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惡狠狠的袁術,曹鑠知道他心虛了。

當一個人表現出鋒芒的時候,代表著他的底牌用盡了,只能靠著惡狠狠的外表來掩飾自己。

孫策與孫堅兩父子都是袁術曾經的部下,孫堅為人強勢,但是在袁術面前也要低頭,孫策完全是靠著袁術才重新活躍在江東的舞臺,要不是自己借兵給他,他還能有今天?而如今自己卻要為了保命投降孫策。

想想也覺得丟人!

曹鑠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袁術是何其聰明的人,早已經猜到了曹鑠知道了他的秘密。

這才惱羞成怒。

曹鑠不僅不害怕袁術的威脅,而且還大聲的笑了出來。

這笑聲把袁術笑不會了,自己的威脅難道有這麼無用嗎?

難道自己已經這麼虛弱了嗎?

曹鑠當真不怕死嗎?

曹鑠笑的很是囂張,彷彿是一個惡少在嘲諷一個窮小子一般,他在笑了半天才停下來,對著袁術說:“我一路進來,發現城內守軍不過萬餘,而且神情懶散,並無鬥志,想必與袁將軍無心治軍有關!試問這樣一支部隊,我何懼之有?”

“袁將軍,我知道你不願意在廬江待下去,畢竟這裡是戰亂的中心,一個不小心便會無葬身之地!你要去冀州的想法我理解,但是你和孫策達成協議,要我說無異於羊入虎口!”

袁術直直的盯著曹鑠,問道:“你到底要說什麼?”

曹鑠知道袁術已經開始妥協了,如果他徹底倒向了孫策,為何不派人將曹鑠兩人抓起來?

曹鑠冷靜的說道:“孫策能送你去冀州,我也可以送你去冀州!”

袁術聽完驚呆了,很難相信這話從曹鑠口中說出來。

要說自己與曹鑠的關係,那是侵略者和失敗者的關係,曹鑠不僅把自己從壽春趕出來,現在甚至威脅到了自己的生命,要不是考慮到曹鑠隨時也會對自己動手,自己還能與孫策鬥一鬥。

只是對曹鑠有什麼好處呢?

孫策讓自己把廬江讓給他,自己同意了,孫策答應把自己送去冀州。

那麼曹鑠呢?

曹鑠也想要廬江?廬江是南方要塞,他們爭搶也是應該的。

袁術的心中閃過一萬個念頭,心中頓時有了打算,這個買賣自己得做好呀!

袁術臉色緩過不少,問道:“曹鑠,難道你也對我廬江感興趣?”

曹鑠笑著說道:“我對廬江沒興趣,但是我見不得孫策對廬江有興趣。”

“試想下,江東之虎在身邊,晚上如何能睡得著?”

袁術看著曹鑠,緩緩的問道:“你似乎很忌憚孫伯符?”

曹鑠並不搭話,而是說道:“孫伯符送你去冀州,無非是海路,那麼他能送你們多少人去呢?還有這一路上遇到小風浪則受驚一場,遇上大風浪,你們豈不是船翻人亡?那時候孫策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只需要輕飄飄的和袁紹說上一句天要亡你袁術則罷了。”

“而你袁將軍,抱負未成,並未見到袁家強盛的那一天。”

袁術被曹鑠突然的一番話震驚了,沒錯!海路並不是沒人走過,早在幾百年前,始皇帝嬴政便派人往東海尋求長生不老術,整個船隊一去不復還,傳聞是遇上了大風浪,只能在孤島鬱郁而死。

而公孫度鎮守遼東,按照常理可以走海路往返冀州,但是這樣的船隊卻很少,主要還是因為古代的海運不夠發達,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

船不行!說白了便是船太小!不夠堅固,經受不起大風浪!

所以海路有風險,袁術豈能不知,但是必須要賭上一賭。這是一條生機,不至於讓自己坐吃等死。

那麼曹鑠則給了他第二條路,眾所周知,徐州已經落入曹操的手裡。曹鑠完全可以放自己過徐州!

既然如此,自己何必捨近求遠?捨棄穩妥的方案,去用一個有風險的東西的呢?

想到此處袁術神情激動,問道:“曹鑠,你願意放我過徐州嗎?”

曹鑠說道:“可以,但是袁將軍大不可不必這麼急著走。”

袁術的臉色又變得無奈,問道:“為何?”

曹鑠笑著說道:“我需要你幫我周旋一番,不管如何你是孫策名義上的上官,想來他也不敢打你打的太狠,再加上你已經答應他離開廬江,想必他也要派人來了。“

袁術看著曹鑠一直都是笑著的表情,馬上明白過來了,曹鑠要打伏擊戰!自己要成為他的奸細!但是很明顯袁術不願意幹這種掉腦袋的事情。

曹鑠打仗戰無不勝,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同樣打起來也不是善茬。

那麼只剩下自己這個可憐的老人家被夾在中間,試問誰肯幹這種事情?

袁術立馬嚴詞拒絕,說道:“休想,你們虎狼相爭,必定傷及無辜,老夫大不了離開廬江,隨便找個地方躲起來,看著你們鬥個兩半俱傷有何不可?”

曹鑠知道不給出袁術無法拒絕的條件,袁術是無法答應的,他太惜命了!

曹鑠說道:“袁將軍稍安勿躁,袁將軍大可將此事當作一場交易,你只不過幫我對付孫策,而我將幫你送去冀州。而且,你可以帶上你所有的親信!最後我還可以送你個禮物!”

袁術一臉迷惑,問道:“是什麼禮物?老夫並不缺什麼。”

曹鑠繼續說道:“袁將軍沒想過去了冀州,無法立足該如何是好?“

”我可以請我父親封將軍為青州牧如何?“

”將軍有了這身份,尊貴無比,去了便能掌管青州,想必袁紹勢力再大,也無法阻止你上任吧?“

曹鑠的話沒錯,袁紹看似強悍,但是北方三州實際上依然沒有被完全掌握,就比如青州,雖然駐紮著不少袁紹的親信部隊,但是當地計程車族,土著還把控著當地的經濟、土地、言論等。

袁紹除非把他們殺光了,要不然哪有那麼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這也是三國時期各地諸侯最煩惱的問題,不依靠本地士族,就得不到支援,幾乎寸步難行。

如果依靠,那麼將處處受制,除了軍事,其他事務很難染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不裝了,你爺爺我是朱元璋

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