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多謝恩師!”

趙禹一愣,急忙感激地接過了紙張。

歷年的真題考試啊,這東西可不好弄。

尤其是湖廣歷年的院試考題,沒點本事還真難以蒐集。

只是,趙禹府試都還沒過,韓禮儒就給他院試考題,這讓趙禹頓時有些遲疑:

“恩師,弟子下一場是府試,這院試......”

韓禮儒擺了擺手,笑道:

“這府試,以你的實力,只要不出意外,老夫還是看好你的!而今年八月份正好有一場院試,只要你過了府試,就可以參加這次院試,所以老夫乾脆把歷年的院試考題也給你了!”

“恩師還真是看得起弟子,弟子得不負重託才行啊!”

趙禹頓時苦笑。

不過韓禮儒卻沒有多說,搖了搖頭後,又把那疊薄些的紙張遞給了趙禹:

“凡事事在人為!剛才那是歷年的考題,這是老夫對今年的府試和院試的押題,你拿回去試著做一下!”

聞言,趙禹頓時肅穆。

押題啊,如果押對了,那趙禹的府試和院試基本就妥了,而韓禮儒可是科場老手,他的押題還是很有分量的。

急忙放下手中的歷年考題,趙禹接過韓禮儒手中的押題,翻看了起來。

而這時,韓禮儒又一邊抿著茶,一邊緩緩開口:

“府試的考題由知府出,院試考題由學政出,衡州府知府是李彥賦,湖廣學政是方知堂!你手中的這些押題,是老夫根據他們二人的喜愛偏好揣摩的考題,你自己看看就好,別傳出去!”

“這......”

趙禹猛得抬頭,瞪大著眼睛看向韓禮儒。

韓禮儒人在常寧縣,卻把千里之外的考官的喜好都弄清楚了,這得什麼本事?

韓禮儒像是看出了趙禹的心思,揶揄道:

“老夫每隔一段時間就跟京城有書信往來,你以為跟你一樣,就弄些小故事傳來傳去?”

“恩師說笑了,弟子早就不往京城寄故事了!”

趙禹尷尬地笑了笑,縮回了腦袋。

他的故事已經被壓榨得差不多了,早就不往京城寄信了。

不過韓禮儒卻沒在意趙禹的尷尬,打趣了趙禹一下後,又正色道:

“禹兒,你要記住一句話,科場如戰場,亦要講究方法!想要順利透過科舉,想要做好八股文,並不是你才華橫溢就行,它還需要技巧訣竅!古往今來,有多少學富五車、才華橫溢之輩在科場折戟?而這揣摩考官的喜好,就是訣竅之一!”

“是!弟子受教了!”

趙禹收起心思,面色肅穆。

韓禮儒說的,趙禹非常認同。

他對其他人或許不瞭解,但他知道的張岱就是其中的典型。

張岱是明清之際的史學家、文學家,他以小品文見長,以\"小品聖手\"名世。

十二歲時,張岱縣試、府試、院試連捷,可到了鄉試卻考到明朝滅亡都考不過,最後遁入了山林。

這些例子,可都是教訓啊!

所以,趙禹對韓禮儒的話深以為然,也會踐行。

鄭重地收起押題和歷年考題,趙禹陪著韓禮儒喝著茶,然後又問了些科場的事。

直到良久,趙禹才拜別韓禮儒,離開了私塾。

出了私塾後,天公作美,雨霧竟是散開,陽光從空中落下,瞬間掃去了霧雨濛濛,明媚了整個縣城。

趙禹抬頭,迎視著太陽。

看著空中那透亮的光線,趙禹的心扉被開啟了一樣,赫然開朗。

臉上洋溢著笑容,趙禹抬腳,踩著陽光落在地上的光線,朝城南而去。

到了城南後,趙禹也沒回家,而是前往了城南西北郊的竹林。

那竹林邊上,有一座大宅,正是趙禹當年得到飛賊那張房契的宅子。

只是,此時這座宅子卻不再像當年那般破敗不堪,而是修繕一新,門頭上也掛著刻有‘趙府’二字的牌匾。

當然,雖說是趙府,但也只是趙禹的趙府,他父母卻還不知道這裡有他家的宅子。

此時,趙府的大門緊閉著,只有旁邊一扇側門半掩。

趙禹來到這裡後,直接推開側門而入。

側門後。

有一個老頭正坐在躺椅上,看到洛塵進來,急忙起身,‘啊啊’地朝洛塵行禮。

“陳伯不必多禮!”

趙禹笑著朝老頭擺了擺手。

這個老頭姓陳,是個啞巴,是趙禹當年從災民中找來的,專門在這看守大門,以及打理宅子裡的雜事。

也正是因為他是個啞巴,趙禹才放心用他,讓他守大門也能擋去許多麻煩。

等陳老頭直起身,趙禹隨即看了看院內,問道:

“陳伯,雲安在這麼?”

“啊啊!”

陳老頭急忙點頭,伸手指了指院內。

見狀,趙禹淡然一笑:

“在就好,我去找他。”

聲音落下,趙禹已是抬腳走進了宅子。

繞過影壁,趙禹來到了外院。

外院有兩三個人在幹活,下人裝扮,都非常的年輕,看到趙禹進來,都沒有作聲,只是微微點頭行禮。

趙禹徑直走過外院,然後穿過垂花門,進入了內院。

內院人就多了,不過都是少男少女,小的十一二歲,大的有十六七歲。

他們有的在院中習武,有的在三面敞開的房間裡看書學習,像極了一個文武融合的私塾。

“見過少爺!”

趙禹一進入內院,院中一幫少男少女立馬停下,紛紛朝趙禹躬身行禮。

其動作乾淨利落,一副訓練有素的樣子。

趙禹笑看了眾人一眼,然後擺了擺手:

“不必多禮,都各自忙吧!”

“是,少爺!”

院中再次恢復熱鬧,趙禹也抬眼看向了對面的正堂。

正堂那邊,一個跟趙禹差不多大的少年正走出正堂,快步走向了趙禹。

他身材精壯,濃眉大眼,一張方正的臉上充滿了正氣。

“雲安見過少爺,少爺您今日怎麼來了?”

走到近前,少年朝趙禹一禮,臉上堆滿了笑容。

他,正是趙禹的書童,趙雲安!

“這段時間忙於縣試,都沒空過來,今日清閒,過來看看!”

趙禹笑著打量了雲安一眼,然後左右看了看,問道:

“織女呢?”

“她去鬱香齋了!”

雲安笑著回答。

鬱香齋是趙禹在薛虎的支援下開設的點心鋪,主營番薯和玉米制作出來的各種點心。

桃花村的番薯和玉米種植早就形成了規模,趙禹把村民手中的這些東西收購回來,然後製成點心在鬱香齋售賣,形成了一條生產銷售鏈。

當然,趙禹是讀書人,不能直接參與生意,鬱香齋雖然是他開的,但明面上的東家是薛虎,極少有人知道他才是幕後之人。

點了點頭,趙禹沒再多問,抬腳走向了正堂。

後面,雲安急忙跟上。

兩人進了正堂,趙禹打量著四周,緩緩道:

“說說最近的情況吧,銀子可夠用?”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武之上

想瞌睡找枕頭

我與師孃的前世今生

秋水長逝

御獸:你也就打打真人了

書荒門第

覺醒科技系統高考750分

朵朵花香

冷妃惑君:陛下,請放手

七月錦葵

從大冪冪開始,讓娛樂圈多子多福

竹墨粉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