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黑山賊攻城,再次失利之後。餘下的黑山賊眾,又慘被顏良文丑領輕騎追殺。故而,先前五萬進攻晉陽的黑山賊,如今只剩不到兩萬,逃回了榆次。

而劉和也順勢進兵,只留許定領三千郡兵,駐守晉陽。同時也命朱靈領兵北上,與自已會合。數日之後,劉和領兵兩萬,兵臨榆次城下。

由於大部分黑山賊青壯,先前皆跟隨張燕攻打晉陽。故而榆次與陽邑,雖然仍有大量黑山賊,但盡是一些黑山賊家眷老弱。

而張燕領敗兵回到榆次之後,這些留守的黑山家眷,便得知了晉陽城下慘敗的訊息。留守的黑山賊眾,便皆心驚膽寒起來。

劉和兵少,故而依舊只是陳兵榆次城下,並不打算攻城。且還命徐晃領前營武卒,駐紮在榆次南邊十五里處,用以截斷可能從陽邑,或箕城北上的黑山賊援軍。而顏良文丑二人,則各領一半輕騎,分散在榆次周圍。若有黑山賊逃出榆次,定然皆死於二人之手。

數日之後,呂布得知了麴義的訊息。便下令離開上艾,打算與麴義一起攻下井徑。麴義圍困井徑,已有數月。由於身在常山國境內,故而糧草補給,可以源源不斷的送至麴義軍中。

而左髭丈八在井徑,可是焦急萬分。城中糧食已然見底,自已又無法突破官軍圍困。其手下親信,皆知曉糧盡的情況。故而,已然有幾人勸說其投降官軍。

又過了數日,駐守在箕城的眭固,也聞聽了張燕大敗的訊息。眭固有些慌亂,箕城剩餘的糧食,也不多了。故而,眭固派人去請示張燕,是否該退回深山腹地,以躲避官軍。

而公孫瓚此時,率領一萬騎兵南下,已然趕至泉州縣。而韓馥,張郃,文聘三人派出的斥候,此刻才探得,公孫瓚領騎兵南下的訊息。便皆快馬將訊息傳回。高順領兵已然行至高城縣,正往章武進兵。

田豫自到南皮之後,便將全家老小,安頓在南皮。而劉虞也派人通知了渤海太守,讓其妥善安置田豫一家。劉虞也收到訊息,言說從太行山中湧出大量流民。

當地官吏詢問後才知,乃是被呂布麾下士卒,驅趕遣散至冀州的黑山家眷。劉虞便下令,將這些流民,全部就地安置在魏郡與趙郡境內。同時派人去濮陽,希望荀諶能從東郡,調撥一批糧食北上支援。

數日後,步度根率領兩萬鮮卑騎兵,進入代郡。代郡境內的烏桓部,早已集結待命許久。而於夫羅此時,也率領南匈奴步騎一萬五千人,往東進兵趕往雁門郡平城。由於還有部分南匈奴勇士,還未趕至定襄。故而,於夫羅便留呼廚泉在定襄,等待這些勇士集結。

而駐守雁門的幷州邊軍,只有不到三千人。這些邊軍數年,未再與胡人交戰。故而,得知鮮卑入侵的訊息後,便立馬派人將訊息送去晉陽。

鮮于輔領兵八千至上谷之後,便也派出斥候,打探鮮卑訊息。而鮮于銀至居庸關之後,發現城防年久失修。便立馬帶領麾下士卒,取土修固城防。

正當高順往章武行軍之時,有一名自稱渤海太守手下之人,追上高順。將幽州公孫瓚領兵,南下渤海的訊息,告知了高順。

渤海境內,只有二千郡兵駐守。根本無力抵禦公孫瓚。而這名太守,先前便得知,高順正領兵北上的訊息,故而才會派人追趕高順。

高順此番北上,本就為了防備公孫瓚,南下冀州。如今既然得知,公孫瓚南下而來。便決定,趕往南皮縣東面三十里的浮陽縣。同時也派出十名斥候打探情況。

而公孫瓚率領騎兵,此時已然經過章武。公孫瓚打算,趁冀州軍未有反應之前,便先攻下南皮。田豫由於乃是田楷子侄,故而公孫瓚,也對田豫十分信任。未曾想田豫,竟然背叛自已。這著實讓公孫瓚,憤怒不已。

