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腦海中彷彿流過了黃河之水,一時間沸騰不已,而且興奮不已。

沒錯,這個科舉制度可謂是效率最高,實用性最強的制度。

作為上位者巴不得馬上實行這樣的制度,如果這樣的制度能讓百姓看見光,那麼這樣全國的混亂或許要提前結束掉。

曹操有直直的看著曹鑠,如果曹昂是內斂、沉穩、高情商。

那麼曹鑠則是張揚、跳躍、有遠見。

他總是能跳出規則,重新制定規則,把劣勢也能轉換為優勢。

這樣的人才更適合開拓,而曹昂更適合守成。

要說曹賊的精神在曹操身上發揚光大,那麼曹鑠則是把曹賊精神裡的長處繼續發揚。

這樣似乎是一個沒有什麼弱點的人。

曹操想了許久,悵然若失的嘆了口氣,說道:“你的法子可以說前無古人,它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現在卻不能用!”

“我雖然打下整個中原,但是北方並未收復,南方大片土地依然分崩離析,我依然要靠這些所謂的門閥士族去幫我經營,去幫我遊說,沒有這些人我將寸步難行。”

“你說的這些只有社稷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之時才能長久的實行下去。”

曹操心中懂的,這制度好是好,但是目前來說沒有辦法落實下去。如果觸動了大多數門閥的利益,萬一他們倒戈,後果將不堪設想!

曹操只當曹鑠是個天才,但是未經朝政,不懂的其中利害關係,把事情想的太過簡單太過片面。

曹鑠說道:“父親,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從未說過現在便推行科舉制度呀!”

曹操聽完都驚呆了,你沒說過嗎?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沒說過。

想想也是,曹鑠從不是那種莽人,怎麼會急著用這種得罪幾乎所有人的法子?

曹鑠繼續說道:“我造紙做書,就是為了此事做準備呀!您想想,十年後,只要是孩童,手裡都能拿著書,不管他們

在田間放牛還是在趕路,都能拿起書學習。那麼只要這個基數龐大了,剩下的事情是不是水到渠成?”

曹操想了想說道:“可是,這事情有這麼容易成嗎?”

曹鑠繼續說道:“父親應該知道推恩令吧?“

曹操一臉不屑的說道:”你也太小瞧為父了些吧!“

曹鑠繼續說道:“推恩令乃漢武帝的陽謀,這項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諸侯所管轄的區域只由其長子繼承,改為其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於是諸侯國被越分越小,影響力也微乎其微。”

“我們這便是仿照推恩令,許以更多人好處,讓少數人不敢動嘴。”

“即使天下門閥諸侯知道我們要幹什麼,他們也不敢公然反對,因為他反對的不僅是咱們曹家,反對的是天下千千萬萬苦讀的讀書人!”

曹操聽完瘋狂得到拍了拍大腿,說道:“是我誤解你的意思了,是我太過急於求成了。”

“等十年又如何,二十年又如何?只要權柄在我曹家手裡,總有一天能把此事完成!”

“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呢?光靠印書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你看,這世上認識字的那些人也都在門閥之中。”

曹鑠笑著說道:“那當然得有應對之法,早聽聞前年父親鼓勵生育,鼓勵寡婦再嫁,鰥夫再娶,生兩個兒子者獎勵一頭牛。”

“既然我們可以這樣鼓勵大家生孩子,為何不能鼓勵大家讀書呢?”

“我們完全可以在郡縣設立太學,辦學官員由中央直接調令,但是太學辦的好壞卻算地方政績!”

“縣裡推行下去後,便可在鄉里辦學,如此便把讀書的種子播撒下去了。”

“十年後種子或許已經發芽,這些豪門大族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們如果敢阻止此事,便是阻止天下的人獲取功名利祿。斷人官路,如同殺人父母,這滔滔江水,他們如何擋得住?”

曹鑠說的沒錯,這就是一整套的陽謀,首先是將路基打結實,比如增發書籍,將書籍的價格打下來,隨後是各地辦學,培養身處底層的人才,最後便是亮出“推恩令”,也就是科舉制度,那時候天下的讀書人苦於沒有出路久矣,這時候地給他們一條康莊大道,他們如何會拒絕?誰能經得住如此的大誘惑,這些所謂計程車族,門閥早已被裹挾其中,他們再也不能用察舉制度來敷衍朝廷。

曹操聽完已經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曹鑠了,一環扣一環,好不精彩!

這盤棋可不就盤活了嗎?

而且曹鑠說的沒錯,這一整套的陽謀,沒有人會出來阻止,因為這一切都是政治正確,高舉著朝堂社稷,王朝未來,天下百姓的大旗,誰敢阻攔,誰將被歷史的車輪狠狠的碾壓。

而這一切的算計只不過是從一張紙開始。

曹操彷彿一身輕鬆,這一切都能想得通了。

那麼這些老臣殺與不殺有何干系?留著他們,他們或許還能去太學教教書,殺了他們只能變成一堆無用的黃土。

原本對門閥豪族十分忌憚的曹操,現在彷彿看到了一條新的曙光,這些人並不是惡人,他們只是滾滾歷史中的擋路人,而我曹某,一根手指頭便可將他們撥開。

彷彿開了上帝視角的曹操開心不已,他大笑著說道:“今日受益匪淺,相信天子也聽明白了,只希望天子能勤勉好學,少聽那些奸人挑撥離間,我曹某必當保天子無恙,也能保這天下儘快結束紛爭。哈哈!”

劉協沒想到此時還能被曹操提及,只好拼命的點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漢朝,我是兵聖

香菇滑雞踩

我的文明發展之旅

幻海映星

大唐流民

渭水老三

常道

破雨披

羅小黑:開局一隻狼

風鈴之息