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連聲說著“謝謝”跟著夥計進了內室,只見老大夫端坐在一張椅子上,正端著一杯熱茶在慢慢品著。

他見榮威抱著衛蘭進去了,揮手讓夥計出去,這才指著另一張椅子對榮威說:“你坐下吧。”

榮威依言坐下,只見老大夫靜靜地看著榮威許久,然後才說:

“你這孩子也算是跟我有緣,我看你們兄妹的長相跟我的一個故人很是相似,不知小哥貴姓?”

榮威哪裡敢說出真名,只得用了母姓,答道:

“大夫,我叫熊榮,妹妹叫熊蘭......”

老大夫一聽,眼裡明顯流露出失望之色,只聽他自言自語道:

“你們怎的會姓熊呢?我那英妹子嫁的夫家可是姓衛啊?”

榮威聽了老大夫的話,頓時大驚失色,他聽清了老大夫的話,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們的母親正是叫熊英。

聯想到他剛說的英妹子,又說她嫁的人姓衛,難不成此人是母親熊英的孃家人?

前面我們交代過,榮威和妹妹的長相都是瓜子臉,兄妹倆都長得極像母親。

如果這個老大夫是熊英生前的親人,看到了榮威和衛蘭的長相,必定會聯想到熊英的。

想到這裡,榮威便大膽地問老大夫:

“敢問老伯說的人可是叫熊英?”

老大夫被榮威的話驚的從回憶裡回到現實中來,他睜大混濁的雙眼,問:

“小哥,難道你們真是我那妹妹熊英的孩子?”

榮威點點頭,他看到房間裡有一張小榻,便將衛蘭放在那張榻上,這才對著老大夫彎腰抱拳道:

“不過老伯怎麼稱呼?我母親正是熊英,剛才我沒跟您說實話,我其實姓衛,名榮,妹妹叫衛蘭......”

老大夫一聽驚的從椅子上一下子站了起來,他顫抖著伸出手抓住榮威:

“好孩子,果真是你們,果真是你們......”

老大夫說著說著眼淚便流了出來,榮威連忙說:

“老伯,您這是怎麼了?您為何會認得家母?”

老大夫擦乾眼淚,說:“孩子,我是你們的舅舅啊......”

榮威頓時愣住了,在他的印象中,雖然知道母親的孃家在本地的一個小鎮上,但他從小就知道,外公一家也是讀書人,但外公一輩子卻只有母親和小姨兩個女兒,家中並無男丁。

而且外公外婆十幾年前便先後去世,小姨也遠嫁去了外省,這也是他在衛府遭此變故後,只能選擇獨自帶著衛蘭逃亡,沒找任何人幫忙的原因。

只因他們往日除了衛府上下,在其它地方並無親人了。

可是,眼前這個鬍子花白之人突然自稱是母親的哥哥,是他們的舅舅,這讓榮威感到非常意外。

因為他長到十七歲,就從來沒有聽母親提過有一個哥哥,這太匪夷所思了。

老大夫看榮威那目瞪口呆的樣子,便明白他心中的困惑,只見他示意榮威依舊坐下,這才對榮威說:

“孩子,你還小,有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我比你母親年長七、八歲,在她出嫁前,我便被你的外公逼著進京趕考......”

原來這個老大夫名叫熊春,正是榮威母親熊英的長兄。

年輕的時候,熊春醉心於醫學,立志將來要做一個懸壺濟世的名醫,所以對科舉並不感興趣。

可其父熊達膝下除了兩個小女兒,便只有他這一個長子。再加上熊家世代書香門弟,哪裡會允許長子不考科舉而去學醫?

熊春的理想得不到家裡人諒解,心裡很是苦悶。但他對自己的理想很是堅持,並不想順從其父熊達去學習那些八股文。

那一年,他被熊達逼著離家進京趕考,可他一路上和那些讀書人在一起,聽多了當時朝堂形勢,對於大清朝已無半點信心。

到了京城之後,他並未參加科舉,而是拜了當地一個名醫為師,從此正式學醫了。

跟隨他的書童被他派回去報信,熊達得知唯一的長子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醫學,根本沒去參加科舉,從此便種下了病根。

而熊夫人得知長子要留在京城學醫十載,思兒心切,雖然偶然能收到一封熊春寄回去的書信,但卻難得見上愛子一面,從此身體也每況愈下。

兩夫婦勉強支撐著將兩個女兒嫁了,沒過幾年便雙雙撒手人寰。

那時候,榮威尚小,所以對外公一家並無多少印象,他只是偶爾聽母親熊英提起過,她的孃家好像是在一個叫芙蓉的小鎮上。

榮威想到了這裡,突然記起今天剛到這個鎮子上時,莫名對這個鎮名感到熟悉,原來竟是因為從前聽母親提起過,他們兄妹竟不知不覺走到了母親的孃家所住之地。

榮威看著滿臉悽苦的熊春,問他:

“舅舅,您既已回到芙蓉鎮,為何不去長沙找我的母親?”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傲嬌仙皇養成記

張家小寧

不念君山

草頭兒

農女的悠閒生活

墨輕愁

山間明月江山客

山間明月江山客

喜歡,那年

番茄很紅

穿越後,神棍逼著我造反!

芷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