而張燕在榆次,已然糧盡。不少黑山賊,紛紛逃離榆次。一部分向官軍投降,一部分往榆次四面逃竄。

張燕明白,此番怕是在劫難逃了。故而,打算明日帶領餘下眾人,分四個方向突圍。張燕知曉,官軍定然會對自已,窮追猛打。故而交代其子張方諸多事情。讓其明日趁亂逃走。

翌日,劉和手下來報。言說榆次四門,皆湧出大量黑山賊眾,正往四個方向逃竄。劉和便下令太史慈領後營武卒,阻截北面的黑山賊。自已帶典韋許褚,阻截南面的黑山賊。

同時讓顏良領輕騎迅速切斷,從榆次東面逃往太行山腹地的通道。讓文丑領輕騎,四面追擊青壯黑山賊眾。至於那些婦孺老弱,便皆不必理會。讓朱靈領三千士卒,從西面攻取榆次縣。同時也派人去告知徐晃,讓其奪下陽邑。

劉和命令一下,官軍便四面接戰黑山賊。顏良統領千餘輕騎,迂迴趕了兩個多時辰。隨後便將麾下輕騎,分成五隊。將幾處進出太行山的山道,盡皆封鎖住了。

而文丑率領千餘輕騎,到處追殺那些青壯能戰的黑山賊。而這些黑山賊眾,多是扶老攜幼的整戶人家。見到官軍騎軍之後,不少人直接跪地乞降。

這些人,本就多是太原郡的窮苦百姓,若非田產被士族奪去,一家人難以存活,誰又會依附張燕,成為山匪。

臨近天黑之時,劉和收到朱靈訊息,其已然佔據榆次。劉和便領兵也進入了榆次縣。而徐晃接到劉和命令之後,便兵臨陽邑城下。陽邑留守的老弱,根本沒有戰心,此時也臨近斷糧。見城外官軍圍城,便直接開城投降了官軍。徐晃便領兵接管了陽邑縣。

而黑山賊若要逃往深山,只能從西北兩個方向逃竄。故而劉和,才會命太史慈率領武卒,攔截榆次北面。因為劉和猜測,張燕等諸多黑山首領,多半會從西北方向逃跑。

夜深之時,文丑領輕騎回到榆次。報之劉和,自已並未發現張燕蹤跡。而此時,司馬懿來見劉和。言說在官署內,發現兩封太原本地士族,私通張燕的書信。

此時荀攸與賈詡,也在劉和身前。劉和便接過司馬懿手上的書信細看。片刻之後,劉和便將兩封書信,遞給荀攸賈詡。待二人看完之後,劉和問道:二位軍師對於此事,如何看待?

荀攸說道:如今數十萬黑山賊覆滅在即,定然也會有大量黑山家眷俘虜。而吾軍若接收這些俘虜,則需要大量糧食,養活這些俘虜。此時若問罪這些士族,怕是會生出變亂。

吾軍只有二萬兵馬在太原,若逼得這些士族作亂,怕是大司馬在幷州,難以脫身。若公孫瓚與公孫度得知訊息,定然不會放過此等機會。

劉和聽罷,微微點頭思索起來。賈詡此時說道:這些士族勾結張燕,作亂幷州。若大司馬不處置這些士族,只怕大司馬一旦離開太原郡,這些所謂的黑山賊,又會捲土重來。

劉和見荀攸與賈詡,各持不同意見。便轉身望向司馬懿問道:仲達對於此事,以為如何?

