為了獎賞,朱元璋又給朱標一個處理政務的機會。

朱標求生欲很高,這個離死亡最近的時候,他一丁點都不敢惹怒朱元璋。

“兒臣認為,一千六百萬兩銀子應該全部充入父皇內帑。一者,這些銀子都是皇弟們的錢,父皇有絕對的權力處理,二者,以後建造基地,開發外海,還不知道有多少意外,父皇有一筆銀子儲存,可以預防各種意外。”

朱元璋再次滿意的點點頭,得意洋洋。

【看看,看看,都學著點兒,咱兒子才最懂咱的心思,咱冒著被坑的危險,辛辛苦苦掙來的銀子,憑什麼你們一張嘴,就給咱分了?】

“那各位大臣現在遇到的問題該怎麼解決?戶部需要一筆銀子運輸糧食,控制糧價,兵部需要一筆銀子,儲存足夠的大炮和火藥,胡丞相想要一筆銀子,作為大明第一次出海的風險基金……”

朱標腿都軟了。只一瞬間就想到了辦法。“運輸可以找老五,他有人有船,這很簡單。大炮火藥也找老五,他的工廠他說了算,你要銀子,到時候還得他點頭。風險基金更沒必要,退一萬步講,就算整個大明出問題了,老五就是大明的風險基金……”

朱元璋舒服了,朱標句句話全部說到他的心坎兒裡。

這些王公大臣不如一個兒子有用,朱標的想法跟他英雄所見略同,朱標想的就是他想的,萬事找老五就行!

所有問題,對老五來說都不是問題,無非是他們找老五幫忙的時候,老五生氣,坑他們幾次大的。

可那又怎麼樣?他堂堂皇帝還不是時不時被坑嗎?

啥事都讓他這個皇帝在前面頂雷,要你們何用?

你們都那麼大了,就不會學著坑老五?

朱元璋再次贊同了朱標的想法,詳細給眾臣強調了坑朱橚的好處。

朱元璋強調,大明富不富,就看你們會不會坑朱橚,朱元璋鼓勵所有人坑朱橚,只要能佔便宜,他不管什麼方式方法。

“老大啊,你最近成長了,多延續今天的標準,將來以後咱也放心將皇帝交給你。”

朱元璋狠狠的誇讚朱標,“今天咱心情好,說,想要什麼賞賜,咱無不應允。”

朱標一頭磕在地上。“父皇,給個免死鐵券行不行?”

朱元璋:???

你他麼堂堂太子,要免死鐵券幹毛用?

朱標:(ꐦ´༎ຶ益༎ຶ)

“父皇,信我,有老五做兄弟,我早晚有一天用的上,免一人死罪的還不行,還得免全家死罪,免上好幾次的那種。”

朱元璋開始腦補,朱標今天大肆鼓勵朝臣坑朱橚,以後必定衝在坑朱橚的前線。

可朱橚不是那麼好坑的,要想不讓朱橚炸毛,少不得幫他坑爹,作為交換。甚至朱標不答應,他也不知道會什麼時候不經意間成為朱橚坑爹的幫兇。

為了以防萬一,先弄一個免死金牌,

朱標夾在自己和朱橚兩頭中間,實在為難,有時候不得不做出一點兒違背自己意願的事兒。

受夾板氣難啊,朱標也不容易。

朱元璋答應了朱標的請求,還鼓勵他多坑朱橚,話裡話外的意思,哪怕他因為坑朱橚而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兒,朱元璋全都一笑而過。

他朱元璋從來只看結果,不關心過程,只要能對大明好,哪怕過分一點兒他也能接受。

朱標走了,懷抱著免死鐵券,興高采烈。

這下穩了,有這玩意兒,哪怕朱元璋知道延壽茶的秘密也無可厚非。

他已經當眾答應,為了大明發展,無論幹什麼過分的事兒,都不追究。

這麼多人做見證,哪怕朱元璋再不要臉,也不可能當眾食言而肥。

朱標飄了,興奮的往家裡走。一進門,先跑進兒子屋裡嚇唬兒子玩兒。

“雄英,雄英,你看這是什麼?”

朱雄英正惶恐不安,從朱橚朱標的交談中,他已經徹底明白往延壽茶里加尿是一件坑爺爺的行為。

延壽茶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陰謀,他五叔是主使,他爹是不是幫兇,還沒有定論。

“父王,先別管其他的,您跟皇爺爺解釋清楚了嗎?延壽茶不是雄英故意的,是雄英上了五叔的當。”

朱標納悶。“為啥要解釋?你五叔不好惹,你還太小,如果解釋清楚,只有你爹我一人背鍋。老子為啥給自己找不痛快?”

朱雄英:???

所以,你什麼意思?

朱標給朱雄英解釋一下免死鐵券的作用,尤其強調了朱元璋打包票讓他隨便幹。

無論朱標幹什麼他都不會怪朱標的事兒。

朱雄英眨吧,眨巴眼睛。“您的意思是,咱們沒事兒了?哪怕有一天皇爺爺知道延壽茶的秘密,也不會怪咱們。”

朱標搖頭。“不會,你也知道你皇爺爺,他是那種有火必須發出來的那種人。哪怕發不到正主身上,他會找其他目標發洩。對敵人你皇爺爺或許會憋著,對咱們這群后代,他向來都是有氣當場就發。”

朱雄英不解。“那你那免死鐵券不是沒用了?五叔不好惹,皇爺爺肯定拿咱們父子撒氣,一張免死鐵券並不能彌補咱們與五叔之間的差距啊!”