司馬懿回道:張燕這些黑山賊,能在太行山短短數年,便發展至數十萬。原因皆乃百姓無田可耕,全家難以生存。故而只能依附張燕,淪為黑山賊眾。而謀奪百姓田產者,皆乃本地士族官吏。

大司馬此番,雖盡數剿滅了黑山賊。然若不處置這些士族官吏,想必不出數年,定然又會冒出其它的賊寇。大司馬若不想週而復始的在河北用兵,便請快刀斬亂麻,盡數肅清這些禍亂幷州之人。

劉和點點頭,然後細思起來,並讓三人先去歇息。隨後,三人便拱手退去。身邊的許褚與典韋,則繼續待在劉和身邊。而典韋也開口對劉和言說。若自已也是這些被奪了田地的百姓,只怕也會加入黑山賊。許褚則呵呵一笑,認同典韋所言。

翌日,太史慈領武卒回到榆次。其也並未抓到張燕等人,只收降了兩萬餘黑山俘虜。臨近午時,劉和又收到徐晃的訊息。劉和便讓徐晃,繼續領兵南下,攻取箕城。

同時讓朱靈領五千人,去支援徐晃。劉和讓許褚,將那些黑山賊青壯俘虜,盡數押解回晉陽。黑山婦孺老弱,便皆留在榆次與陽邑。而文丑依舊領輕騎,往榆次北面追擊而去。

眭固此時,已然得知榆次與陽邑,皆被攻破。防守箕城的黑山賊,雖然並未有何損失。然糧食已然不多,不用多久便將糧盡。

故而,眭固便下令撤離箕城,將防守箕城的所有黑山賊眾,全部遣散。只帶了數千跟隨自已的手下,往東逃跑。

而高順派出的斥候,已然撞上公孫瓚的騎兵。便立即返回浮陽報之高順。公孫瓚率領的騎兵,此時距離浮陽只有五十里。沿途所過的村落,皆被公孫瓚麾下騎兵搶掠一空。這些百姓,皆舉家往附近的河間國躲避。

而北邊的烏桓兵馬,此時已然駐紮在高柳縣附近。而於夫羅也領兵至平城。留守雁門的邊軍,依舊駐守在馬邑,不敢輕舉妄動。

步度根派出的哨騎,也將情況報回。而這些訊息,實在讓步度根有些意外。為何阻截自已的,並非乃是漢軍,而是烏桓與南匈奴的兵馬。

而上谷的訊息,也傳至步度根耳中,得知上谷郡,已然駐守了數千漢軍。一時間,步度根陷入了猶豫。原本打算,趁著公孫瓚謀奪幽州之時,搶掠幽州各縣一番。

然未曾想到,自已才剛領軍南下,便有三路兵馬阻截自已。不知先前公孫瓚使者所言,是否乃是誆騙自已之言。若自已領兵冒進,恐怕會陷入三面合圍的境地。想到這裡,步度根不由得暗罵公孫瓚起來。

而當公孫瓚逼近浮陽之時,便得知了浮陽,有一支兵馬駐守。而高順自然也知曉,公孫瓚的騎兵就在附近。半日之後,公孫瓚兵臨浮陽城下。見城樓之上,立著一杆高字大纛。公孫瓚便派手下至城下,詢問一二。