朱標嘿嘿奸笑。“不用彌補咱們跟你五叔之間的差距,只需彌補我跟你之間的差距就好。”

“你五叔說過,有生命危險時,只要比最後一名跑的快,就有逃生的希望。你也長大了,是時候體驗一下你皇爺爺沉重如山的愛意了。”

“你五叔,你父王我,全都是被你皇爺爺打大的。你若是不捱揍,童年不完整。沒有體驗過這種磨礪,不配當我們朱家的人。”

朱雄英懵逼了,他腦海中不由閃現一個畫面,

朱元璋知道了延壽茶的秘密,急需揍娃發火,朱橚拿著功勞,朱標拿著免死鐵券,其他叔叔都遠在封地。

只剩他一個小可憐,不大不小,延壽茶還是他親自制作的。

朱元璋把他吊在房樑上,一天三頓抽,老虎凳,辣椒水,紅烙鐵,殺豬刀……

朱雄英:(ꐦ´༎ຶ益༎ຶ)

所以說,他這是被坑了?

有這麼一個不靠譜的爹和五叔,他也要走上坑爺爺之路了?

……

朱元璋這段時間很舒服,

大明國泰民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兒,

軍隊實力強橫,也沒什麼人敢招惹大明。

那些經常搞事兒的,現在目標都盯在出海身上,生怕被朱橚朱標找出把柄,取消他們出海的資格。

朝堂上的眾臣也都按照規矩,處理那些政事。

這段時間沒啥讓他頭疼的事兒,他沒事兒就抱著一個大茶壺,到處宣揚延壽茶,炫耀他有一個好皇孫。

“老王,最近咋樣?戶部沒什麼問題吧?上次你不是申請一百萬兩穩定糧價,出什麼問題了沒有?”

“回稟陛下,您讓我等找五皇子想辦法,我等聽令上門,經過一系列“友好”協商,五皇子牽頭,實施一系列政策。【出海人口登記】【進口糧擴大化】【出海組織只能購買進口糧,不得當地購買。】【各地方穩定糧價,若有人擾亂糧價,商戰,罰款,定罪,殺頭等一系列手段。】”

“哈哈哈……我就說老五有辦法,那娃子別的本事沒有,鬼點子特別多。那兔崽子沒有為難你們吧。他若是敢對你們不敬,往死裡抽他,咱答應的。”

“也沒什麼,無非是我等上吊十三次,捱揍二十五次,拉肚子八次,兒子被揍六次……”

“辛苦了,辛苦了,來來來,嘗一口延壽茶,壓壓驚。”

“臣謝過陛下。”

“嘿,你還真喝?讓讓你,你還當真了?咱孫子的茶,咱還喝不夠呢,你想喝,讓你孫子給你做去。”

“……”

“老徐,你不是想整五百萬的炮彈火藥,做儲備嗎,怎麼樣了?找老五了沒有,他給你解決了沒有?”

“找了,解決了,正好有些事兒找陛下做決斷,臣給陛下說說?”

“可。”

“五百萬兩九出十三歸算利息,出海基地抵押,國庫收入抵押,大明皇宮抵押,新大陸國土抵押……五皇子還提出一個優惠,可以用合法坑爹次數抵扣,用把您吊起來抽這個程度計算,大致需要抽您一萬三千多年。”

(|||ಥ益ಥ)—☞“你們這是商量欠款去的嗎?你們是去賣老子的吧?一萬三千多年?老子不是千年王八!你他麼怎麼整出一個過分的價格?你不會吃回扣了吧?”

“陛下,聽臣細細給您說,來倒杯延壽茶,臣給你說說臣的想法。”

“滾!有尿你喝不喝?你他麼賣老子還有臉討茶?讓你孫子給你做去,喝咱孫子的茶,你不配!”

“老胡,五百萬兩銀子的欠賬老徐賣咱一萬多年,一千萬兩銀子,你賣多少?不會賣上三萬年吧?”

“呃……那倒是沒有,就賣50多年!”

“看看,都看看,為啥人家胡惟庸能做宰相?人家就有這份實力!來來來老胡,賞你一杯延壽茶,這裡面就你有這個資格,有你輔佐咱,何愁大明不昌盛?”

“咳咳!其實吧,徐將軍那一萬三千多年最划算,臣賣50年,是您生前,徐將軍那一萬多年,是您死後。與生前不得好死想比,死後不得安寧要划算的多。反正五皇子早就打算在您墳前蹦迪了,與其阻攔,不如賣個好價錢!”

(|||ಥ益ಥ)—☞“老子活了死了都得被你們賣?你們是不是看不得咱安寧?都滾,都滾,誰都不配喝咱的延壽茶,虧咱大度想跟你們分享,你們辦的事兒,讓咱寒心!”

就這樣,在朱元璋的襯托下。

延壽茶的名氣越來越大,

哪怕朱元璋再寵溺的大臣,也無緣嚐嚐延壽茶的神奇。

傳來傳去,大家都對延壽茶有濃郁的好奇心。

相對應的,朱雄英好聖孫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最後面,傳的誇張了,延壽茶真成了益壽延年的皇室秘方,甚至成了最時髦的孝順長輩禮物。

某些大臣不惜給他的後代明示。不論他們多麼不爭氣,只要能給自己獻上延壽茶,讓自己有面子。他們就是最孝順的孝子賢孫,可以記在族譜裡,名傳千古的那種。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致太平

心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