片刻之後,手下回報公孫瓚。言說駐守浮陽的軍士,乃是劉和麾下大將高順。公孫瓚聽罷,也遲疑起來。如今連浮陽縣,都有冀州軍守備。那南皮想來也有重兵防備。

公孫瓚此番南下,所領的皆是騎兵。若冀州軍與自已在城外交戰,那公孫瓚定然信心十足。然若攻城,定然會死傷頗多。想到這裡,讓公孫瓚有些進退兩難。

雖然沿途搶掠了不少糧草,然也無法久待渤海郡。若被其它冀州軍截斷退路,怕是要陷入苦戰了。

公孫瓚細思許久,決定假裝先撤軍,待浮陽守軍出來,再回馬突擊這些冀州軍。隨後,公孫瓚便分兵兩路,一路先撤往後面十里外附近設伏。

天黑之後,公孫瓚便領兵撤走了。手下將情況報之高順,高順便派人去南皮,告知渤海太守,言說公孫瓚已然撤軍。

過了兩日,劉和在榆次收到徐晃訊息,言說箕城已然奪下。劉和便命徐晃與朱靈,領兵返回榆次。而顏良派人傳回訊息,言說其抓住張燕之子張方。此時已在被押往榆次路上。

天黑之時,張方被帶到劉和身前。劉和見張方,乃是一名不到二十的少年。便開口向張方詢問了數語,想要從張方口中得知一些,勾結黑山賊計程車族及官吏訊息。

然張方知曉的情況不多,這些勾結之人,基本都是與張燕直接聯絡的。故而劉和便將張方,先關押在榆次牢中。

而呂布此時,領兵行至井徑。將劉和軍令告知麴義,打算與麴義儘快攻下井徑,再一起前去與劉和會合。而左髭丈八在井徑城上,見到呂布的兵馬之後。頓時萬念俱灰!再也沒有絲毫抵禦之心,便下令手下開城投降了。

麴義將左髭丈八等為首幾人,盡數押回鄴城了。餘下的數萬俘虜,便盡數交給了常山國相處置。隨後,便與呂布一起往晉陽行軍而去。

而張飛此時,也趕到了洛陽。張遼在洛陽,早已安排好一萬士卒及糧草。故而,張飛只在洛陽停留了一日,便直接帶領一萬士卒,及五萬石糧草北上而去。

高順此時,駐守浮陽縣兩日了。派出的斥候,突然快馬回來報之高順。言說公孫瓚並未撤離渤海,而是在北邊不遠處駐紮,且公孫瓚所領盡是騎兵。

高順聽罷,知曉公孫瓚定然不利攻城。才會故意撤離浮陽縣,想等自已行軍之時,領騎兵突襲自已。高順便將大半斥候,盡數派了出去。監視公孫瓚騎兵的一舉一動。

而公孫瓚在浮陽北邊埋伏許久,仍未見浮陽城中的軍士出城。便也下令,全軍撤回漁陽。同時沿途所過之地,盡皆又被公孫瓚搶掠了一遍。

不久後,劉和領兵返回了晉陽。此番押解至晉陽的黑山賊,盡皆乃是黑山賊頭目之人。而劉和也將張方被擒的訊息,散了出去。同時顏良文丑二人,依舊帶領輕騎,搜尋張燕的蹤跡。

而晉陽城內的部分官吏與士族,得知數十萬黑山賊,皆被劉和剿滅的訊息後。頓時心慌起來,這些人或多或少,都與黑山賊有所勾結。就是不知此事,是否已然被大司馬得知。

劉和回到晉陽之後,便讓司馬懿私下調查一番。劉和在官署,也翻看了近十年,太原郡的署冊及民事記錄。劉和讓朱靈領兵,留守榆次附近,穩定榆次與陽邑的局勢。

又過了數日,顏良文丑一起回到晉陽。將雙手被綁縛的張燕,帶至官署見劉和。劉和見到張燕被擒,當下便定下心來。隨後,張燕被關押在晉陽牢中。劉和遂開始逼問張燕,到底有哪些人與其勾結。張燕則閉口不言。

而張燕被抓的訊息,在晉陽傳開了。劉和已然下令,封鎖整個晉陽。沒有劉和命令,任何人皆不許出城。同時晉陽這些官吏及士族,皆被劉和派兵監視。這些人自是知曉,與張燕勾結之事,已然被劉和得知。然此時晉陽內外,皆被劉和控制。想要反抗,也沒有什麼機會。有一些人,已然打算向劉和自首認罪。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夕所想,皆是美好

小夕的奶昔

相思已解蛇王大人的病只有我能治

浪漫小情結

獸世遇見

英武不凡的獅子谷桐花

不可能的距離

二么么

快穿之宿主她美,且兇!

墨琰期許

大家都是詭異師,你佛光普照?

倚樓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